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社會科(地理) 試卷 七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34. ( )星星國某年出生789人、死亡123人、移入人數為3人
、移出人數為123人,則該地的人口總數增減情形為何?
(A)增加 (B)減少 (C)維持不變 (D)無法判斷。
35. ( )附下圖為臺灣的人口成長趨勢圖。同學們根據圖中
資料提出不同的看法,請問:哪一位同學的看法正確?
(A)完緯:臺灣的人口增加率主要受自然增加率影響 (B)
花倫:社會增加率大於自然增加率 (C)媄環:臺灣的人
口增加率為負數 (D)野口:臺灣的人口總數正在下降中
36. ( )兩今今年24歲,四年前從花蓮到臺北就讀大學,預
計今年從台灣大學畢業。畢業後,他規畫在臺北的外商公
司上班,努力工作並攀升到一定的地位後,開設自己的公
司,並在30歲以前結婚生子。結婚後從臺北搬回花蓮,給
小孩一個寬廣的生活空間,並帶家人到臺灣各地旅行,看
見臺灣土地的美好。請問:以兩今的規畫來說,有關人口
遷移型態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至臺北就讀大學屬於
永久遷移 (B)進入外商公司工作是國際遷移 (C)結婚後
定居花蓮屬於國內遷移 (D)帶家人到臺灣各地旅行屬於
國際遷移。
37. ( )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為推力與拉力兩類
。請問:下列哪些屬於「拉力」? (甲)就業機會多 (乙)
政治自由 (丙)社會不安 (丁)環境品質不佳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38. ( )附圖中甲、乙、丙、
丁為某年臺灣四地的人口
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
。請問:何者最有可能為
「都市」?(A)甲 (B)乙
(C)丙 (D)丁
39. ( )附圖分別為甲、乙、丙三國的人口金字塔圖,依圖
推判此三國經濟開發程度由較差到較佳,依序為何?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40. ( )附右圖為蠟筆國四縣人
口年齡組成圖,就人口組成
而言,四縣中的勞動人口,
其扶養比最低的是哪一個縣
? (A)甲縣 (B)乙縣
(C)丙縣 (D)丁縣
41. ( )旺旺來便利商店希望選擇一個地區開設分店,下列
為四個地區的人口密度,最適合開分店的地點是哪一個?
每個點代表一萬人
(A) (B) (C) (D)
42. ( )奇異國的土地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人口有7千2百
萬人,該國的人口密度為多少? (A)200人/km2
(B)500人/km2 (C)2000人/km2 (D)5000人/km2
43. ( )美滿國人口總數為160萬人,其中男性總數為90萬人
,女性總數為70萬人。請問:該國性別比為何?
(A)77 (B)88 (C)128 (D)160。
44. ( )「臺中市第一廣場是全臺東南亞移工密度最高的大
樓,超越臺北市中山北路的小菲律賓或是桃園後火車站的
泰國街,尖峰時段每小時約有5千人走過,如果在發薪日
之後的星期日,則有2萬名移工同時擁入。臺中市經濟發
展局估算,移工每個月在這裡至少消費1.2億新臺幣,相
當於臺灣人一整年在韓國東大門的消費。在臺灣的移工群
體約60萬人,臺中市與鄰近4個縣市就有17萬的基底,占
將近三成的移工人數。單以臺中市來看,15年間的移工人
數從3萬4千人增加至8萬2千人,成長率高達240%。這波
成長動能直接反映中部精密機械的產能擴張,勞工局預估
移工人數將仍以近10%的速度成長。」請問:由上文可以
反映出臺灣哪一個人口議題? (A)臺灣人口密集集中都
市 (B)移工為臺灣提供勞動力來源 (C)臺灣已進入高齡
社會 (D)臺灣出生率已達新低。
45. ( )人口金字塔是呈現人口結構的重要方式,是一種可
直接知曉人口組成的圖表。附下圖為奇異國的人口金字塔
,下列資訊何者無法從圖中判讀?(A)性別比 (B)扶養比
(C)生育率 (D)老年人口比例。
46. ( )屏東萬巒的萬金聖母堂,除了每年聖誕節舉辦光雕
藝術展演活動吸引遊客外,更有一項獨特的聖母遶境活動
,有人說本活動是結合了天主教以及傳統信仰而成的當地
特色。請問:聖母遶境活動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下列何者?
(A)人口老化 (B)孤立島嶼 (C)族群多元 (D)位處低緯
47. ( ) 附圖是臺灣某一人口比例統計圖,請問關於此人口
群的敘述,以及在臺灣扮演的角色,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
的? (甲)是臺灣重要的勞動力之一 (乙)是國際移工
(丙)皆有中華民國戶籍 (丁)以從事勞動性工作為主
(戊)多來自南亞。
(A)甲乙丁 (B)甲丁戊 (C)乙丙戊 (D)甲丙丁。
【後面尙有題目,請翻面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