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現金流量的估算與資本預算2007.10.30
第五章介紹幾種評估投資計劃的方法,但未討論如何估算投資計劃執行期間內各期現金流量。事實上,淨現值只是一個公式,決策者能否選出最佳的投資計劃,關鍵在於決策者能否對不同投資計劃所創造出來的現金流量做出精準的估算。本章將以資產負債平衡表及損益表為架構,說明公司資本預算決策對資產負債平衡表及損益表中相關科目的影響,然後依實際現金流量的概念,透過調整算出各期的營運現金流量估計值。
由於會計處理原則和財務管理中強調的實際現金流量概念不完全一致,所以損益表中稅後盈餘不等同於營運現金流量。實際使用淨現值法時,必須先算出投資計劃在計畫執行期間所創造的營運現金流量,而非僅以公司的稅後盈餘做為營運現金流量的估計值。營運現金流量與稅後盈餘間主要的差異在於折舊費用及遞延稅款的處理。此外,評估投資計劃時,財務部門必須針對該計劃在執行期間所創造出來的額外現金流量作為各期營運現金流量,不應將現有資產所創造營運現金流量一併記入。綜而言之,估算投資計劃各期營運現金流量時應注意:
只有實際現金流量才能用於計算投資計劃的淨現值。
利用資產負債平衡表以及損益表估算營運現金流量時,應以現金流量增量(incremental cash flow)為估算的基準。
必須考量物價膨脹對投資計畫的營業收入以及營業支出的影響。
不應忽略機會成本。
1. 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
第五章已說明淨現值法則的優越性。實際運用時,仍須先估計投資計畫執行期間內,可能創造的各期額外現金流量。投資計畫評估階段,由於計畫尚未執行,我們不可能知道各期現金流量增量。本節將以會計報表為估算架構,先評估執行投資計劃後,這些會計報表中那些科目會受到投資與營運活動的影響,再利用這些會計報表中相關資訊轉換為營運現金流量估計值。
會計淨所得(或稅後盈餘)和營運現金流量(operating cash flow) 間主要差異在於:1. 會計處理原則雖將現金支出區分兩類:經常費用(current expense)以及資本費用(capital expense),但計算會計淨所得時,並不扣除資本支出,只扣除經常費用。公司取得固定資產時依會計處理原則不必扣除資本支出,公司每年只須就生產過程中使用資產所造成的耗損提列折舊費用。各期可提列的折舊費用受資產使用年限及折舊方法所影響,故折舊費用計算方式會影響會計淨所得。2. 當交易完成時,縱使公司尚未取得實際現金或尚未實際支付現金,依會計處理原則,該項交易應記列為收入與費用。因此,會計淨所得必須經過調整才能轉換為營運現金流量的估計值。
例
子:
真金店是一家販賣黃金飾品的公司。20X1年售出2500兩的黃金飾品,出售價款為3000萬元。這些黃金的進價成本為2600萬元。進貨以現金方式支付,而銷貨則以信用交易方式進行。下表為真金店20X1年的損益表:
真金店20X1年損益表
營業收益3000萬元
營業成本2600萬元
稅
前盈餘400萬元
縱使對方尚未支付3000萬元價款,但交易已完成,依會計處理原則這筆交易的應收帳款仍應記入20X1年的銷貨收益。從會計的角度來看,真金店在20X1年仍有400萬元的稅前盈餘。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由於資本預算決策著重各期因投資與營運活動所創造的實際現金流量,以現金流量衡量的真金店經營績效為
20X1年現金流量表
現金收入0萬元
現金支出2600萬元
現
金淨流入-2600
萬元
由
於出售2500兩黃金的價款尚未進入真金店的帳戶,故此項交易尚未產生任何現金收入。另一方面,真金店已實際支付2600萬元的貨款,故本期有2600萬元的現金支出,兩相抵真金店本期有2600萬元的現金淨流出。由這個例子可看出資本預算決策中所需的各期現金流量和會計報表中的稅後盈餘概念並不相同,必須先調整才能算出投資計畫所創造的現金流量。
本章重點既然在於如何以會計報表為架構估算資本預算決策所創造的現金流量,故有必要先介紹兩種重要會計報表:資產負債平衡表(balance sheet)及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資產負債平衡表係表現在某一特定時點上(如:20X1年12月31日),某公司擁有資產以及負債的狀況。舉例說,表6.1顯示ABC公司在20X1年12月31日,總資產價值為174.2億元,總負債金額為101.7億元,股東權益為72.5億元。資產負債平衡表分為左右兩邊:左邊記列與資產有關的科目,右邊記列各項負債及股東權益,此處平衡(balance)係指在任一時點上公司所擁有資產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和公司為籌措購置這些資產所發行各項金融性資產(債務及股票)的市場價值必須相等:
資產市場價值= 債務市場價值+ 股東權益市場價值。
表6.1:ABC公司資產負債平衡表
(單位:億元)
預
計值實際值預計值實際值
資產20X2 20X1 負債及股東權益20X2 20X1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現金14.0 1 0.7應付帳款21.3 19.7
應收帳款29.4 27.0 應付票據5.0 5.3
存貨26.9 28.0 應記費用22.3 20.5
其他5.8 5.0
固定資產長期負債
廠房、機器及設備142.3 127.4 遞延所得稅費用11.7 10.4
-累積折舊(55.0)(46.0)長期債務47.1 45.8
無形資產24.5 22.1
股東權益
特別股3.9 3.9
普通股5.5 3.2
資本公積34.7 32.7
累積盈餘39.0 34.7
-庫藏股(2.6)(2.0)
總資產187.9
174.2 總負債+股東權益187.9
174.2
由表6.1資產負債平衡表可看出,資產及負債係依會計流動性(accounting liquidity)程度高低排列。會計流動性係指資產或負債轉換為現金的難易程度。轉換愈困難,流動性就愈低。流動資產是指流動性最高的資產,如:現金、應收帳款及存貨,它們共同的特質是這些資產一年內皆可轉換為現金。應收帳款是指已完成交易但尚未收到的款項,存貨則包括:原物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固定資產則是流動性程度最低的資產,不同於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大都不可能於一年內轉換為現金。固定資產又可分為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包括:土地、廠房及機器設備;無形資產則包括:註冊商標,商譽以及專利權。
一般而言,公司資產流動性愈高,為應付短期內應償還債務而必須處份流動性低資產的壓力就愈輕,故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機率取決於公司資產流動性所占比重的高低。由於流通性較高的資產報酬率相對較低(例如:持有現金就沒有任何名目報酬),所以,如何在資產流動性與資產報酬間取得平衡是財務管理一項挑戰。
資產負債平衡表右上方是公司債務。債務係指公司在一定時間內必須支付現金的金額。債務大多是屬契約性質,如在一個年度內公司必須依公司所發行債券上的約定給付利息或償還本金。這些契約型的給付不同於股利發放,它是依約於特定時間從事定額給付,而股利給付則是股東對剩餘所得的求償權利,並非定時、定額的給付。
在求償順位上,公司先依約支付債權人定額現金,若還有剩餘現金,股東才有請求權。債權人若未能依約取得公司應支付現金,可向法院訴請該公司支付;但股東不能因無股利發放而向法院訴請公司支付股利。依此概念,股東權益應為資產扣除負債後的殘值:
股東權益= 資產-債務。
由上述關係可知,公司處分資產後,必須先清償所有的債務,若有剩餘才歸股東所有。
