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永光國小 四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48.31 KB
頁數
3
作者
陳曉靜 陳曉靜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27,离现在 4 33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永光國小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 社會領域 第一次定期評量試卷
四年甲班 座號 姓名 家長簽名:
一、是非題14%每題 1
( )1.現代的家鄉,不識字的人口所占的比例愈來愈少。
( )2. 清時代來臺灣的閩南人大多居住在沿海或平原
地區。
( )3.高屏溪 斜張橋是連絡雲林縣 元長鄉與嘉義縣 新港
鄉的橋梁,屬於滿足居民安全需求的建築。
( )4.臺灣面積狹小,因此家鄉的自然環境和居民活
動大同小異,具有相同的特色,形成整齊單一
( )5.家鄉的居民因各種需求而留下的特色建築現在已
經完全沒有任何功能。
( )6.等我們長大後,再來關心家鄉的歷史也不遲。
( )7.青壯年人口大量移出的家鄉人口數減
空間變大,有利家鄉的發展。
( )8.造成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就學也是其中之一。
( )9.現代人生活忙碌家鄉的生活品質是否良好,並不
是影響人口移出或移入的因素。
( )10.近年來有許多外籍人士因為結婚的關係遷移到
我們的家鄉居住。
( )11.現代人普遍有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所以生育
的孩子也愈來愈多。
( )12.現代家鄉人口的死亡率,已經隨著衛生保健觀念
的進步而下降。
( )13.過去家鄉居民普遍有性別平等的觀念,目前則逐
漸被重男輕女的觀念所取代。
( )14.一個地區的人口年齡結構比例中,如果幼年人口
比例愈高,表示當地的生產力愈高。
選擇題42%,每題 2
( )1.民國三十八年前後來臺灣的移民主要從事哪些工
作? 公務員 教師 軍警人員 以上
皆是。
( )2.不是臺灣早期平埔族主要居住的地區?
台地 高山 平原 丘陵
( )3. 清時代來臺灣的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哪個地區?
平原 丘陵 高山 以上皆是。
( ) 4.早期臺灣的原住民族,是依照什麼將其分為平埔
族和高山族? 衣服顏色 語言 職業
居住地區。
( )5.從下列何者可以看出早期平埔族的生活方式和漢
人較接近? 大多從事茶樹種植
商維生 穿著漢服 居住地區多分布在山地。
( )6.早期移民來臺灣的漢人,大多在哪裡開闢梯田,
植水稻甘薯或茶樹? 平原地區 海岸地帶
山地地區 丘陵地區。
( )7.打狗港即為現在的哪一個國際貿易港? 蘇澳
淡水港 高雄港 臺北港。
( )8.恆春古城的南門,是早期居民為了滿足下列哪
一種需求而建造的 安全 信仰 生產
居住。
( )9.早期居民為什麼要興建菸樓? 為了滿足居住
的需求 作為抽菸的場所 方便種植菸草
用來燻製菸草。
( )10.鄉的蹟或們應該如何維護? 拆除
重建 將文物拆裝改良成新的物品 不須特
別處理 珍惜維護。
( )11.去有金門人前往東南亞經商賺錢後,會回到
家鄉興建下列何者,因而形成當地獨特的景觀?
菸樓 洋樓 洋行 城門。
( )12.靜靜因為爸爸找到新工作,全家一起搬到高雄
住,這種人口遷移現象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種因
素的影響? 結婚
交通建設。
( )13.下列哪些原因,可能會造成家鄉人口移出?
就業機會少缺乏公共設施就學不方便
以上皆是。
( )14.我們可以從下列哪一種人口組成,看出家鄉人口
的素質愈來愈高? 幼年與老年人口比例
移入和移出比例 性別比例差距變大 教育
程度的提升。
( )15.家鄉中實際從事生產活動的主要工
口? 青壯年人口 幼年人口 老年人
以上三種都屬於被扶養的人口。
( )16.人口大量移入的地區,可能會造成什麼現象?
交通愈來愈擁擠 公共設施使用充足
氣品質變好 生活品質提升。
( )17.人口大量外移的家鄉,可能會產生什麼現象?
發展更快速 公共設施增多 交通擁擠
勞動人口不足。
( )18.家鄉經濟活動的發展情形,可以透過哪一方面的
人口組成來了解? 年齡分布 產業類別
教育程度 性別比例。
( )19.台中市一位老師調查班上同學家長的產業類別,
大部分的家長應該從事下列哪一種產業?
