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教案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35 MB
頁數
3
作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1-08
,离现在
5
年
3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民族實驗
國
中
一、單一選擇題
(
前
3
題
2
1.(
)
關於水循環的敘
述
有起點也沒有終
點
的轉移
(C)
水循
環
中
包
含
氣
態
水
和
液
態
水
包含固態水
(D
)
2.(
)
臺灣
北部著名的
跳
石
海
岸
觀。
這些礫石是
由
崩
落
的
岩
塊
所形成?
(A)
經
長
途
搬
運
沉
積
海
邊
作用
(B)
經長途
搬
運
沉
積
海
邊
(C)
未經長途搬運
直
接
沉
積
海
邊
(D)
未經長途搬運
直接
沉積在海
邊
3. (
)
臺灣
冬季時常有
強烈的東北季風
強風挾帶沙粒摩
擦岩石表面,
使
岩
石
形
成
向
風
處
為
斜
面
的
特
殊
造
型
如右圖所示。
若
有
一
沙
粒
被
東
北
季
風
帶
來
石摩擦後落於岩
石
旁
縫
隙
中
參與的地質作用
及
順
序
(A)
搬運→侵蝕
→
(C)
侵蝕→風化
→
4.(
)
甲、
乙兩村位於
河
流
兩
岸
示
。
已知甲處侵
蝕作
用小於沉
積
作
用
乙處侵蝕作用大
於
沉
積
作
用
條件下,
假定河
流
流
量
不
變
者是數年後河流
自
然
演
變
的
結
構
示
意
圖?(
圖中虛線
代
表
新
河
道
位
置
(A)
(D)
5.(
)
在某河流出海口
處
沉積物的量與海
浪
帶
走
沉
積
物
的量隨時間的變
化
情
形
如
右
圖
所示。
若只考慮
河
流
與
海
浪
對
沉積物的影響
,
敘述,
下列何者
正
確
(B)
沉積作用大於
侵
蝕
作
用
洋移動
(D)
海岸
線
逐
漸
往
陸
地
移
動
6.(
)
下
列
何
者
是「
海
平面
的原因?
(A)
河
流
高
於
海
平
面
的
部
分
以
侵
蝕
作
用
為主
(B)
河流低
於
海
平
面
的
部
分
以
侵
蝕
作
用
為
主
(C)
河流高於海平
面
的
部
分
以
沉
積
作
用
為
主
流低於海平面的
部
分
以
搬
運
作
用
為
主
7.(
)
臺灣
西部河流的
跨
河
大
橋
象。
下列哪一項
最
有
可
能
是
造
成
此
現
象
的
原
因
(A)
河流上游山坡
地
被
濫
墾
臺
北
市
立
民
族
實
驗
國中
108
學年度第
1
學季成
就
評
量
九
年
級
地
球
科
學
科
題
目
卷
2
分,其餘
3
分
)
關
於
水
循
環
的
敘
述
,何者正確?
(A)
水循環沒
有
起
點
也
沒
有
終
點
(B)
水循環過程中沒有能量
水
循環中包含氣態水和液態水
,但不
(
D)
水循環與天氣現象沒有關係。
北
部
著
名
的
跳石海岸
,是世界少見的地形景
這
些
礫
石
是
由崩落的岩塊
,經下列何項作用
經長途搬運沉積海邊
,再受海浪
經
長
途搬運沉積海邊
,再受風蝕作用
未
經
長
途
搬
運直接沉積海邊
,再受海浪作用
未經長途搬
運直接沉積在海邊
,
再受
風
蝕作
用
冬
季
時
常
有
強烈的
東北季
風
,
強
風
挾
帶
沙
粒
摩
使
岩
石
形
成
向
風
處
為
斜
面
的
特
殊
造
型
,
稱為
風
磨
石
若有一沙粒被東北季風帶來
,與岩
石
摩
擦
後
落
於
岩石旁縫隙中
,則此沙粒所經歷或
參
與
的
地
質
作
用及順序
,下列何者最合理?
