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北屯區四維國民小學 109 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 第一次定期評量試卷
出題教師:陳瓊姬老師 五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題 2分 共40 分)
1. ( )西元1885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是
沈葆楨。
2. ( )日治時期,為了整頓臺灣的治安,總
督府運用保甲制度與警察制度。
3. ( )牡丹社事件凸顯了原住民族問題,因
此沈葆楨禁止人民開發山區。
4. ( )巴克禮來臺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經商
做生意,買賣茶葉和樟腦。
5. ( )臺灣的抽象畫、現代舞跟現代音樂的
發展,都與西方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6. ( )民國
38
年,中華民國首都遷至臺北。
7. ( )戒嚴期間,政府對人民的言論、集會
、結社等自由是採取尊重的態度。
8. ( )沈葆楨在牡丹社事件平息後,建議清
朝政府廢除渡臺限制。
9. ( )十九世紀中期開港通商後,臺灣便大
量出口茶、糖、樟腦到世界各國。
10. ( )日治時期,引進西方現代文明事物,
對臺灣人民的生活影響深遠。
11. ( )戒嚴時,人民沒有參與政治的機會。
12. ( )到臺北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可以
見到臺灣最早的火車頭騰雲號。
13. ( )民國
60
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其內
容以教育改革的建設最多。
14. ( )日治時期的藝術家,蔡瑞月被喻為
臺灣現代舞之母。
15. ( )在民國
76
年以前,可以出版評論國
家政策的雜誌,不用擔心會被限制。
16. ( )日本的製糖株式會社收購臺灣人所種
植的甘蔗,價格既公道又合理。
17. ( )臺南安平區的億載金城又名二鯤鯓炮
臺,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炮臺。
18. ( )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為查緝私菸不當
而引發。
19. ( )日本政府制定嚴厲的法令,是為了控
制臺灣民眾,讓臺灣人民順從。
20. ( )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期間,積極興建
鐵路,開辦電報和郵局。
二、 選擇題(每題 2分 共40 分)
1. ( )甲午戰爭後,清朝戰敗,與日本簽訂
哪個條約?○
1馬關條約 ○
2南京條約
○
3天津條約 ○
4中日條約。
2. ( )小莉參與選舉臺灣首任人民直選總統
,請問當選的是? ○
1李登輝
○
2蔣經國 ○
3馬英九 ○
4陳水扁。
3. ( )噍吧哖事件與哪一位人物有密切關係
? ○
1劉銘傳 ○
2余清芳 ○
3羅福星
○
4莫那.魯道。
4. ( )臺灣在何時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 ○
1民國前
1
年 ○
2民國元年
○
3民國
34
年 ○
4民國
45
年。
5. ( )賽德克族人莫那.魯道率領的抗日事
件為何? ○
1霧社事件 ○
2苗栗事件
○
3西來庵事件 ○
4北埔事件。
6. ( )下列哪一個外國人曾經於清朝末年在
臺灣創立洋行? ○
1陶德 ○
2斯文豪
○
3巴克禮 ○
4馬偕。
7. ( )日治時期,日本在臺最高領導者,掌
握行政、立法、司法與軍事等權力是
?○
1臺灣巡撫 ○
2臺灣知府
○
3臺灣總督 ○
4臺灣民政長官。
8. ( )牡丹社事件發生於現今臺灣哪一個縣
市?○
1彰化縣 ○
2臺南市 ○
3臺東市
○
4屏東縣。
9. ( )下列何者是「臺灣民主國」的第一任
總統? ○
1李鴻章 ○
2唐景崧
○
3沈葆楨 ○
4劉銘傳。
10. ( )臺灣第一次「公民直選」總統是在民
國哪一年? ○
176 年 ○
285 年 ○
3
87 年 ○
489 年。
11. ( )下列何人在清朝末年時到臺灣調查自
然生態並發表研究成果? ○
1陶德
○
2馬偕 ○
3斯文豪 ○
4巴克禮。
12. ( )民國
76
年政府受到什麼壓力而宣布
解嚴?○
1歐
美各國的強烈要求
○
2各界的輿論 ○
3教育政策急需改革
○
4工商業社會轉型為農業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