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北市立民族實驗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2季成就評量九年級地球科學科題目卷,共3頁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3分)
1.( )關於臺灣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臺灣位於
聚合性板塊交界帶 (B)由於板塊運動的作用,使
得臺灣整體而言有上升的趨勢 (C)臺灣東部大理
岩的形成原因是岩石因板塊運動作用而變質
(D)臺灣常發生地震主要是因為火山活動。
2.( )臺灣地區的板塊運動,可能造成哪些地質現象?
(A)多為水平岩層 (B)岩層多褶皺、斷層且地震
頻繁 (C)多為平緩的地形 (D)火山活動強烈且
不曾間斷。
3.( )墾丁及高雄
壽山等地的珊瑚礁地形可印證臺灣受
到何種作用? (A) 板塊作用 (B) 侵蝕作用
(C)沉積作用 (D)火山作用。
4.( )如附圖,下列四項地質事件中發生的先後排列順
序為何?(甲)岩脈、(乙)斷層、(丙)岩脈、(丁)角
礫岩層沉積。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5.( )我們可以從地層排列的順序,和其中所含的化石
種類,判定下列哪些訊息?(甲)岩層的沉積環境、
(乙)岩層形成的年代、(丙)地球形成的年代、(丁)
生物演化的過程。
(A)甲丙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6.( )參考附圖,該處地質未發生倒
轉現象,而且發生以下五個地
質事件: (甲)地層沉積;(乙)
斷層發生;(丙)岩脈入侵;(丁)
侵蝕作用造成侵蝕面丁;(戊)
岩層沉積,請問五個地質事件
發生的先後順序為:
(A)甲→丙→丁→戊→乙
(B)甲→乙→丙→丁→戊
(C)丙→乙→甲→戊→丁
(D)丙→乙→甲→丁→戊
7.( )大瀚在整理野外記錄的地質資料
,右圖是根據資料用鉛筆初 步
繪製但尚未完成的地層剖面示意
圖。此外,資料上還記載著該
地層同時存在斷層與岩脈,且由
斷層與岩脈的關係可知剖面中的岩脈是在斷層活
動之後才形成。若岩脈以灰色表示,斷層以粗黑
實線表示,則完成後的示意圖最接近下列何者?
(A) (B) (C)
(D)
8.( )「織女星距離我們
26
光年」,這句話告訴我們什
麼? (A)織女星與地球的距離比銀河系直徑還大
(B)織女星的體積是地球的
26
倍 (C)光從織女星
傳至地球要
26
年的時間 (D)織女星是在
26
年前
才被發現。
9.( )現年 15 歲的小林在西元 2018 年
5月1日傍晚朝西方觀察,發現
了金星(當天西方夜空中最明亮
的天體)、金牛座、畢宿五(距離
地球 65 光年遠),查詢星圖,如
右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昴宿星團位於太陽系內
(B)金星是目前已知發光強度最
大的恆星 (C)金牛座是一個直
徑為 375 光年的星系 (D)小林現在所見到的畢宿
五,其實是他出生前畢宿五的狀態。
10.( )下列兩類行星的比較,何項正確?
選項 類地行星 類木行星
(A)組成 岩石、金屬 氣體、冰雪
(B)體積 較大 較小
(C)衛星數 較多 較少
(D)距日遠近
較遠 較近
11.( )關於太陽系成員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類地行星的成員包含土星 (B)環繞行星運轉
者為小行星 (C)彗星接近太陽會產生彗尾
(D)類木行星的成員包含月球。
12.( )地球上會有四季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何?
(A)地球自轉 (B)太陽本身的溫度會有變化
(C)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遠近 (D)地球的自轉軸傾
斜
23.5
度,使得太陽對地球照射的角度有所改變
13.( )當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臺灣正值夏天 (B)澳洲是
12
月 (C)南極圈
內整天看不到陽光 (D)北極圈內產生永晝現象
14.( )試問月球在如附圖1→2→3的移動過程中,月相
變化應為何?
