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雄市大灣國中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自然科學科二年級第一次月考試題
選擇題: 50 題 每題 2分,請將正確答案畫在答案卡
1. ( )小康與小萱參觀故宮博物院展覽,發現鐵劍嚴重的鏽蝕,而銅劍則只有部分稍微產生鏽蝕,然而鐵劍問世的時間
比銅劍晚,下列關於會導致這個現象的解釋,何者正確? (A)鐵對氧的活性比銅大,容易被氧化 (B)鐵對氧的活
性比銅小,容易被氧化 (C)鐵對氧的活性比銅大,容易被還原 (D)鐵對氧的活性比銅小,容易被還原。
2. ( )已知某原子 X的中子數為 18、質子數為 17,則此原子所形成的離子 X-
,應具有的電子數目為多少? (A)16 (B)17
(C)18 (D)35。
3. ( )下列可燃物燃燒後的產物,何者置於水中後會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A)木炭 (B)鈉 (C) 酒精 (D)硫。
4. ( )已知個碳的原子量為 12,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12 公克 (B)12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1公
克 (C)6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12 公克 (D)12 公克的碳中含有 1莫耳碳原子。
5. ( )下列哪一個是正確的「氫氣與氧氣完全反應產生水」粒子模型圖?
(A) (B)
(C) (D)
6. ( )若想區別食鹽水溶液和糖水,下列哪一種方法最適當? (A) 以石蕊試紙檢驗 (B)聞聞看 (C)是否可讓 LED 燈
發亮 (D)比較顏色。
7. ( )有三種金屬 X、Y、Z,將其新切面置於空氣中,X、Y很快失去光澤,而 Z幾乎不變,若將 X、Y放入水中,Y
的反應較 X激烈,則此三種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何者正確? (A) X>Y>Z (B)X>Z>Y (C)Y>X>Z
(D) Z>X>Y。
8. ( )下列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或作用,哪一個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 (A)食品中常添加胡蘿蔔素、維生素 C或維
生素 E等,以延長保存期限 (B)洗廁所時若不小心使鹽酸碰觸大理石檯面,會產生大量的氣泡 (C)植物的光合
作用、大多數生物的呼吸作用,維持地球上氧氣的循環 (D)利用漂白水,讓衣物恢復顏色的潔白。
9. ( )下列哪一種元素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A)鐵 (B)鋅 (C)銅 (D)鎂。
10. ( )甲烷(CH4)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化學反應式:CH4+2O2→CO2+2H2O,可知反應物甲烷與生
成物二氧化碳 CO2反應的莫耳數比為下列何者? (A)1:1 (B) 2:1 (C) 1:2 (D)1:3。
11. ( )
某一水溶液中有
0.2
莫耳氯化鈣(
CaCl
2
),則溶液中帶正電荷粒子的莫耳數與帶負電荷粒子的莫耳數比為多少?
(A)1
:
1
(B) 3
:
1
(C)1
:
2
(D)0.2
:
0.4
。
12. ( )下列關於鈉離子(Na+)和鈉原子(Na)的比較,何者正確? (A) 電子數相同 (B)原子序相同 (C) 鈉原子獲
得一個電子後,形成鈉離子 (D)化學性質相同。
13. ( )關於電解質的說法,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由銅線可以導電,可知銅是電解質 (B)由固體的食鹽不能導電,
可知食鹽不是電解質 (C)由酒精易溶於水,可知酒精是電解質 (D)由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能導電,可知氯化
氫是電解質。
14. ( )下列哪一種反應不能產生氧化鎂? (A)鎂和氧化鈉共同加熱 (B) 鎂在空氣中加熱 (C)鎂和氧化鋅共同加熱 (D)
鎂和氧化銅共同加熱。
15. ( )將大理石和裝有鹽酸的燒杯一起放在天平上測其質量,如圖所示。然後把大理石放入燒杯中,一段時間後再以同
一天平測其質量,有關此實驗結果之預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大理石和鹽酸不發生反應,故質量不變 (B)大理石和鹽酸發生反應,但質量與反應前一樣 (C)大理石和鹽酸
發生反應,但質量比反應前減小 (D) 大理石和鹽酸發生反應,但質量比反應前增加。
16. ( )生活中常用的鐵製品,因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而有鏽蝕的現象,試問下列何種方法對防鏽沒有幫助? (A)將鐵環塗
上防鏽油 (B)將鐵欄杆塗上油漆 (C) 將鐵釘置於密閉的乾燥瓶中 (D)將鐵塊浸入水中。
17. ( )化合物甲與 HCl 作用之化學反應式為:甲+HCl→NaCl+H2O+CO2(反應式未平衡)則下列何者可能是化合物甲的
化學式? (A)NaOH (B) Na2CO3 (C) CaCO3 (D)Na2SO4。
18. ( )氫氣和氧氣混合後點火燃燒生成水蒸氣,其反應式為:2 H2+O2 → 2 H2O。將容器抽成真空後,導入氫氣和氧氣
各1.0 莫耳,點火使其完全反應。對於容器內剩餘物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剩餘氧氣 0.5 莫耳 (B)剩餘
氧氣 0.25 莫耳 (C)剩餘氫氣 0.5 莫耳 (D)剩餘氫氣 0.25 莫耳。
19. ( )某原子形成陰離子時得到 2個電子,附圖為該離子結構的示意圖,則此原子的原子量最接近下列何者? (A)12
(B)14 (C)16 (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