→
沉積
(B)
搬運→風化→沉積
→
搬運
(D)
沉積→搬運→侵蝕
乙
兩
村
位
於
河流兩岸
,如附圖所
已知甲處
侵蝕作用小於沉積作用
,
乙
處
侵
蝕
作
用
大於沉積作用
。在這種
假
定
河流流量不變
,下列何
者
是
數
年
後
河
流自然演變的結構示意
圖
中
虛
線代表新河道位置
)
(B)
(C)
在
某
河
流
出
海
口
處
,河流帶來
沉
積
物
的
量
與
海
浪帶走沉積物
的
量
隨
時
間
的
變
化情形如右圖
若
只
考
慮
河流與海浪對
,
則關於此處的
下
列
何
者
正確
?
(A)
侵蝕作用逐漸變弱
沉
積
作
用
大
於侵蝕作用
(C)
海岸線逐漸往海
海
岸線逐漸往陸地移動
海平面
」
又
稱
為
「
最終侵蝕基準面
河流高於海平面的部分以侵蝕作用
河
流
低於海平面的部分以侵蝕作用為主
河
流
高
於
海
平面的部分以沉積作用為主
(D)
河
流
低
於
海
平
面
的
部分以搬運作用為主
。
西
部
河
流
的
跨河大橋
,常發現橋墩裸露的現
下
列
哪
一
項
最有可能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
河
流
上
游
山
坡地被濫墾
(B)
河流上游爆發土石
1
學
季
成就評量九
年級地球科學科
題
目
卷
再
受
風
蝕
作
用
。
稱
為
風
磨
石
,
最
終侵蝕基
準
面
」
河
河
流
上
游
爆
發
土
石
流災變
(C)
下游河流出
海
處
築
防
波
堤
的下游河段遭濫採砂石
8.(
)
關於褶皺和斷層,
下列
敘
述
何
者
(A)
斷層是岩層受力作用
的
結
果
皺多發生於地下深處
(D)
921
大地震和斷層有
關
9. (
)
有關固體地球的分層
,
(A)
地核、地函、地殼
(C)
地函、地核、地殼
10.(
)
一般相信板塊厚約一百
至
兩
百
公
里
左
右
是如何測得?
(A)
鑽井
探
測
(C)
撈取海底標本
(D)
1
1.(
)
有關板塊的敘述,
下列
何
者
流圈之上
(B)
岩石圈
可
分
成
數
個
大
小
不
一
的
板
塊
(C)
在板塊的交界帶都
會
產
生
新
的
地
殼
由堅硬岩石所組成。
12.(
)
下列何者不是
板塊擠壓
處
所
造
成
的
(B)
喜馬拉雅山
(C)
中
洋
脊
13.(
)
雲林縣外海的沙洲「
外
傘
頂
洲
國土,
此沙洲的組成物
質
和
面
積
大
小
的河流相關。
當人類活
動
改
變
河
流
影
響
河
道
平
衡
時,
在外海的沙洲也會
發
生
變
化
活動對外海沙洲的影響
(A)
若河流的上游興建
水
庫
時
因此而增大
(B)
若河
流
上
游
重
視
水
土
保
持
廣
植
樹
林,減少土壤流失,
對
外
海
沙
洲
的
面
積
沒
有
影
響
(C)
若河流下游靠近海
口
處
砂石,
可能會使外海沙
洲
面
積
減
小
上游濫墾山坡地時,
外
海
沙
洲
面
積
會
因
此
縮
小
14.(
)
以下為四個斷層立體示
意
圖
向,
則下列何者是岩層
受
張
力
所
形
成
的
斷
層
15.(
)
如
下圖
,
請仔細觀察
圖
中的板
塊邊界
和火山分
布
並根據板塊構造學說
,
(A)
歐洲、亞洲、
美洲
火山分布
(B)
這些火
山
噴
發
的
岩
漿
後會形成花崗岩
(C
)
邊界附近,
少部分出
現
在
板
塊
內
部
出現的板塊邊界,
全
都
是
屬
於
聚
合
性
交
界
學
季
成
就
評
量
九
年
級
地
球
科
學
科題目卷
,共
3
頁
下
游
河
流
出海處築防波堤
(D)
靠近橋
的
下
游
河
段
遭
濫
採
砂
石
。
下
列敘述何者
錯誤?
斷
層
是
岩
層
受
力
作
用的結果
,褶皺不是
(B)
褶
(C)
褶皺是岩層彎曲的現象
大
地
震
和
斷
層
有關
。
,
由內向外依序為何?
