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追尋者
—宋七力研究—
楊惠南
「宋七力事件」1,曾經是震撼社會的宗教事件;「本尊」、「分身」2的戲言(詳下),在事件發生後,廣泛流傳市井鄉里的笑談間。當時兼任行政院長的連戰副總統,還因此宣布:『政府將邀請宗教領袖,及有關團體代表座談,由他本人主持,共同研商如何發揮教化功能,破除迷信。』3該事件的原告—璩美鳳、江正和陳江麗花,最後都被判處誣告、誹謗等罪刑。宋七力信徒所建造的「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會址—「中國宋七力顯相紀念館」,則因違章建築而遭拆除;被告游芳枝—民進黨現任高雄市長謝長廷夫人,以及顯相協會前、後任會長—張乃仁和洪瀛霖等人,全都無罪開釋;涉嫌製作「假照片」,宣揚宋七力具有「發光」、「分身」等神跡的攝影師—鄭振冬,被判以「詐欺」的罪名;而事件主角—宋七力,則以「常業詐欺」的罪名判刑七年,刻正上訴中。
事件發生後,曾有東吳大學副教授、臺灣教授協會會員—林建隆,站在「宗教平等」(憲法第七條)和「信仰自由」(憲法第十三條)的立場,爲宋七力辯護。林文以為:檢察官「不能只要求新興宗教(指宋七力)當庭展現神力,郤不要求基督教、佛教、回教等古老宗教證明其神蹟。如果薛維平檢察官假藉神跡,妖言惑眾的起訴邏輯可以成立,那麼,所有宗教的信仰者都必須面臨隨時可能觸法的危險。」4但輿論界和學術界,大體偏向負面批判;香港嶺南學院管理系教授施達郎的論文—〈臺灣民間宗教斂財與神通崇拜—宋七力與妙天事件分析〉,即爲典型的例子5。施文在比較了幾乎發生於同時的「妙天事件」6之後;歸納出「宋七力和妙天的行爲」,所具有的十一個「共通點」,包括從南部「到北部走江湖」、「犯有詐欺前科」、「狡兔多窟」、「狂妄無比,自認法力、佛位都超過釋迦牟尼」等。
本文不打算涉入誰是誰非的爭論當中,也無意判斷宋七力是否觸犯「常業詐欺」的罪刑。本文只想探討宋七力的宗教思想,並嘗試說明:何以事件發生後,在大部分信徒都已離開宋七力的情形下,郤仍有四分之一的信徒7,願意繼續跟隨他?
一、宇宙光明體與本體
(一)從三位一體到本體是真主
宋七力的宗教思想,建立在「宇宙光明體」(簡稱「宇宙光」、「光體」、「光身」、「光」)與「本體」(名、「本心」、「心」)這兩個概念之上,前者是大宇宙的主體(靈魂),後者則為小宇宙—每一個個人的主體(靈魂)而二者之間的關係,則是從屬關係。也就是說,小宇宙的「本體」,是由大宇宙的「宇宙光明體」所生,而這二者和物質性的「肉體」之間,則具有「三位一體」8的關係,並和宋七力的「本尊」密不可分。宋七力曾說:「我不是神,我不是佛,我也不是上帝,我是實現三位一體的人!是無量分身的—本尊!」9另外,傳說透過宋七力的「分身」,而由一位文盲(陳美娟)口誦媳婦和兒女抄錄的《光經》10,也曾這麼描寫這四者之間的關係:「光身可比總電源,本體就是燈電線,肉身是那電燈炮,本尊就是燈開關,只要本尊按一下,接通電源光明來,照亮本體復甦醒。11又說:光體光身宋七力,代表著三位一體,光體祂是原動力…祂是生命真父母,光身是由光形成…生命源頭稱本體,光體凝聚祂能量,形成一個光形相,化身人類的形相,以宋七力為形相,因勢隨類而現形…」12另外,對於「三位一體」的思想,宋七力〈以本體為主。(3)自覺〉,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本體是人人各自個有的最原始生命,每個人屬於自身內在本體,獨一無二的兒女。人的生命繼之於本體,本體的生命源自於宇宙、光體、肉身生命為有形,秉日月光而生,本體則無形(原註:意識存在),承宇宙光而延存光體、本體、肉身合稱三位一體。13
「三位一體」當中的「宇宙光明體」,遍滿整個宇宙,「穿梭流行於宇宙天地間14,超越時間跟空間,超空間,第四空間,第十幾空間。」15而人的「本體」,則「飄浮於宇宙空間,歷盡無窮的宇宙時空轉類異別,因果,分位,離化,種別差異」,乃至於經過「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轉移換位,轉生滲入肉身。不同時代,不同肉身。」雖然這樣,但是,「本體始終保持原一」16這樣看來,宇宙光明體固然可以是一種抽象的理體,但也可以人格化,而成神佛上帝;而本體,則是人的不朽靈魂。事實上,宋七力也確實做了這樣的類比(詳下文)。
人的本體和宇宙光明體之間的關係,不但像前面引文所說的從屬關係—「源自於宇宙光明體」,而且是「一體」的關係。宋七力說:「人的內在生命(原註:本體)與天主上帝(原註:宇宙大本體)原為一體…」17
「原為一體」一句中的「原」字,意味人的本體,已不再和宇宙光明體一體;這是因為人的「無知」所導致,「本體,隨人的無知而潛藏。」18但是,「原為一體」一句,也意味著潛藏於人內心的「本體,是人心內在的神佛上帝!」19因此,「真正的真神真主,就是指人人心中的本體。除了本體之外,豈有真神真主」這兩句話20,成了宋七力宗教思想中,最中心的主體。
(二)對傳統宗教和禮教的批判
在「本體」為真神真主的思想下,宋七力展開他對傳統基督教徒和佛教徒的強烈批判。他說:「耶穌是人,釋迦佛也是人。凡是人的形相不值得人去崇拜!…除了宇宙光以外,凡是有人形相的偶像,皆不值得崇拜!」21「人呵!諸佛上帝天神菩薩皆可不信!誰也都可以不信!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相信自身內在的本體,信本體者必得永生!」22又說:「單信仰耶穌能得永生?自以為正信敬拜釋迦佛能超脫輪迴得永生?信仰歸信仰,永生必須實際體會,印證境界…才可能真正得永生!」23而所謂「實際體會,印證境界」,指的當然是認識自己內心裏的「本體」。宋七力在一段批判傳統基督教徒的文章裏,說到「現代人已迷失本體,不認親生的本體為天父」,以致於也「不認識所謂的耶和華」。他說:
耶和華似乎不適合這個時代了?現代人只能在聖經中,文字間看到耶和華?假如耶和華真的出現在現代,大多數的現代人亦不知覺?因為;現代人已迷失本體。…本體是人人內心中個有的天父,是誕生人的真正父親…不認親生的本體為天父,當然亦不認識所謂的耶和華。24
宋七力不但攏統地批判傳統宗教的信徒「迷失本體」,而且還對傳統宗教所強調的儀式、戒條,採取否定的態度。他說:「如果人自以為隨便擺個法會儀式,誦經獻金,燃香禮拜…,諸佛上帝天神即隨感而至,應召而來,未免太蔑視神佛上帝了!25又說:苦修、磨練、禁忌、戒律、教條、法規、閉關、打坐、誦經、唸佛、吃素…盡是束縛!禁錮!侷限!皆是堵塞永生之路的障礙!全部攆除!」26他認為,「永生」的關鍵,不在宗教的儀式和戒條,而在「順其自然」(有時又稱為「順勢」)之中,認識「宇宙光明體」,認識「本體」基於這樣的理念,宋七力又展開他對道德的批判:
順其自然;是人從境界踏入永生之地的關鍵,本體所具有自然而然的自然性,不勉而行,不思而中,人隨著順其自然的現象而行而中,成道完完全全歸於自然;若執著於古聖的去人慾,存天理,廢除摒棄七情六慾,泯絕情慾以迫使無我、忘我狀態,絕非自然之道…自我侷限在禁忌、戒律等儀式中,作繭自縛?封閉緊鎖?如何超脫?如何成道?…因此;現代學者欲實行天人合一的境界,必須直闖地突破傳統信仰理論的捆綁,勇敢自行啟發思想的超越,超脫出權威式的教條規律,開拓出寬廣的心胸!27
在這種批判傳統宗教和禮教的影響下,許多傳統宗教的信徒,放棄原有的信仰,改宗標榜擺脫教條束縛,追尋內在「本體」的宋七力。筆者採訪的二十位宋七力的信徒當中,共有十三位原本具有虔誠的傳統宗教信仰,但在親近宋七力之後,郤都放棄原有信仰,不再遵守原有信仰的儀式和戒條。他們的改宗,一大部分的原因,來自對於傳統宗教儀式和教條的厭惡。因此,說他們是厭惡宗教儀式和教條的族群,應不為過。下面是這十三位受訪者的相關資料28:
信 徒 名 字 | 原 信 教 派 | 原 修 功 夫 |
慈恩法師 | 佛教 | |
謝天秀 | 佛教 | |
蕭美惠 | 佛教 | |
陳徵榮 | 氣功 | |
黃瓊貞 | 基督教長老教會 | |
黃瓊霈 | 氣功 | |
陳進聰 | 一貫道/佛教 | 氣功(靈氣拳) |
黃素卿 | 佛教 | |
謝長庭 | 佛教/道教/統一教/基督教長老會 | 氣功/超覺靜坐法 |
游芳枝 | 佛教/道教 | 氣功/超覺靜坐法 |
孫秀美 | 民間佛教/四面佛 | |
謝國基 | 恩主公/一貫道 | |
洪瀛霖 | 媽祖 |
在這十三個訪問個例當中,佛門出家的慈恩法師和已經還俗的謝天秀先生,最值得注意,因為他們是改宗的典型例子。目前還具有出家身分的慈恩法師,曾說:「宋七力就是本尊,就是光,簡單一句,就是大日—宇宙的大日,他的前世比佛還要高啊…」29而謝天秀則說:「真正的佛教應該要了生脫死…可是大家都因為太多的儀軌,太多的習俗,太多的祖師留下來的訓語、心得,所以整個思想都在外面滾,都離掉本心了。」30宋七力信徒的家裏,大都沒有可以進行宗教儀式的設置(佛堂、神壇等);少數信徒在家中設有「光堂」,擺設宋七力放光的分身照片,並偶而(不是每天,而是隨興)供奉茶水或香花、水果。有關宋七力信徒的修行方法,將在下文再做說明
二「本體」與宗教現象
宋七力事件的中心問題,在於宋七力自稱具有放光、分身、神通等能力。因此,下面我們要從宋七力的本體主張,進一步探討他所宣稱的這些宗教能力。
(一)「眉心放光」與「漩渦光環」