(A)新月→上弦月→滿月
(B)下弦月→新月→上弦月
(C)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D)滿月→下弦月→新月。
15.( )承第15題,按照順序排出下列各項事件發生時月
球的位置: (甲)日食 (乙)上弦 (丙)月食 (丁)朔
(A)1234 (B)1231 (C)3413 (D)1433。
16.( )在地球上看到月相由缺到圓,又回復到缺完成一
次循環,在天體運行上代表什麼意義?
(A)月球公轉一周 (B)地球自轉一周 (C)地球公
轉一周 (D)太陽自轉一周。
17.( )有關月相敘述,下列何項錯誤? (A)朔所在的
那一天,約是農曆的每月初一 (B)新月時,月球
恰好運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 (C)農曆的每月初一
都會發生月食現象,因為它的黑暗面朝著地球
(D)發生日食的時間大致上會在農曆初一出現。
18.( )當地球恰好位於月球與太陽之間時,為何太陽光
沒有被地球擋住,而在地球上的人仍可以看到滿
月?

2
(A)因為地球太小無法擋住月球 (B)因為月球的
軌道面與地球公轉平面並非重合 (C)因為地球大
氣層反射太陽光到月球上 (D)因為月球離地球
遠,地球無法遮住陽光。
19.( )月食發生時,是因為下列何種情況? (A)月球
進入地球的影子區域 (B)月球在太陽和地球的
中間,所以月球被遮住了 (C)月球進入太陽的
影子區域 (D)太陽擋住了月球。
20.( )動畫電影「神偷奶爸」中,月球被偷走而從太空
中消失,則此後地球上將無法觀察到或不再發生
下列何種現象? (A)天狗食日 (B)地球公轉
(C)四季變化 (D)晝夜交替
21.( )右圖為日、地、月的
相對位置示意圖,則
月球在圖中甲~丁何處
時,當日各地的滿潮
水位最低,乾潮水位
最高,潮差最小?
(A)甲 (B)乙 (C)丙 (D)丁。
22.( )某日,小明全家要到淡水的紅樹林,觀察退潮時
招潮蟹、彈塗魚等生物的活動情形。從報上得知
當日潮汐預報,如附表,小明應選在下列哪一個
時間到達比較適合?
第一次滿潮
第一次乾潮
第二次滿潮
第二次乾潮
時間
00:21 06:42 13:07 19:20
(A)凌晨一時 (B)上午十時 (C)下午一時
(D)下午四時。
23.( )北海岸的婦女多利用白天退潮時,採收生長在潮
間帶的石花菜補貼家用。若某日上午 4:45 為北
海岸第一次滿潮, 則婦女應該在幾點去採收石
花菜較適合?
(A)上午五點 (B)上午十點 (C)下午五點
(D)下午十點。
二、題組
1.那默在嘉義地區進行
Long Stay
時,記錄下春分、夏至
、秋分和冬至四個節氣的太陽軌跡圖,如圖(一)所示,而
圖(二)則為這四個節氣某天的地球自轉圖,試回答下列問
題:(每題 2分)
圖(一) 圖(二)
( )(24)春分正午時,太陽的位置最可能在圖(一)中
的哪一點上?
(A)甲 (B)乙 (C)丙 (D)丁。
( )(25)承(1)題,當天日出和日落的位置在何方?
(A)日出在正東方,日落在正西方
(B)日出在東偏北,日落在西偏北
(C)日出在東偏南,日落在西偏南
(D)日出在東偏北,日落在西偏南。
( )(26)圖(二)當天的節氣為下列何者?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27)圖(二)中,各地的晝夜長短何者錯誤?
(A)甲──永晝 (B)乙──晝長夜短
(C)丙──晝夜等長 (D)戊──永夜。
( )(28)已知夏至當天正午時分,太陽恰位於那默頭
頂上方,試判斷下列哪一項敘述正確?
