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教案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87.38 KB
頁數
3
作者
PC1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4-16
,离现在
5
年
20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中市北屯區
四維
國民國小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
域
第一次定期評量試卷
命題老師
:
蘇慶盛
六
年
___
班
座號
:
___
姓名
:
__________
一、
是非題:
(
每題
2
分,共
40
分
)
(
)
1.
我們可以觀察物體受力後產生的形狀
和運動狀態來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性。
(
)
2.
摩擦力是存在兩個接觸面間,幫助物體
運動的力。
(
)
3.
彈簧之所以適合當做測量工具是因為
它受力後有規律性變化,且當力移除後
會恢復原狀。
(
)
4.
移動中的物體和接觸面會互相摩擦,
使物體運動速度改變,是受到地球引力
的作用。
(
)
5.
地球上所有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
影響,所以地球引力屬於接觸力。
(
)
6.
兩個體重不同的兩人,若想要讓翹翹
板達到平衡,體重重的人要坐在離支點
較近的地方,體重輕的則坐在離支點較
遠的地方。
(
)
7.
使用動滑輪搬運物品可以達到省力且改
變施力方向。
(
)
8.
在拔河比賽實驗中,當迴紋針同時受到
不同方向的力
,
且作用不在
同一直
線上
,
迴紋針會靜止不動。
(
)
9.
材質不同的接觸面所產生的摩擦力大
小不同,會影響物體移動的快慢和距離
。
(
)
10.
許多產品有止滑排水的設計
,
這是增加
摩擦力的應用。
(
)
11.
所有槓桿工具的支點都是位於抗力點和
施力點的中間。。
(
)
12.
由大
、
小圓組成的輪軸組中
,
軸轉動的
圈數會比輪的多。
(
)
13.
除了運用機械傳輸動力外,水、油、
空氣等流體也可以傳送動力。
(
)
14.
進行
「定滑
輪實驗」
時
,
會發現物體移
動的方向和手拉繩子的方向相同
(
)
15.
園藝剪刀的支點在中間
,
當施力臂比抗
力臂長時,使用起來會費力。
(
)
16.
進行槓桿實驗時,當抗力臂固定,且
抗力大小相同時,施力臂越短,就越費
力。
(
)
17.
用螺絲起子將螺絲釘轉入木板中時,
螺絲起子的握把的直徑越大,轉動螺絲
釘越費力。
(
)
18.
利用動滑輪拉動重物時
,
手拉動繩子的
長度是物體移動的距離
2
倍。
(
)
19.
修正帶是利用槓桿原理中的滑輪來傳
送動力,把修正帶輸出和收回,方便使
用。
(
)
20.
在實驗觀察中
,
我們知道摩擦力的作用
是改變物體行進的速度。
二、
選擇題:
(
每題
2
分,共
20
分
)
(
)
1.
使用動滑輪裝置拉動一個物品,物體
重
240
克
,
滑輪重
6
0
克
,
請問
至少要施多
少力
,才可使物體移動?○
1
120
克重
150
克重○
3
240
克重○
4
300
克重。
(
)
2.
有兩個互相咬合的齒輪,將其中一個
以順時針方向轉動,另一個會如何轉動
?○
1
順時針方向轉動○
2
逆時針方向轉動
○
3
不會轉動○
4
任意方向轉動。
(
)
3.
阿發在同一地面推動相同重量的木塊
與木球
,
發現木球一推就動
,
這是因為○
1
木塊接觸地面的面積較大,摩擦力較小
○
2木球接觸地面的面積較小,摩擦力較
大○
3木球接觸地面的面積較小,摩擦
力較小。○
4木塊接觸地面的面積較小,
摩擦力較大。
(
)
4.
想用一支長木棍移動一顆大石頭,手
離撐住長木棍的支點越近時,搬動大石
頭所需的施力大小會有什麼變化?○
1
越
大○
2
越小○
3
都一樣○
4
用多大的力也無法
移動。
(
)
5.
進行「輪軸實驗」時,可以發現在哪一
個部位施力,會比較省力?
○
1
輪
○
2
軸
○
3
支點
○
4
以上皆不會。
(
)
6.