「本體」和「宇宙光」之間,具有從屬甚至「一體」的密切關係;這已在前文略有說明。然而,「光體無形也無相」31;像這樣無形無相的宇宙光明體,如何轉化而成一般信徒可以見(體驗)到的「光」呢?答案是:人的本體「起動」,以致(和肉體)「出離」或「分離」,並感應到宇宙光明體,即可轉化成一般信徒可「見」到的「光」。而宋七力因為已經達到本體意識出離、分離的境界,因此可以隨意「放光」。他曾解釋什麼叫做放光:
放光是鏡像中,你的心眼開以後,鏡像產生,看到大日(筆者按:大日如來,指宇宙光明體),大日和你的意識相應到,相應到以後,你把它切到這邊,這邊,眉心也好,在額頭也好,能產生發光…在眉心,就眉心放光;在額頭就額頭放光…所以,放光簡單的解說,就是相應到光32。
而「光」,主要的有「眉心放光」和「漩渦光環」兩種,宇宙光明體和本體的結合成為「一體」,乃是眉心放光或漩渦光環等。光產生的原因,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導言〉,即說:「本體意識起動,出離感應宇宙間流動的光體,經由光體的照明,呈現種種意識變化現象。例如;眉心放光,全身發火與彩虹光身等。」又說:「(本體)意識起動、出離,交融相應、攝入互涵、契合相生…,轉識成相,三位一體,意識交流相應而成漩渦光體相。」33因此,宇宙光明體、本體(意識)和各種「光」之間的關係,應該像下圖所示:
本體意識→(起動)→本體意識出離→(感應宇宙光明體)→各種光
在各種本體意識起動、出離之後,所顯現出來的「光」當中,「漩渦光體」特別值得注意。這除了因為「本書中的天外天地境界圖片,從此光環拍攝取得境相內容。」34之外,還因為:「其漩渦光體的中心位置為天人合一的總交會點,宇宙天地時空的起點站。」35而當出離後,已和宇宙光明體合為一體的本體意識,「起動了漩渦中心點」,使漩渦中心點開始「擴張、延伸、寬廣、旋天轉空」,最後會「旋轉出宇宙天地時空」,而當「宇宙天地時空被旋轉」出來之時,也正是「揭發宇宙生命萬物的真實玄理! 開啟萬古神話的總開關」之時。此時,如果「順著漩渦之勢旋轉進入時空天道」,並且「越過時光隧道」,最後就會「登上躍進神佛上帝的永生之境」36。也許,我們可以把這些內容,利用下面的圖表來說明:
三位一體之本體意識→(起動漩渦光環中心點)→宇宙天地時空→(旋轉)→
→(旋轉)→時空天道→(旋轉)→時空隧道→永生之境
在這整個過程當中,「起動」、「出離」和「分離」,顯然是三個關鍵性的名詞。如何「起動」本體意識,讓本體意識和宇宙光明體相應,並進而產生各種「光」呢?有關這點,我們會在下面「修行方法」一節,詳細討論。至於「出離」,則是本體意識「起動」之後,而離開肉體的意思。宋七力說:「本體若能主動起動、出離現象,象徵著修學求道者的思想已經臻於自我的超越。」又說:「只要人的本體能出離,投入虛空時,極可能瞬間感應接觸到宇宙光體,可作成道之證。」37可見起動本體意識「出離」的重要性。
然而,如果僅僅是本體意識的「出離」,那就只能「進行單元性的變化」。出離後的本體意識,必須和宇宙光明體合成一體(三位一體),才能進一步轉化為「多元性的分離」。宋七力說:「意識的出離成三位一體意識時,則轉化成分離,單元性的出離脫變展開成多元性的分離。意識、分離、變化,分化成二,成三,成無限…,佈滿虛空法界一切世界,建立無所不在的理由。」而這種「無所不在」的分離本體意識,可以「貫穿、滲透、進入多重宇宙天地時空萬物」;到最後,還能「完成一體而化的圓融無礙、天人合一的境界。」38
下面是「出離」、「分離」和「天人合一」三者之間的關係圖:
本體意識→(起動)→單元性出離→(和宇宙光明體相應)→多元性分離→
→無所不在→一體而化→天人合一
(二)「意識分化身」、「顯相」與「分身」
當本體意識經過「起動」、「出離」,乃至「分離」的過程之後,「結合溝通宇宙間流動的光體」,使得本體意識「變現成能成智、成形、成相」,這就是「意識成身、轉識成相」,所成之相、之身,則稱為「意識分化身」或「意生身」。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導言〉,這樣說:
本體意識結合溝通宇宙間流動光體,意識變現成能、成智、成形、成相、意識成身;意生身?虛空身?法界身?虛無身?金剛身?隨便佛經如何稱呼?反正就是意識分化身,轉識成相,顯相於虛空(原註: 耶穌顯相原理)39。
引文中的「能」、「智」、「形」、「相」,「能」應該是指「自心通」、「他心通」乃至「天眼通」等各種神通;「智」是「形上智」,「能」與「智」都無形無相。而「形」和「相」則是有形有相的。「意識分化身」有關這些,將在下文詳細說明。
現在,我們可以把「本體意識」和「意識分化身」之間的關係,歸納成下面的圖表:
本體意識→(起動)→單元性出離→(和宇宙光明體相應)→多元性分離→
→能智形相→意識分化身
值得注意的是,宋七力以為,佛經裏釋迦的百千億化身,乃至聖經所描述的耶穌死後復活,顯相升天,都是釋迦和耶穌的意生身所為40。宋七力還認為,釋迦和耶穌的「永生」,都是祂們的意識分化身所為。他說:「所謂的永生?意生身永生,釋迦的意識分化身得永生;耶穌亦是如此。」41不但釋迦和耶穌是這樣,一般凡夫的「永生」也是如此,因此,本體意識的是否起動、出離,乃至分離,而成意識分化身,才是「永生」的關鍵。本體意識的分化身,成了「永生」的主體和關鍵。所以,宋七力說:「意識生出分化身,才可能真正得永生!」42「能意識分化身,轉識成相!成道的實際證明,唯成意識分化身始能進入天國,佛境—永生之地!」43
已與「宇宙光明體」感應,而成為「一體」的「本體意識分化身」,具有極大的神力。宋七力說:
意識分化身則能完成真實肉身所無法達成的超越目標,意生身超越一切有形無形障礙,無生死利害關係,如虛如實,似幻又真?不論大小遠近…,如意隨心地超越時空變化,變小身,變無身,變巨身,因應時勢分化身。所有的變現分化身,全是光體與本體的意識變化結晶身。44
宋七力還說:劉明,《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899-929,標明「變身: 圖系列18」的八十八張照片,正是這種神力的具體證明。45
除了上面所說的神力之外,已化成「分化身的本體」,還具有「挪乾轉坤移動滲合肉身而成渾然一體」的神力。憑藉這種神力,「人亦可以…超越無限性,將真實肉身貫穿進入圖畫中的名勝古蹟或自然景觀等靜物」。宋七力指出: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859-897,標明「感攝相入:圖系列16」的八十六張照片,以及標明「貫穿進入:圖系列17」的十五張照片,即屬這種神力的「顯相」照片。46
宋七力更進一步指出:具有「貫穿,滲透,進入,潛藏一切天地萬物中」,這種神力的本體意識分化身,「正是未來二十一世紀的無形戰力,核子武器的剋星!」47宋七力甚至以為:「國父曾經…偶然直接感應過宇宙光體」,但郤因為「停滯而未繼續顯發」,以致「拖延了革命的成功。假如…國父具有釋迦佛的知能動力,應用本體的超越功能分化百億身的能力,發出貫穿、進入…以釋迦佛的震動大地!可以震倒滿清政府的政權,提早推滿清,建立民國!」48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宋七力事件」之後,被人拿來戲稱的「顯相」、「分身」,都是宋七力的本體意識分化身所為。所謂「顯相」,「顯相,比如說顯法界相,比如說我的相片那個動作都很死板,顯那個相而已,沒有活動。顯一個法界,顯一個極樂世界,都算顯相…比如剛才說顯你的親人,顯什麼佛像,那都是屬於顯相。我以前那些相片看起來很死板,那都是顯相。忽然間看到一朵蓮花,忽然間你看到一個佛像,那都是顯相。忽然間出什麼字,那是顯相。」49因此,「顯相」是指靜態地將光,文字(「一」、「宋七力」等)象徵神聖的花朵(蓮花),乃至宋七力的形像等等神蹟,顯示在虛空、雲端、花木、廟宇、照片或舍利子之上的意思。
而「分身」呢?分身是動態的,通常以宋七力的形像而出現,「譬如我分身在那邊活動,在那邊和別人喝茶,播法界宮給你們看什麼的,和真正的人一樣活動的,那個叫做分身。」因此,「顯相」和「分身」的差別是:「顯相就比較廣義,分身是比較狹義。顯相屬於靜態,分身屬於動態。分身是較狹義,分身可以包括在顯相之內。分身就是顯相。」50
至於和「分身」相對的「本尊」,本尊即宋七力本人。「這分身,要有一個本的,才會有一個分的。分可以分很多個,本的才一個而已。分身都叫我本尊,本尊是分身叫的,裏面叫的,因為分身叫我都叫本尊呢!」51這樣看來,「本尊」雖是宋七力本人,但實際上郤指已和宇宙光明體合一的宋七力本體。所以,宋七力說:「因為我心尊重心(筆者按: 指宇宙光明體),產生一種什麼,所以分身都叫我本尊。」52
顯相照片的真偽,是「宋七力事件」當中,相當重要的部分,也是宋七力被台北地方法院以「常業詐欺罪」,判處徒刑七年的理由之一。依照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理由:甲、(民國)85年度訴字第2329號,一 (一)2的記錄,「被告宋七力供稱: …分身發光照片是羅正弘與鄭振冬等利用拍攝技巧及暗房技術製造出來,都是假的,合成的。」而一(一)3,也曾記錄:「被告羅正弘供稱: …宋七力於(民國)七十八年初打電話給我,要我利用攝影之專才幫其製作分身發光與出竅之相片以彰顯其功力…光經、宇宙光明體所附照片光經除…頁外;宇宙光明體除…頁舍利子照片;宋七力思想初級篇、天人合一境界實證、宋七力分身(筆者按: 皆書名)等所附照片都是由其變造合成的…」另外,該判決(二),還說:「扣案被告宋七力之分身發光及顯相照片係經由攝影技巧變造,有被告鄭振冬於(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十二日,在警察局所提出,欲向警方證實照片是真實之底片,經警方鑑驗結果確有修剪及重複曝光情形,有該鑑驗資料附於八十五年度偵字第二二六六七號卷第四十二頁可參考…」
