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歡迎您光臨麥芽教案,本站提供教PPT、教案、圖片、影片、幼兒園資源下載!立即加入VIP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點評《變洞洞》含反思

    Word下載 芮醉冬   2023-03-07   184

    《大班健康教案點評《變洞洞》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1、體驗在變洞洞遊戲中的樂趣,願意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瞭解「圍集」的概念,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線洞洞。

    3、能主動參與遊戲。與同伴合作玩洞洞的遊戲。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準備

    l、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體各部位已經有一定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球15個左右、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1、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教師用身體各部位變大象,變茶壺……

    (2)教師用手掌變出一個洞洞,引導幼兒思考:這像什麼?(水杯、望遠鏡)引導幼兒說這是一個小洞洞。

    (3)請幼兒尋找身體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臍、耳孔)

    (4)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變洞洞。

    (5)教師與幼兒交換角色,幼兒發令。教師變出沒有封閉的洞洞。引導幼兒理解「圍集」的概念,教師提問:為什麼老師變出來的不是洞洞?

    2、變洞洞遊戲

    (1)男女幼兒分組變洞洞。教師:看誰的洞洞最結實,可以讓好朋友的報紙球鑽過去。

    (2)請小朋友想辦法,變出大一些的洞洞,讓你的好朋友鑽過去。

    (3)請大家動腦筋和好朋友合作,變出能讓老師鑽過去的大洞。

    (4)教師鑽過的「洞洞」就跟在老師身後變成小火車,直到大家圍成一個圓圈。

    3、延伸活動

    大家試一試,除了用我們自己的身體變洞洞,還有什麼能幫助我們一起變洞洞?(牆壁、桌子、板凳)

    反思

    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是這個活動的重點之一,我設計了能讓每個孩子很快進入角色的匯入遊戲「變魔術」,將每一次探索和難度的提升滲透到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中;而掌握洞的正確概念,並能夠用各種肢體語言準確地表現出來是這個活動的另一個重點.我藉助的則是讓小小報紙球穿過的遊戲。在實際施教過程中,由於地域的不同、孩子認知水平的不同.相同的設計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

    環節一:變魔術。在甘南,40名大班孩子不太習慣地坐在地上,我讓孩子們玩手指變魔術的遊戲時,有部分孩子沒有領會要把小手拿出來,我馬上「變」出了大拇指,走到每個孩子面前,互相用拇指點點頭,於是孩子們的臉上有了開心的笑容;在西寧,20名中班孩子隨意坐成一圈,一聽說我要變魔術了,高興地模仿著我的動作,一會兒變成大水壺。一會兒變成小狐狸。

    環節二:找洞洞。在甘南,我請孩子們在自己身體上尋找洞洞,孩子們找到了身體上的各種洞:眼睛、嘴巴、肚臍、鼻孔、手指變成的洞等,我馬上進入到下一個環節,兩手張開,請孩子們用準確的語言說出為什麼這不是一個洞;在西寧,孩子們找了很久,興趣依然非常高漲,耳朵、嘴巴、眼睛、肚臍,還有的孩子指著自己的衣服口袋說:「這裡有個大洞!」

    環節三:變洞洞。在甘南,當我發現一個孩子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和別人變得不一樣時,馬上招呼其他幼兒來看看他是怎麼變的,於是所有的孩子都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我在旁邊不斷地提醒:動動你的小腦筋.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嗎?有一個孩子用雙手交叉變成了洞,我馬上朝他點了點頭,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說:「你能再試試嗎?」孩子馬上心領神會,用腳變出了洞洞。在西寧,在我們討論到變出不一樣的方法時.我注意讓孩子示範的機會多一些.不再只示範一位孩子的動作,每當看到一名孩子用身體的各部位變化有所不同時,馬上表揚,這下子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設計不同的動作讓小紙球穿過了。

    環節四:玩洞洞。在甘南,孩子們變出了洞洞,都等著我用紙球來「檢驗」洞洞是否結實.我趕緊請孩子們分成兩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對面,當一組變洞洞的時候另一組就把手中的報紙球從洞洞裡扔過去,我做過示範後孩子們就非常投入地玩了起來;在西寧,該分組了,可孩子們仍然對不同的造型興趣不減,於是我讓孩子們兩人一組。互相玩扔報紙球的遊戲,我在一旁觀察和個別指導。

    在兩次活動後我進行了分析,總的來說,這個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設計層層遞進,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自主積極的狀態,與老師配合默契。隨著教師預設情景的不斷深入,孩子們由遊離於目標之外到對活動本身產生較高的興趣,從不熟悉老師到願意和老師一同想各種辦法,貫徹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一再強調的讓幼兒在自由探索、相互學習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這個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體會一:互動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包括孩子與教師、同伴、材料的互動。良好的師幼關係是師幼互動的前提,教師要注意營造輕鬆、溫馨、激勵的良好氛圍,讓孩子信任、親近教師.願意和教師交流,願意展示自己的動作。在環節一中,甘南的孩子對席地而坐的方式不太適應,影響到了活動的引入環節,所以我利用手指互相打招呼的遊戲與每一位孩子親近,抓住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把注意力儘快投入到接下來的手指變洞洞的環節。