(B)
地殼、地函、地核
(D)
地殼、地核、地函。
一
般
相
信
板
塊
厚
約
一
百至兩百公里左右
,請問這
鑽
井探測
(B)
在礦坑中發現
(
D
)
以地震波判斷。
下
列何者
錯誤?
(A)
位於軟
岩
石
圈
可分成數個大小不一的板塊
在
板
塊
的
交
界
帶
都
會產生新的地殼
(D)
主要
板
塊
擠
壓處所造成的
?
(A)
臺灣
中洋脊
(D)
海溝。
外傘頂洲
」號稱臺灣移動的
此
沙
洲
的
組
成
物質和面積大小
,都和鄰近
當
人
類
活動改變河流影響河道平衡
在
外
海
的
沙
洲
也
會發生變化
,下列各種人類
活
動
對
外
海
沙
洲
的
影
響
,請判斷何者正確?
若
河
流
的
上
游
興
建水庫時
,外海沙洲面積會
若
河
流上游重視水土保持廣植樹
對外海沙洲的面積沒有影響
若
河
流
下
游
靠
近
海
口處
,有不肖商人盜採大量
可
能
會
使
外
海
沙洲面積減小
(D)
若河流
外海沙洲面積會因此縮小
。
以
下
為
四
個
斷
層
立
體
示意圖
,箭頭為地層移動方
則
下
列
何
者
是
岩
層受張力所形成的斷層
?
請仔
細觀察
圖中的板
塊邊界和火山分
布
,
,
判斷下列敘述何者屬實?
美
洲
、非洲和澳洲大陸全都有
這
些
火山噴發的岩漿
,快速冷卻
(
C)
大部分的火山出現在板塊
少
部
分
出現在板塊內部
(D)
有火山
全都是屬於聚合性交界
16. (
)
地下水體可能
是
連
通的,
所以地下
水
可
與河水、
湖水互
相
調
節,
甚至湧出地
面
形
成泉水
,
因此
井
水
面
河水面和湖水面
是地下水面。
右
小榮
家附近的地
下
水
示
意
圖
述何者正確?
降
(B)
井水面
下
降
時
下水面下降時
,
升時,
不透水層
可
儲
存
多
出
的
地
下
水
17. (
)
阿聰一家人
於假
日
開
車
出
遊時經過國道五
號
蘭端往
雪山隧道
看到前方附近的
山
坡
崎
嶇
不平,
其地質剖
面
圖
如
圖所示。阿聰
搜
尋
資
料
後
得知此地為甲岩
石
與
乙
岩
石
互
層
的
地
質
環
境
下列推論何者最
正
確
形成的
(B)
此
區
地
層
傾
斜
是
因
斜
向
沉
積
而
成
(C)
乙岩石的抗
風
化
侵
蝕
能
力
較
甲
岩
石
差
b
地層的年代較
c
地層老
18.( )右
圖為海陸分
布
圖,
從圖中的
鑽
探點挖出了
右
的岩芯,
若只
考
慮海平面升降
造
成
的
影
響
在沉
積過程中
種變化?
(A
)
續上升
(D)
持
續
下
降
19.( )下
圖為海洋研究
船
航
行
區
域
的
板
塊
交
界
示
意
圖
圖中虛線為研究
船
的
航
道
點。
若此船在航
行
途
中
持
續
採
集
船
隻
正
下
方
海
洋
地殼的岩石,
並
測
得
所
採
集
岩
石
的
年
齡
如
則研究船該次的
航
行
路
線
最
可
能
為
下
列
何
者
(A)
乙→丙→甲
→甲
(D)
丙→
甲
20.( )表中甲~丁為
不
同
測
站
所
記
錄
的
地
震
資
料
有兩筆資料記錄
到
同
一
次
地
震
震資料,
下列敘
述
何
者
正
確
震所釋放的能量
最
少
震
(C)
丙記錄的
地
震
對
丙
測
站
造
成
的
搖
晃
程
度
比對甲測站大
丁的測站與震央
距
離
最
近
編號
甲
地震規模
5
.