依會計處理原則,資產負債平衡表中資產價值是以公司取得該項資產時所付出的成本來計算,而非以目前市場價值(market value)衡量。以公司取得成本所算出的價值稱為資產的帳面價值(book value),但財務管理重視的是資產的市場價值。如第四章所述,資產持有期間決定該資產的市場價值所創造出來各期現金流入的現值。一般而言,資產的帳面價值不會等於市場價值,而資本預算決策的目標是讓公司資產的市場價值極大,亦即讓市場價值和帳面價值的差額愈大愈好。
資產負債平衡表中可用的資訊極多。不同使用者對資訊有不同的需求與解析。舉例說,銀行經營階層審視資產負債平衡表時,重視的是公司資產流動性高低或營運資本(working capital)的水準。商品賣方則重視買方的應付帳款多寡,因為應付帳款愈高,表示它出售商品給這家公司取得貨款的時間可能較長。財務管理則重視公司的資產在未來期間能創造多少價值,這些資訊並非完全出現在資產負債平衡表中,必須有所調整,才能取得所需資訊。
公司在某年度內投資與營運活動會影響到公司的現金流量、應收款項或存貨、固定資產、負債以及股東權益,而這些都會反映在該年度的資產負債平衡表上。估算投資計畫對執行期間內各期現金流量的影響時,必須先估計相關投資及營運活動對資產負債平衡表中相關科目的影響。表6.1列出ABC公司在20X2與20X1年度結束時的資產負債平衡表,其中20X2年為預計資產負債平衡表係假設ABC公司在20X2年執行資本預算後,相關資本支出及籌資方式對20X2年資產負債平衡表的影響。20X1年的資產負債平衡表相關科目金額則反映20X1年以前各年實際投資及營運活動可做為比較基準。
一個投資計劃的資本支出若用於購置土地、廠房、機器設備或無形資產會使固定資產增加,所以,資產負債平衡表中固定資產變動反映公司實質性投資活動。由20X2年12月31日時ABC公司預計資產負債平衡表可看出:廠房、機器及設備將由20X1年的127.4億元增至142.3億元,而無形資產則由22.1億元增至24.5億元。由這些科目的變動可算出ABC公司在20X2年的資本支出規模:ABC公司在20X2年有17.3億元的資本支出(= (142.3億元-127.4億元) + (24.5億元–22.1億元) ),其中14.9億元用於購置廠房、土地及機器設備,2.4億元用於取得無形資產。其次,隨著營運規模擴大,公司必須增加現金或存貨數量,而應收帳款或應付帳款亦會隨之增加,導致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跟著變動。由此可知,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變動亦和公司的實質投資活動有關。
會計報表中,另一個重要資訊來源則是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損益表是表現公司在一定期間內的營運活動。依會計處理原則,會計淨所得為營業收益和營業費用之差:
淨所得營業收益–營業費用
損益表所揭露的資訊是公司在特定期間內,營運活動所帶來的營業收益以及因營運活動必須支付的營業費用以及營業外的各種收益與費用。公司資本預算決策的終極目標是以資本支出所購置的資產投入營運活動後能為公司創造最大的財富。從財務預測的角度,財務部門可以損益表做為架構,推估新投資計畫對未來各年度營運活動的影響,然後在彙整成預計損益表。表6.2是ABC公司在20X2年的預計損益表:
表6.2 ABC公司20X2年預計損益表
營業收益226.2
(銷貨成本)(165.5)
(管銷費用)(32.7)
(折舊費用)(9.0)
營
業所得19.0
業外所得2.9
息
前稅前盈餘(EBIT)21.9
(利息費用)(4.9)
稅
前盈餘17.0
(所得稅費用)(8.4)
當期所得稅費用7.1
遞延所得稅費用1.3
稅
後盈餘8.6
一個標準的損益表至少應包括:營業部分的科目(如:公司營業收益、銷貨成本以及管銷費用)、非營業部分的科目(如:利息支出及所得稅款)以及稅後盈餘。
由於財務管理著重的營運現金流量和會計淨所得概念不完全相同,使用或分析損益表前,應了解兩者的差異。首先,當商品或勞務交易已發生且交易所產生的收益幾近取得時,依會計處理原則此項收益就應記列於損益表中的營業收益。同理資產價格上揚所產生的未實現利益亦不應認列為所得。這種原則的作用係讓公司選擇最適當時機處理價格已上漲的資產避免讓公司會計淨所得的波動幅度過大。舉例說,ABC公司擁有土地一塊,由於土地價格上漲,這塊土地的市場價值已增加一倍。當這家公司營業收益因產業景氣不佳而下滑時,該公司可藉出售該筆土地來挹注公司收益,讓公司稅後盈餘波動幅度降低。同樣的原則亦適用於營業費用的記列。由於損益表中所記列的收益與費用並不等於實際現金的流入與流出。就如同前面真金店的例子,真金店以信用交易方式出售黃金飾品,此項交易的金額記列為營業收益,卻非現金收入。所以,損益表中數字必須有所調整才能反映營運現金流量。
其次,資本預算決策關心的是投資計畫在未來能創造多少現金收入,由於損益表中部份科目並不會影響現金流量,造成稅後盈餘(會計淨所得) 未能完全反映這些現金收入。其中最重要的科目是折舊費用。折舊費用係反映機器、設備或廠房用於生產時所必須支付的費用。舉例說,某套機器有五年的壽命,五年後無任何殘值,若這套機器購置成本為1000萬元。依會計處理原則,這1000萬元的資本支出必須在五年內以折舊費用提列方式攤提完畢。折舊費用係反映公司將機器投入生產耗損所須提列的重置成本,它不會影響現金流量。
另一項科目則是遞延所得稅款(deferred income taxes)。遞延稅款產生的原因在於會計淨所得和真實應稅所得(true taxable income)間出現差異。若公司依相關稅法規定採用加速折舊法提列折舊費用(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expense procedure),由於該公司所採用會計處理準則仍是以直線折舊法計算會計淨所得,使得真實應稅所得往往低於會計淨所得。當期所得稅費用是本年度公司依真實應稅所得算出應於本年度繳交給國稅局或稽徵機關的金額,以會計淨所得算出的所得稅費用則是所得稅費用,兩者之差就是遞延所得稅費用。由於遞延所得稅費用不需要在當年度繳納,年度真實應稅所得低於會計淨所得,表示未來真實應稅所得將會高於會計淨所得,當年度遞延所得稅款將會在未來年度繳納故遞延稅款應記為公司的負債,但此項遞延稅款並不影響現金流量。所以,應將遞延所得稅款做為稅後盈餘的調整項。在ABC公司損益表中,8.4億元是公司所得稅費用,其中7.1億元為當期應繳所得稅費用,剩下的1.3億元則為遞延所得稅費用。
此外,與營運現金流量有關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科目是資產負債表中的淨營運資本(net working capital)。淨營運資本是流動資產扣掉流動負債。依ABC公司資產負債表,該公司20X1年和20X2年的淨營運資本分別為:
20X2年預計淨營運資本= 27.5億元= 76.1億元-48.6億元,
20X1年淨營運資本= 25.2億元= 70.7億元-45.5億元。
淨營運資本為正,表示未來一年內將有現金的淨流入。公司除了購置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外,亦會因營運需要而對淨營運資本投資,此項投資會導致淨營運資本的變動(change in net working capital)。舉例說,ABC公司在20X2年和20X1年間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金額為2.3億元(= 27.5億元-25.2億元)。一般而言,成長型公司淨營運資本的變動大多為正值(即成長型公司對淨營運資本投資)。然而,財務管理著重的營運現金流量並不等同於淨營運資本的變動。舉例說,某公司為增加原物料的存貨需要現金支出,由於現金及存貨同屬流動資產,此項決策並不影響對淨營運資本的需求(由於現金支出會讓現金減少,和原料存貨增加正好相抵),但公司以實際現金支付所購買的原物料卻造成現金支出。
從財務管理角度來看,會計報表最大的功能在於我們可以這些報表為估算架構算出資本預算決策對公司/廠商資產、負債以及損益的影響,再經過調整算出資本預算評估時所須的各期現金流量。也就是說,我們想藉會計報表計算投資計畫淨現值所需的現金流量。
