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伸仁國小 109 學年度上學期五年級社會科期末評量試卷  
____年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26 分) 
( )1. 下列何者不是荷蘭人在臺統治時的作
為? ①引進耕牛②建普羅民遮城③招募
漢人來台開墾④為了讓漢人與原住民專心
開墾,不對人民課稅。 
( )2. 下列有關清領前期(開港通商前)的臺灣
商業活動,何者正確? ①出現滬尾、打狗
等港口城市②出口大量茶葉、樟腦至中國大
陸③因人口持續增加,進口更多的布匹、
藥材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愈來愈密切,所以
廢除渡臺禁令。
( )3. 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後,在今日______設
置行政中心,稱為_______。畫線處依序應
填入選項為? ①臺南市,承天府 ②臺南
市,德記洋行 ③臺北市,紅毛城 ④新北
市,大觀義學。 
( )4. 清領前期,興建大規模水利建設的目的
是下列哪一個? ①防禦原住民 ②防止
水災 ③引水灌溉 ④當作界線。 
( )5. 下列哪句俗諺,描繪出清領治臺前期,
社會上男女比例不均的狀況? ①三年
官,兩年滿 ②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③一樣
米飼百樣人 ④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 
( )6. 有關大航海時代的臺灣,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①許多亞洲人紛紛前往歐洲冒險 
②台灣地理位置優越,成為國際競爭的要地
③顏思齊、鄭芝龍等人未曾在臺灣設立據點
④日本曾經順利佔領台灣。
( )7. 約翰是清領後期,來臺灣做生意的商
人,他可能會在哪處辦公呢?①德記洋行 
②泉郊會館 ③私塾 ④黃氏家廟。
( )8. 清領前期,有關來臺漢人開墾的過程,
何者錯誤?①先申請墾照,成為墾戶 ②招
募人力開墾 ③不必向官府納稅,就能取得
土地所有權 ④要遵守漢番界碑,不可越界。 
( )9. 下列哪些不是清領前期,中國大陸東南沿
海居民冒險渡海來臺開墾的原因? ①原
居地謀生不易②原居地人口眾多,耕地有
限③臺灣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距離較近④
清朝政府鼓勵沿海居民來臺灣開墾。 
( )10. 清領前期,台灣發生頻繁發生「民變」,
下列哪一敘述與「民變」無關? ①通常是
不同移民族群之間的衝突 ②有所謂「 三年
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諺語 ③民變原因
是官府治理態度消極,甚至欺壓百姓 ④在
台南市赤崁樓有平定民變的紀念碑。 
( )11. 清領前期,多數水圳由民間興建,但哪
個水圳是官方修築? ①瑠公圳②曹公圳 
③八堡圳④嘉南大圳。
( )12. 鄭氏時期的「屯田政策」,是為解決哪項
問題? ①居住空間不夠 ②治安不佳③土
地分配不均④糧食不足。 
( )13. 下列有關臺南孔廟的敘述,何者正確? 
①整體格局以左學右廟為主 ②大成殿是
當時學子們的主要學習場所③明倫堂中主
要祭祀孔子④清朝時,孔廟便不再利用,
而漸漸荒廢。
二、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6 分) 
( )1. 「郭懷一事件」是清朝統治臺灣期間,
規模最大的反抗行動。 
( )2. 西元 1641年,西班牙人為了獨占臺灣的
經濟利益,率軍北上驅逐荷蘭人。 
( )3. 鄭成功建立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 )4. 北部丘陵地因氣候溫度與溼度適宜,因
此適合種植茶葉。 
( )5. 儘管政府訂下嚴格限制,清領前期仍有
部分中國大陸居民選擇冒險偷渡來臺。 
( )6. 臺灣最早的鐵路,是在沈葆楨來臺建設
時完成。 
( )7. 在清朝實施海禁政策後,鄭氏王朝便無
法進行海上貿易,受到嚴重影響。 
( )8. 清領前期,原鄉的神明信仰是團結渡海
來臺移民的重要媒介,其中以耶穌
 
基督的信
眾為數最多。 
( )9. 荷蘭人與鄭成功,都曾在臺灣南部建立統
治據點。 
( )10. 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英法兩國要求
清朝開放臺灣港口通商。 
( )11. 自從荷西治臺時期結束後,再也沒有任
何國外傳教士來臺傳基督教或天主教。 
( )12. 清領前期,臺灣因有來自不同地區的族 
 群,常因利益爭奪或語言差異,而出現械 
 鬥。 
( )13. 荷蘭人來臺,主要是為經濟上利益,但
也將臺灣發展成東亞地區的貿易轉運站。 
三、勾選題:(每個答案 1分,共 19 分) 
1. 下列有關荷西治臺的敘述,正確請打ˇ。(5分)
(  )①西班牙人向原住民宣揚基督教。 
(  )②兩者佔領臺灣,主要都為了傳教和貿易。 
(  )③荷蘭人曾經將統治勢力拓展到宜蘭地區。 
(  )④荷蘭人佔領臺灣南部。 
(  )⑤荷蘭人曾利用羅馬拼音寫成新港文。 
2. 下列哪些敘述可能是臺灣開港通商後,會出現
的情況?請打ˇ。(4 分)
(  )①英國為拓展對臺貿易,在打狗設立領事館。 
(  )②基隆港成為北部重要的海運樞紐。 
(  )③主要出口商品改變,鹿皮的輸出量愈來愈多。 
(  )④臺灣的經濟重心逐漸從南部轉移到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