2
地
下
水
體
可
能是連
所
以
地
下水可
湖
水
互相調
甚
至
湧
出
地面形
因
此
井
水面
、
河
水
面
和
湖
水
面
,即
右
圖為
家
附
近
的
地下水示意圖
,根據此圖,
下列敘
(A)
湖水面上升時,井水面會下
井
水
面下降時
,地下水面會下降
(C)
地
,
湖水面會上升
(D)
地下水面上
不
透
水
層可儲存多出的地下水
於
假日開車出
遊
時
經
過
國
道
五號
,從宜
雪
山
隧
道
口望去,
看
到
前
方
附
近
的山坡崎嶇
其
地
質
剖面圖如
右
搜尋資料後
得
知
此
地
為
甲
岩石與乙岩石互層的地質環境
。
則
下
列
推
論
何
者
最正確
?
(A)
b
地層是岩脈入侵所
此
區地層傾斜是因斜向沉積而成
乙
岩
石
的
抗
風化侵蝕能力較甲岩石差
(D)
若
地
層
的
年
代
較
c
地層新,則
a
地層的年代應較
圖
為
海
陸
分
布
從
圖
中
的鑽
右
圖
若
只考
慮
海
平
面
升
降造成的影響
,判斷此岩芯沉積物
積
過
程
中
,此地海平面的位置可能發生何
(
A)
先升後降
(B)
先降後升
(C)
持
持續下降
圖
為
海
洋
研
究船航行區域的板塊交界示意圖
,
圖
中
虛
線
為
研
究船的航道
,甲~丙為三個不同地
若
此
船
在
航行途中持續採集船隻正下方海洋
並測
得所
採集
岩石
的年齡
如
圖
所示
則
研
究
船
該
次
的航行路線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
(B)
丙→甲→乙
(C)
乙→甲→
丙
甲
→乙→甲
不
同測站所記錄的地震資料
,其中
有
兩
筆
資
料
記
錄到同一次地震
,則關於這四筆地
下
列
敘述何者正確
?
(A)
甲記錄的地
震
所
釋
放
的
能
量最少
(B)
乙與丁記錄到同一地
丙
記
錄
的地震對丙測站造成的搖晃程度
(D)
由地震規模大小可知,記錄
丁
的
測
站
與
震
央距離最近
甲
乙
丙
丁
5.2
2.0
5.2
6.3
2
下
列
敘
則
地
層
是
岩
脈
入
侵
所
所
示
,
丙
地震強度
1
級
21.(
)
右圖為某地砂、
頁岩地
層剖面圖,
虛線為砂岩
層中受壓地下水面高
度
兩平行垂直線表示井壁
部分,甲、乙、丙、
丁
四口井何者為自流井
,
其井口地下水自然湧出
(A)
甲
(B)
乙
(C)
丙
二、題組
(
每題
2.5
分
)
1.
臺灣年平均降雨量達
2500
毫
米
公噸,但每年所需用水量僅
當
豐
沛
。
但
臺
灣
山
高
坡
陡
、
河
川
短
促
與颱風兩個雨季,
難將雨水留
滯
使用
水
危
機
。
因
此
,
人們需興建水
庫
或蓄水埤
資源;並積極尋求其他水源
,
等;同時提倡節約用水,
期能
度
過每年的
枯水期
的地下水資源豐沛,
若管理得
當
調節之總水量。但目前臺灣
沿
海有著超抽
地下水的情形
造成地層下陷、
海水倒灌及地
下
水
鹹
化
等
問
題
此外,
人們常將未經處理
的
汙
染
物
農牧業廢水、家庭廢水等,
直
接
排
入
河
川
中
染。
汙染物藉由水循環和食物
鏈
的
累
積
響人們自身的健康安全。
為了
減
少
水
汙
染
下水道和設置汙水處理廠,
是
必
要
的
措
施
(
)(22)臺灣
水資源的利用
(A)
缺水危機
(B)
(D)
以上皆是。
(
)
(23)
臺灣的水汙染,
主
要
來
源
(A)
地下水鹹化
(
B
)
水
(D)
工業廢水
。
(
)
(24)
臺灣的缺水危機
,
(A)
降雨集中在梅雨
與
颱
風
兩
季
(C)
水源遭受汙染
(
)
(25)
永續利用水資源的
方
法
(A)
汙水再利用
(
B
)
入地底
(D)
有效管
理
地
下
水
2.
阿傑
在書局中翻閱一本科學
雜
誌
描述全球板塊分布和各種板塊
邊
界
的
地
形
特
徵
輔助說明,
根據課本和活動所
學
到
的
相
關
知
識
下列問題:
3
級
5
級
3
級
頁
岩
地
虛
線
為
砂
岩
層中受壓
地下水
面高
度
,
兩
平
行
垂
直
線
表
示
井
壁
丁
,
其
井
口
地
下
水
自
然
湧
出
?
