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97.55 KB
頁數
6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1-25,离现在 4 27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九年級歷史科第1頁,共 4
臺北市民族實驗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2學季成就評量 九年級歷史科試題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2.5 分)
1. ( )薄伽丘的《十日談》以義大利文寫實
的描繪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提及商人
的智慧和才幹,並對國王、貴族、教
會等勢力的黑暗面加以揭露諷刺,對
後來西方文學發展影響甚大。請問:
上述著作應為哪一時期作品? ()
古希臘時期 ()古羅馬時期 ()
十字軍東征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
2. ( )聖文看到一本西方政治學的書籍內容
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君王為了保住
權位,必須做到『為達目的,不擇手
段』,並且明白何時該用,何時不該
用。」請問:此書應為下列何者?
()《神曲》 ()《十日談》 (
)《君王論》 ()《唐吉訶德》
3. ( )昭夫看電影《忍者龜》時,發現忍者
龜的名字是以文藝復興藝術家來命名
的,引起了昭夫對文藝復興時代的興
趣。下列是昭夫在網路上找到的文藝
復興相關敘述,其中何者錯誤? (
)達文西是此時期著名的藝術家,
《蒙娜麗莎》是他的作品 ()米開
朗基羅是此時期著名的藝術家,《大
衛像》是他的作品 ()薄伽丘是此
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唐吉訶德》是
他的作品 ()拉斐爾是此時期著名
的藝術家,《聖母像》是他的作品。
4. ( )促成文藝復興時期方言文學興起的原
因是下列何者? ()人文主義的萌
()民主思潮的衝擊 ()宗教
改革的影響 ()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5. ( )「英軍將貞德交付宗教法庭審判,誣
為女巫……在盧昂的廣場處以火刑,
貞德在烈焰中堅貞不屈,大義凜然,
臨刑前高呼:『你們一定會受到懲罰
……。』」就文中所言及你的歷史知
識推論,下列何者說法正確? ()
這場戰爭是十字軍東征 ()文中的
時代正值十字軍東征時期 ()這場
戰爭最後的勝利者是英國 ()戰後
英國逐漸走向王權國家的道路。
6. ( )西元
1469
年,伊比利半島北部的卡
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與亞拉岡國
王斐迪南二世聯姻,奠定了哪個國家
統一的基礎? ()西班牙 ()
萄牙 ()荷蘭 ()英國。
7. ( )西方的歷史由「地中海時代」變為「
大西洋時代」,此轉變是由於哪一事
件的發生? ()日耳曼民族大遷徙
()伊斯蘭教勢力退出伊比利半島
()地理大發現 ()英法百年戰爭
8. ( )哥倫布發現美洲已經逾五百周年。請
問:當年他抵達新大陸時,第一腳會
踏在附圖中哪一區?
() () () ()庚。
9. ( )墨西哥國旗中央是一隻叼著蛇的雄鷹
立在仙人掌上(如附圖),這個國徽
源自墨西哥古文明的傳說,相傳當地
原住民在神祇帶領下到達湖上的島,
看見一頭鷹棲息於一顆長滿果實的仙
人掌上,而在此地建立帝國。請問:
上述傳說最有可能來自哪個文明?
()阿利安文明 ()阿茲提克文明 ()
加文明 ()邁錫尼文明。
九年級歷史科第2頁,共 4
10. ( )西元
1492
10
12
日是哥倫布發
現新大陸的日子,美國將這天訂為「
哥倫布日」。每到這天,各地多有慶
祝活動,但在活動進行時常有許多印
第安人抗議。根據你對歷史的認識,
印第安人抗議的主要原因是為何?
