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108學年度第2學期
六年級【科學探究】課程教學計畫
課程架構圖
不「簡單」的 簡單機械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第二單元 微生物與食品保存
微觀世界
自然6下
獨一無二 模型創意家
課程目標:
結合「自然領域課程教學目標」發展具體科學概念的實作應用。
在科展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科學之興趣與獨立研究操作之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未來自我探究及學習的能力。
藉由『仿作』過程的組裝、觀察、測試、實驗,反覆操作運用到的科學原理,進而引發『改良』的動機,最後形成並培養『創作』的本能與習慣,並提升學生的實作與問題解決能力。
教材內容(來源):智高科學積木、uHandy行動顯微鏡、科學實驗學生手冊與網路資源等。
教學計畫:
單元主題 | 教學活動 | 學 習 目 標 | 評量方式 | 教學器材 |
不 簡 單 的 簡 單 機 械 |
力與簡單機械 |
3.能小組合作改良或創作模型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資料蒐集 *學習態度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 *平板
*智高積木 |
微 觀 世 界 |
| 1.能認識顯微鏡的構造及使用方式。 2.能了解顯微鏡的原理應用。 3.能操作不同顯微鏡進行觀察。 |
*智高積木 *uHand行動顯 微鏡 | |
模 型 創 意 家 |
自由創作與發表 | 1.回顧學過的科學原理,合作完成組裝模型。 2.了解設計中的相關原理並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 | *平板
|
評量項目:
評量項目 | 表現優異 | 表現良好 | 已經做到 | 繼續加油 | 仍需努力 |
1.能完成「不簡單的簡單機械」實作項目。 | |||||
3.能完成「微觀世界」實作項目。 | |||||
4.能完成「模型創意家」實作項目。 |
評量方式及成績計算:
評量內容 | 1.「不簡單的簡單機械」實作項目。 2.「微觀世界」實作項目。 3.「模型創意家」實作項目。 |
佔總成績之比例 | 100% |
以上為學期計畫,教師得依實際情形調整之。
教學要求及家長配合事項:
1.科學探究中所需科學積木、平板、學生手冊等皆統一於課堂中提供,是學校師生共同的資源,家長無須另外準備,但務必要求學生珍惜之;此外,課程以分組方式進行,並依照學生組裝時的提交作品、學習態度、創意及積極度等實際表現進行評分。
2.科學探究為配合自然領域課程教學進行的實作課程,以延伸科學概念與實作為發展基礎,並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實際的學習經驗和操作體驗進行引導、討論和擴展,故教學活動或順序可能依各班個別活動及組裝等進度影響而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