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中和國小110學年度國語第12課《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格式
docx
大小
840.68 KB
頁數
9
上傳者
Jea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17,离现在 4 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中和國小110學年度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素養導向教學案例

一、單元/主題名稱:國語第12課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二、設計者:曾淑汝

三、設計理念:這一課的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實在很有趣,劇中的人物其實都呼應到我們的個性。教師提問鼓勵學童對文章

內容做到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比較評估,並進一步訓練學童聆聽他人發表,並做到能複誦他人表達的內容。

四、主題核心素養與學習目標


年級

四上

教材來源

南一

總節數

5

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九年一貫)

學期總目標(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 標。

學習表現

(能力指標)

1-Ⅱ-1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2-Ⅱ-2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4-Ⅱ-2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Ⅱ-6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Ⅱ-7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Ⅱ-10透過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6-Ⅱ-1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學習目標

(預期成果)

1.學童能聆聽他人的發表,並複誦。

2.在小組討論時學童願意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3.學童願意找出自己不會的詞語,並能利用拆詞、上下文猜測詞義。

4.學生能掌握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

5.依學童能力達成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比較評估

6.讓學童練習詞類分辨,期能對段落進行刪除、歸納、尋找主題句,建構出段落大意。

學習內容

Aa-Ⅱ-1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c-Ⅱ-1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各種基本句型。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e-Ⅱ-4應用文本的結構。

Cb-Ⅱ-1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等文化內涵。

議題融入

人權教育

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家庭教育

E9家庭日常消費。

生命教育

E1思考的重要性與進行思考時的適當情意與態度。

生涯規劃教育

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課程連結


活動名稱

能力指標/學習表現

學習

目標

教學重點 或 教學脈絡

(含關鍵提問設計,畫線標示)

節數

學習

策略

評量

方式

壹、

引起動機、段落大意、課文大意


















貳、

生字新詞教學、習作指導()










參、

形式深究










課文內容深究習作指導()

























伍、

寫作教學、習作指導()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

方充分表達意

見。

2-Ⅱ-2

運用適當詞

語、正確語法

表達想法。

5-Ⅱ-6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4-Ⅱ-2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6-Ⅱ-1

根據表達需

要,使用各種

標點符號。















5-Ⅱ-7

就文本的觀

點,找出支持

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6-Ⅱ-1

根據表達需

要,使用各種

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1.學童能聆聽他人的發表,並複誦。

2.在小組討論時學童願意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3. 讓學童練習詞類分辨,期能對段落進行刪除、歸納、尋找主題句,建構出段落大意。



1.學童願意找出自己不會的詞語,並能利用拆詞、上下文猜測詞義。







1.學童能聆聽他人的發表並複誦。

2.學生能掌握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







1.在小組討論時學童願意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2.依學童能力達成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比較評估























1.學童能聆聽他人的發表,並複誦。

2.在小組討論時學童願意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壹、引起動機、段落大意、課文大意(共40分鐘)

【活動1-1】引起動機

1.教師請學生和大家分享《西遊記》中的一個故事,並說說看,為何喜歡這則故事?

2.教師請學生分享自己喜歡《西遊記》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

3.觀看引導動畫

【活動1-2】段落大意提問

一、教師以「提問歸納」的方式依課文內容進行重點提問,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重要訊息,並請學生運用完整句子進行回答。

    本課依內容安排,採取意義段編寫段落大意。

大意:火焰山是個怎麼樣的地方?怎麼做才能讓火焰山的火熄滅?

(火焰山有熊熊火焰,只有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熄滅火焰山的大火。)

大意:孫悟空第一次向鐵扇公主借扇子,下場如何?

(孫悟空話還沒說完,就被搧走了。)

大意:孫悟空第二次如何向鐵扇公主借扇子?

(孫悟空得到靈吉菩薩相助,並變成小蟲跑進鐵扇公主肚子裡搗蛋,逼鐵扇公主借扇子。可惜扇子是假的,不能搧熄火焰。)

大意:孫悟空第三次借扇子的行動成功了嗎?怎麼做到的?