()首先發現新大陸的應該是亞美利
()哥倫布為美洲原住民帶來了
人口劇減的災難 ()哥倫布使得中
南美洲淪為葡萄牙殖民地 ()印第
安人發展出的馬雅文明因此被摧毀。
11. ( )()鄭和()狄亞士()哥倫布()
麥哲倫()達伽馬。請依照這些探險
家向外航行的時間,照時間先後順序
排列? ()甲乙丙丁戊 ()甲乙
丙戊丁 ()丙甲乙戊丁 ()戊丁
丙乙甲。
12. ( )中世紀以來,教會逐漸擁有龐大的教
產,這使得教會日趨腐敗、醜聞不斷
。當時有些高階神職人員以金錢換來
職位,教會為了紓解財政方面的負擔
,公然販賣贖罪券。這些腐敗最後導
致下列哪一事件的爆發? ()基督
教分裂成羅馬公教和希臘正教 ()
羅馬教宗號召基督徒組成十字軍 (
)羅馬公教分裂成基督教和天主教
()各國合力驅逐歐洲伊斯蘭教勢力
13. ( )敏敏在整理新教派的資料如附表,他
有哪一項寫錯了?
發起人
主張
所屬派別
路德教派
馬丁路德
閱讀聖
經即可和
上帝溝通
新教
喀爾文教派
喀爾文
預選說
新教
英國國教派
亨利八世
英王兼任
教會領袖
新教
耶穌會
羅耀拉
重申
安貧守貞
新教
()路德教派 ()喀爾文教派 ()英國國
教派 ()耶穌會。
14. ( )怡君想進一步了解被稱為是「中國使
徒」的利瑪竇,尤其是利瑪竇身為傳
教士被派到中國來傳教的背景。請問
:下列關於利瑪竇所屬的宗教,何者
敘述正確? ()認為信徒努力工作
、有所成就是上帝的榮耀 ()清末
來臺灣傳教的馬偕也同樣屬其教派
()重視教士的紀律與素質,重振羅
馬公教聲望,也替羅馬公教爭取到不
少信徒 ()認為每一個人只需要憑
藉著信仰,就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
15. ( )他將整部《聖經》翻譯成德語,讓所
有人民能自己閱讀《聖經》,了解上
帝的言語並直接與上帝溝通,抗拒著
教宗的權威。這位歷史人物是誰?
()馬丁路德 ()亨利八世 ()
喀爾文 ()羅耀拉。
16. ( )附圖是林老師在整理資料時發現的舊
海報,根據海報內容判斷,□應填入
下列何人?
()哥白尼 ()伽利略 ()笛卡兒 ()
牛頓。
17. ( )有一種探究科學的方法是觀察後找出
共通點(如附圖),在科學革命時期
,這個科學方法何人大力提倡?
()培根()伽利略()哥白尼()笛卡兒。
18. ( )「但是當我把所有的思想都視為虛假
的時候,我又立刻發覺,這個產生這
九年級歷史科第3頁,共 4
種思想的『我』也是絕對重要的,因
此才注意到『我思故我在』的真理是
如此的穩固,如此的確定。因此,我
決定毫不猶豫地接受它,作為我所尋
求哲學的第一原理。」其講述這段話
的人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
卡兒 ()培根 ()牛頓 ()
利略。
19. ( )現今許多民主國家都設有總統(總理
)、國會和各級法院,三者的權力相
互制衡。這種體制源自何人的思想?
