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文祥國小 四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02.33 KB
頁數
4
作者
ws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4-10,离现在 5 20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文祥國 108年度學期 然與生活科 段考 1 四甲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是非題:30%
( )1.生活中的事物只要具有規律
通常都可以用來計時,例如日
日落、四季循環
( )2.月相的圓缺變化,以用來
計算一個月時間的計時工具。
( )3.公雞鳴叫聲具有明確的規律
化,適合用來作為計時工具。
( )4.晴天、陰天、雨天等天氣變
不停的重複出現,因此可以用
計時。
( )5.在古代「秒」是描述時間的最
單位。
( )6.沙漏、水鐘與線香都是古代
的計時工具,但是不夠精確。
( )7.因為人們宗教信仰的關係,
取得容易,雖然無法用來測量
長的時間,但卻非常的精準。
( )8.同一沙漏每次漏光沙子所花
間大致相同,可以用來測量一
較短的時間。
( )9.小文用棉線、金屬片做成一
擺,他可以利用這個單擺來測
時間。
( )10.我們可以使用馬錶來計時
我們起床的時間
( )11現代的計時工具大多與生活用
結合例如電腦手機等用品均
具有時鐘的功能
( )12.利用單擺來計最大的優點
攜帶方便。
( )13.水會沿著物品的細縫移動
越大,水移動的情形越明顯。
( )14.小祥不小心把果汁滴在衛生紙
上,衛生紙很快就會溼掉了。
( )15.毛細現象越明顯的物越適合
用來製作雨衣、雨傘等防水用
品。
二、選擇題:30%
1.下列哪一種現象無法用來推
時間? 太陽的升落
月相盈虧 四季的變
雲量的變化。
2.「甲、微風吹過;乙、四
化;丙、樹;丁
下雨的時間;戊、月亮東升西
落」以上五種自然現象,
可以用來計時的自然現象有
幾種? 1 2 3
4種。
3.下列哪一種計時工具和太
關? 竿影 沙漏
線香 單擺。
4.下列哪一種說法,最能準
表示時間長短? 一分鐘
一頓飯 一瞬間
炷香。
5.下列哪一個不適合作為規畫每
天時間的計時工具?
子錶 時鐘 指北針
手錶。
6.下列哪一項作法可以讓我
解單擺試驗中單擺擺動的
律性? 記錄單擺擺動次
數和擺錘材質的關係
錄單擺擺動高度和擺動時間
的關係 記錄單擺擺動時
間和棉線顏色的關係
錄單擺擺動次數和擺動時間
的關係。
2
7.西元 1582 年,義大利的科學
家伽利略提出單擺的擺動具
有哪一種特性? 久性
不穩定性 規律性
抗壓性。
8.小文不小心把水倒在桌上,
列哪個方法可以最快弄乾桌
面? 用抹布擦 用塑
膠布擦 用嘴巴吹
吸管吸。
9.小祥在書法用紙下方墊了
報紙,然後用毛筆沾墨汁,在
書法紙上寫字他發現報紙
沾上了墨汁請問在小祥寫書
法的過程中共出現了幾次毛
細現象? 3 2
1 完全沒有
10.小文:「將塑膠尺的一端
入水中,水可以沿著塑膠尺
上升。」
小祥:「用塑膠尺靠近桌上
的水,水會在尺和桌面所形
成的細縫中移動。」
誰的說法正確? 小文
小祥 兩人都對
人都錯。
三、填填看:14%
1.請將下列各種時間單位由長到短排列,
在( )中依序填入 14(4%)
()世紀
()分鐘
()
()
2.下列哪些現象或物品可以用來計時
請打。不能的╳(4%)
1)沙漏
2)雲量
3)水流
4影子的
變化
3.下列生活中常見的現象?(4%)
A.衣服吸汗水
B.酒精沿棉線上
C.吸管喝飲料
D.毛筆寫字
(1)是毛細現象原理的有
( )
(2)不是毛細現象原理的有:
( )
3
4.在兩片透明板的左側夾一個迴紋針