但是,宋七力郤說:「只要我提供出來的(照片),都是真的。」又說:「游芳枝出的53那大部份都是真的…」54而在1998年10間,於高雄所舉辦的「宋七力超意識照片收藏展」,主辦單位—光軒藝品社,在參觀手冊首頁還說:「本展覽中的四百多張照片全是自然流露而成的作品,通過科學(原註:儀器)檢驗,獲得美國加州政府認證,台灣駐美單位認同屬實,絕無人工假造…」55
宋七力信徒,利用放光照片牟利的情形,似乎早在1993年,宋七力事件(1996年10月)爆發以前,就已發生56,而且也遭到宋七力的遣責。1993年7月出版的《光經》,就有許多篇批評假藉宋七力名義,貶賣放光照片或高價收取供養金的文章。例如,〈出賣光的人(一)〉,即說:「相片底片都要錢,有的還賣幾萬塊,假藉相片來詐財,推說本尊要他賣…宋七力祂心量大,祂的心胸沒人比,一次一次原諒他。」57又如,〈騙光之徒(一)〉也說:「有人以為騙術高,騙天騙地騙眾生,假借宋七力名義,到處招搖又撞騙,自稱自己大徒弟,說有神通多神奇…開班授徒說佛經,十萬一期說不貴,開天眼再加十萬,還要外加供養金,幾十萬至上百萬,全虛說給宋七力。」58依照「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下文簡稱「顯相協會」)法律顧問謝長廷律師的口述,詐財者可能是羅正弘和鄭振冬。59他們二人,在「宋七力事件」發生後,也是以「常業詐欺罪」,分別被判處二年和七年有期徒刑。60
(三)「形上智」與「神通」
宋七力,本名宋乾琳,依據聯合報的報導,「宋七力」一名中的「七力,乃取自佛教的天眼通、天耳通、天鼻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這七種人與生來的本能力量,宋七力就是送七力,意指要導引眾生尋回這七力…」61而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民國)85年度訴字第2329號,事實一,也說:「宋七力於獄中62偶讀國內學者熊十力所著有關天人合一學說方面之哲學著作,乃揉合天人合一學說思想與佛教、道教及其他宗教之教義,創宇宙光體學說。出獄後宋七力倣效熊十力之名,對外宣稱其天生具有天眼力、天耳力、天鼻力、他心力、如意力、神足力、漏盡力等七種神通,簡稱七力,後即改名為宋七力…」
宋七力郤否認了以上的說法,在與瞿海源教授的訪談當中,宋七力並不承認自己的名字和佛教或熊十力的哲學有關63,而且他對「宋七力」這個名字的來源,也做了以下的說明:
七力是覺得很好寫,剛好我也喜歡這個七...七力如果根據最主要的因素,這個是我個人,在我出獄的那一天,我睡在武陵農場,那一天很早起來的時候,陽光剛好出來,太陽忽然間就變成藍色,一個漩渦在那裡轉,出三個名字出來,就出這三個名字,我出來就改這個名字,我覺得很好寫,就把它用了,不是看熊十力影響。64
然而,《光經》、〈顯相館(一)〉確實說到「宋七力」這個名字,和人類本具的七種潛在能力有關:
宋七力是送人類七種力量的別音,人類本體的存在始自宇宙之初,宋七力是送人類七種力量,讓人自覺覺他。宋七力是名稱也是實體…宋七力名字別無他意,只是喚醒人類的本體,顯發各人內心存在的七種生命潛在能力。65
同書,〈光身宋七力(五)〉,更說:
宋七力是送七力,七種力量送給人,七力就是七智能,天眼天耳如意通,天鼻再加他心智,神足通來漏盡明66
另外,「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章程,第一章第四條」,也說:「宋七力不是人名,而是送人七種力量的別音。又說:至於這七種力量,就是天眼力、天耳力、天鼻力、他心力、如意力、神足力和漏盡力。」
可見「宋七力」一名,確實暗示宋七力本人具有天眼乃至漏盡通等七種神通。
這七種神通,以及其他更根本的神通,都和「本體」有關。依照宋七力的說法,當本體意識起動之後,就會有「額外思潮」產生。所謂「額外思潮」,宋七力這麼解說:
意識起動湧現的思潮,非胡思亂想的五官意識思潮,而是額外的思潮。所謂額外的思潮即是五官知覺抵擋不住的起動意識。例如:瞬間的動機,預兆,直覺,心血來潮…演變成無法自止遽然湧起的思潮,滾滾洶湧澎湃的思潮,莫名不斷地湧現?67
因此,所謂「額外思潮」,其實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心血來潮、有感而發或靈感等,當這種額外思潮出現時,必須「以平(常)心靜觀」,默默觀察它的變化(亦即下文將會詳細討論的「靜觀」)。這時,「額外思潮」就會進一步轉化成為比較純熟的「思潮中之思潮」;而這種「思潮中之思潮」,又稱為「無聲之聲」。宋七力說:
此時人以平心靜觀其額外思潮之流動變化,起動意識則隨人之靜觀轉變成思潮中之思潮,思潮翻滾交流中形成無聲之聲,非常清晰,易於明白分辨。68
這種名為「無聲之聲」的「思潮中之思潮」,又叫「重疊思潮」;當它「領受」到本體意識起動之後,所自然流露出來的智慧之時,它就變成「形上智」,亦即「天心智」(又名「天心通」)。69另一方面,無聲之聲「透過起動意識轉移至口中成有聲之聲」,也就是說:「意識起動交流變化成聲,由無聲成有聲。」這即是釋迦、耶穌、穆罕默德所宣說的經典。70
屬於「形上智的天心通(天心智)」,又可細分為「自心通」和「他心通」兩種。其中,「發生於內感的意識交流成聲,人的五官知覺自內聽到本體的無聲之聲,謂之自心通。」71那是一種能夠「聽到」(省察到)潛藏在自己內心深處之「本體」(所發出之「無聲之聲」)的智能。
自心通經過變化,即成神足、天眼、天耳、宿命、如意等神通。宋七力說:
本體意識的起動,產生最初內在交流的自心通,意識超脫肢體出離後的變化,則帶動牽引出神足通,至於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與如意通,亦皆依此意識的起動,出離變化而成立全系列的形上境界。72
在這裏,宋七力沒有說到「天鼻通」、「漏盡通」的形成原因,但應該只是略而不說,其原理應該是相同的,亦即都是由自心通的進一步變化而成。
其次,和「自心通」相對的是「他心通」。什麼是「他心通」呢?「顯於外在的相應意識則是他心通」。所謂「顯於外在」,是指「本體意識」出離,然後「滲透進入他人思想意識中」,經過自、他兩種意識的交流、傳遞,而「感應他人之意識活動內容」。73
而「他心通」再細分則成「意識他心通」、「光覺他心通」和「意力他心通」等三種。74宋七力並未解釋什麼叫做「意力他心通」,但對另外兩種他心通,則有詳細的說明。
當本體意識起動、出離之後,感應到宇宙光明體的光明,本體意識開始產生變化,變化出美妙的各種相狀,稱為「智境相」。能夠體會到「智境相」的神通力,即稱為「光覺他心通」。而當本體意識尚未變化成「智境相」之前,即稱為「意識他心通」。75因此,意識他心通是比較原始,也比較根本的他心通。
這種原始而根本的意識他心通,即是前面所說到的「無聲之聲」;當它「轉移至人之口舌中成形上語言」時,就變成了聖經裏所說的「聖言」。其實,一切宗教的經典,都是經由意識他心通,而由聖者的嘴巴宣說出來的。
現在,讓我們將上面所說內容,歸納為下面兩個圖表:
本體意識→(起動)→額外思潮→(靜觀)→思潮中的思潮(重疊思潮)→
→形上智=天心智(天心通)→(聽聞)→無聲之聲→有聲之聲(聖言經典)
天心通 | 自心通 | 神足通 |
天眼通 | ||
天耳通 | ||
天鼻通 | ||
宿命通 | ||
漏盡通 | ||
如意通 | ||
他心通 | 意識他心通 | |
光覺他心通 | ||
意力他心通 |
在所有神通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天眼通」,及其更進一步的純化—「天眼明」76;這除了因為宋七力有專文討論到它之外,還因為它是通向「天人合一」境界的關鍵,而且具有摧毀核子武器的無比威力。而且,在宋七力的徒弟當中,最早也最常有的神通,就是天眼通。宋七力自稱和他「喝過茶」77的徒弟,「至少都有天眼,至少最基本都要有天眼」;而和他「喝過茶」的徒弟,「差不多二千五百人至三千人」。78可見天眼通在他的教團中的重要性。
宋七力說:「天眼通是人見神佛上帝的根據,亦是人類顯明本體的實際證明,人必須發生天眼通,才能直接感攝外在神佛上帝。」79又說:「天人合一者沿此天眼明而知之,見之,得之,合之,用之,成之…」80足見「天眼通」,或更進一步純化的「天眼明」,確實是「感攝外在神佛上帝」,通向「天人合一」境界的關鍵。
天眼(通)有「偶發性天眼(通)」、「連續性天眼(通)」和「功能性天眼(通)」的差別。「偶發性天眼—人人皆有之,人偶然在神智清醒時看見異象…」這些都是「偶發性天眼」,它們是「本體偶然主動流露的感應,非宇宙光體之照明」。由於沒有受到宇宙光體的照明,因此,所看到的事物,色澤和亮度,都是糢糢糊糊、暗淡無光。宋七力認為,老子《道德經》裏所描寫的「道,惟恍惟惚」,正是這種偶發性的天眼所見。而「信仰者拜耶穌、見耶穌?禮敬神佛、觀音,即顯現神佛觀音?」也是這種偶發性天眼所見。81
偶發性天眼,「突然發生,剎那消杳,人處於被動全然無知狀態。」而「連續性天眼」,則是「人自行主動隨時隨地思想意識帶動變化,像觀賞電視螢幕,隨心所欲地觀賞。」獲得連續性天眼的人,「則可同享聖人之樂」。82