()洛克 ()盧梭 ()伏爾泰
()孟德斯鳩。
20. ( )西元
18
世紀時,歐洲的學者將科學
革命的理性原則應用於社會人文領域
,促進了何種思潮的興起? ()
蒙運動 ()文藝復興 ()地理大
發現 ()宗教改革。
21. ( )「他是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在《民約
論》中提出主權在民的重要性,以此
作為政府立法的依據。」請問:上文
描述的是何人? ()洛克 ()
()伏爾泰 ()孟德斯鳩。
22. ( )《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
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請問:這種
思想最有可能來自於哪一位歐洲學者
()盧梭 ()洛克 ()孟德
斯鳩 ()亞當斯密。
23. ( )老師講解某位學者的學說:「他主張
自由貿易並不需要政府過多的注意與
限制,競爭愈為自由與普遍,則愈有
利於社會,也能使國家得到充分的發
展與繁榮。」老師最可能是介紹下列
哪一位學者?〔100.第二次基測〕 (
)馬克思 ()孟德斯鳩 ()
當斯密 ()馬基維利。
24. ( )18
世紀歐洲君主多行開明專制、實
施司法改革、推廣教育,是受到何者
的影響? ()宗教改革 ()文藝
復興 ()地理大發現 ()啟蒙運
動。
25. ( )他頭戴假髮,穿著一身華麗的衣裳,
腳踩著高跟鞋,來增加他君臨天下的
威嚴。他認為他的權力是來自於上帝
的授與,代表上帝在人間統治,因此
他的臣民都必須對他絕對的效忠,人
們尊稱他為「太陽王」。請問:這是
在描述哪一位法國國王? ()彼得
大帝 ()腓特烈二世 ()路易十
()亨利八世。
26. ( )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熱愛軍隊,認為
這是國家強大的基礎;另一位名留青
史的法王路易十四則從事宮殿建設,
發動戰爭,追求國家強大。這兩位君
主作法似乎不同,但他們共同的想法
為何? ()伸張自由民權 ()
調專制王權 ()建立共和政體 (
)確立君主立憲。
27. ( )17
世紀有一個君主相信君權神授,
在他任內擴建國家的海陸軍,並積極
學習荷蘭的造船技術,對外取得波羅
的海控制權,其作為使該國走向西化
之路。請問:這個君主為何? ()
彼得大帝 ()路易十四 ()凱薩
琳二世 ()腓特烈二世。
28. (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早期機械動力的來
源。英國人早已設計出蒸汽機,以供
煤礦坑抽水之用。但當時的蒸汽機過
於耗能,效率也不理想。請問:是何
人將其改良,提高了效能,不但用於
抽水,後來更用於推動機器? ()
馬克思 ()牛頓 ()瓦特 ()
狄德羅。
29. ( )阿英認為:「富人為了自己的利益,
不斷剝削窮人,給他們很低的薪資,
卻希望他們生產最多的產品。這種不
合理的現象應該要靠公有共享,規定
大家一起勞動才能獲得解決。」她主
張的應是下列哪一種思想? ()
文主義 ()民族主義 ()資本主
()社會主義。
30. ( )西元
1848
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兩人
發表了《共產黨宣言》,至西元
1917
年俄羅斯革命前,《共產黨宣言》已
九年級歷史科第4頁,共 4
發行數百種版本。它可說是繼法國大
革命《人權宣言》之後,到目前為止
,影響最深遠的單冊政治文獻。請問
:共產主義的誕生和哪一事件關係最
密切? ()地理大發現讓落後地區
飽受欺凌 ()舊帝國主義造成各洲
殖民地的掠奪 ()英、法削弱貴族
、提高王權導致各國不安定 ()
業革命後社會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31. ( )19
世紀中期,英、法等國家為了尋
求更多的原料與市場,積極爭奪殖民
地。這個轉變與下列哪一歷史發展有
最直接的關係? ()宗教改革 (
)科學革命 ()啟蒙運動 ()
工業革命。
32. ( )附圖為西方歷史上著名的文件內容,
這個文件最有可能是指下列何項?
()《大憲章》 ()《權利法案》 ()
人權宣言》 ()《獨立宣言》。
33. ( )西元
1642
年,清教徒革命發生後,
英國政治如何演變? ()改行帝國
()改行共和 ()實行君主立憲
()實施民主政治。
34. ( )18
世紀以後,英國歷任的政府首長
都必須率其全體幕僚,向國會負責,
開啟現代何項制度的先聲? ()
權神授 ()三權分立 ()責任內
()國民會議。
35. ( )小丸子研讀《美國史》後,得知「南
北戰爭」發生的導火線主要是為了什
麼問題? ()財政問題 ()黑奴
問題 ()宗教紛爭 ()徵稅問題
36. ( )佳佳參加旅行團,導遊介紹:「……
隨後參觀最具歷史價值的茶葉號紀念
Tea Party,此船曾參與因茶葉稅問
題所引發的英國與美國殖民地的爭端
