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自然領域課程計畫:植物大發現

格式
docx
大小
26.77 KB
頁數
12
上傳者
bg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6-07,离现在 2 13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仁武區八卦國小年級第學期部定課程【自然領域】課程計畫(新課綱-15年級)

週次

單元/主題名稱

對應領域

核心素養指標

學習重點

評量方式

議題融入

線上教學

跨領域統整或

協同教學規劃及線上教學規劃

(無則免填)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第一週

一、植物大發現

1、觀察植物

-E-A1

INb-II-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ti-II-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ah-II-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法定:環境-3

課綱:戶外-3



第二週

一、植物大發現

2、植物的莖

-E-A2

INb-II-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INe-II-11 環境的變化會影響植物生長。

pa-II-1 能運用簡單分類、製作圖表等方法,整理已有的資訊或數據。

ai-II-1 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透過不斷的探尋和提問,常會有新發現。

習作評量

學習單評量

課綱:戶外-3

線上教學

觀看課程相關影片,並於課堂進行發表

第三週

一、植物大發現

2、植物的莖

-E-A2

INb-II-4 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是互相配合的。

INb-II-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tm-II-1 能經由觀察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簡單的概念模型,進而與其生活經驗連結。

ai-II-2 透過探討自然與物質世界的規律性,感受發現的樂趣。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課綱:戶外-3

線上教學

觀看課程相關影片,並於課堂進行發表

第四週

一、植物大發現

3、植物的葉與根

-E-B1

INb-II-4 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是互相配合的。

INb-II-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pc-II-2 能利用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或圖畫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戶外-3



第五週

一、植物大發現

3、植物的葉與根

-E-A1

INb-II-4 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是互相配合的。

INb-II-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pc-II-2 能利用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或圖畫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

ah-II-2 透過有系統的分類與表達方式,與他人溝通自己的想法與發現。

習作評量

學習單評量

課綱:戶外-3



第六週

一、植物大發現

4、植物的繁衍與資源永續

-E-C1

INb-II-4 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是互相配合的。

INb-II-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pc-II-1 能專注聆聽同學報告,提出疑問或意見。並能對探究方法、過程或結果,進行檢討。

an-II-3 發覺創造和想像是科學的重要元素。

習作評量

作業評量

法定:海洋教育-2



第七週

二、奇妙的溶解

1、分辨物質的方法

-E-A1

INa-II-3 物質各有其特性,並可以依其特性與用途進行分類。

INc-II-7 利用適當的工具觀察不同大小、距離位置的物體。

pc-II-2 能利用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或圖畫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作業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安全-3



第八週

二、奇妙的溶解

2、物質在水中溶解了

-E-A3

INb-II-2 物質性質上的差異性可用來區分或分離物質。

INe-II-3 有些物質溶於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於水中。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an-II-1 體會科學的探索都是由問題開始。

習作評量

學習單評量

課綱:安全-3



第九週

二、奇妙的溶解

2、物質在水中溶解了

-E-C2

INc-II-1 使用工具或自訂參考標準可量度與比較。

INc-II-2 生活中常見的測量單位與度量。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an-II-1 體會科學的探索都是由問題開始。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安全-3



第十週

二、奇妙的溶解

2、物質在水中溶解了

-E-A3

INc-II-1 使用工具或自訂參考標準可量度與比較。

INe-II-2 溫度會影響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程度(定性)及物質燃燒、生鏽、發酵等現象。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課綱:安全-3



第十一週

二、奇妙的溶解

3、溶解的應用

-E-B2

INe-II-3 有些物質溶於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於水中。

ah-II-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ah-II-2 透過有系統的分類與表達方式,與他人溝通自己的想法與發現。

習作評量

作業評量

課綱:閱讀-3

課綱:資訊-3



第十二週

三、風與空氣

1、風力與風向

-E-A2

INc-II-1 能以合理的參考標準或工具代替實際的數值,例如:測量磁力的強弱時,能以吸起迴紋針的數量作比較度量;測量風力強弱時,能以風車轉動的快慢、旗子飄揚的高度訂定比較的標準。

INd-II-2 物質或自然現象的改變情形,可以運用測量的工具和方法得知。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作業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科技-3

