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彰化縣埔心國中 109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段考自然科考卷 2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單一選擇題:(請在答案欄作答)
※以下題目請參考原子量如下:
H=1, C=12,O=16,N=14,Na=23,Mg=24, Cu=64
Ca=40,Fe=56,Al=27
1.鎂帶燃燒是屬於:(A)放熱的化學變化(B)放熱的物理
變化(C)吸熱的化學變化 (D)吸熱的物理變化
2.碳酸鈉的分子式是 Na2CO3,則它的分子量是多少?
(A) 106 (B)130 (C) 74 (D) 90
3.氫氧化鈉的化學式為 NaOH,則 120 公克的氫氧化鈉,
相當於多少莫耳?(A)3 莫耳(B) 2 莫耳(C) 1 莫耳
(D) 0.5 莫耳
4.下圖是銅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的情形,則 8 克的銅在
空氣中與氧氣完全作用,需消耗氧氣多少克?
(A)1 (B)2 (C)3 (D)4
5.關於「質量守恆定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質量守恆定律在一般的化學反應中皆能成立
(B)質量守恆定律必須在密閉系統中才能成立
(C)化學反應中產生氣體,則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D)化學反應中產生沉澱,則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6.有關化學反應發生前後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原子總數一定不變,分子總數一定不變
(B)原子總數一定不變,分子總數一定改變
(C)原子總數一定不變,分子總數可能不變
(D)原子總數一定改變,分子總數可能改變
7.實驗室著火,下列哪一種元素燃燒起來之後,無法使
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
(A)鐵 (B)鋅 (C)鉛 (D)鎂
8.將6公克的碳完全燃燒後,生成 22 公克新物質,試
問有多少公克的氧參與反應?
(A)28 公克 (B)16 公克(C)12 公克 (D)34 公克
9.A、B、C三種金屬,將其新切面置於空氣中,A、B很
快失去光澤,而 C保有光亮度;將 A、B放入水中,B
的反應較 A 激烈,則此三種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何
者正確?
(A)A>B>C (B) B>A>C (C) A>C>B (D)C>A>B
10.氧的原子量為 16,下列何項敘述正確?
(A)1 個氧原子的質量是 16 公克(B)16 個氧原子
的質量是 1公克(C)1 莫耳氧原子質量是 16 公克
(D)16 個氧原子質量是 1 公克。
11.下列可燃物氧化或燃燒後的產物,何者置於水中後
會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A)鐵 (B)鎂 (C)銅 (D)硫
12.食品中的脂肪,經氧化後容易壞掉而產生油耗味,
因此會添加防腐劑延長保鮮期。但現在市面上的泡麵
都不再添加防腐劑,而是改用哪一種維生素作為抗氧
化劑?(A)維生素 A (B)維生素 B (C)維生素 D
(D)維生素 E
13.下列哪一項反應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行光合作用
(C)水凝固成冰 (D)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14.在下列的實驗操作中,哪一種不能產生氧化鈣?
(A)鈣在空氣中加熱 (B)鈣和氧化鉀混合加熱
(C)鈣和氧化鐵混合加熱(D)鈣和氧化銅混合加熱
15.下圖為鈹原子 Be 的示意圖, 當其變成鈹離子
Be2+時,內部質子、電子、中子的數量分別為?
(A)4、6、5 (B)4、4、3 (C)6、4、5 (D)4、2、5。
16.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純物質,取 10
公克甲和 8公克乙進行反應,其化學反應式為:
2 甲+乙→丙+丁。反應後乙完全用完,甲剩 1公克,
生成 5公克的丙,則此化學反應生成丁多少公克?
(A)10 公克(B)11 公克(C)12 公克(D)13 公克。
17.關於電離說中電解質解離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該學說是由瑞典化學家阿瑞尼斯提出(B)電解質
溶於水時會解離出陽離子和陰離子,且陽離子的總
個數必等於陰離子總個數 (C)電解質水溶液之所以
能導電,就是依賴其所解離出的帶電離子 (D)電解
質必須為化合物。
18.「電解質」是因為下列哪一種粒子在水溶液中移動
而導電?
(A)離子 (B)質子 (C)分子 (D)電子
19.三個相同的廣口瓶內分別裝有氦氣、氧氣和二氧化
碳,今將點燃的鎂帶分別放入各瓶中,發現鎂帶在
甲、乙瓶中繼續燃燒,在丙瓶中則熄滅,且在甲瓶
中同時有黑色物質與白色物質產生,試問乙瓶中裝
有何種氣體?
(A)氦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無法判斷。
20.將鋅粉放在燃燒匙內用酒精燈加熱,其反應為何?
(A)立刻起火且持續燃燒(B)加熱一段時間後才開始
起火,且持續燃燒(C)無法起火燃燒 (D)燃燒過程
中,隨時要用探針撥開表面才能繼續燃燒。
21.黑人家中收藏一件明末的鋁製佛像,該佛像外表至
今仍十分完好,而佛像不易鏽蝕主要原因是什麼?
(A)阿嬤常常擦拭磨亮,所以佛像不容易生鏽腐蝕
(B)其實鋁的內部已鏽蝕,只是外表不容易看到而已
(C)鋁對氧活性小,不易被氧化,所以才會保存完好
(D)鋁易氧化,但氧化鋁有保護內部不再鏽蝕的功能
22.高爐煉鐵過程中,在 Fe2O3+C → Fe+CO2 (未平衡)
反應中,反應式的平衡係數為:
(A) 2:3:4:3 (B) 1:1:2:1(C) 2:3:2:3
(D) 1:3:2:3。
23.呈上題,則關於此反應中氧化鐵 Fe2O3的敘述,下列
何者正確? (A)得到氧變成 Fe (B)產生還原反應
(C)產生氧化反應 (D)產生分解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