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 7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生物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7、 關於草原生態系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年雨量少,日夜溫差大 (B)氣候較為溫暖,生物種類眾多
(C)本地區缺乏分解者 (D)常見長頸鹿和大象等大型動物。
( )18、 溪流生態系為淡水的一種,屬於流動水域,又能分為上、中、下游,下列關於溪流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下游水流較緩,所以含氧量較低 (B)消費者包含部分鳥類和哺乳類
(C)主要的食物來源為兩岸的枯枝落葉 (D)是獨立生態系,不與其他生態系相連。
( )19、 關於紅樹林生態系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位於河海之間,鹽度和水溫變化大 (B)由陸地沖刷而下的物質在此匯集,養分豐富
(C)植物種類眾多,且總數量龐大 (D)候鳥會在此尋找食物。
( )20、 關於海洋生態系中遠洋的透光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缺乏能行光合作用的生產者,亦無消費者 (B)具有能行光合作用的生產者,也有消費者
(C)具有能行光合作用的生產者,但無消費者 (D)缺乏能行光合作用的生產者,但有消費者。
( )21、 下列何者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區域?
(A)潮間帶 (B)河口溼地 (C)珊瑚礁 (D)大洋區深海層
( )22、 國內的極限馬拉松高手-林義傑曾經參與一場橫渡撒哈拉沙漠的比賽,花了 111 天,終於到達位於紅海邊緣的
終點。請問:在比賽的路途中,林義傑可能會有何種見聞或感受呢?
(A)蠍子、駱駝和跳鼠經常出沒於地表 (B)蜥蜴的體表缺乏角質層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C)終日炎熱,日夜溫差小 (D)地表的土質溼滑難行。
( )23、 進行一項活動或製造一項產品的過程中,直接或間接排放二氧化碳的量,稱為什麼呢?
(A)碳循環 (B)碳中和 (C)碳足跡 (D)碳計量。
( )24、 長久以來,人類和其他生物倚賴地球生存,共同形成了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不包括:
(A)生態系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 (C)遺傳多樣性 (D)食物來源多樣性。
( )25、 二次大戰結束以後,人類活動使地球環境發生極大改變,主要是因為:
(A)人口過多 (B)人類活動會使用資源 (C)人類活動會產生汙染 (D)氣候變遷。
( )26、 人類過度開發環境,對生物生態會造成什麼影響?
(A)可以改變棲地樣貌,讓生物有更多樣的棲息地 (B)讓棲地破碎,促使動物遷移覓食,增加活動空間
(C)開山墾荒、移山填海,創造一個更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生態 (D)會使動物活動空間受限、食物不足。
( )27、 關於「拖網魚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以下何者不正確?
(A)會產生大量碎屑汙染 (B)誤捕的魚類會被丟回海裡等死
(C)會摧毀海洋底棲生物如珊瑚 (D)可順道藉漁撈作業清除海洋垃圾。
( )28、 下列生物被人類大量獵捕的原因,何者正確?
(A)鯊魚—鰭(魚翅)富含優良蛋白質 (B)魩仔魚—為受歡迎的海鮮食材
(C)犀牛—角可以做雕刻裝飾 (D)大象—牙齒可以作為藥材。
( )29、 並不是每一種外來生物都會劇烈破壞本土生態。以下哪種生物已融入臺灣本地生態、和本地生物形成穩定關係?
(A)吳郭魚 (B)黑面琵鷺 (C)水筆仔 (D)日本菟絲子。
( )30、 以下何種情況不會使水域優養化?
(A)家庭排放的廢水中含有磷化物清潔劑 (B)糞便或廚餘未經處理直接排到水溝
(C)工廠排放含有重金屬的廢水 (D)夢幻湖中的臺灣水韭死亡後淤積在湖中,變成湖中分解者的食物來源。
( )31、 『水域優養化』是指:該水域
(A)有很多藻類,可以製造很多氧氣 (B)有很多養分,使得藻類迅速增加
(C)有很多藻類,可以製造很多養分 (D)沒有人為汙染,水質養分優良。
( )32、 下列何者與「空氣汙染」無關?
(A)呼吸道病變 (B)蚊蠅孳生 (C)湖泊酸化 (D)氣候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