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3. ( )甲類:鈉、鉀──在空氣中易失去金屬光澤,必須
存放在礦物油中;乙類:金、鉑──打造成飾物,耐久而
不變質;丙類:鋁、鋅──在空氣中易氧化,但不易完全
鏽蝕;丁類:鐵──在空氣中緩慢氧化,但卻容易完全鏽
蝕。根據金屬特性的相關論述,試判斷上述四類金屬對
氧的活性大小關係為何? (A)乙>丁>丙>甲 (B)甲
>乙>丙>丁 (C)甲>丁>乙>丙 (D)甲>丙>丁>
乙。
14. ( )下列各物質的水溶液,呈鹼性的有幾項?甲.氧化
鈉;乙 .二氧化碳;丙.氧化銅;丁.氧化鉀;戊.食鹽。 (A)1
(B)2 (C)3 (D)4。
15. ( )將 A、B、C三種金屬及其氧化物 AO、BO、CO
兩兩混合,並隔絕空氣加熱,其反應結果如附表所示(○
表示有反應;×表示沒反應),請問三種金屬活性大小順
序為何?
(A) B>C>A (B) A>B>C (C)B>A>C (D)C>B>
A。
16. ( )
某一水溶液中混有
0.1
莫耳氫氧化鈉(
NaOH
)
及
0.1
莫耳氯化鈣(
CaCl
2
)水溶液,則溶液中帶負電
荷粒子的莫耳數與帶正電荷粒子的莫耳數比為多少?
(A)1
:
1
(B)1
:
2
(C)2
:
3
(D)3
:
2
。
17.
(
)
小名配置相同濃度的糖水、食鹽水及鹽酸。結果
因為忘記貼上標籤,所以把三杯水溶液搞混了。於是小
名使用附圖的裝置進行檢驗,發現只有甲杯水溶液無法
使LED 燈發亮,只有丙杯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則關
於這三杯溶液的組合,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18. ( )甲烷(CH4)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
化學反應式:CH4+O2→CO2+H2O(係數尚未均衡),可知
甲烷與氧氣完全反應的莫耳數比為下列何者? (A)1:1
(B)1:2 (C)2:1 (D)1:3。
19. ( )假設以 X、Y、Z代表三種金屬元素,並以 XO、
YO、ZO 代表它們的氧化物,根據下列情況,可得知此
三種元素對氧的活性順序為何?
X + ZO → XO + Z ......(1)
Y + ZO → 無作用..…....(2)
(A)X>Y>Z (B)Z>Y>X (C) X>Z>Y (D) Y>X
>Z。
20. ( )已知二氧化碳的化學式是 CO2,一氧化碳的化學
式是 CO,試計算 1個一氧化碳分子與 1個二氧化碳分子
的質量比?(原子量:C=12,O=16) (A)7 : 11 (B)7 :
9 (C)9 : 11 (D)11 : 7。
21. ( )下列關於鈉離子(Na+)和鈉原子(Na)的比較,
何者正確? (A)質子數相同 (B)電子數相同 (C)化學
性質相同 (D)鈉原子獲得一個電子後,形成鈉離子。
22. ( )下列哪一種反應不能產生氧化鎂? (A)鎂在空氣
中加熱 (B)鎂和氧化鈉共同加熱 (C)鎂和氧化鋅共同
加熱 (D)鎂和氧化銅共同加熱。
23. ( )取不等量的鎂在空氣中燃燒,分別測得鎂和氧氣
反應的質量關係如附圖所示,若將 0.6 公克的鎂完全燃燒,
可以產生多少公克的氧化鎂?:
(A)0.9 (B)0.6 (C)1.0 (D)0.2 公克。
24. ( )某金屬 M 在空氣中燃燒,其化學反應式為:4 M
+ O2→2 M2O,若 1 mole 金屬 M 與 1 mole 氧化物
M2O 的質量比為 2:5,則金屬 M 的原子量可能為何?
(原子量:O=16)
(A)4 (B)8 (C)16 (D)32。
25. ( )已知 X、Y、Z 三種物質的反應式為 2 X+Y→2 Z,
若 Y 和 Z 的分子量分別為 32 和 40,則 X 物質的之
分子量為何??
(A) 8 (B) 16 (C) 24 (D) 32
26. ( )下列哪一組金屬氧化時會在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
氧化層,可防止內部金屬繼續被氧化? (A)鈉、鉀 (B)
鋁、鋅 (C) 鎂、鈣 (D)銅、錫 。
27.
( )
有關電解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電解質
水溶液中正離子與負離子個數必相等
(B)
電解質水溶
液必呈中性
(C)
電解質水溶液中,當通以電流時,陽離
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
(D)
電解質水溶液
中,正離子所帶的總電量與負離子所帶的總電量相等
。
28. ( )Ca 2+是如何形成的? (A) Ca 原子失去 2 個電子
而成 (B) Ca 原子 獲得 2 個質子而成 (C) Ca 失去 2
個中子而成 (D) Ca 獲得 2 個電子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