2.折舊費用的計算
由第1節的討論可知折舊費用是影響會計淨所得及營運現金流量估計的一個重要因素。折舊費用的計算涉及許多會計及稅法的規定,故以專節說明。
折舊費用是會計處理上生產過程中使用可折舊(depreciable)固定資產(如:廠房或建物或機器設備)所提列的資本費用。由於會計處理原則採收益費用並列原則,公司必須在使用固定資產產生收益的會計年度裡,提列使用該固定資產的費用。購置固定資產時,由於該項資產尚未用於生產,故不需記列購置該資產的資本支出,僅將所購買的資產列入資產項下相關科目。往後使用資產以創造收益的會計年度裡,提列使用該固定資產的費用。購買資產時,公司已以現金支付;在運用資產投入生產的後續年度中,公司雖然有折舊費用,但未實際支付現金,因此我們必須將折舊費用加回稅後盈餘才能算出正確營運現金流量。
公司提列折舊費用的結果必會等量增加該年度資產負債平衡表中的累積折舊金額。累積折舊金額是固定資產的減項,其在資產負債平衡表中的作用是將該固定資產的價值調整為折舊後的資產淨值。固定資產原始取得成本扣除累積折舊金額後的淨額稱為該固定資產在該時點的帳面價值(book value)。因此,當公司處分資產時,若出售資產所得的價款高於出售時該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就產生處分資產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反之,則會產生處分資產的資本損失(capital loss)。由於資產處分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是所得的一部份,必須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資產處分損失則是費用的一部份,亦可扣抵營利事業所得稅。
說明不同折舊方法前,先定義計算折舊所須的專有名詞:
折舊年限:稅法必須認定各種固定資產的耐用年限,以便公司在使用年限內提列使用該資產的折舊費用。折舊年限與固定資產的真正使用壽命亦無一定關係;折舊年限僅表示公司在此年限內可攤提折舊費用。若固定資產的真正使用年限超過折舊年限,則超過折舊年限以後的使用期間,公司不得提列任何折舊費用。
殘值:係指公司預計其資產已屆耐用期限時,會計處理上所設定的帳面價值。公司必須先設定資產殘值以及折舊年限,才能算出每年的折舊費用。資產殘值與該資產在折舊期限終了時的市場價值也沒有一定關係。
可折舊基礎(depreciable base):係指資本支出中,可於折舊年限內提列折舊費用的總金額,亦即,可折舊基礎=購置成本-殘值。可折舊基礎等於固定資產取得成本扣掉殘值。可折舊基礎將在資產折舊年限間,依照折舊公式逐年轉為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既然是攤提使用固定資產的費用,折舊費用計算必須以該固定資產對生產的貢獻為基礎。據此,折舊方法可分為直線折舊法及加速折舊法兩類。直線折舊法認為折舊費用的攤提和該資產在會計年度內使用的時間或工作的數量呈直線關係;而加速折舊法則認為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對生產的貢獻有直接關係,使用期間初期的貢獻應比後期的貢獻更大,攤提的折舊費用亦應較高。
我國「所得稅法」第51條規定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以平均法、定率遞減法與工作時間法為主,其中平均法和工作時間法屬於直線折舊法,而定率遞減法則屬加速折舊法。依第51條規定,公司應於年度開始前預估該年度所得時,將所選擇的折舊方法申報稽徵機關核准。公司若有正當理由而需於年度中改變原使用折舊方法時,亦同。未申報者,則視為採用平均法;未申請改變者視為使用原折舊方法。各種資產耐用年數必須依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的規定,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其耐用年數除經政府獎勵可以縮短外,不得低於該表所規定的最短年限。
當其他條件相同時,折舊費用提列速度愈快,資本支出回收速度愈快。因此政府為鼓勵企業投資,會給予某些產業所使用資產或某類資產較短的折舊年限,讓折舊費用提列的速度加快。舉例說,我國「所得稅法」第51條規定:為防治水污染或空氣污染所增置之設備,其耐用年數得縮短為兩年。此外,「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5條規定:專供研究發展、實驗或品質檢驗使用的儀器設備及節省或替代能源的機器設備,得按二年加速折舊。同時,政府為加速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經營規模及生產方式的需要,對特定產業准其機器設備按所得稅法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所載年數,縮短一半來計算折舊;縮短後的年數若不滿一年,則不予計算。
以直線折舊法計算折舊費用,係依該資產在年度內使用的時間或工作的數量占該資產所能提供的總使用時間或總工作數量的比值,乘上該資產可折舊基礎。以定率遞減法計算折舊費用,係由資產當期的帳面價值乘上一定的折舊率計算所得。由於資產帳面價值逐年減少,因此每年所需提列的折舊費用亦逐年減少,因此定率遞減法屬於加速折舊法。依我國「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48條規定,各種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其費用計算公式為
平均法:以可折舊基礎按耐用年數平均分攤來計算各年度折舊費用:
年度折舊費用
工作時間法:以可折舊基礎除以預估的工作總時數算出每一單位時間所應負擔的折舊費用,再乘以各年度使用的工作時間,即得各年度的折舊費用。實務上,稅法另有以下規定:所估計的工作總時間不得短於固定資產耐用年限表所規定的耐用年數。
單位時間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單位時間折舊費用× 該年度工作時間
定率遞減法:以各年度期初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做為該年度計算折舊的基數,再以一定比率算出該年度折舊費用。假設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率為
,固定資產購置成本為c。定率遞減法所算出各年度折舊費用及年度結束時帳面價值的公式為
第t年的折舊費用:
第t年結束時的帳面價值:
稅法對採用定律遞減法的殘值有以下的規定:採用定率遞減法者,其最後一年度未折舊餘額(即殘值),以等於購置成本十分之一為合度。假設耐用年數為n,定率遞減法折舊率計算方式如下:
殘值
由上式可算出年折舊率(
):
因此只要公司知道資產耐用年數(n),就可算出每年的折舊率。下表為不同耐用年數所算出的折舊率:
耐用年數折舊率(%)耐用年數折舊率(%)耐用年數折舊率(%)
2 68.4
8 25.0 24 9.1
3 53.6 9 22.6 25 8.8
4 43.8 10 20.6 30 7.4
5 36.9 12 17.5 35 6.4
6 31.9 15 14.3 40 5.6
7 28.0 20 10.9 50 4.5
例子:
ABC公司於20X1年初購置A、B、C三套生產設備,其購置成本、殘值以及折舊方法分別為:
生產設備A B C
折舊方法平均法定率遞減法工作時間法
購置成本300,000元400,000元500,000元
殘值50,000元40,000元50,000元
折舊年限5年8年-
折舊率- 25% -
總工作時間- - 15,000小時
工作時間- - 20X1:3000小時
20X2:3500小時
請問ABC公司在20X2年應為生產設備A、B和C各提列多少折舊費用?到了20X2年12月31日這三套生產設備的帳面價值各為多少?
