小學圖書館困境與解決之道——課程四9411016教學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49.5 KB
頁數
6
上傳者
Le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9-03-17,离现在 16 2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小學圖書館困境和解決之道

課程四 9411016 李明潔

9411022 林軒如

困境

一、受升學壓力影響,圖書館未被充分利用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教育改革的呼聲很高,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即指出「應付考試的學校文化亟待導正」(註六)。青年學生的升學壓力沉重,使得一般學生普遍缺乏時間和意願去圖書館做更廣泛的閱讀與深入的研究。現有的教育體制,侷限青少年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本性。在圖書館服務人口中,國民中學、高中學生在閱覽席上雖是滿座,但追求知識的活潑心靈則普遍受到約束。如果年輕的學子們在求學過程中,沒有學得查尋資訊的方法、沒有養成自學的能力、沒有探究知識大海的好奇與熱情,一旦脫去考試的頭箍,便形同和學習絕緣,將使終身教育的政策和理想無法實現。


二、圖書館專業服務人員編制不足

國民中小學圖書館則尚未有正式圖書館專業人員或圖書教師編制,大都由校長指派新任教師擔任,或由學校熱心教師、工友或愛心家長默默耕耘。對於學校和公共圖書館負有培育國家幼苗,能自小使用圖書館學習、喜愛探索知識的理想而言,良好的環境和指導人員十分重要。圖書館人員的質量問題,是目前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中小學圖書館雖然有教育部函示應設置「圖書教師」,但並無任用資格、員額編制、工作職掌、任課時數等規範,以致於形同虛設,未能發揮實質成效。人力是一切事業的基礎,沒有合適與充足的圖書館人力資源,圖書館事業將難以有效地發展。


三、購書預算太低,館藏發展困難

經費不足是中小學圖書館面臨的困境。(李雪莉,2007) 根據天下雜誌於2007的調查顯示:圖書館每年購書的預算,平均為50,613元,經費來源主要依賴政府既定預算(39.9%),其它是家長捐款、學校募款等不穩定的臨時性經費(何琦瑜,2007

精省後的各校教育經費,真的比精省前「少很多」,而隨著政府近年預算的日益緊縮過去一年可以擁有十幾、二十萬的購書經費,現在則是只能勉強擠出三、五萬,預算的每下愈況,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科長林東征指出,為給予各校自主權利,目前多數經費預算都是交由校方依照自身情況來進行分配規畫,教育部不會有過多干涉。其中,購置圖書經費屬於學校的經常門預算,同樣也是由各校自行衡量並編列預算。

但他也坦言,隨著政府的財政困難與經費緊縮,的確讓許多學校經費也跟著捉襟見肘,幾乎每所學校都會向他大吐苦水表示「錢不夠用」,相對也影響到許多學校預算的編列。

對此,林賜郎不諱言地表示,教育部的做法雖然讓各學校可以擁有自行規畫校務預算的彈性空間,但卻也可能因此造成「排擠效應」,有些學校會先將經費運用在修理天花板漏水、改善學生飲水等方面,而壓縮到圖書預算的編列;有些學校則是選擇能省則省,圖書經費也跟著每年愈編愈少,每下愈況。

然而,圖書經費與資源減少的窘境不只出現在高中,屬於基礎教育的國小同樣也身陷困境;部分小學圖書館藏書少得可憐,孩子被迫得共讀一本書。

被列為教育優先區的花蓮玉里國小校長楊陳榮就語重心長表示,每個人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但許多偏遠小學卻面臨閱讀資源不足的窘況,城鄉差距不只造成了經濟上的貧富落差,也拉大了學習上的閱讀鴻溝。

楊陳榮說,以玉里國小全校五百六十五位學童來說,就有近三分之一是屬於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外籍配偶子女、原住民的相對弱勢族群,因為學校地處偏遠,所以更需要靠著閱讀來加強文化刺激,但學校圖書資源的匱乏,卻成了這些弱勢孩子學習之路上的絆腳石。