(D)
丁
毫米
,年總降雨量近
900
億
180
億公噸,水資源應該相
河
川
短
促
,降雨集中於梅雨
難
將雨水
留滯使用
,
使
得
臺灣
偶有
缺
人們
需興建
水庫或蓄水埤
塘,以調節水
,
如汙水再利用及海水淡化
期
能度過每年的枯水期
。臺灣
若管理
得當
,地下水遠超過水庫可
沿海有著超抽地下水的情形
,
海
水
倒
灌
及
地下水鹹化等問題
。
人
們
常
將
未
經
處
理的汙染物
,如工業廢水、
直接排入河川中
,造成水汙
汙
染
物
藉
由
水
循
環
和
食
物鏈的累積
,最終將嚴重影
為
了減少水汙染
,建構完善的
是必要的措施
。
水
資
源
的
利
用
,遇到哪項問題?
(
B
)
超抽地下水
(C)
水汙染
主
要來源
不包含下列何者?
(B)
農牧業廢水
(C)
家庭廢
。
,
與何者較無關聯?
降
雨
集
中
在
梅
雨與颱風兩季
(B)
雨量不足
(D)
山高坡陡。
永
續
利
用
水
資
源
的
方法
,不包括下列何者?
(B)
海水淡化
(C)
將汙染注
有
效
管理地下水
。
在
書
局
中
翻
閱
一
本
科
學雜誌
,其中有一篇文章在
描
述
全
球
板
塊
分
布
和
各
種
板
塊邊界的地形特徵
,並附圖
根
據
課
本
和
活
動
所學到的相關知識
,試回答
(
)
(26)
圖中板塊的邊
界
與
海
陸
的
邊
界
是
否
一
致
(A)
是
(B)
否
(
)
(27)
圖中甲、乙
、
性板塊邊界
(A)
甲
(
B
)
(
)
(28)
圖中四個位
置
的
海
床
岩
石
的
年
齡
(A)
甲
(B)
乙
(
)
(29)
下列各處常見
的
地
形
與
地
質
構
造
(A)
甲處形成
中
洋
脊
(C)
丙處常可
見
到
正
斷
層
皺山脈。
(
)
(30)
附圖為地表構
造
示
意
圖
塊」,
包含
哪
些
部
分
(A)
甲
乙
(B
)
3.
下圖為某板塊邊界示意
圖
(
)(31)
若由圖中甲
的岩石來測
其
年
齡
(
)
(32)
在
丙
處
最
可
能
出
現
的
地
質
構
造
應
為
下
列
何
者
(A)
安山岩質
火
山
(D)
正斷層
4.
中央社報導:
1
10
年
生強烈地震,震央在
花
蓮
震深度
45.9
公里,
芮氏
最大為
7
級,台北
4
級
時半為止,
累計餘震已
高
達
較深,台灣
地區只傳出
零
星
的
災
害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郭鎧
紋
放,
藉由今年下半年這
些
比
較
多
的
能
量
釋
放
了過去這段時間所累計
(
)(33)
有關此次地
震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正
確
央距離相同
的
兩
地
圖
中
板
塊
的
邊界與海陸的邊界是否一致
?
否
(C)
無法判斷。
、
丙、丁四個地點,
何者屬於聚合
性
板
塊
邊
界
?
)
乙
(C)
丙
(D)
丁。
圖
中
四
個
位
置的海床岩石的年齡
,
哪一個最老
乙
(C)
丙
(D)
丁。
下
列
各
處
常
見的地形與地質構造
,何者錯誤
?
甲
處
形
成中洋脊
(B)
乙處形成海溝
丙
處
常
可見到正斷層
(D)
丁處常可見到褶
附
圖
為
地
表
構造示意圖
,此文章所說的「板
包
含哪些部分
?
(
B)
丙丁
(C)
甲
乙
丙
(D)
甲
乙
丙
丁
下
圖
為
某
板
塊
邊
界
示
意圖
:
若
由
圖
中
甲
、乙、丙三處依序取得海洋地殼
的
岩
石
來
測其年齡
,則下列何者最正確?