生產設備A:依平均法公式,
,
金額
生產設備B:依定率遞減法,折舊費用=該年度帳面價值× 折舊率
20X1年折舊費用:
,
20X1年12月31日的帳面價值:
,
20X2年折舊費用:
,
20X2年12月31日的帳面價值:
生產設備C:依工作時間法,
,
3.如何運用會計報表估算總現金流量
公司執行某項投資計畫後,各年度所創造的額外的總現金流量決定該投資計劃的淨現值。公司各期總現金流量(total cash flow)有三個組成要素:運用固定資產所創造營運現金流量,用於購置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以及對淨營運資本投資。如前所述,投資計畫所購置的固定資產一旦開始投入生產營運就會反映在損益表中營業收益及營業費用的變動上,所以,估計總現金流量的第一步是利用預計損益表算出投資活動所創造的營運現金流量。由於營運現金收入是出售商品及勞務的收益,而營運現金支出包括營業費用及所得稅費用,所以,ABC公司的營運現金流量可用下列方式算出:
息前稅前盈餘(EBIT)21.9億元
+ 折舊費用9.0億元
30.9億元
-當期所得稅額7.1億元
營運現金流量23.8億元
由於營運現金流量反映公司執行投資計畫所產生的投資淨收益與公司籌資活動無關,計算營運現金流量時,不應包含利息費用。由於折舊費用不會影響營運現金流量,亦應將該年度折舊費用自息前稅前盈餘加回來。此外,當期所得稅費用屬於該年度現金支出,計算營運現金流量時亦應扣除。經過這兩個加減項,我們就可由損益表中的息前稅前盈餘算出營運現金流量。
資本支出用於購置固定資產會導致固定資產相關科目的變動,估計總現金流量的第二個步驟是利用預計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變動算出該年度的資本支出。依會計準則定義,固定資產淨變動(net change in fixed assets)等於固定資產的購置扣掉固定資產的處分。若某年度固定資產淨變動為正值,顯示這家公司/廠商在該年度有資本支出亦表示有現金支出。所以,我們可利用預計資產負債平衡表,算出ABC公司在20X2年用於資本支出的現金流量:
廠房、土地、機器及設備變動14.9億元
無形資產變動2.4億元
資本支出17.3億元
其中廠房、土地、機器及設備淨變動金額為14.9億元(=142.3億元-127.4億元),而無形資產淨變動金額為2.4億元(=24.5億元-22.1億元)。故用於購置固定資產的現金支出為17.3億元。
投資計畫所購置的固定資產投入生產後,公司因營運需要必須對淨營運資本投資,這部分的投資亦會影響到各期總現金流量。所以,第三個步驟是利用淨營運資本變動算出該年度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由ABC公司預計資產負債表可算出該公司在20X2年淨營運資本的變動金額為2.3億元(=27.5億元-25.2億元)。此三項現金流量加總即得投資計畫所創造的總現金流量:
營運現金流量23.8億元
資本支出(17.3億元)
對淨營運資本投資(2.3億元)
總現金流量4.2億元
營運現金流量和總現金流量對公司營運或財務狀況提供不同的資訊。營運現金流量由於並未反映資本支出以及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只是反映公司執行資本支出後所創造的投資淨收益。正常情形下,營運現金流量應該維持正值。假若一家公司的營運現金流量長期呈現負值,表示這家公司營運所創造的收益不足以支付成本,若無法即時改善,公司營運將陷入危機。另一方面,總現金流量由於考量到資本支出以及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故總現金流量有可能是負值。當一家公司正值快速成長階段,資本支出和原物料存量增加(即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都可能使總現金流量出現負值。
如同資產負債平衡表中,資產總價值必須等於債務價值加上股東權益價值的道理一樣,公司/廠商投資所創造的現金收入(以CF(A)表示,即資金來源)必須等於該年度分配給債權人的現金支出(以CF(B)表示)以及分配給公司股東的現金支出(以CF(E)表示)之和(即資金使用):
CF( A ) = CF( B ) + CF( E )。
依此邏輯,上述4.2億元的總現金流量可進一步拆解為支付給債權人(即銀行和債券持有人)的現金流量以及支付給股東的現金流量。
支付給債權人的現金流量又可分為利息及本金。依據ABC公司預計損益表及預計資產負債平衡表,可算出20X2年度支付給債權人的現金流量為
利息4.9億元
長期債務變動(1.3億元)
支付給債權人的現金總量3.6億元
其中長期債務變動為1.3億元(= 47.1億元-45.8億元)。長期債務變量為正(負)表示公司本年度舉借的金額(現金流入)大(小)於償還的本金(現金流出),長期債務變量為正(負)表示現金收入(支出)。至於支付給股東的現金流量則決定於以下三個因素:現金股利、公司買回股票(庫藏股)的金額以及發行新股所得的款項。依ABC公司的預計資產負債平衡表以及預計損益表,支付給股東的現金流量為
股利4.3億元
公司買回股票0.6億元
發行新股所得價款(4.3億元)
支付給股東的現金總量0.6億元
其中公司買回股票金額為0.6億元(= 2.6億元-2.0億元),發行新股所得的價款為4.3億元((5.5億元-3.2億元)+(34.7億元-32.7億元))。買回股票以及發放股利屬現金支出,發行新股所得價款則屬現金收入。
本章一開始就提醒讀者:估算投資計劃的資本支出時,不應將非屬執行這個計劃所支付的現金流量記入,更不應忘記與執行這個計畫有關的機會成本計入。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實際運用仍需小心謹慎。
首先,沉入成本(sunk costs)係指已支付且資本預算決策無法改變的成本。由於這些成本已經支付,是否接受一個投資計劃無法改變現金已支付的事實,就如同「覆水難收」一樣。所以,計算投資計劃所創造的現金流量時,應剔除這些成本。也就是說,沉入成本不應記列為投資計劃現金支出。
例
子:
台法乳品公司正評估是否於下年度增設一條山藥優酪乳生產線。為了了解市場對山藥優酪乳需求是否已大到需要增設此條生產線,該公司以100萬元委託大奧多廣告公司進行市場調查,這筆支出將在本年度執行完畢。請問這100萬元的市調費用是否應記入這個投資計劃的現金支出?
