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共 6頁
子》均為語錄體,《論語》篇幅短小,言簡意賅;《孟子》篇幅較長,言詞犀利(C)《論語》由孔子與其弟
子合著,《孟子》則由孟子獨立編著而成(D)從《論語》中可看出孔子有教無類、民貴君輕的主張,而《孟
子》則反映出孟子人性本善、因材施教的思想。
10.下列句子的主語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A)困於心(B)衡於慮(C)發於聲(D)而後喻。
11.關於〈孟子選〉一文的寫作技巧,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一開頭就點題,屬於開門見山法(B)舉五位歷
史人物為例,說明殷憂啟聖的道理(C)「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
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凡此種種都是為了增加他所欠缺的能力(D)最末段從國家推論到個人,由外患
推論到內政。
12.下列「 」中的字,何者替換後意思改變了?(A)「曾」益其所不能:增(B)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控
(C)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橫(D)法家「拂」士:弼。
13.下列近體詩和詞的格律,何者正確?(A)近體詩偶數句押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可換韻;詞則依格律規
定,不可換韻(B)近體詩的平仄有一定的規定,詞則無平仄規定(C)近體詩又分為絕句和律詩,詞分為小
令和長調(D)近體詩又稱今體詩,詞又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
14.李煜〈虞美人〉和辛棄疾〈南鄉子〉的敘述,何者正確?(A)〈虞美人〉一詞中以對比的方式,表達對故
國的懷念(B)〈虞美人〉全詞採用問答手法,流露出韶光易逝的感傷(C)「滿眼風光北固樓」表達收復中
原後的歡喜之情(D)「生子當如孫仲謀」點出當時南宋朝臣對孩子的期許。
15.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
肥紅瘦。」下列關於此詞分析何者有誤?(A)「綠肥」指綠葉茂密,「紅瘦」指紅花凋零(B)「海棠依舊」
是作者問捲簾人的話(C)從捲簾人的回答可知她漫不經心(D)作者採直抒胸臆的寫法,表達出對春光的留
戀和惜別的感傷。
16.「小樓昨夜又東風」一句所描寫的季節,與下列何者相同?(A)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B)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C)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D)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17.下列名句使用何者正確?(A)即將出國的小美安慰男友:「『剪不斷,理還亂』,又何必在乎一時的分離?」
(B)林博士潛心研究,以研究室為家,這種『千里共嬋娟』的精神,令人敬佩(C)這位年輕作家,閱歷不
夠、體悟不深,寫作常常『為賦新詞強說愁』,因此作品難以獲得讀者共鳴(D)這對情侶個性不合,時有
爭執而多次分合,面對他們『吹皺一池春水』的情感糾葛,身為好友也幫不上忙。
18.下列哪一句的前後詞性和「吟哦」自己的「吟哦」相同?(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春「風」「風」
人(C)「自由」選擇工作,是憲法賦予我們的「自由」(D)她無私的付出與「溫暖」的關懷,「溫暖」了每
一位孩童的心。
19.「不掛刀、不佩劍/也不談經論道說賢話聖/安安分分握鋤荷犁的行程」這段話表達何種自我期許?(A)
見賢思齊,反求諸己(B)不求有功,但求無過(C)敬業樂業,穩健踏實(D)剛毅木訥,沉默寡言。
20.〈土〉一詩中,哪句話最足以表達詩人對土地永恆真摯的愛?(A)揮汗吟哦自己的吟哦/詠嘆自己的詠嘆
(B)有一天,被迫停下來/也願躺成一大片/寬厚的土地(C)滴不盡的汗漬/寫上誠誠懇懇的土地(D)不
掛刀、不佩劍/也不談經論道說賢話聖。
21.下列詞語的詞性結構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A)談經論道(B)閒愁逸致(C)說閒話聖(D)握鋤荷犁。
22.對於〈土〉這一首詩的分析,何者正確?(A)這是一首敘事詩(B)以譬喻的筆法、華麗的文字,寫出農人
的辛勞(C)作者以詩人的身分設想農人的耕作情形(D)全詩分為四個小節,寫出農民生活的真和生存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