(孫悟空變身成牛魔王,騙鐵扇公主拿出扇子。後來又被牛魔王奪走,最終靠著師兄弟同心合力,奪得扇子。)

大意: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孫悟空成功取得芭蕉扇,搧熄火焰山的火。天空下起了雨,田地也有了希望。)

二、教師請學生將其所回答的各段大意,以簡潔的文字串連成本課大意。

燃燒著熊熊烈火的火焰山,只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搧熄火焰。孫悟空用了三種不同的方法仍然拿不到,最終靠著師兄弟同心合力,拿到真正的芭蕉扇搧熄火焰,讓當地恢復生機。)

~第一節結束/5節~



貳、生字新詞教學、習作指導()40分鐘)

【活動2-1】生字新詞教學

一、語詞教學:教師先請學童找出自己不會的語詞,再利用拆詞、上下文猜測詞義。然後從課文中析出語詞,再透過動作表演、造句、說明或圖示等方式,讓學生認識詞語的意義。

1.語詞:孫悟空、芭蕉扇、火焰山、唐三藏、豬八戒、沙悟淨、地表、芭蕉洞、鐵扇公主、熄火、老孫、觔斗雲、靈吉菩薩、捉弄、牛魔王、氣沖沖、變身、大模大樣、咒語。

2.生字:焰、戒、鐵、搧、熄、觔、菩、薩、慌、弄、痛、魔、咒、奪、朝。

二、生字延伸成語教學:斬釘截鐵、弄巧成拙、切膚之痛。



【活動2-2】習作指導()

一、教師指導學生先試讀並進行書空練習後,再各自習寫,完成習作第一大題。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容易寫錯的字。

二、教師先指導學生分組齊讀題目,再指導學生分析句中的詞義。學生思考各題的詞義後,各自習寫,完成習作第二大題。

~第二節結束/5節~





參、形式深究(40分鐘)

【活動3-1】形式深究

一、教師說明文體。(劇本)

二、課文結構:教師和同學討論進行課文結構分析。

補充說明

一、技巧

1.改寫自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

2.故事本身以事件發生之先後,依序描述。

3.文中除了唐三藏以外,其餘角色皆擬人化,並將故事情節神怪化,增加內容之張力,以引起學生閱讀動機。

二、本課修辭教學:列舉課文中的文句,並說明其文句所運用的修辭技巧。

1.基礎修辭:排比、疊字

2.進階修辭:設問、感嘆。

~第三節結束/5節~



課文內容深究習作指導()40分鐘)

【活動4-1】課文內容深究

1.孫悟空第一次向鐵扇公主借扇子,結果如何?

(被鐵扇公主搧到五萬里遠的地方。)

2.第二次孫悟空用什麼方法借到扇子,結果如何?

(孫悟空變成小蟲進到鐵扇公主肚子裡捉弄她,結果得到假扇子。)

3.第三次孫悟空用什麼方法借扇子,結果如何?

(孫悟空變身成牛魔王,從鐵扇公主手中騙走扇子,卻又被變成豬八戒的牛魔王騙回去。)

4.孫悟空最後如何得到芭蕉扇,通過火焰山?

(靠著師兄弟同心合作,打敗牛魔王,才終於搧熄火焰山的火焰。)

5.孫悟空為什麼要跟鐵扇公主借扇子?

(唐僧師徒要前往西天取經,經過火焰山時無法繼續前行,聽當地人說只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搧熄火焰,因此決定跟她借扇子。)

6.鐵扇公主為什麼不借芭蕉扇給孫悟空?

(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義務要借扇子給孫悟空。)

7.從文中敘述,可以知道「定風丹」有什麼功能?

(孫悟空吃了定風丹後,鐵扇公主怎麼搧都搧不動他,所以它應該是可以在大風猛吹時,定住身體,不受影響的丹藥。)

8.這篇故事所要表達的主旨是什麼?