由於100萬元已在本年度支出,縱使未來台法乳品公司資本預算決策為何,都不會改變本年度已付出100萬元的事實。所以,100萬元的市調費用屬於沉入成本。當然進行市調屬於資本預算決策的一部份,而且市調的結果對是否增設新的生產線有其影響,但未來資本預算決策如何都不會改變已支出100萬元的事實,故不應列入投資計劃的現金支出。
計算投資計劃現金流量增量時,另一個常為人忽略的是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s),尤其是在評估是否使用閒置固定資產時,評估者極易忽略使用該資產的機會成本。閒置固定資產一旦用於投資計劃而無法租售,則擁有此項資產的公司將因無法租售而損失潛在的收益,此即為投資計劃使用該資產的機會成本。它之所以稱為機會成本,係因該公司一旦將此項資產用於新的投資計劃,該公司勢必放棄此項資產用於其他用途所創造收益的機會。
例
子:
南
台灣倉儲公司在高雄市有一座閒置倉庫。為因應全球運籌中心發展趨勢,該公司正評估將此座倉庫改建為物流中心(假設物流中心預計可使用十年,十年後無須再使用這座倉庫)。請問該公司估算資本支出時,是否應將處分倉庫的價值記為資本支出的一項?
出
售這座閒置倉庫將會為公司帶來出售倉庫及土地的收益;縱使只是出租,公司也有租金收入,所以,公司將這座閒置倉庫改建為物流中心並非完全沒有成本,而機會成本就是出售倉庫及土地可得價款或未來租金收益的現值。正確記列的方式應是在估計資本支出時記入使用土地的機會成本;另在投資計劃執行結束後,再將土地機會成本記為現金收入(即負項),表示土地恢復閒置。既然沒有使用計劃,就無喪失其他創造收益機會可言。
最後,估算現金流量增量時,我們必須估算投資計劃所產生的外溢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外溢效果係屬新的投資計劃對現有公司營運所產生的侵蝕效果(erosion effects)。
例
子:
IMC汽車公司正評估生產多功能休旅式轎車的投資計畫。該公司一旦決定生產這款轎車時,勢必衝擊到公司現有傳統式轎車的銷售。請問推出這款多功能休旅式轎車可能創造出來的收益及盈餘是否就是這項投資計劃現金流入的增量?
推出這款休旅式轎車所增加的收益有一部份係來自於消費者對該公司現有款式轎車需求的減少。這種替代效果就是所謂的侵蝕效果。若我們忽略侵蝕效果,會有高估投資計劃的營運現金流量的現象。投資計畫淨現值被高估的結果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資本預算決策。
4. 物價膨脹與資本預算決策
物價膨脹(inflation) 表示物價水準不再是固定不變。物價水準波動自然對營運活動中營業收益和營業成本有所影響。本節將討論物價膨脹對投資計劃執行期間各期營運現金流量的影響。若營運現金流量的評估受到物價膨脹的影響,計算投資計劃淨現值時應如何選擇適當的折現率?首先介紹名目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再討論兩者的關係。名目利率就是計算投資收益及投資成本時皆以貨幣為計價單位。依第四章的討論,一年期名目利率的定義為
。
相對於一年期名目利率,一年期實質利率是以「商品」為計價單位所算出的資產報酬率(以ί表示):
。
「商品數量」是衡量貨幣的購買力,「商品數量」和貨幣金額存有以下的關係:「商品數量」×「商品價格」=金額。依此邏輯,一年期名目利率和實質利率間存在以下的關係:
,
式中(p)e為下一年度物價水準預期值,p為本年度物價水準,而πe為預期物價膨脹率(expected inflation rate):(p)e =(1+πe)p。若r,ί 和πe的值均不大於7%時,則一年期名目利率和一年期實質利率關係式可簡化為
r = ί +πe。
例子:
南美某國經歷一場金融危機,其一年期名目利率曾上漲到300%,而預期物價膨脹率亦高達280%,請問該國實質利率水準為多少?利用實質利率和名目利率間精確關係式可算出一年期實質利率(i)為
若我們忽略近似關係式(
)背後的假設,直接以近似關係式算出一年期實質利率:
。
由此可看出,若名目利率和預期物價膨脹率遠大於7%時,近似關係式所得到結果的誤差很大。
由實際資料來看,實質利率波動幅度不大且無明顯的上升趨勢(upward trend)。為分析方便,假設實質利率( i ) 為固定常數值,由名目利率和實質利率關係式可知:名目利率的變動係反映市場預期物價膨脹率的變動。這也是為何利率期限結構對了解市場如何對物價膨脹預期提供有用的資訊。
例子:
若一年期純折現率
( r01)
以及二年期純折現率
( r02)
分別是5%與6%。假設一年期實質純折現率(
)均維持在3%。請問此時市場對未來兩年物價膨脹率的預測為何?
首
先,利用一年期實質利率(
)與一年期名目利率(
r01)關係式算出第0期的預期物價膨脹率(
):
至於計算下一期市場預期物價膨脹率(
)
的方法有二種。第一種算法是利用兩年期名目純折現率(
r02)和實質純折現率(
)間精確關係式加上已算出的
直接算出
:
,(1)
由於
值已算出,利用下式可算出
:
利用
關係式,式
(1) 可改寫為:
由第三章一年期遠期利率的定義:
f12=
上式又可改寫為
所以,第二種方法是先算出下一期的一年期遠期利率(
)後,再算出
=
若名目利率的變動反映市場預期未來物價膨脹率的變動。假設利率期限結構呈現下降型態,表示市場預期未來物價膨脹率將呈下降走勢。另一方面,若利率結構呈現上升型態,表示市場預期未來物價膨脹率將呈上升走勢。也就是說,當實質利率為固定常數時,利率期限結構反映市場對未來物價膨脹率的預期。投資計劃期間,物價一旦有波動,評估者必須評估物價膨脹對營業收益和成本的影響。下面的例子將說明物價膨脹如何影響到投資計劃的評估。
例
子:
A
BC公司考慮增購一套生產直排輪的機器設備,此項設備預期使用期限為五年,使用期限屆滿後沒有任何殘值,折舊採平均法。此項設備購置成本為750萬元。公司財務部門預估五年內物價沒有任何波動,並預估未來五年內此項投資計劃對該公司營業收益以及成本的影響(如下表)。此項投資計劃的資本機會成本(r) 為9%。
單位:萬元
年
次
1
2
3
4
5
營業收益
(營業成本)
(折舊費用)
400
(150)
(150)
500
(250)
(150)
600
(350)
(150)
700
(450)
(150)
800
(550)
(150)
稅前盈餘
(應繳稅款/稅率=50%)
折舊費用
100
(50)
150
100
(50)
150
100
(50)
150
100
(50)
150
100
(50)
150
營運現金流量
200
200
200
200
200
算出各年度營運現金流量後,利用淨現值公式算出此項投資計劃的淨現值:
由
於淨現值為正,ABC公司應執行此項投資計劃。由於未來五年物價水準維持不變,故未來五年預計損益表中的數字可視為以第0期貨幣衡量的營業收益與營業成本。
經ABC公司財務部門初步評估認為未來五年內物價水準會有所波動,資本預算決策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物價膨脹對公司的營業收益及成本的影響。下表為一年期至五年期純折現率水準,假設未來五年內一年期實質純折現率( i ) 均維持在9%水準:
到
期期限(t) 1 2 3 4 5
rot 15% 14% 15% 16% 17%
利用上表以及實質純折現率就可算出未來五年的預期物價膨脹率:
t 0 1 2 3 4
5.50% 3.67% 7.36% 9.22% 11.09%
