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歡迎您光臨麥芽教案,本站提供教PPT、教案、圖片、影片、幼兒園資源下載!立即加入VIP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聲音》含反思

    Word下載 左丘晴霞   2023-03-07   675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聲音》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主動探究瓶子裡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對生活中的聲音感興趣,瞭解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體驗探索聲音祕密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科學《有趣的聲音》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聲音感興趣,瞭解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

      2.主動探究瓶子裡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

      3.體驗探索聲音祕密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簍子、裝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幣、米粒、蠶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個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硬幣、米粒、蠶豆等物品,對生活中各種聲音感興趣,玩過讓紙發出聲音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用不開啟瓶蓋的方法尋找空瓶(聽音遊戲——找空瓶)。

      1、老師的每個簍子裡都有4個口香糖瓶,其中有一個是空的,你有什麼辦法把空瓶找出來呢?

      教師出示裝有4個瓶子的簍子,請幼兒想想、說說找出其中一個空瓶的辦法。

      2、如果不能開啟瓶蓋,你會想什麼辦法呢?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為每個人提供一個簍子,要求用不開啟瓶蓋的辦法找出空瓶。

      環節自評: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在吃瓶裝或杯裝食物時,有的習慣開啟瓶蓋檢查裡面的食物有沒有吃完,有的則會搖一搖瓶子聽一聽,於是我將觀察到的這一生活細節用在了第一環節中,意在激發孩子回憶、運用已有經驗。

      二、嘗試用各種辦法讓空瓶發出聲音(發音遊戲——玩空瓶。)

      1、小朋友真聰明,用搖一搖、聽聲音的辦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請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辦法讓它不裝東西也能發出聲音,看誰想的辦法多。

      教師鼓勵幼兒想出、玩出多種讓空瓶發出聲音的方法。

      2、你是怎麼玩的?還有不同的玩法嗎?

      請部分幼兒示範剛才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時鼓勵其他幼兒說出不同玩法。

      小結語: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這麼多讓空瓶發出聲音的辦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會兒。

      環節自評:基於第一環節的嘗試,孩子拿到空瓶後的直接認知經驗就是瓶子裝了東西搖後就會有聲音。我利用孩子們已有經驗的同時提出了具有「懸念」和「挑戰性」 的問題情境,鼓勵孩子通過多次嘗試發現了讓空瓶發出聲音的各種辦法,引導孩子在已有經驗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識即:瓶子與任何物體碰撞以後就會發出聲音。

      三、探究瓶子裡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的不同聲音(辨音遊戲——找祕密。)

      1、剩下的這3個瓶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再去仔細聽一聽,告訴我你聽出了什麼祕密。

      幼兒自主探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2、你聽出了什麼?為什麼不一樣?

      小結語:原來瓶子裡裝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猜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在教師搖動瓶子,幼兒聽聲音猜測瓶內物體並檢驗的互動環節中進行。特別幼兒對於自己猜測結果的驗證很期盼,所以教師將硬幣倒入透明瓶檢驗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4、請你也去搖一搖、聽一聽找到藏硬幣的的瓶子。

      幼兒用搖一搖、聽一聽的方法找到簍子裡藏硬幣的瓶子。

      5、那這個瓶子發出的聲音像什麼?猜猜裡面裝著什麼?你能用小耳朵幫忙找到裝米粒的瓶子嗎?

      教師請找到的小朋友分兩組將米粒倒到透明瓶子裡檢查,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米粒潑在地上,培養孩子要愛惜糧食的習慣。

      6、最後這個瓶子裡裝的什麼呢?到底是什麼我們把瓶子拿來看一看。你的瓶子裡有多少豆豆?

      幼兒瓶子裡的豆子數量為一個或許多,請幼兒先觀察自己瓶子裡的豆子,再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後再引導他們比較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大還是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小結語:原來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環節自評1:對於瓶子裡裝的物體也是精心設計的,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原則:硬幣發出的聲音特點最明顯,孩子最為熟悉,能輕鬆猜到;米粒發出的聲音和沙子、泥土發出的聲音相似,不同生活經驗的孩子便有了幾種不同的想法;而蠶豆發出的聲音對孩子來說相對陌生,孩子的猜測難度加大。

      環節自評2:在這一環節還有一個孩子十分感興趣的遊戲,就是通過聽聲音依次找出裝有硬幣、米粒的瓶子,雖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檢驗時卻用了三種不同的形式:檢驗硬幣,是孩子一個接一個搖動瓶子,其他孩子傾聽並判斷;檢驗米粒,是孩子分組將其倒入透明器皿;檢驗蠶豆,是請孩子開啟瓶蓋,並在開啟瓶蓋後發現豆豆多少的不同,再根據豆豆的多少進行分組比較聲音的大小,從而巧妙的得出「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都豆豆發出的聲音大」的結論。

      7、想一想如果瓶子裡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很大很大呢?如果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有什麼變化呢?

      8、你發現了什麼?瓶子裝得滿滿的為什麼沒有聲音了呢?

      環節自評:是不是豆豆越多,聲音越大呢?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迴圈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在孩子積累了新經驗的同時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想一想如果瓶子裡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越來越大呢?如果你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會有什麼變化?」 幼兒通過不斷嘗試,巧妙解決了這一認知衝突,改組了原有的認識結構,從而形成了新的認知結構即瓶子裡裝得滿滿的時候聲音卻沒有了。

      四、繼續探究瓶子裝滿其他東西后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指導語:瓶子裡裝滿了豆豆搖了以後就聽不到聲音,那如果裝滿了其他東西會不會發出聲音呢?請小朋友回去試一試。

      環節自評:在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孩子課後去嘗試瓶子裡裝滿其他東西是不是也聽不到聲音,讓科學真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科學活動真正成為溝通幼兒生活與學習的橋樑。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雖然選題為聲音,但是打破了幼兒園原來科學《聲音》活動中的傳統定位和一貫模式,堅持以聽聲音、玩聲音、辨聲音等遊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讓孩子們在與材料的充分互動中大膽探索,讓孩子們在不斷的驗證、交流中積累新的知識和經驗。

      對於本次活動中材料的收集與使用,我更是動了一番腦筋。如何將材料生活化、簡單化、高效化是我追求的目標。於是我收集了孩子們常見的各種口香糖瓶子,將每四個瓶子裝一個小簍子,這四個瓶子中一個是空的,其他三個瓶內分別裝著硬幣、米粒,還有豆豆,而裝豆豆的瓶子裡有的裝一粒,有的則裝許多。這些平常而熟悉的東西來源於孩子的生活,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大大激發了孩子探索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聽聽、猜猜、玩玩中感知了聲音的一些簡單規律,瞭解了聲音的一些祕密。孩子們始終保持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始終投入其中。由此可見,操作材料的選擇不以貴為重,而在於精和活,在於能在不同的環節中高效、反覆的使用。

      另外,在孩子的探索過程中如何使「自主味」體現得更為突出,這也是我需進一步思考和探討的地方。

    小百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

    請選擇支付方式

    ×
    PayPal支付
    積分支付
    剩餘積分:
    ×
    微信扫码支付 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