四、缺乏圖書教育和教材

圖書館缺乏圖書資訊教育的課程和教材,造成圖書館的利用率低,圖書館

服務仍無法與教學活動相互配合。

解決之道

一(一)鼓勵閱讀

  1. 由家長陪孩子閱讀。

  2. 教導學生查詢資料的能力並且運用。

  3. 多由學生自行查閱資料,而非教師直接教導。

  4. 在班級設立圖書角。

  5. 由志工媽媽說故事時間。


二(一)館長由設備組長兼

在國民中小學圖書館中雖沒有「館長」這個職稱,但為負責人、執行、策劃全館之業務,他非但應受過教育專業之教師,且必須具備圖書館專業訓練,否則,工作之策劃與執行時勢必難得心應手,所以,如果沒有「圖書館學之專長」,必須參加圖書館學之有關研習或到大學圖書館系選修圖書館學學分,以利工作之推展。

(二)依學校班級人數之大小設置「圖書教師」

教育部已通令各校依規定指派教師兼任「圖書教師」。

  1. 未獲『專業資格』的圖書教師,筆者認為可依下列方式獲取:

    1. 有學位或學分證明的進修:考進圖書館學系、師院進修部或研究所進修,畢業即可獲學士或博、碩士學位,若僅參加其學科選修,成績及格,可得學分證明。

    2. 沒有學位或學分證明的進修:研讀有關圖書館學期刊與書籍、參加相關類科研習會、參與相關研討會、請教專家學者、同事互相請益,吸收他人寶貴的經驗,充實自我。

  2. 已獲『專業資格』的圖書教師,個人認為可依下列方式獲取:

    1. 研讀有關圖書館學期刊與書籍、參加相關類科研習會、參與相關研討會、請教專家學者、同事互相請益,吸收他人寶貴的經驗,充實自我。

    2. 經常寫作,把經驗與心得發表,提供同好參考指正,因要寫出內容,就會自我突破,攫取新知,自我成長,因獲發表而受肯定,種下再出發的種子,於是不斷自我督促,成效必大。

(三)組織圖書館委員會

圖書館委員會之人選,以各處主任、學年主任及各科教師參加,另有職工學生代表。

  1. 決定圖書館方針。

  2. 提供採選書單之參考書目。

  3. 可以協助解答參考之疑難問題,借重科任老師之專才。

(四)設「小小圖書館員」

由於國民小學圖書館編製上沒有任何人員,負責人自己本身尚有十數節之課務及其他行政工作,分身乏術勢所難免,許多工作可借重「小小圖書館員」。

「小小圖書館員」

  1. 甄選條件

熱愛圖書、各科成績及格、品德優良、具服務精神、字跡清晰、

拼音正確、衣飾整潔、具繪圖或電腦輸入能力者尤佳。

  1. 訓練領域

圖書館基本知識、編目工作、出納手續、圖書維護。

  1. 訓練方法

經甄選之小朋友以不同班或不同年之同學兩人或三人為一組予

以編號,以作訓練完成之後編組輪值工作之準備,編組完成後實

施基本編目訓練 。

  1. 工作分配

全體小朋友中選一人任小小館長,負分配與指揮之責。工作則分

每節下課的出納與每天中午的,編目與維護工作。

  1. 考核與獎勵

學生經過一番努力,有所成之時,要適時的給予鼓勵。

隨時注意觀察,發現有所缺失,即時導正,以免誤導。

(五)請「幹事」協助

各校均設「幹事」若干人,如將幹事一人參加圖書館業務研習,則各校可解決專業人員欠缺乏困難。

(六)配合技工友一人

館內有零星雜務,可由配合之技工友協助處理。

(七)徵求義工

徵求對象

  1. 退休教師

  2. 教職員工之眷屬

  3. 學生家長

  4. 社區民眾

將義工依學歷,配合其時間,分配適當之工作。


三(一)如果學校已列專款預算,首先把握是項經費,儘可能購置「參考工具書

」,已供參考查檢之用。

(二)學生活動之提撥

依據學生活動費用之用辦法中,已列購置「兒童圖書」和「課外讀物」,這筆經費雖然不多,但這些讀物價格較低,可購數量較多,學生也喜歡閱讀。

(三)家長會費之支援

在學生家長會費中請家長會發出固定比例,供購置圖書,充實館藏,也可用於教師進修與休閒之參考資料,以提升教學內容。

(四)爭取各種基金會及校友會的社會資源

這些單位如以洽妥捐款,最好由學校圖書館列所需的書單,在交由捐贈單位價購,才不至於所捐之書籍不適用。

(五)索贈

教育或學術機構經常編印即具有學術價值之參考資料,均為教學參考之良好資料,所贈之單位可以根據「中華民國出版年鑑」及「國立中央圖書館藏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目錄」等。