而所謂「功能性天眼」,則是連續性天眼進一步變化之後,所顯發出來的「無形力量」,亦即由形上智「演變推出」的「如意力」。它可以幫助有心者,「完成對人類有大利益的不朽事功」。具體一點說,「功能性的天眼應用,乃是目前美蘇等列強提倡研究發展的最新精神科學,最超科技的無形力量。」這種「無形力量,猶如遠距離的瞄準器,發展應用於未來大規模的核子世界大戰時,瞄準敵國的目標,」因而「迫使敵人莫名其妙的反常行為,所發明的最超越核子精密武器,不知所以然地自動破壞爆炸與自殺性毀滅自己。」總結地說:「無形的威力發揮於未來二十一世紀世界大戰場上,是現代精神科學家積極集中在超心理學上的發展理想目標。」83
在接受筆者訪問的二十位宋七力弟子當中,大部分都自稱有天眼。他們的天眼經驗,大都是在半睡眠狀態,或是在專心凝視宋七力分身照片(某一種意義之宗教儀式)的時候發生。例如,謝國基先生的天眼經驗,是在早晨五、六點鐘,「要醒要醒的時候,算是醒了,還有點睡意」的時候,「突然出現影像出來…見到分身」。而他的夫人—孫秀美女士,則是「坐在那邊(客廳)看眉心放光那張照片」的時候,看到「整個客廳都是金色的光。」84
還值得一提的是,宋七力應用「天眼」的概念,來解釋基督教「上帝創造萬物」的說法。他說:
按理;上帝創造萬物,應該形容耶和華上帝的光能感攝天地萬物,在上帝之光的照明下,榮光顯現萬有,萬象俱明,萬物呈現。非指世界萬有物質實體是上帝所創造!…上帝創造萬物…皆出自於天眼之境相變化內容。85
宋七力並據而批評基督徒,誤以為上帝真的創造了宇宙萬物。他說:「後世者無實際境界體驗,歪曲理論的內涵,盲目崇拜上帝的萬能!豈非是宗教信仰意識的自我優越感?」86
這樣看來,宋七力似乎是一個「雙重宇宙論者」,第一重宇宙是一般人所說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茶杯、人類等等。那是「自然演變而成,人作出來的,父母生的,陽明山自然有的,山河大地自然有的,地球板塊震動的。」它們的特性是:「會毀滅,會破掉。」因此,它們都是「假相」、「幻相」。87
而第二重宇宙,則是具有「天眼」的聖者或修行人,因為「本體」起動、出離、分離,而與「宇宙光明體」感應,因而見到的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乃是宇宙光明體,依照第一重世界而「演」88出來的宋七力把這第二重宇宙,稱為「實相:現在說實相,光明體可以把那座山(筆者按:第一重宇宙的一座山)原樣造出來就對了,把那個山原版一樣,一草一木、位置、動作、吹風吹草都相同作出來。」89相對於「會毀滅,會破掉的假相」或「幻相」世界,「實相」世界的特色則是:「永恒不滅、真的、實的。」90
前文說到「上帝創造萬物」;依照宋七力二重宇宙的說法,上帝所創造的萬物,並不是第一重宇宙中的「假相」或「幻相」萬物,而第二重「實相」世界中的萬物。而佛經說「萬法唯心(生),萬法唯識(造)」;心識所生、所造,也是第二重世界(實相)裏的萬法(萬物)。
(四)「維摩詰境界」
「宋七力事件」發生後,宋七力的神通世界多了「維摩詰境界」。維摩詰(Vimalakirti),佛經裏的一位在家菩薩,依照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方便品》的描述,維摩詰具有亦凡亦聖的人格特色:「入諸婬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91傳說宋七力的私生活相當放浪、奢華。92如果屬實,應該和維摩詰居士的這種特色有關。
維摩詰居士的「境界」到底是什麼?那應該是指維摩詰經所說:「須彌納芥子」的不可思議境界,該經卷中〈不思議品〉,曾說:「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是名住不思議解脫法門。」93引文中的「須彌」,是指佛經中所傳說的宇宙中心點的最高山峰—須彌山(Sumeru),而「芥子」,芥菜的種子;傳說是所有植物種子當中,最細小的。這樣細小的一粒芥菜種子,可以容納那麼高廣的須彌山,而且須彌山的「本相」(本來樣子)還不變「如故」;這當然是「(可)思議的解脫法門」了。
另外,《維摩詰經(卷下)--香積佛品》也說:在我們的世界—裟婆世界的上方,有一個眾香國,「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而香積佛正在那裏說法,當維摩詰正在我們這個裟婆世界說法時,香積佛的九百萬菩薩弟子,帶著香噴噴的「如來甘露味飯,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獻給了維摩詰和其他在場的弟子們食用。94
宋七力顯然受到《維摩詰經》這些段落的深重影響,這可以從下面兩段筆者的訪談記錄看出來:
那為什麼須彌山能裝進芥菜子裏面?不大不小,這就是境界不可思議,用實相來演,一座山也可以裝進一個(小)世界,如何裝?這我都有演過啊,那就是實相法能夠變化,可以把山變得很大,一個世界變得很小,裝進去,都看得到呢。千葉千千佛,像這葉子都有分身,隨指隨有,馬上出現,活生生的呢…95
宋七力又說:
你現在有維摩詰境界,我現在穿灰色的,變成紅的給你看,紅到赤紅,你怎麼看都是紅的;把這個桌子或空間變成什麼世界,銀色世界或琉璃世界,這整個馬上退掉;或看亞馬遜河拉到眼前,都很清楚,鱷魚也看得到,遠距離也看得到,到銀河系怎麼去,極樂世界在什麼角度,什麼法界宮、大光明殿、紫金殿,一直上去,到涅槃世界上面,這整個都看得很清楚,整個就在你眼前,好像很遠,又好像很近。96
在二十名接受筆者訪問的宋七力弟子當中,有幾位自稱具有「維摩詰境界」,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學生。97他們大都具有內向的性格,不願意把自己的宗教經驗,例如「維摩詰境界」,和其他同學分享。他們往往把「維摩詰境界」,拿來做為自娛或舒解功課壓力的工具。例如,謝長廷市長的公子—謝維洲,高雄市正義高中一年級生,就常見到宋七力的分身,「跟我玩跳格子,玩爬樓梯的比賽。」而在學校上課時,「維摩詰境界」也會變現出另一個上課的情景,「一樣的教室,一樣的同學,老師也一模一樣,然後它就會以你比較喜歡的方式來上課。」98再如,陳進聰先生的女兒,目前就讀高雄市陽明國中二年級,在上歷史課的時候,「維摩詰境界」會「跑出來教學輔助」,當老師講到鄭成功出港時,「他那個當時的影像(指鄭成功出港的影像)就會出來。」而上生物課的解剖實習時,她也可以「直接就不用解剖,直接看進去,看進去就知道它的內臟。」99在這些學生的個例當中,他們都宣稱「維摩詰境界」,不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和上課情緒。
依照宋七力的自述,「宋七力事件」後,他的徒弟一個接一個地出現這種「維摩詰境界」,目前已有二十四個。而他自己則是七、八歲時,就有這種境界,只是當時不自覺而已。100
「宋七力事件」,顯然具有凝聚信徒的反作用力;「維摩詰境界」則是這一凝聚力的媒介。這和戒嚴時期,一貫道、新約教會等被壓抑的新興教派,具有相同的宗教性格。事件發生後,宋七力對他的信徒們說:「你們不要傷心,我在牢裏分身更強。」他並自比現今處境,就像「耶穌基督被羅馬士兵釘在十字架」。101而孫秀美,在筆者訪談時,也痛哭流涕地說:「還好有這次事件,我們才有機會得維摩詰(境界),不然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得維摩詰(境界)。」102事件中,媒體對宋七力私生活巨細靡遺的報導,相對強化了宋七力亦凡亦聖、「三位一體」乃至「愚笨示現」、「凡夫示身」的基調說法(詳下),使他的信徒更加相信他的凡身體中,確實含在聖性。
宋七力自稱七、八歲就有「維摩詰境界」,但郤一直到「交保以後才看佛經」,包括《維摩詰經》103然而,出版於1993年的《光經》,郤大量引用佛經的文句和概念,包括《維摩詰經》裏的「芥子納須彌」。例如,一篇由宋七力撰寫的〈眉心放光(照片註解)〉裏,說到他自己「具足七大智慧」,而其顯相照片也「圍繞身相七種變化智」。其中第六種變化智是「坤智」;而在「坤智」下,宋七力說了這樣幾句話:「佛經中維摩詰芥子納須彌,斷取三千大世界,引三萬二仟師子座入其室之自在神通力。」而第七種變化智是「自在智」;宋七力也引了《維摩詰經--香積佛品》裏的話來解說:「譬如維摩結經香積佛國取眾香飯,即依此智慧力。」104宋七力一方面強調自己在交保後,才閱讀包括《維摩詰經》在內的佛經,另一方面又強調事件後,弟子才有「維摩詰境界」,相信這和宗教受難者的形象塑造有關。
(五)對於一般宗教現象的批判
宋七力的作品中,一再強調他的放光、分身,與一般民間宗教所說的出竅、附魔、乩童,乃至氣功不同。他說:
本體意識起動出離,是凡人偶有的自然現象之一;通常人的五官知覺從未向內注意本體的靜動變化,遇有意識起動出離的變化現象,人往往大驚小怪?少見多怪?不明現象之所以然?困惑於百思不解的現象中,隨意套個虛構假設;自詡能出竅?自稱神佛菩薩類轉世?毫無形上概念,郤以形下之知識猜測、判斷,優越地自下結論。105
從引文,我們知道一般宗教所謂的「出竅」,被宋七力解釋為本體意識「起動出離之後,偶有的自然現象。」而在區分本體意識的「起動」與「靈動」、「浮動」時,宋七力則說:
意識起動非靈動,非思潮浮動。靈動與浮動是前生思潮的翻滾,靈動與浮動皆挾今五官思想混雜紊亂而動搖…五官思想若無形上概念,則易受宗教信仰觀念侵襲,誤以為諸佛上帝天神菩薩的附身,而作怪異的言行。例如:自稱諸佛上帝王神降臨,假藉神佛上帝菩薩的怪異聲音,語無倫次,口口聲聲揚言下降渡化眾生?為人消災解難,論道,說命,解逆,談氣!?比手劃腳,手舞腳踏,擺首搖身,出口成章,唸唸有辭…106