(A)那默所在的地區緯度是 0度
(B)夏至時,太陽由東北方升起,由西南方落
下
(C)冬至的正午時分,那默的影子將是當日中
最長的
(D)冬至後的半年內,那默所在地區的夜晚將
越來越短
2.右圖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示意圖,站在北半球立場思考
下列各題:(每題 2分)
( )(29)九月二十二日,地球大約運行到圖中哪一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 )(30)白晝最長,夜晚最短時,地球運行至哪一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 )(31)當地球運行到圖中各位置時,地球上居民感受
到當天晝夜長短的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甲:住在北半球的人會感覺晝短夜長
(B)乙:住在北極地區的居民會 24 小時看不到
太陽
(C)丙:住在南半球的人會感覺晝長夜短
(D)丁:住在赤道的居民會看到 24 小時的太陽
3.西元 1957 年10 月4日,蘇
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
「伴侶一號」,正式揭開了太
空時代的序幕。其後,美國太
空總署在西元 1972 年3月2日
發射了第一艘離開太陽系的「
先鋒十號」無人太空船。
雖然尚未有明確資料可以證實有外星人存在,但是
許多科學家仍對此深信不已,因此特別在先鋒十號太空
船的外壁繪製了一封「給外星文明的問候信」,如上圖
所示,圖中描繪了地球上人類的形體,圖的下方則繪出
包含太陽以及太陽系九大行星位置,並說明太空船所行
經之軌道,如圖中箭號所示;希望有一天,外星朋友能
接收到來自地球的友誼問候。(每題 2.5 分)
( )(32)西元 2006 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決議排除原本
九大行星中的一顆行星,此顆行星音質量較小
,無法清除軌道附近的物質,而被降級為「矮
行星」,故現今的太陽系中僅含有八大行星。
試問下列哪一個為被降級成矮行星的星體?
(A)天王星 (B)海王星 (C)冥王星 (D)北極
星
( )(33)先鋒十號除了是第一個脫離太陽系的人造物體
,也是第一艘安然通過小行星帶的太空船。下
圖為先鋒十號上問候信的局部放大圖,試問小
行星帶位於圖中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3
4.圖為某地層的剖面示意圖,已知此地層中出現過沉澱
、褶皺、斷層與岩脈入侵等地質作用。(每題 2.5 分)
( )(34)圖中丙斷層與戊斷層分別屬於何種斷層?
選項 丙斷層 戊斷層
(A) 正斷層 正斷層
(B) 正斷層 逆斷層
(C) 逆斷層 逆斷層
(D) 逆斷層 正斷層
( )(35)甲、乙、丙、丁四種地質作用發生的先後順序
,下列何者完全正確?
(A)乙→甲→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丁→甲→丙 (D)乙→甲→丁→丙。
5.西元 2012 年是令天文迷最期待、也最瘋狂的一年,這
當然不是指《馬雅曆法》中所預言的世界末日(2012 年
12 月21 日),而是重量級的天文奇景輪番上陣、教人目
不暇給,這些奇景包括:超級月亮(最大的月亮)、日環食
、月偏食、金星凌日,以及象限儀座、天琴座、寶瓶座
、英仙座、獵戶座、獅子座和雙子座等七大流星雨。
(每題 2.5 分)
( )(36)2012 年5月21 日凌晨,臺灣北部地區的民眾
可見到俗稱「上帝指環」的日環食奇景,苗栗
以南地區的民眾則可見到日偏食。試問此時墾
丁地區的觀察者以及日、月相關位置圖,應為
下列何者?
(A) (B) (C) (D)
( )(37)天文迷在 5月21 日清晨見識過日環食的奇景
後,緊接著月偏食就以「最快的速度」登場。
試問此次月偏食發生的日期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
(A)2012 年5月21 日,日環食當天傍晚
(B)2012 年5月28 日
(C)2012 年6月4日
(D)2012 年6月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