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中正國小 五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85.68 KB
頁數
2
作者
翁毓孜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1-15,离现在 2 28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111
領域 五年____ 座號_____ 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格 2分共 40
( )1. 可藉由先人遺留的書籍圖畫資料推測
史前時期人類的生活方式。
( )2. 十七世紀以後,臺灣才進入歷史時期。
( )3. 長濱文化的人們多住在海邊的洞穴。
( )4. 漢人還未大規模遷移來臺之前臺灣島上
已有原住民定居。
( )5. 臺灣的原住民族都擁有文用以記載族
群本身的神話傳說與歷史。
( )6. 八堡圳的灌溉水源來自高屏溪。
( )7. 圓山文化因發現大量貝塚而聞名。
( )8. 高山國是早期韓國人對臺灣的稱呼。
( )9. 荷蘭人為鼓勵漢人來臺開墾,不向漢人
課稅。
( )10.
西時期西班牙人在北部宣揚天主教
( )11. 鄭成功去世後,由鄭克塽繼位,繼續治
理臺灣。
( )12. 鄭氏時期,臺灣與周圍地區的貿易往來
相當興盛。
( )13. 曹公圳是官方開鑿的水圳。
( )14. 清領前期,為了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清
復明的基地,清朝政府規定駐臺官員與
軍隊五年輪調一次。
( )15. 清領前期,新竹
金廣福公館是招收
戶、徵收租金的辦公處所。
( )16. 科舉考試制度在清領前期就已廢除。
( )17. 十八世紀初期,臺灣港口城市開始出現
類似現代同業公會的「郊」
( )18.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句諺語描述
的是,清領前期臺灣社會男女比例失衡
的現象。
( )19. 荷蘭人在臺南建立的熱蘭遮城就是如今
的赤崁樓。
( )20. 現存於臺南市赤崁樓的紀功碑是朱一貴
事件平定後,清朝政府頒布的。
二、選擇題:每格 2分共 32
( )1. 下列哪一個不是 臺灣的舊稱?
大員 臺南 大灣 福爾摩沙
( )2. 下列哪一項是區「新」「舊」石器時期
的標準?
製作石器的技術 製作石器的場所
石器成品的大小 石器選用的材質
( )3. 小亨曾參與挖掘長濱文化遺址的工作
列哪一個較不可能是他在遺址中發現或
挖掘出的物品?
獸骨 陶罐 灰燼 敲打製成
的石器
( )4. 下列有關卑南文化的敘述,哪一項不正
確?
已有製造玻璃的技術 距今大約
3500 年前 有審美觀 有石棺與
石刀等打磨石器
( )5. 鄭氏時期主管教育權責的是下列哪一個
地方
仁愛堂 信義堂 明倫堂
孝堂
( )6. 下列哪一項不是 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
特色?
矮靈祭 土地公信 八部合音
口簧琴舞
( )7. 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鳳山寺後人為了感
念誰的貢獻而將其改名
陳永華 鄭芝龍 顏思齊
維源
( )8. 鄭氏王朝在下列哪一個時機點清朝攻
下?
武器研發技術不佳武力落後 對人
民課徵重稅,失去民心 軍隊缺乏鍛
軍紀渙散 內部爭奪政權紛爭不
( )9. 清政府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清復明基地
所採取的做法不包括下列哪一個?
規定駐臺軍隊必須輪調 頒布渡臺
禁令 強制將鄭氏家族遣回中國大陸
禁止漢人娶妻
( )10. 下列哪一個不是 清代 臺灣三大圳?
瑠公圳 八堡 曹公圳
南大圳
( )11. 清領前期,臺灣發生的民變將近百次,
其中以臺灣三大民變影響最為深遠,下
列哪一個不屬於 臺灣三大民變?
朱一貴事件 郭懷一事件 林爽
文事件 戴潮春事件
( )12. 清領前期,由於商業貿易日益興盛,臺
灣西部陸續出現了一些港口城市,下列
哪一個不屬於「臺灣三大港市」?
北港 府城 艋舺 鹿港
2
( )13. 清領前期,臺灣主要出口下列哪一項物
品到中國大陸?
藥材 布匹 香料 蔗糖
( )14. 最先稱呼臺灣為「福爾摩沙」的是下列
哪一個族群?
歐洲人 非洲人 漢人 原住
( )15. 下列哪一個原住民族會在新船建造完成
時舉行大船下水祭?
賽德克族 邵族 雅美族
夏族
( )16. 平定林爽文事件的是下列何人?
施琅 福康安 文察 施世
三、是的打ˇ.不是的打╳:每格 2分共 22
1. 中正報社的記者心心發表了一篇有關荷蘭人統
治臺灣的報導下列他所寫的內容哪些正確?
( )西元 1626 年,荷蘭人占領臺灣北部。
( )荷蘭人將臺灣的蔗糖與鹿皮販賣到日
本,賺取利潤。
( )荷蘭統治臺灣期間曾引進各種農作物。
( )荷蘭統治臺灣期間,將臺灣發展為東亞
地區的貿易轉運站。
( )荷蘭統治臺灣期間,利用以新港文寫成
的可蘭經向原住民傳播宗教
2. 下列哪些是清領前期,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居民
冒險渡海來臺開墾的原因?
( )原居地謀生不易
( )來臺灣的船資免費
( )原居地人口眾多,耕地有限
( )臺灣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距離較近。
( )清朝政府鼓勵東南沿海居民來臺灣開
墾。
( )臺灣原住民提供優惠,招募沿海居
民來臺灣租地耕作。
四、簡答題:每個答案 2分共 6
1. 寫出一種十三行文化出土的文物,可用以推測
當時已有繁榮的商業交易活動。
答:
2. 寫出兩種清領前期臺灣學校的類型
答: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