宋七力認為:「起動意識所造成的外感應」,應該是「神智清明,精神愉爽,敏感範圍極廣,心靜如水,寧靜致遠。」107他認為,上述「靈動」、「浮動」等不正常的宗教現象,都是本體意識起動、出離時,受到「紊亂意識」,亦即「五官知識」之「阻塞」的結果。他說:
五官意識之湧現易於阻塞本體的意識起動,引起起動意識堵塞停滯或癱瘓。本體意識之起動,五官知識若擠上參入阻擋,前生意識首先觸及五官意識,五官意識即挾含著前生意識混合湧入捲成紊亂意識。本體即將起動的意識立即停止,餘留下的紊亂意識(原註: 即五官知識)與前生意識交加相溶(原註: 前生指本體曾經轉世過的肉身,人的前生)。前生意識與五官知識衝激混合交雜而成紛亂意識,人易陷入意識解離,人格變形,頓時反常,異於常態,個性模型遽變…例如乩童行為等。108
宋七力還進一步說,氣功、外丹功,乃至碟仙、筆仙等「靈動現象」,都是「前生意識浮動」而非「本體意識起動」。他說:
前生意識浮動與本體意識起動顯然不同,前生意識清濁狀態,沾有五官知覺的七情六慾,遇有浮動,即與五官知識混雜浮動。浮動所形成的現象,靜態為激烈執著心與強大的優越感,動態則成靈動現象,如氣功,外丹功的抖動…又如:碟仙、筆仙、扶箕之類之乩童行為,皆屬前生意識之浮動…通常將此內感的浮動現象誤為外靈之附身,如鬼魔附身等,大多數的魔鬼附身現象非出於外在意識遊離體的侵入,是發生前生意識的浮動。109
現在,我們可以把宋七力,對於靈動等一般宗教現象之起因的說法,歸納為下面的圖表:
本體意識→(起動)→(受五官知識阻塞)→前生意識→(浮動)→紊亂意識→
→各種靈動現象
從以上的分析看來,宋七力所建立的,是一個異於傳統民間宗教的教派。他主張「五教本是同一源,信什麼教都一樣」110,也強調放光、分身、神通、維摩詰境界等某種意義的靈異現象;這些都和傳統民間宗教的特質相同。但他批判傳統民間宗教的靈異現象,追求內在的「本體」之光,郤和傳統民間宗教有著極大的差異。也許,我們可以稱之為「新民間宗教」吧!
三教團組織
(一)宋七力小傳111
宋七力,原名宋乾琳,高雄市小港人,1948年9月17日(中秋夜),生於高雄市小港區的一戶農家。出生不久,父母雙亡,由姑媽扶養長大,從小親友都叫他「國燦」,112(姑媽?)家中經營雜貨店,賣過魚,也開過國術館。家裏信仰一般民間宗教,拜關公、恩主公等神祇。宋七力本人郤不跟隨拜拜。
宋七力曾就讀高雄市大同國民小學,高雄市內尾初中(國中),最後畢業於高雄路竹東方工專(五年制)室內設計科。在學期間並不認真讀書,初中被編到放牛班,平時喜歡閱讀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陳鼓應《莊子哲學》、《老子》、《莊子》等哲學性的書籍,以及諸葛青雲《奪魂旗》等武俠小說。
宋七力從小就有許多神蹟傳出,剛出生的那一刻,家裏的紅磚牆突然倒塌,一道金光湧現出來,左右鄰居將這情景拍攝下來當做紀念,並以紅布包裹磚塊,拿回家祭拜。八七水災(1959年8月7日),大水將他沖走,見到天上伸出「光手」,將他輕輕撈起,放在牆頭。八歲時,開始有「維摩詰境界」,但當時並不自知,以為患有眼疾,還找過「林眼科」求診,大約在1980年的一個夜晚,當宋七力正在睡覺時,突然被一道漩渦光驚醒,一位白髮老人出現和他對話,從此便「開悟」了,後來又有許多「千萬年前成道的古佛」,相繼來「開導」他。113
五專畢業後,到馬祖後浪坡服兩年預備軍官役,官拜港管站站長。後來又隨部隊轉駐台中縣谷關,官拜陸軍步兵預官排長。
退伍後,經營五金生意,又在高雄港的碼頭霸王—胡張根(上海人),所開設的泰利行,學習和歐美等外國商船做食品、五金、掃艙、油漆、修理等補給商船的生意。六、七年後(1973-1974年左右),在台中港自立門戶,開設隆峰行,經營相同性質的生意,郤不順利。曾向表叔吳明欽等親友,借貸千萬元以上,因無力償還,而於1982年5月間,偽造空頭支票被控,經警方偵訊後,於11月9日依票據法移送法辦,並於1984年4、5月間,判刑三年八個月,進入台北監獄服刑。
服刑期間,宋七力曾向同監囚犯表演「定身法」;那是一種可以讓人失去意志力,完全聽命於施法術者的法術。而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分身,也是在監獄裏。他還在牢房,練習讓自己的分身,站在雲端三千多次。出獄後,利用這種分身站在雲端的神蹟,感動張乃仁114;張乃仁因而捐出土地、房舍,建造「中國宋七力顯相紀念館」(下文簡稱「顯相紀念館」),服刑期間,還認識同監之鄭振冬,成為其後合力宣揚其宗教理念的得力助手。1986年7月1日,政府廢除票據法刑罰相關規定,因而出獄。(宋七力在台北監獄中服監二年二個月)宋七力因英語能力強,曾移民美國定居。1988年,持綠卡回國後,開始發展他的宗教事業,依據宏印法師引述其三哥(宋七力鄰居)的說法,宋七力「在高雄搞不下去,(才)跑到台北來。左右鄰居、親戚弄得形象不見得多好,也不見得相信他,他就往台北發展。」115
事實上,在到台北發展之前(1987-1989年),宋七力在范新朋(竹東人)的引薦下,曾在竹東一帶的茶藝館,倡導「天人合一」、「宇宙光」等思想,並出售發光、分身照片,依照宋七力自述,當時信徒已達五、六萬人,其中包括「宋七力事件」的主角之一—羅正弘(范新朋鄰居)。當時桃園、新竹、苗栗一帶,流傳一幅「觀世音菩薩乘龍現身雲間」的異象照片,宋七力也在此時領悟出「眉心發光」、「分身雲端」等異能,並在坊間販售其照片,每張一百元。因而在竹東客家村,宋七力頗負盛名。
1990年11月,成立「中國天人合一境界學術研究協會」(下文簡稱「天人合一協會」),由於宋七力不滿鄭振冬私自販賣他的放光、分身照片,因而在1991年12月另外成立「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下文簡稱顯相協會),大約在這一時候,張乃仁在鄭振冬所開設的「光明班」、「執著班」中,相互認識,並於1992年,捐出台北市濱江街99號的房舍(原租給三菱汔車公司營業)給協會,成為「中國宋七力顯相紀念館」,供教友活動。張乃仁也擔任「顯相協會」的首任理事長(會長)。而「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和「中國宋七力顯相紀念館」中的「宋七力」一名;依照宋七力自己的說法,是「光體」自動「顯相」在天空中的,並非自己所取,更非電腦排版出來的。
1993年元月,陳美娟以「顯相協會」的名義,出版《光經》,不管是從該書形成的經過,或是從該書的文體和內容來推斷,該書都是一部乩書,號稱「半文盲」的陳美娟,竟能在宋七力分身的教導下116,口出七言詩句,而集結成《光經》,實際上她只是宋七力屬下的一員靈媒而已。而該書文體(粗俗)、內容(五教同源),也和民間宗教所流傳的鸞書,例如明末羅教的五部六冊,乃至清朝黃育楩、破邪詳辯所引述的各類邪教、善書,有著若干相似之處。117因此推測,這一階段(甚至後來)的宋七力,帶有濃厚的鸞童性格,至於宋七力的鸞童性格如何形成?是否曾向鸞堂學習過什麼扶鸞技術,則不可知。
1993年,陳江麗花入會當義工,兩年後(1995年7月),陳江麗花侵吞「顯相協會」的會員捐款三百餘萬元,被協會控告,因而判處一年十個月徒刑,種下後來「宋七力事件」的遠因。
1996年10月9日,「宋七力事件」爆發,同年10月30日,宋七力等人以「常業詐欺罪」被判處七年徒刑,刻正上訴中。
(二)教團組織及其沿革
宋七力從1987年開始,在竹東發跡以來,已有十餘年之久。十餘年來,宋七力的足跡從竹東,逐漸向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北等地擴展。據宋七力自己的估計,在這十餘年間,信徒已有五十萬人。現在我們將這十餘年分成幾個階段,說明其教團成立的經過及其變化:
1987-1990年—草創期:
由於竹東人士—范新朋的引薦,前兩年主要在竹東茶藝館、客家村,宣揚「天人合一」、「宇宙光明體」等思想,受到極大的尊敬。羅正弘即於這一時期認識,最後一年,開始向台中、台南、高雄等中南部地區發展。據宋七力估計,在這三年當中,已有信徒大約四、五萬人。
1990-1991年—「中國天人合一境界學術研究協會」成立期:
1990年11月,由鄭振冬等人發起,成立了「中國天人合一境界學術研究協會(下文簡稱天人合一協會)」,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的會長是高穎璠,而邱煥堂、劉芳民則任副會長,廖清信、劉膺恭等人分任理、監事,會址設在台北市承德路29號11樓。創會會員一百二十七人,後來增加到兩百一十四人。另外,又成立「養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由劉芳民、邱煥堂等人負責實際編輯,出版宋七力的相關書籍。118依照高穎璠會長,在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的主席致詞看來,該會的宗旨是:
以發揚中國文化為己任,把幾千年來老祖宗的偉大遺產一一發揚光大…孔子講「仁」、孟子講「善」、老子的「無為」、王陽明的「理」,都是為了啟發人類的本心、本性、本體…
從引文看來,中國儒家文化,乃至「本體」,是該協會所強調的。前者是固有的,後者則是宋七力對固有儒家文化的嶄新詮釋。這些並不超出前文我們所討論過的範疇。
從各種文獻看來,這一時期的宋七力,信徒們尊稱他為「光身」、「本尊」的尊稱,似乎要到顯相協會成立以後才開始。
