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社會教案:我會認真學習

格式
doc
大小
69.5 KB
頁數
5
上傳者
教師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10-07,离现在 7 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單元名稱

第一單元

第一課我會認真學習

年級

人數

教材來源

翰林第一冊

教師


教學時間

4

學習目標

1.檢視學習內容的變化。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

3.檢視自己的學習情況。

4.熟悉有效的學習方法。

5.了解各種學習資源。

6.覺察學習與自我發展的關聯。

能力指標

重大議題

5-2-1 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1-2-1 培養自己的興趣、能力。

3-2-1 培養規畫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3-2-2 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家政教育

3-2-3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海洋教育

5-2-7 關懷河流或海洋生物與環境,養成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珍惜自然的態度。

教學活動

教具

評量

時間

引導活動:我的學習

【共同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學習習慣調查,並口頭發表。

問題範例如下:

1.有哪些同學會在上課前先讀過課本?

2.有哪些同學遇到不懂的字時,會先查字典?

3.有哪些同學在前一天整理書包時,會檢查上課用具?

4.有哪些同學上課時,遇到問題曾經舉手發問?

5.有哪些同學曾經教過其他同學?

6.有哪些同學一回家會先把功課寫完?

7.有哪些同學回家後,會複習今天上課的內容?

【補充說明】

教師可針對部分問題做簡易的人數調查,並讓學生覺察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學習習慣有何差異。

教學活動1:課表比一比

【分組討論】

教師呈現二年級與三年級的課表,或直接觀察課本第6頁的課表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二份課表中的差異,並讓學生回答升上三年級後,課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協助學生進行觀察:

1.學習的時間一樣嗎?

增加兩個下午的課。

2.學習的科目一樣嗎?少了哪些?多了哪些?

少了生活課程。多了英語、藝術與人文、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

3.有哪些科目跟以前一樣?

國語、數學。

4.學習的內容變多或變少?變難或變簡單?

內容變多、變難。

【歸納】

升上三年級後,科目變多,上課時間與課程內容都變多、變難了,更應該運用有效率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學習。

教學活動2:貼紙轟炸

【活動進行】

1.教師準備標籤貼紙,並請學生根據課本第7頁中的學習習慣,如「備齊用具」、「早睡早起」、「姿勢端正」、「桌面整潔」、「生活規律」等,讓學生寫在標籤上,並分類塗上相同的顏色。

2.每位學生根據平時的觀察,把手上的標籤貼紙貼在符合這些條件的同學身上。

3.檢驗每一項目中被貼最多貼紙的同學是誰,給予鼓勵,並請他分享如何培養這樣的學習習慣。

【歸納】

上課前、上課時若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不但可以避免困擾,更可以增進學習效果。如果平時沒有這樣的習慣,可以透過反覆練習與自我檢視,以培養良好的習慣。



































標籤貼紙

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10’
















15’


















15’

教學活動3:學習進行式

【閱讀觀察】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89頁課文,整理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後複習的方法。

【討論發表】

請學生分組討論,還有哪些方法能幫助學習更有效率?有沒有哪些方法特別適合某一個科目?請每一組各分享三點給其他組知道。

教學活動4:筆記達人

【閱讀觀察】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課本第9頁「做筆記的方法」三個例子,與課文做對照。

1.比較圖1與第8頁的課文,課文被標出幾個重點?並設計一個問題,使答案符合所標記的文字。

2.2的表格中,將第7頁課文分成幾個部分?並請在課文中找到表格中出現的文字。

3.3將第8頁課文分成幾個部分?所畫的圖與文字是否相關?如果由你來畫,你會選擇什麼圖案?

【討論發表】

教師請學生使用第9頁圖例所呈現幾項做筆記的方法,來整理本課其他段落的內容,並說出自己呈現的結果。例如:

1.用圖1的方法(用顏色幫助摘要與強調重點)標記第9頁的圖例:標記「做筆記」、「用顏色幫助摘要」、「整理文字」、「圖畫」。

2.用圖2的方法(以表格整理文字)整理第9頁的課文:

有效的學習方法

上課時

認真參加課堂上的活動,勇於發問,用心做筆記

課後

自動自發完成作業,主動複習上課的

重點,查閱相關資料

3.用圖3的方法(以圖畫加強理解記憶)整理第6頁課文:

在學校的時間更長



學習的科目增加



學習內容比以前更多



【歸納】

在做筆記時,應該選擇對自己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有系統、快速記下重點;另一方面,也可以增進閱讀理解能力。










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紙筆測驗

15’








25’

教學活動5:學習地圖

【閱讀觀察】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011頁課文,整理學習資源各有哪些實際的例子,並請學生舉出周遭實際的資源,或者展示自己去過的場所照片。

【分組競賽】

教師選定一主題,列出問題,讓各組學生選擇適合的資料蒐集方式,並讓各組說出為什麼不選其他方法。參考問題如下:

1.魚類大約分成哪種主要類群?

(1)魚類主要可以分為硬骨魚和軟骨魚,硬骨魚和軟骨魚又可細分不同的類群。

(2)經由書報、網站、圖書館、社教機構、詢問專家等,都可能找得到資料,但這些方法有取得難易度及花費時間長短的分別。

2.臺灣有什麼保育類魚類的新聞事件嗎?

(1)瀕臨絕種的龍王鯛全蘭嶼不超過4隻,卻被釣客做成生魚片(2014/06/27新聞)。

(2)經由書報、網站、詢問專家等,都可以查到相關新聞。

3.請描述一下魚類生活的樣子?

(1)在大海、溪流或湖泊中生活。

(2)可藉由觀看影片、實際參觀社教機構得知。

4.其他問題:由各組自己設計問題,不必回答問題,只要提出最適合使用的學習資源為何?為什麼?

【歸納】

學習並不只限於學校與教科書內的知識,對於自己有興趣的內容,都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源來獲得進一步的學習。

教學活動6穿越學習森林

【習作習寫】

1.教師指導學生習寫習作活動1-1「穿越學習森林」,請學生根據自己在這一週的學習狀況填答。

2.學生習寫後,教師可針對全班做簡單的統計,並鼓勵得分較高的學生。




























習作

分組競賽



























習作評量

30’



























10’

教學活動7課堂小劇場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213頁課文,請學生分享自己的興趣,與學生討論是否曾就其興趣規畫學習的方法、培養專長。

【情境演練】

1.教師讓學生分組挑選一種興趣,請學生參考第13頁課本圖照,各組根據所選的主題,寫下2~4種方式,呈現可如何培養、發展或檢視這項興趣。

2.各組上臺,將寫下的方式表演出來。

教學活動8天使必達

【活動進行】

1.教師請每位學生在卡片上寫出一項學習上的願望,然後放進一個盒子裡,由老師抽出卡片,並讓全班同學一起扮演幫忙出主意的小天使。

2.每抽出一張卡片,全班小天使就一起幫忙想可以達成這個願望的成長方法。例如:希望自己能比賽跑第一的,可以每天早起練習晨跑。

3.討論完幾位同學的學習願望後,請所有學生拿回卡片,在後面寫上達成的方法,並把卡片收藏起來提醒自己。

【歸納】

每個人有興趣學習或休閒的內容不同,運用的時間、方式也不同,長期發展下來,就會讓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能力與知識。我們可以思考自己想做的事,進而主動規畫自我的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父母、師長的想法。因為受我們的學習影響最大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










小卡片

口頭報告









角色扮演

25’









1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