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
研究所學位論文格式規範條例
一、論文編印項目次序
1.封面
2.書名頁
3.論文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4.中、英文摘要(各一份)
5.誌謝辭或序言
6.目錄
7.表目錄
8.圖目錄
9.符號說明
10.論文本文(含圖表)
11.參考文獻
12.附錄
13.封底
PS:授權書不需裝訂於紙本論文中,以夾附方式於紙本論文內。
二、規格說明
1封面:教務處統一格式樣本,如附件一,經教育部核可分組者是否加註組別及封面紙由各所自定。
2.書名頁:包括論文中英文名稱,著者及指導教授中英文姓名、校名、所名、學位論文別、提送論文英文說明及地名,提送年月等,如附件二。
3.口試委員會審定書:教務處統一格式樣本,如附件三,正本由各所彙整送交教務處,影本裝訂於論文內。
4.中英文摘要:內容應說明研究目的,資料來源,研究方法及結果等,約500~1000字。(並以一頁為限)
須有中文摘要及英文摘要,分頁書寫,格式如附件五、六。
5.論文尺寸及紙張:以210mm×297mm規格A4紙張繕製。封面封底採用150磅以上布紋紙或卡紙,顏色均由各所指定。
6.版面規格:紙張頂端留邊3.5cm,左側留邊4cm,右側留邊2cm,底端留邊2cm,版面底端一公分處中央繕打頁次(見下圖1)。
論文本寬度A4寬度 210mm ------------- -------------
---------
------------------------------------------------------ 打字版面 範圍 3.5cm
論文本長度297mmA4長度 長度 長度
2cm 4cm
------------------ 中心點
2cm
圖1論文尺寸及打字版面規格範例
7.文字規格:文章主體以中文為原則,由左至右,橫式打字繕排,文句中引用之外語原文以()號附註。
8.頁次:(1)中文摘要至圖表目錄等,以i、ii、iii‧‧‧‧‧等小寫羅馬數字連續編頁,書名頁、審定書雖無須印出頁碼,但仍應編入同此之頁碼。
(2)論文中第一章以至附錄,均以1、2、3‧‧‧‧等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
9.裝訂:自論文本左端裝釘,書背外貼紙邊,打印畢業級別、學位論文別、論文名稱、校、院、所名、著者姓名。(見附件十八)。
10.送繳:口試審定後,碩士論文二本、博士論文二本送繳教務處辦理。
三、操作細則:
1.目錄:按本規範所訂"論文編印項目次序"各項順序,依次編排論文內各項目名稱、章、節編號、頁次等(見附件九、九-1,請與指導教授討論擇一採用)。
2.圖表目錄:文內表圖,各依應用順序,不分章節連續編號,並表列一頁目次(見附件十、十一)。
3.符號說明:各章節內所使用之數學及特殊符號,均集中表列一頁說明,以便參閱,表內各符號不須編號(見附件十二)。
4.論文本文:
(1)章節編號:章次使用一、二、...(或第一章、第二章...)等文中數字編號,節段編號則配合使用一、1-1、1-1-1、1.、(1)、(或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壹、一、1、(1))等層次順序之阿拉伯數字。
(2)章節名稱及段落層次:(見附件十三、十三-1,請與指導教授討論擇一採用)
章次、章名稱位於打字版面頂端中央處。
節次、段次均自版面左端排起,各空一、二格,繕排名稱。
小段以下等號次及名稱,均以行首空數格間距表明層次。
(3)行距:中文間隔一行,每頁最少32行,英文間隔1.5或2行(DoubleSpace),每頁最少28行,章名下留雙倍行距。
(4)字距:中文為密集字距,如本規範使用字距,每行最少28字,英文不拘。
(5)文句內數字運用:
描述性、非運算之簡單數字及分數數字,以中文數字表示。
例:一百五十人,三萬二仟元,六十分之十七等。
繁長者視情況使用中文或阿拉伯數字,以簡明為宜。
例:美金三十三億元(不用3,300,000,000元)。
$15,349(不用一萬五千三百四十九美元)。
(6)方程式及公式:
方程式及公式應縮格排列,並與正文儘區隔分開。
方程式及公式不只一個時應編排序號,該序號應以圓括弧標註於最後一行的最右邊。
例:W1=U11-U12U21‧‧‧‧‧‧(1)
在正文提到相關之方程式或公式時,須表明該方程式之名稱及序號。
如果方程式較長需轉行時,只能在加、減、乘、除、大於、小於等符號處轉行。上下式儘可能在等號"="處對齊。
正文中之分數應使用"/"以區分分子與分母。
(7)註腳:
特殊事項論點等,可使用註腳(Footnote)說明。
註腳應依順序編號,編號標於相關文右上角以備參閱。各章內編號連續,各章之間不相接續。
註腳號碼及內容繕於同頁底端版面內,與正文之間加劃橫線區隔,頁面不足可延用次頁底端版面。
例:
車廂外乘客之旅行時間包含步行時間10及等車時間,茲分析如下:
(1)若捷運鐵路之服務帶寬為W公尺11,行人步道系統呈方格型公佈(Grid Type)且旅次均勻發生,如圖4所示。