1991-1996年—「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成立期::
1991年12月,宋七力的信眾,把「天人合一協會」改名為「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以下簡稱「顯相協會」)。
最起先,「天人合一協會第一屆第一次臨時理事會議」(1991年10月18日召開),九位理事一致通過,將該協會改名為「光身宋七力協會(以下簡稱光身協會)」。119並將會址遷至台北市忠孝東路3段233之5號3樓,由范新朋擔任執行人,張乃仁並以其妻徐秋花為會長,洪瀛霖、李兆勳、劉膺恭、張乃仁、陳美娟、廖清信等人分任理、監事,劉芳民、邱煥堂分任正副秘書長。120其中,「光身」一詞,依照「光身宋七力協會章程修定案」,第一章第四條的說明,「『光』是宇宙至始就存在的能源,『身』是任何具體形象的稱呼,由光凝聚而成之形體即可稱之為『光身』」。並說:「『宋七力』不是人名,而是『送人七種力量』的別音」。但實際上,「光身」就是「宋七力」,「宋七力」就是原名宋乾琳的那個人。
然而,主管「社會團體」的內政部官員,郤不同意「光身宋七力協會」這個名稱。他們一者認為,「光身」一詞不雅;二者認為,依據「人民團體法」的規定,所有社會團體,都必須貫上「中國」或「中華民國」的字樣因此,信徒們決議放棄「光身宋七力協會」的原定名稱,正式改名為「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121至於改名的原因,依洪瀛霖的說法,是因鄭振冬等人,假藉協會名義,對外販賣宋七力顯相照片等物品歛財,為了斷絕他們和協會的關係,因而採取改名的手段。122洪瀛霖的說法,可以從「顯相協會」成立之後出版的《光經》,得到佐證。該書刊有多篇文章,批評宋七力的信徒當中,有人以販賣照片、開班授課等名義歛財的情事。123
對於「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一名中的「宋七力」,前文討論甚多;還值得一提的是,協會章程第一章第四條,曾有這樣的解釋:
「宋七力」不是人名,而是「送人七種力量」的別音。事實上,「送」在古字中並不存在,而是以「宋」代之。近代學者為分辨其差異性,而有「宋」與「送」之別。宋朝之所以稱「宋」,就是因為開國皇帝認為這是上天「送」給他的王朝。本協會之所以選擇用「宋」而非用「送」,是基於字義較深遠、涵義更廣大之故。再者,宋朝是經過幾番波折、費盡心力才創立的王朝,並非垂手可得。因此用「宋
」字,也是希望讓人認知: 任何事情都必須靠精神與毅力才能成功。而「送」字則多有不勞而獲的意味在,如果用「送七力」,只怕會使人產生輕率心理,而造成更多的盲從與誤導。
「顯相協會」的成立,是宋七力教團的黃金時期。協會宗旨,和「天人合一協會」的宗旨,並無二致。在該協會章程第一章第六條中,列有「本協會之任務」共六條,其中前五條如下:
(一)直接喚醒全人類各自存有的原始生命—本體。
(二)探討中國人文科學研究的主題—本體及光體。
(三)引導現代人自悟自證、自覺覺他—顯發本體(成道)—向永生之路。
(四)脫離宗教的軌跡,超越科學範疇,揭開生命的根源與宇宙的奧秘。
(五)爭取政府大力支持,為全體的中國人,乃至於全人類,創造一個更完美的精神領域。
其中,(一)至(三)條,我們已在前文有所說明。而第(四)條的「脫離宗教的軌跡…」,在「宋七力事件」發生後,成為爭論的焦點之一。台北市社會局和內政部的相關官員,還引用做為「顯相協會」並非宗教團體的證據。124事實上,「顯相協會」確實是個宗教團體;宋七力當然是一位宗教師。有關這些,我們將在下面的「修行方法」一節,再做討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和第(五)條;從這兩條,可以看出宋七力的宗教思想當中,具有極為濃厚的中國文化本位主義的色彩。在宋七力少數作品當中,一再強調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優越性;例如,「以本體為主--(6)本體是真主」,即說:
所有迷失的中國人呵!該覺醒了!每個人確實各自存有獨一無二的「本體」,就是自己的「真主」、「真神」!中國人的「本體」絕對不是耶穌!125
而〈以本體為主--(12)天眼」〉,也說:
復興中國文化雖然已經喊了多少年?必須再繼續不斷地叫喊,從叫喊中喚醒失落的中國文化,失落的「本體」論,喚醒迷失已久的「本體」。126
宋七力強烈的中國文化本位主義,顯然催化了他在中國大陸的信徒。依據他在中國大陸的信徒—郝琴,來台灣時(1995年底)的口頭報告,中國大陸的宋七力信徒已有二萬多人,其中,「看到宋七力分身和光的,也有一萬以上」。127中國大陸的信徒,並由孫厚民(黑龍江省哈爾濱聖光健身藝術學校校長)、郝琴(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講師、「中國氣功科學」雜誌社編輯)為首,在北京成立「宋七力天人合一學會」和「宋七力兩岸交流基金會」等組織,吸收包括趙北頤(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吳年宇(清華大學自動化學系教授)、劉玉屏(清華大學副教授)、沈宗惠(郵電大學副教授)、張惠英(國科學院電子所高級工程師)、王金滿(北京崇文區物價局副局長)、張雅欣(北京市政協)128,乃至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國家森林公園工程師、兵器工業部工程師、輕工設計院退休幹部等高級知識分子數百人為會員。129不曾去過中國大陸的宋七力,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多信眾,推測他的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本位主義的思想,應該發揮不少力量。
「顯相協會」設置理事十五人、監事五人、理事會設置會長和副會長各一人。正式列在「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會員名冊」中的會員共339人。第一屆理事長是張乃仁,第二屆理事長則為洪瀛霖、第二屆理、監事名單如下:
理事名單:陳正達、彭仁平、向春梅、徐正倫、廖清信、曾久玲、洪祥富、陳菁徽、羅春月、洪瀛霖、李兆勳、趙大煒、呂正秋、高穎璠、楊建才。
監事名單:徐秋花、陳美娟、林振龍、陳麗美、丁義。
另外,「顯相協會」的組織架構,則可以用下表顯示:
會員大會 | ||||||||||||
理事會 | 監事會 | |||||||||||
常務理事 | 會長 | 常務監事 | ||||||||||
副會長 | ||||||||||||
秘書長 | ||||||||||||
文化組 | 總務組 | 公關組 | 保全組 | 企劃組 |
其中,「文化組」負責錄音帶、錄影帶的製作、銷售,乃至宋七力顯相照片的發行等職務。「保全組」負責包括「本尊光臨協會時,維持秩序及護駕」等安全事宜。而「企劃組」則負責義工及臨時工之安排;美工、插花、策劃及保養;文宣規劃、宣導等。而下面則是各組負責人:
企劃組: 陳江麗花、林振龍
保全組: 許瑞峰、李三靜
公關組: 陳江麗花、邱煥堂
總務組: 邱煥堂、黃金泳
文化組: 邱煥堂、黃金泳
「顯相協會」全盛期,曾有宋七力的各地信眾,捐地成立分會性質的活動道場。位於台北市農安街的「七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出版宋七力思想的宣傳品)、台南縣玉井鄉二埔村的「靜心園」(修習氣功之靈修會館,有小木屋、釣魚池等),以及新竹縣芎林鄉劉河潤捐地建造中的「中國宋七力顯相紀念園」等,都是信徒捐獻的活動道場。事件後,這些分會性質的道場,已不復存在。
「顯相協會」曾於1996年8月7日,獲得內政部發給「甲等」評鑑證書[台(85)內社字第8580462號]。兩個月後,當「宋七力事件」發生後不久(1996年10月14日),內政部又依「人民團體法」規定,以倡導迷信、歛財、違反社會公義等名義,撤銷「顯相協會」的登記。130
另外,「宋七力事件」爆發後,璩美鳳議員曾舉發宋七力教團當中,有「四大職業乩童」、「七人小組」、「九人分工小組」等情事,但都遭到當事人否認。這些名單及其簡歷,我們也一併列在下面,供讀者參考131:
四大職業乩童名單:
劉膺恭:1941年出生,台北縣永和市人。原為拳腳師父,1991年左右加入顯相協會事件後,以宋七力共犯名義,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張乃仁:1933年出生,台北縣樹林鎮人。台北工專工木科畢業。台灣省公共工程局(台灣省住都局前身)退休後,從事建築業。台北縣長尤清曾聘請擔任縣政顧問。曾捐地建造「宋七力顯相紀念館」,並擔任「顯相協會」第一任會長。事件後,以宋七力共犯的名義,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鄭振冬:1951年出生,台北市人(原藉中壢市人)。又名鄭中。自稱「宋七力大弟子」。為宋七力早年(竹東時期)的弟子。事件後,以「常業詐欺」罪,被判刑七年。
廖清信:1943年出生,台北市人。政治大學企管碩士,現任中國輪出入銀行副理,原為佛教徒,1992年左右加入顯相協會。曾撰寫「幸遇宇宙光」一文,刊於「自立早報」1990年4月1日,因而被檢察官,以宋七力共犯名義,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七人小組名單:
