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學年度 2 學期 三 年級 1次段考 (公民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36.( )走在臺灣的都市街頭,處處可見日本拉麵、酸辣的泰國菜和美國口味的漢堡,各式餐廳林立,這種現象顯示了
臺灣人對外來文化抱持著何種態度?
(A)崇洋與同化 (B)自由與理性
(C)開放與包容 (D)競爭與比較。(習作)
37.( )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犯罪型態更趨複雜,為了防止這些不法行為,我國政府已在哪項法律中制訂電腦犯罪的相
關法令,希望以公權力來維護社會秩序?
(A)民法
(B)刑法
(C)政府資訊公開法
(D)社會秩序維護法。(習作)
38.( )全球化改變許多人日常生活的型態,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至於全球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
響? (甲)運輸工具的進步 (乙)民族主義的發展 (丙)現代科技的發明 (丁)極權主義的出現。
(A)甲乙 (B)甲丁 (C)甲丙 (D)乙丁。(習作)
39.( )艾書人是一位知名的小說家,曾創作許多深受大眾喜愛的小說。上述小說創作,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其「著
作財產權的保障期限」為何?
(A)著作完成至艾書人死後 50 年
(B)著作創作開始至艾書人死後 50 年
(C)著作創作開始至艾書人死後 30 年
(D)著作完成後一年至艾書人死後 30 年。(習作)
40.( )新聞節目製作了藝人翁友友的專題報導,而友友在看完報導後認為內容有誤,造成她的困擾。律師告訴友友,
其實她有權要求該節目給予答辯之機會,且電視臺不得拒絕。下列何者最符合上述內容的意涵?
(A)公民享有接受媒體採訪與否的自由
(B)媒體工作者有報導社會事件的自由
(C)媒體經營者有選擇報導內容的權利
(D)大眾享有公平接近使用媒體的權利
41.( )「媒體素養教育」是希望培養每一個人成為「耳聰目明」的讀者,對媒體有深入的了解,不再只是消極接受媒
體資訊,而是能積極解讀媒體訊息的閱聽人。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哪一種做法最有助於成為明智的閱聽
人?
(A)了解媒體廣告收入的來源與價值
(B)思考媒體所呈現的訊息是否真實
(C)根據收視率的高低選看電視節目
(D)透過大眾輿論主導媒體經營方向
42.( )1992 年,103 國的元首齊聚巴西召開「地球高峰會議」並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 從此「生物多樣性」成為
環境保育的重要理念。請問:下列何者無助於「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A)鼓勵低汙染、省能源、可回收的綠色消費
(B)鼓勵開發替代能源,降低人口成長的速度
(C)維護生物多樣基因庫,平衡全球生態系統
(D)鼓勵大量生產及食用基因改造作物或食品
43.(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許多福祉,卻也產生更多的問題。下列哪項科技與生命倫理的議題較沒
有關係?
(A)安樂死 (B)代理孕母
(C)基因改造作物 (D)人體器官複製
44.( )現代人可能因著作暢銷全球,而成為世界富豪:反觀古人寫的詩詞歌賦,雖常為人們歌詠傳頌,卻未必能賺得
優渥的稿酬。上述古今的差異,最可能與近代民主國家立法保障下列哪一項人民的基本權利關係?
(A)平等權 (B)訴訟權 (C)財產權 (D)參政權。
45.( )依據右表敘述,「 珍珠奶茶」己成為代表台灣的文化
特色之一,其所展現的是何種文化意涵?
(A)文化衝突 (B)文化創新
(C)文化誤解 (D)文化對立
「珍珠奶茶」已成為最能代表台灣的
小吃美食之一,其結合西方的奶茶和
台灣粉圓,不但深受台灣民眾喜愛,
更已行銷至中國、美國、日本等地。

46.( )二月十二日臺灣發生地震,次日某報有一則關於地震的新聞,內容如下:(甲)昨日中部又傳出芮氏規模 5.0 地
震,中部山區主要道路因受創而封閉, (乙)行政院已指示中部各縣市政府儘速處理災情, (丙)氣象局指出,
地震是因歐亞板塊擠壓所造成,屬於正常現象, (丁)中部山區每逢地震便傳出嚴重災情,可見山區開發有明
顯的人為疏失。請問:在這則新聞中,哪一段敘述屬於記者本身的價值判斷?
(A)甲 (B)乙 (C)丙 (D)丁。
47.( )為因應經濟市場需求,印度人自小學習英語,
依據印度官方統計,地方語言的種類已漸減
少,如右表所示。以上敘述凸顯文化交流帶
來何種影響?
(A)傳統文化逐漸消失
(B)經濟發展日益快速
(C)東西文化相互融合
(D)文化差異造成對立
48.( )文琳利用網路拍賣自己在年終尾牙抽中的血壓計,但刊登該項商品資訊的網頁卻被網站管理員刪除。原因是非
藥商且無核准許可者不得在網路上販售醫療器具,以免觸法。有從事網拍的資深網友表示「網路上已無所不
賣,結果法令還是在原地踏步。」上述網友的說法顯示出下列哪項意義?
(A)社會規範趕不上科技發展
(B)科技應用的方向出現歧見
(C)科技的應用面臨無法可管
(D)國內缺乏科技立法的專才
49.( )「承翰駕車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無需停車繳費,由電子儀器直接接收車上發出的訊號,而通行費則從他的
預付帳戶中扣除,但也同時將他的行踨留存在電腦檔案資料中。」上述內容最可能在討論下列哪一項議題?
(A)供給與需求的平衡
(B)科技與隱私的兩難
(C)車速與安全的衝擊
(D)租稅與經濟的發展
50.( )我國制定《政府資訊公開法》,目的在保障人民「知」的權利,讓人民得以公平利用政府所提供的資訊。上述
法令賦予媒體取得政府資訊的權利,促使政府的施政能公開、透明。請問:上述法令若能落實,將能促使媒
體發揮哪兩項功能?(甲)提供訊息 (乙)教育文化 (丙)監督政府 (丁)休閒娛樂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丁。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學年度 2 學期 三 年級 1次段考 (公民科)答案卷
三 年級 ( 公民科 ) 第1次段考--答案(年級、科目請標示清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