右側用橡皮筋綁起來,並垂直放入水
中,一段時間之後,所看到的結果應
該是下圖中的哪一個?請打(2%)
1.( )
2.( )
3.( )
四、連連看10%
1.下列各種規律的循環,分別是多久
複一次?請畫線連起來(6%)
.一個月
.一天
中秋賞月
黑面琵鷺
來台渡冬
2.下列計時工具中,哪些是屬於現代
計時工具?哪些是屬於古代的計時工
具?請連一連。(4%)
A.沙漏‧
‧古代
B.馬錶‧
C.線香‧
‧現代
D.鬧鐘‧
五、回答問題4%
1.隨著科技進步,已漸無人使用線香
時,請舉出二項利用線香計時的缺點
答:( )
( )
2.請寫出兩種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所
的原理和毛巾吸汗一樣
答:( )
( )
六、科學閱讀12%
1.曆法
目前我們使用的國曆,起源於
羅馬帝國,當時的國君凱撒(Julius
Caesar)制定了一套曆法,從西元前
46年的11日開始一年有12個月,
以奇數月為大月,偶數月為小月。大
月有 31 天,小月有 30 天,但 2月只
29 天,加起來一年有 365 天。每四
年會有一次閏年,閏年時,2月有 30
天,一年有 366 天。
古羅馬帝國兩位著名的國君,
4
撒和奧古斯都Augustus),他們的
生日分別在 7月和 8月,後人為了紀
念他們,把這兩個月改為大月,後面
月分重新排列大小月。因為 8月從小
月變成大月多了 1就讓 2月減 1
從此 2月變成 28 閏年時是 29
天。
中華民國創立後將西元 1912
定為民國元年,並採用國曆作為主要
的曆法,但由於農曆和農作及節慶有
關,所以現在民間仍然繼續流傳使
用。
1.目前我們使用的國曆,起源
哪裡?
1古埃及
2古希臘
3古羅馬帝國
4中國 黃帝
期。
2.國曆的大月有 31 天,請問
年中有幾個月是大月?
15
26
37
48
2.計時工具
早期的計時工具有日晷、沙漏
水鐘等,西元 1283 年,格蘭貝德福
郡的丹斯塔布修道院裝設了世界上第
一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
在發明機械鐘數百年後,人們
現,如果鐘可以跟著人們移動,會更
加方便。為了達成這種攜帶的要求,
發明家就用線圈彈簧來取代砝碼,而
為了克服彈簧上緊發條後張力會變大
的問題大約在西 1400~1450 年間,
某個機械天才發明出一種稱為「均力
圓錐輪」(簡稱均錐輪)巧妙裝置。
有了均錐輪,才有攜帶式鐘、懷錶以
及許多具有發條裝置的高檔計時器
(例如航海經度儀)的問世。一直到
二次世界大戰後,均錐輪都還在使
用。
綜觀整部人類歷史,我們發現
人類在測定時間上的研究帶動了技術
與科學演變。幾千年過去了,人們追
求體積更小、更精準計時器的理想未
曾改變。
3.一個裝置的發明,使得攜帶
式鐘和懷錶得以問世?
1
錐輪
2線圈彈簧
3發條
4砝碼。
4.幾千年來,人們追求怎樣
時器?
1體積更大、更精準
2體積更大會報
3體積更
小、更精準
4體積更小、會報
時。
3.毛細現象
水可以沿著細玻璃管上升,也
以沿著微小的細縫上升在一些紙張
布類中有許多細小的細縫,細縫連接
起來就形成了很多細小的管道,水就
可以沿著這些管道移動。以下是毛細
現象常見的例子:植物根部吸收的水
分能經由莖內的維管束上升、多孔材
質的物體(例如海綿)能吸收大量的
液體、薄板色譜分析、紙巾充分吸收
水、水分會由較潮溼的土壤處移動到
乾燥處、眼淚能自眼睛不斷流出、穿
在身上的運動衣能吸汗、蠟油沿著棉
線上升,使燭火持續燃燒等。
5.下列哪一種物體浸入水中
產生毛細現象?
1細玻璃管
2紙巾
3棉布
4塑膠布。
6.下列何者不屬於毛細現象
1海綿大量吸水
2熱水對
3蠟油沿著棉線上升供蠟
燭燃燒
4植物體內的水經由
莖內的維管束上升。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