,更因而促成美國的獨立戰爭。在茶
葉號上專人的詳細解說下,我們可對
美國的建國史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請問:這個旅行團是到美國哪一個城
市參觀? ()芝加哥 ()紐約
()費城 ()波士頓。
37. ( )北美
13
州殖民地拒絕納稅給英國的
原因是下列何者? ()殖民地人民
沒有人權自由 ()殖民地人民沒有
議員代表在英國議會 ()殖民地沒
有憲法 ()法國、西班牙政府的慫
恿。
38. ( )「西元
1789
年~1804
年,歷經
15
年的革命,法國推翻一位專制國王,
卻出現了一位獨裁皇帝,毀掉了法蘭
西的共和體制。」文中的獨裁皇帝是
指何人? ()拿破崙 ()路易拿
破崙 ()路易十四 ()路易十六
39. ( )關於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美國獨立曾發表
《人權宣言》;法國大革命則是發表
《獨立宣言》 ()美國獨立後採君
主立憲;法國大革命造就拿破崙的崛
()兩者都受到啟蒙運動思潮的
影響 ()兩者過程中都曾處死國王
40. ( )下列有關西元
18141815
年維也納
會議的敘述,何者錯誤? ()拿破
崙失敗後,為解決當時歐洲問題而召
()維持歐洲各國勢力均衡,以
免重啟戰爭 ()會議的操縱者是梅
特涅 ()會中決定建立國際和平機
構。
九年級歷史科第5頁,共 4
109 年度2學季成就評量
九年級歷史科答案
1.答案:()
解析:薄伽丘《十日談》以義大利文寫成,屬
於文藝復興時期作品。
2.答案:()
解析:馬基維利的《君王論》,講的是為君之
道,理應有方法、威勢、權謀,與法家
思想相近。
3.答案:()
解析()《唐吉訶德》是塞凡提斯的作品,
薄伽丘的作品為《十日談》。
4.答案:()
解析()由於人文主義的覺醒,帶動方言文
學興起。
5.答案:()
解析()英法百年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發
生於西元
13371453
年,十字軍東征
發生在西元
10961291
()法國戰
勝。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解析:阿茲提克文明位於墨西哥境內。
10.答案:()
解析()西班牙人帶來傳染病,又屠殺、奴
役當地原住民,導致印第安人人口劇減
11.答案:()
解析()鄭和(14051433)→()狄亞士
14871488)→()哥倫布(1492
()達伽馬(14971498)→()
哲倫(15191522)。
12.答案:()
解析:羅馬公教教會腐敗成為宗教改革背景之
一。
13.答案:()
解析:耶穌會為羅耀拉所創,屬於舊教(天主
教)。
14.答案:()
解析:利瑪竇是羅馬公教耶穌會傳教士,重視
教士的紀律與素質。()()喀爾文教
()路德教派。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解析:此為歸納法。
18.答案:()
解析()由「我思故我在」可知。
19.答案:()
解析()主張政府組織應採行政、立法、司
法「三權分立」的原則,互相制衡。
20.答案:()
解析()
18
世紀的歐洲思想家,運用科學
與理性的定律來解釋人類的社會活動,
稱為「啟蒙運動」。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解析()《共產黨宣言》與《資本論》()
《法意》(三權分立)()《國富論》
(自由競爭)()《君王論》(法家威
權)。
24.答案:()
25.答案:()
解析()法王路易十四以「朕即國家」、「
君權神授」統治法國。
26.答案:()
解析:雖然腓特烈二世受啟蒙運動思潮影響,
但是仍採取專制統治。
27.答案:()
解析:俄國的彼得大帝提倡西化,對外擴張,
提升俄國的國力。
28.答案:()
29.答案:()
30.答案:()
解析:為解決工業革命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各
種社會主義學說相繼出現,包括馬克思
的共產主義。
31.答案:()
32.答案:()
解析:瑪麗與威廉簽署《權利法案》。
九年級歷史科第6頁,共 4
33.答案:()
34.答案:()
35.答案:()
36.答案:()
解析1773
12
16
日深夜,一群反英人士
侵入停在波士頓港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茶
船,將船上的茶葉倒入海中,是謂「波
士頓茶葉事件」。
37.答案:()
解析:殖民地人民認為他們在英國國會沒有議
會代表,英國政府無權任意徵稅。
38.答案:()
39.答案:()
解析()美國:《獨立宣言》;法國:《人
權宣言》()美國:民主共和()美國
沒有。
40.答案:()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