(成功之時不可大意,失敗之時不要灰心。為了扭轉劣勢,要不斷尋求機會,累積能量,就能和成功重逢。)

9.你覺得孫悟空是個怎樣的人?從文章中找出兩個例子支持你的看法。

機智聰明,因為孫悟空遇到事情會變通,利用各種方式去借扇子。不屈不撓,因為孫悟空即使借扇子一再失敗,仍然不放棄。)

10.如果文末,孫悟空師兄弟被牛魔王打敗了,沒有搶到扇子,那你覺得他接下來會怎麼做?

我覺得他會放棄借扇子,想別的辦法通過火焰山,可能繞道而行或用法力讓天空下起大雨來滅火。我覺得他會繼續想辦法拿到扇子,像是找其他妖怪組成大軍攻打芭蕉洞、找牛魔王好朋友來勸說,或請靈吉菩薩幫忙想辦法。答案僅供參考。)

【活動4-2】習作指導()

一、教師先請學生閱讀句子,引導學生從前後文推論該句的情緒。師生共同討論後,學生各自習寫,完成習作第四大題。

二、教師先引導生閱讀短文,師生共同討論題目後,教師綜合歸納再各自習寫,完成習作第五大題。

~第四節結束/5節~



伍、寫作教學、習作指導()40分鐘)

【活動5-1】寫作教學

一、分辨詞義:教師引導學生分辨語詞的詞義,並判別意思相似或相反。

二、照樣造句:

孫悟空取得定風丹,跳上觔斗雲,又來到了芭蕉洞。

三、四字語詞造句練習:

大模大樣、同心合力

四、句型練習:

別說……連……─

……也……─

【活動5-2】習作指導()

一、教師先指導學生閱讀題目,再討論如何將語詞放到句中適合的位置而不損文意。師生共同討論後,各自習寫,完成習作第三大題。

二、教師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再指導學生思考接下來的故事可能會有怎樣的後續,小組進行討論後,派人發表。師生共同檢討後,各自習寫,完成習作第六大題。

~第五節結束/5節~

1


















2












3










4

























5

1.分享與觀賞影片

2.學生自行標示自然段、意義段

3.同學分組討論與發表意義段的切割

4.放聲思考與提問回答

5.摘要策略歸納統整分段重要訊息串連成本課大意










學童能聆聽他人的發表,並複誦。













聆聽

討論

表達意見











聆聽

討論

表達意見





























聆聽

討論

表達意見


1.認真觀看影片與分享心得感受

2.標示段落實作

3.分組討論與發表

4.放聲思考

5.仔細聆聽與歸納複誦

6.口頭回答



























習作習寫























口頭回答





















口頭回答

習作習寫



















































口頭回答

習作習寫




五、實施情形(可張貼上述的學習活動輔以照片說明)

文字說明:曾老師喚起同學舊經驗,並說明本節課學習內容

文字說明:曾老師操作提問並公布解答

文字說明:同學爭先舉手回答

文字說明:老師依序請同學回答並給鼓勵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選擇劇本文體的文章,同學非常感興趣,加上是仙魔鬼怪故事,更是引發同學無限的想像力,每個人心中都有嚮往與疑問,在課堂中討論非常熱烈。

為了設計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教學情境,製作提問的PPT檔,為了同學確實能互相討論,安排前後座同學彼此溝通交流至少30秒,才能舉手發表。有同學個別提出不願意和後座同學交流,也經溝通後,選擇寫出或和曾老師討論。

時間的掌握上,受到新的智慧電腦操作不熟練,耽誤些許時間,最後習寫部分時間沒有很充裕,程度稍差的同學閱讀有點來不及,但仍然可以口頭答對,顯然達到學習效果。習寫過程中,老師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有同學寫錯選項時能及時糾正。





基隆市中和國小110學年度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計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