在
丙
處
最
可
能
出
現
的
地
質
構
造
應
為
下
列
何
者
安
山
岩
質火山
(B)
褶皺山脈 (C)逆斷層
10
月
31
日
21:02
花蓮外海發
花
蓮
東南方
25.5
公里海面上,地
芮
氏
地震規模
6.8
,震度以花蓮磯崎
級
,高雄
2
級;截至
20
日上午
10
累
計
餘
震
已
高達
124
次。還好此次地震深度
地
區
只
傳
出
零星的災害
。不過,中央氣象局
郭
鎧
紋
表示:『地震發生有助能量釋
藉
由
今
年
下
半
年
這
些比較多的能量釋放
,代表釋放
了過去這段時間所累
計
的
能
量
,
逐
漸恢
復
到
平
靜
狀
態
。
』
有
關
此
次
地
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與震
央
距
離
相
同的兩地
,地震規模不一定相同
3
何
者
屬
於
聚
合
哪
一
個
最
老
?
?
丁
處
常
可
見
到
褶
甲
乙
丙
丁
。
在
丙
處
最
可
能
出
現
的
地
質
構
造
應
為
下
列
何
者
?
。
』
(B)
能量相等的兩次
地
震
通常會造成較大的
災
害
定的震度而言,
震
度
區受災程度的
3
倍
張所造成。
(
)
(34)
住在高雄的阿萱
對
此
次
地
震
發
表
看
法
一敘述是正確的
?
所以高雄
測站測得
的
規
模
只
有
山地門在高雄
以南
小於
2
級
(C)
阿
萱
的程度一模一樣
(
)
(35)
下列關於震央的描
述
何
者
正
確
定在陸地上
(B)
震
央
指
的
是
地
震
能
量
的
釋
出
點
(C)
離震央越近
的
地區
破壞程度越大
(D
)
45.9
公里,
所以釋
出
能
量
很
大
模才會高達
6.8
。
5.來去臺東
作詞:沈文程
作
曲
你若來臺東,請你斟酌看
,
出名鯉魚山亦有一支石雨傘
初鹿之夜,牧場唱情歌,
紅頭嶼、三仙臺,
美麗的海
岸
鳳梨釋迦柴魚,
好吃一大盤
洛神花紅茶,清涼透心肝
,
你若來臺東,請你相邀伴
,
知本洗溫泉,乎你心快活
,
乎你心快活,乎你心快活
。
(
)
(36)
上述歌詞所提到的
景
觀
化作用破壞而消失
觀,
判斷石雨傘的
成
因
與
下
列
何
種
地
質
景
觀
最類似?
(A)
澎湖
義鄉的土石流
(C
)
的女王頭。
(
)
(37)
請問石雨傘的成因
關?
(A)
向源侵蝕
侵蝕
(D)
差異侵蝕
能量相等的兩
次地震
,則震源深度愈淺的,
通
常
會
造
成
較
大
的災害
(C)
以中央氣象局所
震度
7
級地區是震度
4
級地
倍
(D)
此次地震板塊的擴
對
此次地震發表看法
,下列哪
?
(A)
高雄離花蓮較遠,
測
站
測
得的規模只有
5.7
(B)
屏東
以
南
,所以此次地震震度一定
萱
的家與台北大石的家搖晃
(D)
高雄地區屬於有感地震
。
下
列
關
於
震
央
的
描述何者正確
?
(A)
震央一
震央指的是地震能量的釋出
離震央越
近的地區
,通常地面的搖撼、
(
D)
此次地震震央深度深達
所
以
釋出能量很大
,所以芮氏規
。
作曲
:沈文程
,
出
名
鯉
魚
山
亦
有
一
支
石
雨
傘
,
美
麗
的
海岸
,
好
吃
一
大
盤
,
,
,
,
。
上
述
歌
詞
所
提
到
的
景觀
「石雨傘」即將因為風
化
作
用
破
壞
而
消
失
。請參考上圖石雨傘的外
判
斷
石
雨
傘
的成因與下列何種地質景觀
澎
湖
的柱狀節理
(B)
南投縣信
(
C)
花蓮的清水斷崖
(D)
野柳
請
問
石
雨
傘
的
成
因
,與下列哪一種地質作用有
向
源
侵
蝕
(B)
側向侵蝕
(C)
向下
差
異
侵
蝕
。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
搜尋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8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三民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北興國中 九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五峰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民族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市立崇林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五峰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北興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地球科學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