謝天秀:廣東潮安人,1947年出生,雅禮補校肄業,目前是雙鶴企業公司董事長。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董事、善愛協會理事。原為出家僧人,還俗後,成為宋七力主要弟子之一。被璩美鳳指控,負責為宋七力「招攬信徒」(更詳細的資料,請見本文最後的附錄:【受訪者小傳】)。
宋明蒼: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司法官訓練所第15期結業。歷任地方法院法官、庭長等職,現任高等法院台南高分院民事三庭法官。璩美鳳指控,為宋七力教團負責法律事務。
余玉堂:已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余玉賢的胞弟,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顯相協會」副秘書長。璩美鳳指控,負責為宋七力教團排解「檯面糾紛」。
林威國:自稱任職行政院。璩美鳳指控,負責宋七力教團的「公關」工作。
范新朋:1953年出生,台北市人(原藉新竹縣竹東鎮人),鋼鐵業。宋七力早期(竹東時期)的弟子。璩美鳳指控,為宋七力教團的「股東」。事件後,以宋七力共犯名義,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許君豪:某餐廳負責人。璩美鳳指控,為宋七力教團的「股東」。
劉嘉雄:密宗上師,曾遠赴印度訪問密宗法王,並三度赴尼泊爾研修密宗瑜珈。132璩美鳳指控,為宋七力教團的「股東」。
九人分工小組名單:
謝天秀: 同前。
宋明蒼: 同前。
余玉堂: 同前。
林威國: 同前。
范新明: 同前。
許君豪: 同前。
劉嘉雄: 同前。
(以上七人小組)
廖清信: 見前文「四大職業乩童」名單
鄭振冬: 見前文「四大職業乩童」名單
另外,「宋七力事件」爆發後,被台北地方法院檢察官提起告訴的名單及其簡歷,現在一併列在下面,供讀者參考133:
陳江麗花:1949年出生,台北市人。「顯像協會」黃金時期的得力助手。曾任協會企劃組負責人。協會於鴻禧山莊建造別墅,陳江擔任監工,並自稱是宋七力的妻子。1995年7月,「顯相協會」控她侵占協會財產,因而在1996年6月,被台北地方法院判刑一年十個月。1996年10月,伙同江正和新黨台北市議員璩美鳳,共同舉行記者會,引發「宋七力事件」。事件中,張乃仁、謝長廷等人,指控她為「黑道」分子;當時法務部長廖正豪也承認「顯相協會」有黑道分子潛伏其中。134陳江原為檢舉人,郤因「提供不實資料給璩美鳳,對外指稱謝長廷接受宋七力政治獻金」的罪名,而被台北地方法院判刑七個月。135
江正:1951年出生,台北市人(原籍安徽省人)。1983-1997年間,犯有偽造文書、詐欺、侵占、恐嚇、傷害乃至妨害自由等數十項前科。事件中,張乃仁、謝長廷等人,指控他為「黑道」分子;當時法務部長廖正豪也承認「顯相協會」有黑道分子潛伏其中。136江正原為檢舉人,郤反因詐欺罪提起公訴。
田錫娟:1950年出生,台北市人。江正妻子。事件後,和江正一起,以詐欺罪提起公訴。
羅正弘:1939年出生,新竹縣竹東鎮人。曾任新竹亞洲水泥公司司機二十五年。嗜好攝影。為宋七力早期(竹東時期)的弟子之一。事件後,被台北地方法院控告為宋七力製作放光、分身等「假照片」,判刑二年。事件之前,「顯相協會」即已控告其侵吞協會公款,判刑一年十個月。
鄭振冬:詳見「四大職業乩童」名單。
張乃仁:詳見「四大職業乩童」名單。
劉膺恭:詳見「四大職業乩童」名單。
廖清信:詳見「四大職業乩童」名單。
邱煥堂:1960年出生,台北縣板橋市人。曾任「天人合一協會」副會長。「光身協會」副秘書長。「養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事件發生後,以宋七力共犯名義,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陳美娟:1929年出生,台北市人。「顯相協會」監事。曾介紹歌星女兒徐佳莉,和宋七力認識。137《光經》的作者。事件發生後,以宋七力共犯名義,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洪瀛霖:1947年出生,台北市人(原藉嘉義市人)。台北工專工業工程科畢業,目前為環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顯相協會」第二任會長,現任「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會長。事件後,曾被檢察官提起告訴,後獲判無罪(更詳細的資料,請見本文最後的附錄:【受訪者小傳】)。
范新朋:同前「七人小組」名單。
游芳枝:謝長廷夫人。台北縣人,1948年出生,台大法律系畢業。因擔任《宇宙光明體》一書的總編輯,而以宋七力共犯的名義,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更詳細的資料,請見本文最後的附錄:【受訪者小傳】)。
許瑞峰:1964年出生,高雄市人。事件發生後,以串通表演「定身法」、「拔花不起」、「舌齒相爭」等神通,而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孫坤北:1956年出生,高雄市人。「顯相協會」司機。事件發生後,以串通表演「定身法」、「拔花不起」、「舌齒相爭」等神通,而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吳萬全:1951年出生,新竹市人。因為撰寫《宋七力分身》一書,乃至謊稱宋七力死後弟子燒出舍利子,而被視為宋七力共犯,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李兆勳:1951年出生,新竹縣竹北市人。負責興建劉河潤所捐獻籌建的新竹縣芎林鄉「宋七力顯相紀念園」,而被視為宋七力共犯,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劉芳民:1953年出生,台北市人。原任職「自立晚報」工商記者。「天人合一協會」副會長、「光身協會」秘書長、「養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曾於1990年3、4月間,幫助宋七力,在「自立早報」和「自立晚報」,刊登整版專文,介紹宋七力思想,因而在事件後,被台北地方法院起訴,後獲判無罪。
楊振志:1966年出生,台北市人。「天人合一協會台北分會」(85年7-8月間籌備中)會計。事件後,以宋七力共犯罪名,被提起公訴,後獲判無罪。
1996年以後—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時期:
「宋七力事件」爆發後不久(1997年12月),宋七力的信眾又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下面簡稱「大日宗」);內政部已於1998年5月,准予立案(立案字號:台內社字第8714066)。
依照「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會員手冊--心光相印」(頁1)的解釋,「大日宗」一詞中的「大日」,具有下面的意義:
自性本心印證光明法界實相正是佛教之主題。此法界實相亦是「大日」之光所能照明的宇宙真相,法界光明的來源體依各宗教而立名,總稱為「大日」。本協會以「大日」為宗教,以「大日」光明為「光」。
在這段引文當中,除了大量採用佛教名詞,例如「法界」、「實相」、「大日」之外,其實和「天人合一協會」、「光身協會」,乃至「顯相協會」所試圖顯發的「宇宙光明體」,並沒有什麼不同。「法界光明」或「大日」,就是「宇宙光明體」。而「法界」乃至「大日」這幾個佛教名詞,也是「大日宗」成立之前,宋七力就常常用到的名詞(詳前文)。
「大日宗」所要從事的工作,可以從「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章程」第1章第5條,所列舉的五項「任務」當中的前四項看出來:
一實踐宗教修心養性及明心見性之本義。
二促進現代人自悟、自覺、自證,顯發自性本心,邁向光明天道與人道。
三探討宇宙之實相與生命之真實意義。
四激發個人,創造完美的精神領域,以達身心合一的理想心靈境界。
比起「天人合一協會」、「光身協會」和「顯相協會」來,「大日宗」有更濃厚的佛教意味。有關這點,可以從下面幾個事實看出來:首先,它的名字「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冠有「佛教」一詞,這是前三個協會所沒有的。其次,它用了「大日」一詞。
「大日」是《大日經》138的經名,也是「大日宗」所重視的佛典之一。「大日宗」曾把「探討大日經為主,以提升心靈,促進社會和諧」,做為1998年3-12月的「年度工作計劃」。139第三、「大日宗」在「入會資格與需知」中,明定想要入會的人士,除了必須事先閱讀「本會簡介」之外,還必須閱讀「維摩詰經」,才能入會。入會後,則發給「維摩詰經」研讀。140第四、「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會員手冊」十一、附記、三(頁8-9),列有經由第一屆第二次理事會決議通過的「經典文庫」(又名「典藏文庫」),共列有「經典」21部,其中除了《老子他說》之外,其餘20部都是佛典。141第五、同書(頁8),「附記」(四)也說:
