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 化 縣 二 林 鎮 中 正 國 小 112 學 年 度 第 一 學 期 期 中 考   
  領域:社會   五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格 2分,共 40 分 
1. (   )鄭氏政權在臺灣期間,透過海上貿易,
輸出臺灣的蔗糖、鹿皮到其他國家。 
2. (   )鄭氏政權在臺灣期間為了解決軍隊與人
民的糧食問題,於是派遣軍隊到各地開墾 
3. (   )清帝國統治後期臺灣開港通商後,日本
、越南都曾出兵臺灣。 
4. (   )福爾摩沙是臺灣的別稱,其由來跟葡萄  
牙人有關。 
5. (   )荷蘭人來到臺灣後,以武力占領臺灣南
部,新營、左營等地名都是荷蘭人命名的 
6. (   )臺灣與菲律賓之間隔著巴士海峽。 
7. (   )400
 
多年前,歐洲國家到海外探險,透
過新航路來到亞洲,是為了尋找東方的香
料、瓷器、絲織品等。 
8. (   )馬偕在臺灣也注重教育的推動,設立了
牛津學堂。 
9. (   )荷蘭與西班牙人都在臺灣傳播基督教。 
10. (   )劉銘傳為臺灣首任巡撫,在臺期間大力
推動現代化建設。 
11. (   )臺灣開港通商後,與外國的接觸機會增
加,甚至發生軍事衝突,清帝國意識到臺
灣海防的脆弱,因此改變治理臺灣的政策 
12. (   )鄭氏政權在臺期間,漢人與原住民族因
擴張土地開墾問題而有衝突。 
13. (   )臺灣黑熊是由法國人發現而命名的 
14. (   )清帝國將臺灣收歸版圖後,為了防止過
多漢人移入發生反叛事件,限制人民到臺
灣開墾。 
15. (   )大肚王國是由臺灣北部地區的平埔族群
共同建立的。 
16. (   )朱一貴事件是規模最大的民變。 
17. (   )我國現在範圍包含臺灣島和周圍的離島
,總面積約為
 
36,000
 
平方公里 
18. (   )馬雅各來到臺灣後深入山林,調查鳥類
、蛙類及哺乳類等動物。 
 
 
19. (   )臺灣位於中國、英國和東南亞之間,地
處東亞航運要道上,逐漸受到西方人與漢
人的關注。 
20. (   )清帝國統治後期臺灣開港通商後,許多
外國人到臺灣各地進行傳教工作,其中「
南馬偕、北馬雅各」是重要的代表人物。 
 
二、 選擇題:每格 2分,共 36 分 
1. (   )西方人首度來臺發展,除了荷蘭人之外
,還有哪一國人? ○
1日本人 ○
2葡萄牙
人 ○
3西班牙人 ○
4泰國人 
2. (   )假設你是
 
400
 
多年前跟隨船隊一起來到
東亞海域的荷蘭人,請問在抵達臺灣之前
,荷蘭已先在亞洲的哪裡設立了據點呢? 
○
1馬來西亞 ○
2印尼 ○
3日本 ○
4韓國。 
3. (   )土芒果是下列哪一個國家引進臺灣的? 
○
1韓國  ○
2美國 ○
3荷蘭 ○
4泰國。 
4. (   )清帝國於西元
 
1860
 
年代開放臺灣四個港
口與外國人通商,請問下列哪一個港口不
在開放的範圍? ○
1鹿港 ○
2安平 ○
3淡
水 ○
4雞籠。 
5. (   )荷蘭人於西元哪一年來到臺灣,並以武
力占領南部? ○
1
 
1624  ○
2
 
1628  ○
3
 
1626  ○
4
 
1684。 
6. (   )「鄭成功曾在金門練兵,後來為了尋求
根據地,轉而攻占□,迫使荷蘭人於西元
 
1662
 
年退出□。」請問□應該填入什麼
? ○
1馬祖 ○
2澎湖 ○
3綠島 ○
4臺灣。 
7. (   )清帝國時期對外開放的臺灣港口中,其
中「打狗」是指現在的何處? ○
1宜蘭 
○
2高雄 ○
3萬華 ○
4嘉義。 
8. (   )全臺第一座孔子廟位於臺南,請問這座
孔子廟最早是在什麼時候興建的? ○
1荷
蘭人在臺期間 ○
2清帝國治臺時期 ○
3西
班牙人在臺期間 ○
4鄭氏政權。 
9. (   )臺灣第一座西式砲臺是位於臺南的二鯤
鯓砲臺,請問是由什麼人所修建? ○
1林
爽文 ○
2沈葆楨 ○
3劉銘傳 ○
4戴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