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哪一位小朋友的提議可能需要搭船? ○
1甲 ○
2
乙 ○
3丙 ○
4丁。
( )(2)接續上題,他們所搭的船主要是靠什麼作為動力
來源? ○
1石油 ○
2太陽能 ○
3人力 ○
4風力。
( )(3)哪一位小朋友提議的地點,可以步行或騎乘腳踏
車抵達? ○
1甲 ○
2乙 ○
3丙 ○
4丁。
2. 家住臺中的四兄弟正在討論週休二日要去哪裡玩,以下是
他們提議的內容,請依題意選出正確的答案。
小曦:搭台鐵火車到高雄玩。
小宏:騎腳踏車到山上踏青。
小恩:搭公共汽車到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逛逛。
小豪:駕駛一般汽車去雲林古坑喝咖啡。
( )(1)誰的提議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利用電力作為
能源? ○
1小曦 ○
2小宏 ○
3小恩 ○
4小豪。
( )(2)誰提議搭乘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動力來源較不
會造成空氣汙染? ○
1小曦 ○
2小宏 ○
3小恩 ○
4小豪。
( )(3)小豪所建議使用的交通工具,其能源是什麼?
○
1石油 ○
2水力 ○
3太陽能 ○
4風力。
六、寫寫看:(每個答案 2分,共 16 分)
1. 請寫出兩個生活中運用電力作為動力來源的用品。
( )、
( )
2. 請寫出兩種可以節約能源的方法。
( )、
( )
3. 下列有關光的敘述,正確的請打○,錯誤的請打╳。
( )(1)動物的眼睛會發光,所以才能看見東西。
( )(2)光照在肥皂泡泡表面,會產生彩虹色光。
( )(3)月亮反射太陽光,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月亮。
( )(4)光由水中進入空氣中,會改變行進路線。
七、科學閱讀:(每個答案 2分,共 12 分)
1.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問題,選出正確的答案。
下雨過後,天空放晴,有時可以看到彩虹。那一道橫跨
天際的美麗彩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們可以看見彩虹,是因為陽光通過空氣中的小水滴
時,會產生折射和反射。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同顏色的光
偏折的角度不同,所以不同顏色的光就被分散,形成具有
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彩虹。就像陽光
通過三稜鏡時,也會被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這樣的現象
稱為「光的色散」。
彩虹的寬度及色彩深淺和空氣中的水滴大小有關。水滴
越大,彩虹越窄但色彩比較鮮明;水滴越小,彩虹越寬但
色彩比較黯淡。此外,如果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太高(例
如中午前後)或太低(日出不久或接近日落),因為陽光
射入水滴的角度關係,比較不易形成彩虹。
彩虹是陽光經由水滴的折射和反射而進入觀察者的眼
睛,所以它永遠會出現在太陽的相反方向,早上出現的彩
虹會在西方,下午出現的彩虹則會在東方。
( )(1)有關彩虹的敘述,哪一個正確? ○
1只要下過雨,
就會看見彩虹 ○
2中午時分陽光最強,最容易看見彩虹
○
3彩虹的寬度和色彩深淺是固定不變的 ○
4陽光通過空氣
中的水滴時,不同顏色的光偏折的角度不同,因而形成彩
虹。
( )(2)雨過天晴,小瑜在東方天空看見一道彩虹,這時
太陽較接近哪個方位? ○
1東方 ○
2西方 ○
3南方 ○
4北
方。
2.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問題,選出正確的答案。
如果沒有輪子,我們的生活中將不會有腳踏車、機車、
汽車、火車或巴士,也不會有手推車、行李箱,更不可能
去遙遠的地方旅行。
沒有人知道輪子到底是何時、何地發明的,大多數專家
認為輪子應該不是由一個人獨力發明的,而是經過很多年
才發展出來的。也有專家認為,第一個輪子可能是蘇美(位
於現在伊拉克地區的古老文明)陶匠為了在捏塑時轉動陶
罐而發明的,後來有人把陶匠的點子拿來用在交通工具
上,車輪才因此出現。大約在 5,200 年前,蘇美人的畫中
出現用木板拼成的實心輪子,輪子裝在波斯野驢拉著的貨
車上,這是有關車輪最早的紀錄。
實心木輪想必非常重,乘坐起來應該也很顛簸。4,000
年前,住在中亞地區的人發明了輪輻來減輕輪子重量,西
元1845 年,在蘇格蘭出生的土木技師羅伯特‧湯普生發明
了用在馬車和腳踏車的充氣輪胎,可減少顛簸,使騎乘更
加舒適。現今大多數交通工具的輪胎都使用充氣輪胎。
( )(1)如果沒有輪子,下列哪一器具將無法運作? ○
1
手機 ○
2書本 ○
3電腦 ○
4汽車。
( )(2)目前已知車輪的最早紀錄出現在何時? ○
1
5,200年前 ○
24,000年前 ○
3西元元年 ○
4西元1845年。
( )(3)輪輻發明的年代大約在何時? ○
15,200 年前
○
24,000 年前 ○
3西元 1845 年 ○
4西元 2000 年。
( )(4)現今交通工具的輪胎大多使用哪一種輪子? ○
1
實心木輪 ○
2空心木輪 ○
3空心鐵輪 ○
4充氣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