算出未來五年的預期物價膨脹率後,ABC公司的財務部門還須估算計劃期間內物價膨脹對此項投資計劃營收及成本的影響。經財務部門估算預期物價膨脹將使未來五年成本每年上漲8%,而營業收益則每年增加7%。依財務部門的估計,重新計算各年度營運現金流量:
單位:萬元
年
次1 2 3 4 5
營業收益428 572.45 735.03 917.55 1122.04
(營業成本) 162 291.6 440.9 612.22 808.13
(折舊費用) 150 150 150 150 150
稅前盈餘116 130.85 144.13 155.34 163.91
(應繳稅款/
稅率=50%) 58 65.42 72.06 77.67 81.95
折舊費用150 150 150 150 150
營運現金流量208 215.42 222.06 227.67 231.95
一旦物價膨脹對營收和成本產生影響,各年度營收與成本都必須隨物價水準變動而有所調整,舉例說,第一年營收原是400萬元,由於第一年因物價膨脹使得營收增加7%,故第一年營收以該年度的物價水準衡量應為428萬元(=400萬×1.07),第一年營業成本以該年度的物價水準衡量應為162萬元(=150萬×1.08),往後年度名目營收及名目成本以此類推。由於各年度的預期物價膨脹率不同,使得不同到期期限的純折現率不會相同,所以在計算這項投資計劃的淨現值時,應使用名目純折現率分別對各年度名目營運現金流量折現:
由於投資計劃的淨現值為負,故不應選擇這個計劃。
縱使物價水準不變(π = 0)
,ABC公司財務部門原所算出營運現金流量還需進一步調整,才能轉換為實質營運現金流量。若表中的各期營收以及成本都是以第0期價格衡量,則可視為實質營收及實質成本。然而表中各年度折舊費用100萬元卻不是實質費用,所以,必須先將各年度折舊費用轉換為實質折舊費用。實質折舊費用應以預期物價膨脹率(
)
調整而得:
單位:萬元
年次1 2 3 4 5
實質折舊費用142.18
137.15 127.74 116.96 105.28
表中的數字是利用以下的公式得出:
。
算
出以第0期貨幣衡量的實質折舊費用就可算出各期實質營運現金流量:
年次1 2 3 4 5
實
質營收400
500 600 700 800
(實質成本) 150 250 350 450 550
(實質折舊費用) 142.2 137.2 127.7 117.0 105.3
實
質稅前盈餘107.8
112.8 122.3 133.0 144.7
(應繳稅款/
稅率=50%) 53.9 56.4 61.2 66.5 72.4
實質折舊費用142.2 137.2 127.7 117.0 105.3
實
質營運現金
流量196.1 193.6 188.9 183.5 177.7
最後以實質利率(9%)作為折現率,利用淨現值公式算出此項投資計劃的實質淨現值:
由於淨現值為負,故不應接受此計畫。這個和以名目現金流量所算出的名目淨現值答案相同。若物價膨脹率對營收以及成本的影響不同,兩種方法算出的實際數字有所出入,但投資決策不會不同。
為何考慮物價膨脹對投資計劃的營收及收入影響後,投資計劃的淨現值會轉為負值?原因有二:物價膨脹對成本的影響大於對營收的影響以及折舊費用的提列不受物價膨脹影響。
最後,在有物價膨脹情形下,評估投資計劃時,到底應選擇名目純折現率或實質純折現率做為投資計劃的折現率?純折現率可用名目或實質方式表示,同樣的各期現金流量亦可用名目(即以當期價格來計算營收和成本) 或實質(即以特定的某一期價格來計算營收和成本) 來計算。既然,現金流量和折現率都可用名目或實質來表現,選擇衡量方式就應注意到一致性原則:名目現金流量應以名目純折現率折現,而實質現金流量應以實質純折現率折現。當物價波動對營業收益、營業成本以及折舊費用的影響相同且等於物價波動幅度,則兩者所得到的結果應該相同。
例子:
ZF公司正考慮一項兩年期的投資計劃,各年度名目現金流量為
年次0 1 2
名
目現金流量-1000
600 650
(單位:萬元)
假設風險相同的二年期到期殖利率(k02)為14%,而未來兩年的預期物價膨脹率皆為5%。請問ZF公司應否接受此項計劃?
方法一:以名目純折現率對名目現金流量折現。利用淨現值公式,可算出投資計劃的名目淨現值:
由於淨現值為正,ZF公司應接受這個投資計劃。
方法二:以實質純折現率對實質現金流量折現。首先,我們先算出各期實質現金流量:
年次0 1 2
實
質現金流量-1000
571.43 589.57
上表中,實質現金流量係以第0期價格來計算。亦即,實質現金流量的購買力會因物價膨脹而下降:
而
。上表中未來現金流量均以第0期價格計算故實質現金流量不受物價水準變動所影響。二年期實質到期殖利率為8.57%
(1.14/1.05-1),此投資計劃的實質淨現值為
以名目或實質現金流量計算淨現值,只要以適當的名目或實質利率做為折現率,所得到的答案會相同。
兩者有相同答案的原因在於物價膨脹率對利率和營運現金流量的影響一樣。為說明此點,現再將前節中的例子,將投資計劃評估過程中名目折現率改為實質折現率,則各期名目營運現金流量亦應改為實質營運現金流量,所得到的答案相同。縱使物價膨脹對營業收益、營業成本或折舊費用影響不同,只要掌握以下原則:以名目(實質)營運現金流量計算淨現值時,必須以名目(實質)利率做為折現率,所得到的結果會一致。
5.資本預算評估實例
本節將以實例說明完整的資本預算決策。美國Baldwin公司創立於1965年的運動器材公司,所生產網球、籃球、美式足球及高爾夫球皆為領導廠牌。1996年,公司總裁認為亮彩型保齡球有其市場潛力。如果選擇這項投資計劃應會為公司創造更多的營運現金流量。由於Baldwin公司具有生產成本的優勢,其他廠商短期內要切入這塊市場的難度較高,故公司經營階層評估短期內應不至於出現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
經董事會討論,決議先評估亮彩型保齡球的市場接納度。為此Baldwin公司選定洛杉磯、費城及芝加哥三個城市進行市場調查。從所回收的問卷來看,結果比預期要好,初步估計亮彩保齡球應有10%-15% 的市占率。此項市調費用為25萬美元。接下來,Baldwin公司開始規劃投資計劃。未來生產地點將設在位於洛杉磯近郊該公司所擁有的閒置工廠。此閒置工廠若不使用轉而出售,預計所得價款為15萬元,這座廠房目前殘值為零。生產亮彩保齡球的機器設備要10 萬美元。使用五年後,預計出售該機器設備所得價款為3萬美元。這部機器往後五年預估的年產量分為:5000顆、8000顆、12,000顆、10,000顆以及6000顆。第一年,每顆保齡球的售價為20元。考量市場的競爭,公司預期亮彩保齡球價格難以大幅上漲,故預估每年每顆保齡球售價平均上漲2%。另一方面,由於原物料成本上漲,Baldwin公司預計生產亮彩型的單位成本每年上漲10%,第一年單位成本每顆10 元。目前該公司適用的公司所得稅率為34%。依照以上敘述,資本預算決策的第一個步驟是將此項投資計劃各年度現金流量增量表示如下:
表6.3:Baldwin公司現金流量增量表
單位:萬美元
年次0 1 2 3 4 5
資
本支出
機器設備(1) -10 2.176
廠房(機會成本)(2)-15 15
淨營運資本需求1 1 1.632 2.497 2.122 0
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3)-1 0 -0.632 -0.865 0.375 2.122
投資現金流量(4)=(1)+(2)+(3) -26 0 -0.632 -0.865 0.375 19.29