事漁業 從事工業和服務業 從事畜牧業
從事農業。
( )20.因為醫療保健進步,現代人平均壽命提高,哪些
相關問題是我們最應該重視的? 治安惡化
公共設施過多 老人安養、照顧 教育資
源不足。
2
( )21.綺綺想了解家鄉是否有人口老化的現象,她可以
參考以哪一種分類製作的人口資料? 產業
年齡分布 教育程度 性別比例。
三、 連連看:8%,每答 1
1.家鄉的各種景觀,是先民辛苦開發的成果。而不同的地形
會開發成各式各樣不同的景觀請將相關的景觀與地形畫線
連起來。
廣大的平原 . 果園和梯田
平緩的山坡 . 稻田
荒涼的海岸 . 漁村
2.下列哪些原因會使出生率與死亡率下降?請將正確選項
畫線連起來。
1保健觀念普及
2出生率較低 .早期社會
3出生率較高
4平均壽命較高 .現代社會
5醫療技術較低
四、配合題:17%,每題 1
1.下列人口變化的情形分別和哪一項因素有關?請將正確
的代號填入( )中。
( )(1)庭庭全家搬到加拿大居住。
( )(2)軒軒的媽媽剛生了一個小寶寶。
( )(3)小樺的爸爸被調到澳洲工作。
( )(4)莎莎的爺爺過世了。
( )(5)美國籍的傑克老師到臺灣教美語。
2.敏萱家族的大小事物皆由女性來管理。放假時,她回花蓮
參加部落的「豐年祭」。祖母告訴她,我們的祖先原本就
居住在臺灣山地,我們有祭祀祖靈的祭典和自己的語言、
文化。你們要好好珍惜並保留這些傳統文化。
關於敏萱的祖先,請將敘述正確的打勾。
( )(1) 他們是平埔族,是屬於父系社會。
( )(2) 他們的生活方式,仍保有傳統打獵的技能。
( )(3) 他們是居住在臺灣中部的原住民族。
( )(4) 他們因與漢人接觸較久,漢化較深。
( )(5) 他們的傳統服飾和漢人的明顯不同。
3.請依照家鄉居民來臺定居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將代號填
入( )中。
民國三十八年前後來臺的移民
原本就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族
明、清時代來臺的漢人
近年來臺的新住民
答: ) →( ) →( )→( )
4.不同的家鄉有不同的風貌和特色下列是不同地區的家鄉
特色或特色建築請將對應的地點代號填入正確的( )中。
甲、寶藏巖 乙、泰雅文物館 丙、武德殿
(1)收藏各種文物舉辦活動展現原住民文化特色。
(2)早期是練武的地方,如今成為藝文展覽空間。
(3)結合建築物和地景山勢的特色聚落。
五、活用題:13%,每答 1
1.下表是某一個地區的人口統計表,請回答相關問題。
(單位:人)
民國
90
95
100
107
人口數
145,000
130,000
110,000
100,000
(1)此地的人口是增加還是減少?( 減少 )
(2)如果此地的移出人口多,較有可能是哪一種地區?請在
正確的( )中打ˇ。
( ) (1)鄉村。
( ) (2)都市。
(3)承上題,下列符合都市特性的敘述,請在( )中寫ㄅ;
符合鄉村特性的敘述,請在( )中寫ㄆ。
( ) 公共設施較完善。
( ) 工作機會較少。
( ) 交通較擁擠。
( ) 移入人口以青壯年人口為主。
( ) 勞動人口不足,影響家鄉發展。
( ) 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 ) 人口逐漸減少。
( ) 人口逐漸增加。
2. 就讀國小四年級的軒軒,放學回家後告訴爸爸,今天社
會老師講解家鄉人口的年齡組成爸爸要軒軒分析全家人的
年齡(如表),並要求軒軒寫出家中幼年、青壯年、老年人
口的分別有幾個人?請將數字填入表中。
奶奶
爸爸
姊姊
軒軒
63
45
16
10
幼年( )人、青壯年( )人、老年( )人
六、閱讀測驗:4%,每題 2
改寫自新聞資料
「兩個恰恰好,一個嫌太少。」臺灣生育率全世界排名
倒數,少子化的影響在 10 年後將少掉 9.5 萬大學生,大專
院校 8年後預估砍掉 50 所,更嚴重的是將會消失 180 萬的
就業人口,導致消費人口和政府稅收減少,衝擊臺灣整體經
濟,人口問題已經升級成為「國安問題」!
為什麼不敢生?不是不想生,而是擔心養不起。父母大
多被教育費壓得喘不過氣,有的更高喊政府補助太少,天價
養育費壓垮了臺灣的生育率。
民國 75 年男性 28.6 歲結婚,女性 25.2 歲;民國 105
年,男性初婚年齡已提高到 32.4 歲,女性則為 30 歲。經濟
甲、出生 乙、死亡
丙、移入 丁、移出
3
自主、女性意識抬頭婚姻不再是唯一選擇,臺灣離婚率甚
至高居全球第二。晚婚、不婚、不生,造成臺灣人口負成長
的社會問題,亡國論似乎已非恐嚇言論。
老化海嘯狂襲全球,日本是全世界最老國家,而臺灣的
光速老化,預估在 2026 年老年人口將突破 20%2026 年街
頭每 5人就有 1位老人,比小孩還多。而臺灣退休年齡比世
界平均值提早 7以致於工作年齡人口(即青壯年人口)
現大缺口,青壯年人扶養老年人的負擔將更為沉重。銀髮長
照社福政策迫在眉睫臺灣準備好了嗎?高齡人力未來又該
如何活化善用?
( ) 1.關於上列新聞資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 預估在 2026 年老年人口將突破 20%街上每 5
就有 1位老人
(2) 臺灣生育率全世界排名前五名
(3) 因少子化,消費人口和政府稅收減少,將衝擊臺
灣經濟發展
(4) 臺灣人民的婚姻觀念趨向晚婚、不婚、不生
2.如果你是政府官員,面對即將來臨的人口少子化、老化問
題,你打算怎麼擬定適宜的政策來因應?
七、簡答題:2%
1. 家鄉的歷史文化需要大家的共同保存,請你舉出一個可
以保存家鄉歷史文化的具體方法。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