(六)剪輯各種資料,分類編輯成冊,成為美麗用實用之教學參考資料。

(七)自製各種媒體

依需要自行製作,然後提存圖書室,各教師均可參考利用。

(八)借用

社區圖書館、文化中心、教育資料館、科學館與學術機構均可以公函商請借用,以補館藏之不足,若不借用,可商請影印或複印亦可。


四(一)行政的安排

溝通主政者的辦學觀念:於校長班、主任班儲訓中安排圖書館學的課程及利用教育的課程。

  1. 老師職前及在職的訓練中辦理圖書館教育研習。

1) 輔導建立教師圖書館利用及知識管理的能力

概觀中小學圖書館要能真正成為教學資源中心,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其實應是全校每一位老師都須具備有利用圖書館的知能,如果老師自己都模糊不清,怎能指點迷津呢?因此在師資的養成教育中就應列入圖書館學的課程,奈何就前所述,高中高職、國中的師資具備此項知能者已屬少數,而國小教師更是寥寥無幾。因為在培養國小師資的師院課程中,沒列設圖書館利用的課程。「真正要改進小學老師的教學方式,就是要先加強小學教師的圖書館教育」。高中高職、國中小的師資養成必選圖書館的利用學習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是全校每一位老師的必備素養,所以圖書館學的課程在中小學師資的養成學校裏以及現在的教育學程中,應該有所定位,不能偏廢。只有教師具備圖書館利用教育知能。另外在中小學圖書館經營服務的人力資源上,應有與高中學校相同,設有專業主任和專業的館員,才能做好各項圖書資訊服務,才能真正發揮教學的績效。

2) 輔導及培訓國小在職教師的圖書館利用知能

有關輔導建立在職教師的圖書館利用知能方面,目前台北市及台北縣教育局的國小圖書館利用輔導團積極輔導推廣於北市、北縣各國小,頗具成效;台灣中部各縣市的國小學校圖書館及教師輔導培訓,台中師院圖書館每年定期舉辦研習成效頗佳,深受教師歡迎而熱烈參加;嘉義師院指導國小教師做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行動研究有具體的成果可供參考;花蓮師院圖書館歷年來均致力於東部各國小圖書館的自動化經營及教師的圖書館利用知能的培訓頗具成果。

  1. 編印圖書館與資訊利用教育的參考資料,藉以提供學生在學習層面上的參考利用。

  2. 編列專款專用。

(二)利用教育的內容

從教師生須指導學生認識圖書館,知道學校圖書館位置、開放的時間、館內的資料有哪些?從提高學生入館的興趣開始,由「愛書」進而「利用書」,由引導閱讀,繼而訓練學生尋找及利用資料,以培養獨立學習與研究的精神。在教師的進修層面上:老師會自修、善用參考工具書、會查檢教學疑難問題,檢索現代新知,使自己的教學能與社會的進展同步脈動,和孩子的現代需求同步成長,才不會產生代溝,或教學的僵化,致使學生僅以教科書的內容為知識的全部,導致難以應付這多變的社會。因此「圖書館與資訊利用教育」是學校教育行政工作中所須極力推展的任務。

  1. 全校老師一起實施利用教育

加強中小學圖書館功能,不是只有服務於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或專業人員的責任,而是全校的教師都應認識本校圖書館的館藏、技術服務、讀者服務等工作,才能將指導學生利用的活動,由點而面,全校推廣實施,讓每一個學生都會利用才是。然而在國中小學校中的師資,曾經接受過圖書館學的養成教育者很少,在小學內的師資,幾乎沒有此訓練,沒有選修過此學分,因此連老師自己都不會利用圖書館,當然就不能深入淺出的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只是說說而已或用來閱讀指導,看看課外讀物就好了。因此說圖書館學的課程在中小學師資的養成學校裏,應該有所定位,不能偏廢。只有教師具備圖書館利用教育知能,才能真正發揮教學的績效。

所以目前在中小學校擬訂「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和編寫利用教育的教材以提供參考是非常必要的。

  1. 編擬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大綱

有關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大綱,列舉如下:(林美和。民70)(1)認識我們的圖書館;(2)圖書館的社會學習;(3)圖書的結構;(4)非書資料的認識;(5)圖書的分類及排架;(6)目錄的認識;(7)參考工具書的認識;(8)圖書的流通;(9)資料剪輯;(10)讀書報告;(11)閱讀指導;(12)社會資源的認識。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