(8)文獻參閱:文中所有參考之文獻,不分中英文及章節,均依
參閱順序連續編號,並將參閱編號,加[]號標明於參閱處。文獻資料另編錄於論文本文之後。
例:
在設計X管制圖時最常用的成本模式是Duncan[1]所導出來的模式。此模式是根據下述製程行為和收入的某些假設而成立的。
(9)圖表編排:
表號及表名列於表上方,圖號及圖名置於圖下方。資料來源及說明,一律置於表圖下方。
表1 ××××
---------------- ---------------- ---------------- 圖3 ××××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5.參考文獻資料編排
(1)所有參考文獻資料,均置於論文本文之後,獨立另起一頁,按參閱編號依次編錄,頁次仍以本文接續。
(2)各類資料項目順序及格式:
書籍:中文書名粗體,英文書名斜體,格式如下,項目如無,可從略:
著者姓名(西元年月),書名,譯者,出版者(或著者編者發行),出版地,頁次
例:[1] 張起鈞(1970年),吳怡,中國哲學史話,著者發行,台北,第50-52頁。
[2] Jelinek, F. (1968), Probabilistic Information Theory, McGraw-Hill, New York, pp. 79-82.
期刊報章論文:中文期刊粗體,西文期刊斜體,中文篇名加「」號,西文篇名加" "號。格式如下,項目如無,可從略:
著者姓名(西元年月),合著者,「篇名」,期刊名,卷,期,頁次
例:[1] 陳惠戎,楊冠宏(1976年7月25日),「如何解決公務人員住的困難」,中國論壇,第一卷,第一期,第38-42頁。
[2] Pathak, S. and Kolhe, M. V. (2016), "Emotion Recognition from Speech Signals Using Deep Learning Methods", Imperi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vol. 2, no. 9, pp. 19-24.
會議論文集:中文論文集名稱粗體,英文論文集名稱斜體,中文篇名加「」號,西文篇名加" "號。格式如下,項目如無,可從略:
著者姓名(西元年月),「篇名」,論文集名稱,會議地點,頁次 (會議名稱)
例:[1] 蔡中(1978年6月),「拓撲分析法之電性意義」,67年度電子材料、元件及電子電路技術研討會,台北,第52-57頁。
[2] Huang, S. W. and Lin, S. W. (2008, Feb.), "A Comparison Study of Mathematical AggregationMethods for Combining Experts’ DistributionJudgments", The 8th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Business, Honolulu, Hawaii, pp. 102-104.
學位論文:中文論文名稱粗體,英文論文名稱斜體
作者(西元年),論文名稱,學校系所名稱碩/博士論文,學校所在地, 取自htttp://hdl.handle.net/XXX/XXX 註:論文如有引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需有handle永久網址,以供查閱。
例:[1] 陳毓昕(2018),海洋無脊椎動物衍生菌所含活性化合物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生物所博士論文,花蓮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y5cax
[2] Pollard, A. (1978), Flow in Tee Junctio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U. K.
註:本規範為一般性規範,各系所或指導教授得依其學術領域之慣用格式,訂定相關規範。
6.附錄:凡屬大量數據、推導、註釋有關或其他冗長被參之資料、圖表,均可分別另起一頁,編為各附錄。正文中未引用之參考文獻應列出書目置於附錄之中。
例:
各種帶有簽章的表格。
與其他研究人員的往來信件。
問卷調查:如果無法建立適當的引用時,則可以做問卷調查。
圖表:本文中的圖表也可以另外放在附錄裡,跟本文分開。
原始數據:本文中的數據應該是所要引用的精華,而所有原始數據只是完整佐證用途。
專用術語、專用詞彙或語句的縮寫列表,不過有些寫作指南可能會建議把這些縮寫放在本文中。
其他相關文件的摘錄內容。
110本文在考慮車站之可及性時,係假設乘客以步行為主。
11嚴格言之,捷運鐵路之服務範圍係以車站為中心,W為半徑之圓形面積,而W可由步行速率乘以乘客所能容忍之步行時間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