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教案
市立成德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95.22 KB
頁數
3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4-21
,离现在
5
年
19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南港區成
德國民小學
108
學年度第二
學期
五
年級
社會科期中定期
評量試卷
得
分
家長
簽名
年
班
號
學生
姓名
一、是非題:
( 28
%,
每答
2
分
)
(
)
1.
清代統
治的
臺灣
商業活動興盛
,會
從中國大陸進口藥
材、蔗糖、
稻米
等日常用品。
(
)
2.
清代時
,廟宇不但是居
民聯絡感情
的場所、重要的精
神寄託,也
是各
地節慶祭典的活動中心。
(
)
3.
海上守
護神保生大
帝是臺灣社
會普
遍信仰的神明。
(
)
4.
清代的
書院屬於官民合
辦的性質,
通常受到清廷的監督和管理。
(
)
5.
經過沈
葆楨的努力
經營,使清
廷對
臺灣的治理政策由消極轉為積極。
(
)
6.
英國人
約翰‧陶德
是清末臺灣
開港
通商後,在
臺灣
北部從事樟腦
外銷
的商人。
(
)
7.
臺灣
自
荷
西
時
代
已
登
上
國
際
舞
臺,清廷統治之初
,與世界各
國的
接觸更加頻繁。
(
)
8.
.
清代修築的八通關古道
,
是當時貫
通臺灣南、北部之間的主要道路。
(
)
9.
清廷開
始廢除種種限制
人民來
臺的
禁令,是沈葆楨的治臺政策之一。
(
)
10.
劉銘傳
來臺後,廢
除了清初以
來限
制人民來臺的
禁令,鼓勵漢人
移民
來臺開墾。
(
)
11.
清廷治臺
初期,在
臺灣
設置臺灣
府,隸屬於廣東省管轄。
(
)
12.
清
廷統治臺灣
初
期
,
禁
止
漢
人來
臺
,主要原因是臺灣島內治安不
佳,又有瘟疫流行。
(
)
13.
掌中戲
、歌仔和山歌,
原本是源
自
中國
大陸的戲曲,經過一段時間
後,在臺灣逐
漸發展成具有本
地特
色的布袋戲、歌仔戲和採茶戲。
(
)
14.
清末
臺灣
北部是蔗
糖和茶葉的主要
產地
,
使得臺北成為新的經濟中心
。
二、選擇題:
(28
%,
每答
2
分
)
(
)
1.
清
代
末年,臺灣被迫
開
放的
港
口
不
包括下列哪一個地方?
○
1
安平
○
2
艋舺
○
3
滬尾
○
4
雞籠。
(
)
2.
清代時
,下列何人
帶領漢人移
民開
墾宜蘭平原?
①
姜秀鑾
②
施世榜
③
郭錫瑠
④
吳沙。
(
)
3.
下列何者是早期廣東
潮州移民來
臺時所帶來的神明
?
①
開漳聖王
②
保生大帝
③
三山國王
④
媽祖。
(
)
4.
下面哪一項不是
清代
時,
漢人將家
鄉神明帶來
臺灣
的原因?
①
保佑
豐收
②
進行宗教詐騙
③
祈
求平
安
④
期望躲避天災威脅。
(
)
5.
下列哪
一種建築是
清代時富裕
人家
凸顯社會地位的特色建築?
①
三合院
②
多層樓房
③
山中別墅
④
庭園建築。
(
)
6.
下列何者不屬於
清代建築常見的
裝飾題材?
①
吉
祥動物
②
風景
花木
③
忠孝節義故事
④
磁
磚藝
術拼圖。
(
)
7.
臺灣
北部的丘陵和台
地,排水良
好、潮溼多霧,適
合種植哪一
種作
物?
①
棉花
②
香菇
③
茶樹
④
甘蔗。
(
)
8.
關於清廷統治臺灣
初
期的相關敘
述,下列何者
錯誤?
○
1
設承天府
為最高行政機關
○
2
將
臺灣
分為臺
灣、
鳳山
、
諸羅三縣
○
3
在臺灣設
置臺灣府
○
4
臺灣隸屬於
福建省管
轄。
(
)
9.
西元
1884
年,中
法戰爭,法國派
兵侵擾澎湖與臺灣
的哪些地方?
①
鹿港、艋舺
②
安平、旗津
③
宜蘭、蘇澳
④
淡水、基隆。
2
(
)
10.
要欣賞
臺灣的石獅
、龍柱等藝術作
品,應該到哪裡參
觀?
○
1
三峽祖
師廟
○
2
臺南
安平古堡
○
3
臺中
磺溪書院
○
4
新竹
金廣福公館。
(
)
11.
下列哪
一位是臺灣
設省後的第
一任
巡撫?
①
曹謹
②
劉銘傳
③
沈葆楨
④
林則徐。
(
)
12.
現在的
「八堡圳」
原為施厝圳
,是
由清代哪一個人興
築的?