營業收益與成本
營業收益(5) 10 16.32 24.97 21.22 12.99
營業成本(6) 5 8.8 14.52 13.31 8.784
折舊費用2 3.2 1.92 1.152 1.152
稅前盈餘3 4.32 8.532 6.758 3.054所得稅額(稅率=34%)(7) 1.02 1.469 2.901 2.298 1.038
營運現金流量(8)(=(5)-(6)-(7))0 3.98 6.051 7.551 5.612 3.168
總現金流量(4)+ (8) -26 3.98 5.419 6.686 5.987 22.46
表6.3中,資本支出主要項目是Baldwin公司在第0期購置機器設備費用10萬元,使用廠房的機會成本15萬元。雖然,目前廠房處閒置狀態,一旦它用於生產亮彩型保齡球就不能用於出售或出租,故出售廠房所得的價款15萬元就是使用廠房的機會成本。五年後,投資計劃結束,廠房恢復閒置,此時應再記入現金收入15萬元。市調花費的成本25萬元因屬沉入成本不應記為資本支出。其次,各年度的折舊費用係依美國1986年租稅改革法案中折舊表提列。此折舊表中列有三年、五年以及七年回收期。美國內地稅務署(IRS)核定Baldwin公司此項投資計劃的機器設備可分五年依折舊表提列折舊費用。內地稅務署在編製折舊表時假設廠商係於第1期中購置機器設備,故五年使用年限實際上是由第1期到第6期結束。下表為各年度Baldwin公司可提列的折舊費用:
年度1 2 3 4 5 6
折舊費用20,000
32,000 19,200 11,520 11,520 5,760 單位:元
為因應生產營運規模擴大的需要,公司必須增加現金持有以應付突發狀況,增加原物料的存貨以因應產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公司為擴展業務允許以信用方式銷售亮彩型保齡球亦會造成應收帳款的增加,這些都會造成Baldwin公司對淨營運資本需求的增加。所以,計劃執行的初期,Baldwin公司對淨營運資本需求將會增加,這個計劃執行結束後,Baldwin會回收所有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更具體的說,投資計劃執行完畢後,所有因這個計劃而增加的存貨要出清,因應這個計劃所增加的現金持有亦要跟著減少,而所有應收帳款都要回收。
現以第一年為例,說明如何估計Baldwin公司對淨營運資本的需求。Baldwin財務部門預測第一年的營業收益為10萬元,而營業費用為5萬元,若營業收益及營業成本皆以現金方式交易,則Baldwin公司第一年應有5萬元的現金收入,但該公司財務部門為因應此項投資計畫做了以下的調整:
營業收益中有9000元是採信用交易,故第一年只有9.1萬元的現金收入而9000元的應收帳款應可在第二年收回現金。
第一年5萬元的營業成本中有3000元不必以現金支付,故應記為應付帳款,所以,Baldwin公司在第一年將有4.7萬元的現金支出以及3000元的應付帳款。
由於產量增加,Baldwin公司決定在第一年增加2500元的存貨。
為避免現金存量不足,Baldwin公司決定增加1500元現金的持有。
基於上述四項的調整,我們可算出第一年Baldwin公司對淨營運資本的需求:
。
假設未來五年Baldwin公司對淨營運資本需求係以該年度營業收益的10%來估計。算出未來五年各年度對淨營運資本需求後,就可利用各期對淨營運資本需求數的變動算出Baldwin公司各年度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此外,公司或廠商預估第0期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金額為1萬美元。第一年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金額為0(=1萬元-1萬元),第二年的淨營運資本投資金額為0.632萬元(=1.632萬元-1萬元),到了第四年則開始回收,直至第五年則減為零。由於投資計劃執行的初期,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必須由公司的其他部門來籌措,所以,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應視為現金支出。
表6.3中營業收益係依據公司所估計的亮彩型保齡球需求量以及價格所算出,而營業成本則是依產量以及單位生產成本所算出。(舉例說,第一年亮彩型保齡球每顆售價20元,年產量為5000顆,營業收益為10萬元)。由於價格每年上漲2%,故第二年的每顆單價上漲為20.4元(=20元×1.02),該年的年產量為8000顆,故營業收益為16.32萬元(=20.4 元× 8000)。營業成本則是由每顆的單位成本乘以年產量算出。營業收益以及營業成本估計是否準確取決於Baldwin公司對保齡球單價年成長率以及成本年成長率的估計。
接著,利用營業收益及營業成本算出投資計劃所創造的會計淨所得(稅後盈餘),然後再做必要的調整。公司每年所提列的折舊費用係依稅法的折舊表,第一年到第五年累積折舊費用為9.424萬元,第五年結束時,機器設備的殘值為0.576萬元。出售機器設備得款3萬元,該公司應有2.424萬元(=3萬元-0.576萬元)處分機器設備的資本利得,此項資本利得應繳的所得稅為0.824萬元(=2.424萬元×0.34)。扣除此項應繳所得稅額,公司出售機器設備後將有2.176萬元的現金收入(=3萬元-0.824萬元)。此項金額應在第五期機器設備項下記為現金收入。營業收益扣除營業成本以及折舊費用就是稅前盈餘。Baldwin公司適用的公司所得稅率為34%,34%乘上稅前盈餘就算出應繳的所得稅。最後,稅前盈餘扣掉應繳納的所得稅即得稅後盈餘。依前述討論,稅後盈餘不等於營運現金流量,營運現金流量等於稅前盈餘扣掉稅負加上折舊費用。在表6.3中,Baldwin公司已算出投資現金流量(即資本支出加上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投資現金流量和營運現金流量加總即得投資計劃的總現金流量。有了投資計劃各年度的總現金流量,就可算出投資計劃的淨現值。假設資本機會成本(r)為10%,Baldwin公司此項投資計劃的淨現值為51萬588元。由於淨現值為正,Baldwin應選擇此項計劃。
由於幾乎所有投資計畫的資本支出部分係由向外舉借,或許有人會質疑為何不見利息費用。這個例子中,Baldwin公司增設亮彩型保齡球生產線後,公司營收增加,其可舉借的額度(debt capacity)亦跟著增加,但Baldwin公司似乎並未對此項投資計劃財源的籌措做任何處理。到目前為止,在估算投資計劃的營運現金流量時,我們皆假設投資計劃的財源係由保留盈餘或發行新股而來。若籌措財源不是由上述兩種方式取得時,我們亦不對現金流量的估計值做調整,而是對折現率做調整。簡單的說,調整後的折現率將反映籌資決策所帶來的風險(此部份將於第十章討論)。本章只是單純討論投資計劃是否值得執行(即只看資本預算決策是否能為公司/廠商創造更多的財富)。
習題:
Best公司財務部門正評估一項投資計畫,初步評估結果列於下表:
年度0 1 2 3 4
營業收益7000
7000 7000 7000
營運成本2000 2000 2000 2000
資本支出-10,000
折舊費用2500 2500 2500 2500
