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山國中 七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地理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62.64 KB
頁數
2
作者
csjh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24,离现在 3 2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社會科(地理) 試卷 七年 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34. ( )星星國某年出生789人、死亡123人、移入人數為3
、移出人數為123人,則該地的人口總數增減情形為何?
(A)增加 (B)減少 (C)維持不變 (D)無法判斷。
35. ( )附下圖為臺灣的人口成長趨勢圖。同學們根據圖中
資料提出不同的看法,請問:哪一位同學的看法正確?
(A)完緯:臺灣的人口增加率主要受自然增加率影響 (B)
花倫:社會增加率大於自然增加率 (C)媄環:臺灣的人
口增加率為負數 (D)野口:臺灣的人口總數正在下降中
36. ( )兩今今年24歲,四年前從花蓮到臺北就讀大學,預
計今年從台灣大學畢業。畢業後,他規畫在臺北的外商公
司上班,努力工作並攀升到一定的地位後,開設自己的公
司,並在30歲以前結婚生子。結婚後從臺北搬回花蓮,給
小孩一個寬廣的生活空間,並帶家人到臺灣各地旅行,看
見臺灣土地的美好。請問:以兩今的規畫來說,有關人口
遷移型態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至臺北就讀大學屬於
永久遷移 (B)進入外商公司工作是國際遷移 (C)結婚後
定居花蓮屬於國內遷移 (D)帶家人到臺灣各地旅行屬於
國際遷移。
37. ( )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為推力與拉力兩類
。請問:下列哪些屬於「拉力」? ()就業機會多 ()
政治自由 ()社會不安 ()環境品質不佳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38. ( )附圖中甲、乙、丙、
丁為某年臺灣四地的人口
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
。請問:何者最有可能為
「都市」?(A) (B)
(C) (D)
39. ( )附圖分別為甲、乙、丙三國的人口金字塔圖,依圖
推判此三國經濟開發程度由較差到較佳,依序為何?
()甲乙丙 ()乙甲丙 ()丙甲乙 ()甲丙乙
40. ( )附右圖為蠟筆國四縣人
口年齡組成圖,就人口組成
而言,四縣中的勞動人口,
其扶養比最低的是哪一個縣
()甲縣 ()乙縣
()丙縣 ()丁縣
41. ( )旺旺來便利商店希望選擇一個地區開設分店,下列
為四個地區的人口密度,最適合開分店的地點是哪一個?
每個點代表一萬人
(A) (B) (C) (D)
42. ( )奇異國的土地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人口有72
萬人,該國的人口密度為多少? ()200/km2
()500/km2 ()2000/km2 ()5000/km2
43. ( )美滿國人口總數為160萬人,其中男性總數為90萬人
,女性總數為70萬人。請問:該國性別比為何?
()77 ()88 ()128 ()160
44. ( )「臺中市第一廣場是全臺東南亞移工密度最高的大
樓,超越臺北市中山北路的小菲律賓或是桃園後火車站的
泰國街,尖峰時段每小時約有5千人走過,如果在發薪日
之後的星期日,則有2萬名移工同時擁入。臺中市經濟發
展局估算,移工每個月在這裡至少消費1.2億新臺幣,相
當於臺灣人一整年在韓國東大門的消費。在臺灣的移工群
體約60萬人,臺中市與鄰近4個縣市就有17萬的基底,占
將近三成的移工人數。單以臺中市來看,15年間的移工人
數從34千人增加至82千人,成長率高達240%。這波
成長動能直接反映中部精密機械的產能擴張,勞工局預估
移工人數將仍以近10%的速度成長。」請問:由上文可以
反映出臺灣哪一個人口議題? (A)臺灣人口密集集中都
(B)移工為臺灣提供勞動力來源 (C)臺灣已進入高齡
社會 (D)臺灣出生率已達新低。
45. ( )人口金字塔是呈現人口結構的重要方式,是一種可
直接知曉人口組成的圖表。附下圖為奇異國的人口金字塔
,下列資訊何者無法從圖中判讀?(A)性別比 (B)扶養比
(C)生育率 (D)老年人口比例。
46. ( )屏東萬巒的萬金聖母堂,除了每年聖誕節舉辦光雕
藝術展演活動吸引遊客外,更有一項獨特的聖母遶境活動
,有人說本活動是結合了天主教以及傳統信仰而成的當地
特色。請問:聖母遶境活動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下列何者?
(A)人口老化 (B)孤立島嶼 (C)族群多元 (D)位處低緯
47. ( ) 附圖是臺灣某一人口比例統計圖,請問關於此人口
群的敘述,以及在臺灣扮演的角色,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
的? ()是臺灣重要的勞動力之一 ()是國際移工
()皆有中華民國戶籍 ()以從事勞動性工作為主
()多來自南亞。
(A)甲乙丁 (B)甲丁戊 (C)乙丙戊 (D)甲丙丁。
【後面尙有題目,請翻面繼續作答】
48. ( )臺灣政府與民間近幾年開辦「識字班」、「生活適
應班」等,協助參加的新住民能夠適應臺灣的生活。請問
:這樣的情況和臺灣人口結構的何種現象關係最大?
()性別比提高 ()扶養比下降 ()社會增加率提高
()自然增加率提高。
49. ( )不同族群形成多元文化的特色,反映在建築、食物
、節慶等多方面。請問:桃園機捷公司在車站大廳舉辦原
住民族的市集,最可能出現下列何種該族群的傳統食物?
()
()
()
()
50. ( ) 多元文化來自於不同族群的生活特色,附圖為臺灣
某時期的人口移動示意圖,由圖判斷,會帶來哪些族群的
文化特色?
()平埔族群、高山族 () 新住民、日本人
() 閩南人、客家人 ()新住民、平埔族群。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