線上教學

觀看課程相關影片,並於課堂進行發表

第十三週

三、風與空氣

1、風力與風向

-E-A1

INc-II-1 能以合理的參考標準或工具代替實際的數值,例如:測量磁力的強弱時,能以吸起迴紋針的數量作比較度量;測量風力強弱時,能以風車轉動的快慢、旗子飄揚的高度訂定比較的標準。

INd-II-2 物質或自然現象的改變情形,可以運用測量的工具和方法得知。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ai-II-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習作評量

學習單評量

課綱:科技-3



第十四週

三、風與空氣

2、奇妙的空氣

-E-A2

INd-II-4 空氣流動產生風。

pa-II-2 能從得到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得到解答、解決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他人的結果(例如:來自老師)相比較,檢查是否相近。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科技-3



第十五週

三、風與空氣

2、奇妙的空氣

-E-A2

INa-II-2 在地球上,物質具有重量,占有體積。

pa-II-2 能從得到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得到解答、解決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他人的結果(例如:來自老師)相比較,檢查是否相近。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課綱:科技-3



第十六週

三、風與空氣

3、空氣、風與生活

-E-A1

INb-II-1 物質或物體各有不同的功能或用途。

INg-II-1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資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珍惜使用。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ah-II-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習作評量

作業評量

課綱:科技-3



第十七週

四、磁鐵好好玩

1、磁鐵的磁力

-E-A3

INb-II-2 物質性質上的差異性可用來區分或分離物質。

INe-II-7 磁鐵具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鐵會吸引含鐵的物體。磁力強弱可由吸起含鐵物質數量多寡得知。

po-II-2 能依據觀察、蒐集資料、閱讀、思考、討論等,提出問題。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習作評量

學習單評量

課綱:科技-3



第十八週

四、磁鐵好好玩

1、磁鐵的磁力

-E-C2

INa-II-3 物質各有其特性,並可以依其特性與用途進行分類。

INc-II-1 使用工具或自訂參考標準可量度與比較。

po-II-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科技-3



第十九週

四、磁鐵好好玩

2、磁鐵的祕密

-E-A3

INe-II-7 磁鐵具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鐵會吸引含鐵的物體。磁力強弱可由吸起含鐵物質數量多寡得知。

INa-II-3 物質各有其特性,並可以依其特性與用途進行分類。

pe-II-1 能了解一個因素改變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而預測活動的大致結果。在教師或教科書的指導或說明下,能了解探究的計畫。

pa-II-2 能從得到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得到解答、解決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他人的結果(例如:來自老師)相比較,檢查是否相近。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課綱:科技-3



第二十週

四、磁鐵好好玩

2、磁鐵的祕密

-E-A2

INe-II-1 自然界的物體、生物、環境間常會相互影響。

INe-II-7 磁鐵具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鐵會吸引含鐵的物體。磁力強弱可由吸起含鐵物質數量多寡得知。

pe-II-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並能觀察和記錄。

an-II-1 體會科學的探索都是由問題開始。

習作評量

學習單評量

課綱:科技-3



第二十一週

四、磁鐵好好玩

3、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E-A1

INa-II-3 物質各有其特性,並可以依其特性與用途進行分類。

INb-II-1 物質或物體各有不同的功能或用途。

ah-II-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學習單評量

口頭評量

課綱:科技-3



1:若為一個單元或主題跨數週實施,可合併欄位書寫。

2:「議題融入」中「法定議題」為必要項目,課綱議題則為鼓勵填寫(例:法定/課綱:議題-節數)

(一)法定議題:依每學年度核定函辦理。

(二)課綱議題:性別平等環境海洋家庭教育、人權、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三)請與附件参-2(e-2)「法律規定教育議題或重要宣導融入課程規劃檢核表」相對照。

3六年級第二學期須規劃學生畢業考後至畢業前課程活動之安排。

4評量方式撰寫請參採「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五條: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5:依據「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線上教學計畫」第七點所示:「鼓勵學校於各領域課程計畫規劃時,每學期至少實施3次線上教學」,請各校於每學期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線上教學」欄,註明預計實施線上教學之進度。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