淨營運資本200 250 300 200 0
單位:萬元
假設Best公司適用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率(τ)為25%。第四年結束時,出售機器設備預計可得款2000萬元。此項投資計劃將使用Best公司所擁有的閒置廠房,目前該廠房的價值為1億元。
請算出各年度稅前盈餘及稅後盈餘。
假設國稅局所核定的折舊計算方式與Best公司預計採用的公式相同。請算出各年度營運現金流量。
請算出各年度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
請算出各年度資本支出。
假設資本(機會)成本為12%,請算出此項計畫的淨現值。
ABC公司目前正評估如何處理公司所擁有的廠房及倉庫。當初的購置成本為2250萬元,廠房及倉庫現租予BB公司使用,月租金為10萬元。經詢問BB公司,BB公司有意再租15年。除了繼續租予BB公司外,ABC公司亦可收回改良後自行使用。收回後,廠房及倉庫可用於生產產品A或商品B。這兩個生產方案的資本支出及各年度現金收入與現金支出為:
方案A 方案B
建物改良支出360萬元540萬元
機器設備1440萬元1620萬元
未來15年每年稅前現金收入1050萬元1275萬元
未來15年每年稅前現金支出600萬元750萬元
十五年後,由於該廠房倉庫將不敷使用,ABC公司打算再出租給其他公司。出租前,若執行方案A(方案B),ABC公司必須先支付37.5萬元(281.25萬元)做為建物改良費用;這些建物改良費用均可抵減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ABC公司所有廠房倉庫使用年限為30年,殘值為零。兩方案中,建物改良部分及機器設備使用年限均為15年,殘值為零,使用年限內各年度折舊費用的提列將依平均法計算。目前,ABC公司適用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為25%,資本(機會)成本為12%。
為簡化分析,假設所有的現金收入與現金支出皆在年度結束時完成,而建物改良及機器設備的費用係在第0期結束時支付。請問ABC公司所擁有的廠房與機器設備應繼續出租或收回自用?
ABC公司考慮汰換現有主機系統,目前有兩套系統(系統A和系統B)可供選擇。系統A係屬較高階層商品,購置成本125萬元,有五年的使用年限,而系統B則屬中階商品,購買成本只要100萬元,但只有三年的使用年限。這兩套系統的性能都符合ABC公司的需求。兩套系統均採直線折舊法,依使用年限分年平均提列折舊。三年後,出售系統A預計可得款25萬元。系統B每年稅後的營業成本(包括維修及租用軟體費用)為40萬元。目前,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為15%,而資本機會成本(r)為10%。請問系統A每年稅後的營業成本應該是多少才讓ABC公司經營階層對兩套系統有相同的偏好?
由於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ABC公司打算更換目前所使用的天然氣鍋爐。該公司的財務部門受命負責更換資本預算的評估。最近,立法院亦完成三讀對使用太陽能鍋爐的廠商給予租稅減免的獎勵:購置太陽能源設備的廠商,其購置費用的20%可用於抵減當期營利事業所得稅;此項抵減不能退稅,但可百分之百抵減應納稅款。ABC公司目前使用的鍋爐還有15年的使用壽命,本期出售該鍋爐預計可得款8萬元,而新的太陽能鍋爐也有15年的使用壽命。新系統的購置成本為24萬元,而現有系統目前殘值為10萬元。15年後,兩套系統均無任何殘值。這兩套系統均採取直線折舊法,分15年平均提列折舊費用。此外,新系統每年可節省100萬立方英呎的天然氣,目前每1000立方英呎天然氣價格為20.4元。新系統的維修費用亦較現有系統維修費用每年節省4000元。目前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為20%,而資本機會成本為10%。請問ABC公司財務部門應否建議公司更換鍋爐。
朱一受聘肥而益科技肥料公司財務長,該公司目前正評估一項六年期高科技有機肥投資計劃,並打算聘王韭為產品代言人。此項投資計劃第0期的資本支出為1000萬元,整個機器設備將安裝在該公司目前所有的一塊閒置土地上,土地的市場價值為5000萬元。機器設備使用六年後,出售可得價款200萬元。機器設備使用年限為10年,10年後將無任何帳面價值,折舊費用提列採直線式折舊法,每年平均提列折舊費用。
朱一預估此項投資及產銷計劃第一年到第六年間每年對淨營運資本的需求為此科技有機肥料的年銷售金額的10%,第0期該公司對淨營運資本需求數為0。肥而益公司預估第一年到第六年各年度銷貨收益及成本為
年次1 2 3 4 5 6
銷貨收益47.5
1065 2450 3340 2225 1113
銷貨成本76.1 638.8 1469 2004 1334 668
管銷費用200 100 100 100 100 100
單位:萬元
目前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為10%,而資本機會成本(r)為10%:
請算出各年度肥而益公司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金額。
請算出第0期(本期)的資本支出。
請算出第一年至第六年的營運現金流量。
請問朱一應否建議董事會同意此項投資計劃。
ABC公司是一家生產組合家具的公司,該公司正評估是否生產OA設備。該公司預估,生產OA設備將不會影響現有組合家具的市場。生產OA設備新機器的售價為2000萬元,另外需要300萬元安裝及試轉費用。公司預計新機器能夠使用四年,採定率折舊法,四年後機器設備殘值為總成本的10%。該公司生產部門認為該機器在四年後市場的價值為300萬元。
ABC公司行銷部門預估在未來四年中,生產OA設備將會為公司每年帶來1000萬元的營業收入。而生產部門則預計新生產線在未來五年中,前兩年每年將增加營運成本300萬元;後兩年各增加400萬元。若要執行此項計畫,ABC公司尚需在本期增加300萬元對淨營運資本的投資。假設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為25%,資本機會成本為9%,請問此項投資計劃的淨現值為多少?ABC公司應否執行生產OA設備的計劃?
7. 中新證券公司現考慮更新電腦系統,新系統的售價為50萬元。依促升條例,中新公司可立即享受購置新系統成本的10%做為租稅抵減。此外,中新公司可將資本支出中的45萬元分三年提列折舊費用:各年提列比率分別是25%,38%以及37%。新電腦系統需要三年的維修合約,新公司必須依約於每年年初支付25000元的維修費用。三年後,出售這套電腦系統所得價款為5萬元,目前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為46%。
(a)請算出購置此套系統後,各期的營業現金流量。
同時,電腦公司亦提供租賃服務。若中新公司決定採取租賃方式租用電腦系統三年,每年年初須支付205,092.01元的租賃費用。租賃費用包括所有的服務。若中新公司決定不採租賃方法而採購置方式時,此項電腦系統所需的資本支出則向銀行借款支應。
(b)請問銀行最高放款利率不得超過多少方有可能取得此筆貸款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