○
1
吳沙
○
2
施世榜
○
3
曹謹
○
4
郭錫瑠。
(
)
13.
清末時
,哪兩個國家利
用戰爭,迫
使清廷開放通商港口?
①
美國、英國
②
日本、美國
③
英國、法國
④
英國、德國。
(
)
14.
下列何
者在
清代
屬於私人經營
,也
是最普及的教育機構?
○
1
府學
○
2
書院
○
3
縣學
○
4
私塾。
三、配合題:
(20
%,
每答
1
分
)
1.
清末來臺的傳教士在臺灣有哪些偉大的功
蹟?請將正確事蹟的代號填入(
)中:
A.
在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積極投入教育
事業。
B.
開設看西街醫館
C.
創立臺南神學院,培養傳道人才。
D.
創建滬尾偕醫館,引進西式的醫療技術。
E.
發行臺灣府城教會報。
○
1
馬偕
:(
)、(
)
○
2
巴克禮
:(
)、(
)
○
3
馬雅各
:(
)
2.
清末臺灣曾多次調整行政區,以下分別是哪
一個人治理時調整的呢?請將代號填入相對
應的(
)中:
A.
臺灣單獨設省
B.
在北部增設臺北府
C.
在南部增設恆春縣
D.
在東部增設臺東直隸州
○
1
沈葆楨
:(
)、(
)
○
2
劉銘傳
:(
)、(
)
3.
臺灣現在仍遺留下許多清代的遺跡。請問下
列各遺跡在當時的功能是什麼?請以代號填
入(
)中。
A.
芝山岩隘門
B.
金廣福公館
C.
瑠公圳
D.
曹公圳
E.
八堡圳
(
)○
1
清代全臺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
)
○
2
臺北盆地中最重要的灌溉渠道。
(
)○
3
高雄農業用水的主要輸水渠道。
(
)○
4
來自漳州移民興建的防禦措施。
(
)
○
5姜秀鑾集合廣東和福建移民合作
墾荒,並設置此辦公場所。
4.
請完成下列關於沈葆楨與劉銘傳事蹟的表
格,將正確代號填入相對應的(
)中:
A.
中
法戰爭
B.
牡丹社事件
C.
二沙灣炮臺
D.
億載金城
E.
雞籠到新竹間的鐵路
F.
八通關古道
人物
沈葆楨
○
2
劉銘傳
來
臺
原因
因
○
1
(
)來臺
因
○
2
(
)來臺
交通
建設
修築
○
3
(
)
修建
○
4
(
)
軍事
措施
興築
○
5
(
)
重修
○
6
(
)
四、連連看:
( 21
%,
每線
1
分
)
1.
清代
時,
臺灣
的學校種類很多
,
請分辨它
們是由何者所興辦的
?將正確答案畫
線
連起來。
○
1
府學
●
●
甲
.
官方
○
2
書院
●
●
乙
.
私人
○
3
私塾
●
●
丙
.
官
民合辦
○
4
縣學
●
3
2.
清代
時,
臺灣發生的
三大民變各自具
有什
麼特點?請畫線連起
來。
○
1
朱一貴
事件
●
●
甲
.
規模最
大
○
2
林爽文
事件
●
●
乙
.
歷時
最
長
○
3
戴潮春
事件
●
●丙
.
時間
最早
3.
請辨別下列因素
引發的是清代
的民變還
是械鬥?畫線連起來
。
○
1
移民
語言、
風俗、習慣不同
●
●甲
.
民變
○
2
清廷無法有效維護社會秩序●
○
3
政府官員腐敗、
壓迫人民
●
○
4
爭奪臺灣的土地、水源資源
●
●乙
.
械鬥
4.
清代末年,臺灣
相繼受到外國
勢力的侵
犯
,
請將這些事件與其發生的
時間及清
廷
的反應畫線連起。
●
甲
.
西元
1874
年
○
1
日本
侵臺
●
●
乙
.
西元
1884
年
●
丙
.
劉銘傳
來臺
防衛
○
2
法國
侵臺
●
●
丁
.
沈葆楨
來臺
防衛
●戊
.
增設恆春縣
●
己
.
臺灣設省
5.
劉銘傳來臺後的
各種統治政策
分別具有
什麼目的或功用?請
畫線連起來。
○
1
調整行政區
●
●
甲
.
培育人才
○
2
清查土地
●
●
乙
.
加強統治
○
3
鋪設電報線
●
●
丙
.
增加賦稅收入
○
4
辦新式學堂
●
●
丁
.
加強各地聯絡
五、發表題:
( 3
%
)
◎
清末來臺傳教的馬偕與官員劉銘傳之中
,
你最
欣賞哪一位?請寫出具體的理由兩項。
答:我最欣賞的是
,
理由
1
:
理由
2
:
5
年
班
號
學生
姓名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
搜尋
市立成德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五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五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五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三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四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四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四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四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五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成德國小 三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放大
縮小
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