    體會二:只有當學習者自己覺得學習活動是有意義、有興趣的時候,他們的意識與行動才是統一的,才會表現出積極、自覺的行動,所以瞭解幼兒的年齡特點非常重要。在環節二中,甘南的活動物件是大班下學期的孩子,找尋自己身體的洞洞這種簡單問題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教師必須提高要求,讓孩子們「蹦一蹦」才能達到:而西寧的中班孩子對自我和他人的身體還有很大興趣,所以這一活動可以讓孩子們自由探索。

    體會三:雖然地域不同,生活環境有差距,但孩子們都有著極強的接受 能力,而孩子們良好的思考、探索習慣。不是一個老師或者一個活動就能夠解決的,這需要全社會包家庭、教育機構及教師的共同配合。這兩地的孩子讓我深刻感受到,平時對孩子探索性的培養有多麼重要,那珍貴的小小智慧之火是需要我們去用心呵護,需要給予孩子自我思考、互相討論的時間。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正誤,或過多地去幹預。

    體會四:無論何時何地,教師都要針對孩子的特點採取適宜的教育方式。在環節四中,我對兩地孩子分組的處理是不同的:甘南的大班孩子平時分組活動不多,他們對競賽專案特別感興趣。所以我採取了分組比賽――「看誰投得準」的遊戲活動;而我在與西寧的老師交流時瞭解到,他們班孩子平時活動就是分組,所以對自己組隊進行自主活動很熟悉,我的處理更多的是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作為一名觀察者,讓孩子在前。

    點評1

    這個活動最大的看點是整個活動體現了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具體體現在:動作發展的遞進,手指一手臂一四肢軀幹一多人的肢體配合,幼兒在洞由小變大的的過程中體驗著探索和發現的趣味性;難度的不斷遞進,個體自己變一兩人互動一多人變大洞一藉助周圍其他環境中材料變洞洞,不斷提高變化的難度,使幼兒一步步去解決問題,達到目標,是一個跳一跳的發展過程;興趣點的不斷遞進,幼兒從不理解遊戲的意圖一漸漸深入遊戲一模仿教師活動一自由創造小洞一興趣盎然地投入不斷的探索中,教師生動的趣味性語言加上恰當的肢體語言,引導、感染著每一位幼兒,師幼間形成了默契的配合。

    活動中,教師也採取了一些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對幼兒注意力和專注力的培養方面:在一個變洞一個投紙球的兩人互動活動中,投的幼兒注意力必須處在高度的集中狀態才能準確地找到相應的洞投進去,而變洞的幼兒只有快速投入地思考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身體中可「圍集」的地方。這個遊戲在最大程度上讓幼兒投入到了思考、應變的活動狀態中,幼兒在應變中體驗著變化所帶來的樂趣。此外。在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方面,教師及時發現幼在變洞洞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如舉起雙臂是洞嗎,讓幼兒在分析是不是洞洞的過程中,鞏固了「圍集」的概念,提高了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整個活動中,教師高度投入和快樂的情緒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幼兒,調動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因此整個活動可以說是快樂的、有趣的、讓幼兒不斷探索發現的肢體運動活動。

    略有不足的是,教師在施教活動中有些急促,應再放慢一些速度,提問後給予幼兒思考的時間,語速再慢一些、柔一些,心再靜一些,可能整個活動會更穩一些。

    點評2

    這個活動目標制定比較全面,從認知能力、情感、態度方面制定了目標,符合幼兒的實際;從選材上,也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教師對活動具有較強的調控能力,為每個孩子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與每個孩子進行交流,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孩子,孩子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都非常好,在活動廣度上,教師也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在孩子與教師的討論中,孩子能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或者發表個人見解,體現了活動活躍和有序,師生、生生的交流也是非常平等的;活動中,當個別孩子處於興奮狀態時,教師能自然地用開火車的形式讓活動變得有序,把這些孩子又集中到教師的視野。

    我個人認為。活動的深度可再加強一些。應充分發揮孩子身體各部位動作的能力,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想像潛能。

    小百科:洞,漢語文字,有三餘種意思,分別表示山洞、清楚透徹地、軍用讀法「零」等意思。帶「洞」的詞語有很多,諸如山洞,洞察等。

    大班健康教案點評《變洞洞》含反思這篇文章共10436字。

    請選擇支付方式

    ×
    PayPal支付
    積分支付
    剩餘積分:
    ×
    微信扫码支付 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