使用彈簧秤可以測量物體的重量,這是
運用彈簧的哪種特性?○
1
彈簧受力後會
彎曲,可以藉由彎曲程度判斷力的大小
○
2
彈簧受力後會開始移動
,
可以藉由移動
快慢判斷力的大小○
3
彈簧受力後會伸長
,且伸長量和受力大小具有規律性。
○
4
彈簧受力後會伸長
,
且所有彈簧的伸長
量都一樣。
背面上有試題,請
翻面作答。
2
(
)
7.
使用動滑輪時,施力臂和抗力臂的長度
關係為何?○
1
抗力臂=
2
倍施力臂○
2
施
力臂=抗力臂○
3
施力臂=
4
倍抗力臂
○
4
施力臂=
2
倍抗力臂。
(
)
8.
使用定滑輪拉物體,繩子向上拉
10
公
分,物體會上升多少公分?○
1
10
公分
○
2
20
公分○
3
30
公分○
4
5
公分。
(
)
9.
有一懸吊彈簧原長
8
公分
,
掛上一個
20
公克的砝碼後總長度變成
12
公分,如果
再掛上
2
個
砝碼,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
,彈簧總長度會變成幾公分?○
1
16
公分
○
2
18
公分○
3
20
公分
○
4
24
公分。
(
)
10.
下列有關於投石器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
的?○
1
投石器的設計是運用槓桿原理。
○
2
投石器的設計是運用齒輪傳送動力的
原理○
3
投石器的構造中不需要支點做支
撐○
4
愛因斯坦曾研發投石器擊退敵軍、
保衛國家。
三、
活用題:
(
共
4
0
分
)
1.
甲、乙兩人玩翹翹板,甲坐在左邊第二格,乙
坐在右邊第一格,平衡時的位置如圖所示。如
果乙體重為
70
公斤
,
甲的體重約
( )
公斤?
(
2
分)
甲
乙
2.
增加摩擦力者填「
A
」
,減少摩擦力者填「
B
」
(
10
分)
(1)( )
樓梯上貼防滑條。
(2)( )
風車的轉軸表面順滑。
(3)( )
交通工具上的輪胎。
(4)( )
直排輪上的輪子。
(5)( )
使用木馬和木馬道搬運東西。
3.
請分辨各種力的作用形式
(
用代號表示
)
A.
磁力
B.
靜電力
C.
人力
D.
風力
E.
浮力
F.
摩擦力
G.
地球引力
H.
水力
(
8
分)
屬於「接觸力」者有
屬於「超距力」者有
4.
下列有關槓桿的敘述,正確的請打
。(
8
分)
(1) ( )
當抗力及抗力臂固定時,施力臂越長
,
所需施力越大
;
施力臂越短
,
所需施
力越小。
(2) ( )
應用槓桿原理抬起書包時,若手用的
力多於書包的重量,就是費力。
(3) ( )
在抗力臂小於施力臂的情況下,才能
達到省力的效果。
(4) ( )
生活中應用槓桿原理的工具,都是省
力的工具。
5.
腳踏車的踏板怎樣傳送動力
?
對的打
,錯的
打
X (6
分
)
。
(
1
)
(
)踩動踏板時,前齒輪和後齒輪轉動的
方向相同。
(
2
)
(
)踩動踏板是應用輪軸的原理。
(
3
)
(
)踩動踏板時先帶動前輪轉動。
(
4
)
(
)腳踏車是藉由鏈條和齒輪傳送踏板的
動力。
(
5
)
(
)踩動踏板時,後輪和前輪轉動的方向
不同。
(
6
)
(
)
踩動踏板時
,
鏈條會帶動後齒輪轉動。
6.
請依照圖示填入正確的代號
(6
分
)
。
甲、省力
乙、費力
丙、不省力也不費力
(1)
喇叭鎖
(
甲
)
(2)
定滑輪
(
丙
)
(3)
桿麵棍
(
乙
)
(4)
竹蜻蜓
(
乙
)
(5
)
動滑輪
(
甲
)
(6
)
掃把
(
乙
)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
搜尋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12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09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12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四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三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四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五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三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08 下學期 數學領域 數學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六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放大
縮小
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