本會提供會員們體會「通達佛道」的交流場所,平時採「座談會」方式,會員們自行地、自動地、自由地、自在地、自主地表達自心與「大日」相映的體驗或對《維摩詰所說經》及其他經典的體悟。
從以上五點,可以證明:比起以前三個協會,「大日宗」和佛教之間,確實有較密切的關係。原因可能是:「宋七力事件」後,宋七力轉而強調「維摩詰境界」的緣故。
「大日宗」設個人會員、團體會員和贊助會員等三種會員,目前約有會員四、五百人。142理事十五人,常務理事三人,名譽理事若干人;監事五人,常務監事一人。會長、副會長各一人。名譽會長一人,顧問若干人,秘書長一人。143會址設於台北縣三重市重新路4段97號13樓之1(電話: 29725317)。目前該協會會長乃至理、監事名單如下:
會 長:洪瀛霖(台北市人)
副 會 長:陳進聰(高雄縣鳥松鄉人)
常務理事:陳徵榮(台南市人)
莊瑞賢(新竹縣竹北鄉人)
林振龍(台北市人)
理 事:蕭聖德(台中市人)
宋鴻章(桃園縣桃園市人)
李雲(台北市人)
周黃水錦(台北縣三重市人)
曾久玲(台北市人)
簡增全(基隆市人)
陳宗澤(台北市人)
呂正秋(台北縣永和市人)
呂瑞明(台北縣中和市人)
黃瓊貞(高雄市人)
常務監事:趙大煒(台北縣新店市人)
監 事:羅春月(台北市人)
許淑靖(新竹市人)
李文宏(台北縣汐止鎮人)
黃素卿(高雄縣鳥松鄉人)
秘 書 長:
另外,秘書長底下,還設有總務、出納、會計和文書等工作人員,由楊振志(總務、文書)和余星瑩(出納、會計、文書)二人負責。協會並聘請尤英夫和鄭錦堂兩位律師,擔任法律顧問。
下面是「大日宗」的「組織架構圖」144:
會員大會 | |||||||||||||||
監事會 | 理事會 | ||||||||||||||
會長 | |||||||||||||||
副會長 | 律師 | 會計師 | |||||||||||||
保障本會之法律權益 | 相關資料之審核與簽證 | ||||||||||||||
秘書長 | |||||||||||||||
文書 | 會計 | 出納 | 總務 | ||||||||||||
|
|
|
|
四修行方法
(一)宋七力的傳教方式—「喝茶」與「讚譽」
在「本體為主」的思想架構下,宋七力強烈批判傳統宗教,以戒律、教條、儀式為主軸的修行方法(詳前文)。因此,宋七力標榜自己的團體,沒有固定的修行方法。然而,從他所寫的少數作品,以及筆者與其弟子的訪談當中,還是可以歸納出幾個修行原則。
首先,讓我們從他的特殊傳教方式—「喝茶」入手:
在宋七力的弟子當中,幾乎人人知道宋七力喜歡喝「老人茶」宋七力發跡於竹東,竹東的傳教,就是以該地的茶藝館為中心(詳前文)。到台北傳教後,仍然借用「鄉下人茶藝館」(中山北路)、「養心茶坊」(忠孝東路三段)、「小東京」(建國北路二段)等茶藝館,開設「光明班」、「執著班」傳教。「禮拜天,大家知道宋七力有喝茶的習慣,假設說十點,八點大家就在那邊(茶藝館)等了…老闆也嚇一跳,門一打開怎麼一大堆人在那邊等,也有遠地來的,北縣市、南部都有。」145其中,「養心茶坊」乃是「天人合一協會」停止運作後,宋七力的信眾們,所自己開設的「顯相紀念館」成立後,「養心茶坊」也停止營業,信眾們轉至該紀念館聚會。
宋七力透露:「和我喝過茶的差不多二千多人…」「和我喝過茶的人,若不排斥,一定會有(天眼通)的。」「至少都有天眼,至少最基本都要有天眼。至少極樂世界能夠看到…」他認為,「過去有些人為什麼要一直爭取和我喝茶」,原因就在這裏。146可見「喝茶」在宋七力的傳教方法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筆者曾於1999年2月17日晚上,受邀到內湖謝天秀家,與宋七力「喝茶」結束後,筆者曾記錄下當晚「喝茶」的經過和感想;現在摘要抄錄如下147:
參加人員: 宋七力、謝天秀全家、謝國基全家、洪瀛霖會長、陳進聰全家、陳徵榮全家以及本人共約三十人。
會場素描:豪華「透天厝」民宅,客廳一、二層樓之間的牆壁四周掛滿宋七力的顯相和分身照片。我問:「您家光堂在哪裏?何否拍照?」屋主謝天秀說:「這就是光堂。」宋七力半開玩笑說:「這只是謝天秀的倉庫,附近還有一間更大的宅院,才是謝天秀的住宅,光堂在哪裏。」
會場氣氛素描:客廳正中央有一張長方形桌子,宋七力面對大眾坐在桌子的主位,我和其他顯像協會會員坐在桌子四周或後面(在坐有站)。宋七力右邊坐有四人,一個約四十歲的女姓大人(黃瓊霈),另一個是正在唸高中的男生,其他一男一女則是唸國中的學生。這四人本人都已訪談過,他們也是今晚的要角(詳下)。坐在桌邊者,包括宋七力和我都有一杯茶,茶質中上。其他人則沒有茶。宋七力稱:會場有六人(他自己除外)已證得維摩詰境界,其中四人即前述四人。會場極為平常、輕鬆,宋七力則談笑風生,偶爾說到興奮處則會臉紅。他一再強調他也是凡人,「光體」才是永恒的。
喝茶過程:
宋七力每說完一個段落,就端起茶杯說:「來!喝茶!喝茶!」大眾也跟著喝茶。
宋七力一再重複說他如何「演」維摩詰境界。偶爾會解釋何謂維摩詰境界,但大部分時間都舉實例說明;例如如何把須彌山引入手毛上,如何帶領信眾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他也當場「演」維摩詰境界,導引前述四人見到全球和台灣各大城市、極樂世界等。而四人眼睛或往天花板,或往牆壁、天空「看」,然後點頭承認自己「看」到這些境界
宋七力有非常明顯的意願,收我為徒弟。一再讚美我:...如果再跟隨他…則更上層樓。因此自稱已將我的金色「本體」導引出來,並稱當我的金色本體出現時,他的背後必有宇宙光明體出現,他用手往背後上空劃了一個圓圈,問前述那六個已有維摩詰境界的信眾說:「你們看到了沒有?」六個信眾都點頭說:「看到了。」宋七力對我說:「未來你一定會自己看到金色本體。只要你看到,就馬上打電話跟洪會長聯絡,我會進一步導引你。」
由於宋七力一再重複維摩境界,使得喝茶會變得非常無趣(對我而言),一直想打瞌睡。因此到了九點出頭,我就找個理由想要先告退。當我說到要告退時,宋七力馬上說(讓我有他在抓住最後機會的感覺):「來!你站起來,我再幫你導引一下。」於是我站了起來,宋七力說:「現在你心裏想著一句話:『本體幫我坐下。』然後不勉強,順其自然地,讓本體帶領你坐下。」我照做了,宋七力又問:「是本體讓你坐下的吧?」我答:「沒有什麼感覺。」宋說:「你再站起來做一次。」我又站起來做了一次,宋馬上說:「你看!很自然嘛!本體真的讓你坐下了!」我心裏想:「還不是和第一次一樣,哪是什麼本體讓我坐下!」
我在九點半離開了謝宅,在我離開前,宋七力又「演」出「定身術」:他要前述四個信徒中的兩個(一個小學女生,一個高中男生)用力拿起桌上的茶杯,但這兩人郤怎麼拿也拿不起來。我無法判斷他們是真正這樣或在演戲。宋七力說:「他們都是年輕的學生,不會套招啦!」後來又「演」出讓那個高中男生瞬間睡著、清醒的催眠術。宋七力用手往空中抓了一下,高中男生就閉目躺在椅子上,隨即宋七力又用手抓了一下說:「醒來!」高中男生馬上又醒了過來。這讓我想起大學時代我曾參加的一場有關催眠術的演講。演講人是台大醫院的精神科醫師。演講人當場徵求自願受實驗者,然後要他們握緊拳頭,再張開來。結果有一個女生聽眾郤打不開拳頭,急得快要哭出來。後來演講人向那女生和顏悅色地說:「妳慢慢把拳頭張開來!」女生果然把拳頭張了開來。演講人又徵求另外一批自願者,這次要他們站在講台上,不許向後倒。當演講人一再強調不許向後倒時,郤有一個學生向後倒了下去。演講人指著向後倒下的學生,解釋說:「像他這種人比較容易受到催眠。就像彈吉他,你越想彈好它,越彈不好。同樣地,你越想不向後倒,越是向後倒。」演講者還說:「催眠的第一步,就是讓受催眠者對你完全信任。」148我心裏想,宋七力的「定身術」,會不會也是一種催眠術。149
依照宋七力信徒的訪談,當信徒聚會時(包括和宋七力喝茶時),信徒大部分的活動都是「讚譽」。所謂「讚譽」,指的是向參與的同修,報告自己如何見到「光」或「分身」?如何見到「維摩詰境界」?或如何在信仰宋七力之後,有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等等。下面是一則典型的「讚譽」,「讚譽」者是北京清華大學一位副教授—劉玉屏150:
我現在先讚譽//…先讚譽我自己
……
去年去年是在去年
要過春節的時候
……
郝琴突然說我看到本尊了
我一抬頭//我就看到那個房子上
我也看本尊的顯相
一個很大的分身
後來,我就看到了很多的顯相
我看到了本尊
……
第二天早上//本尊就給我顯相了
我睜著眼睛,六點多鐘了
拉了窗簾,我看到五幅大屏幕
……
第一幅是是菊花圖
啊! 我明白了
本尊告訴我,他喜愛菊花
第二幅是那個//那個白南瓜白南瓜
……
後來我明白了
本尊愛吃白南瓜
我就一個一個地//供奉 本尊了
每天供奉最新鮮的白南瓜
是甘肅運來的
然後第三幅圖是一休拜佛//朝北…
在信徒「喝茶」的的聚會中,上來說話的人,千篇一律都像上面所引這段「讚譽」與會信徒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讚譽」自己所「見」到的「光」、「分身」、「維摩詰境界」等異象;宋七力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肯定、強化他們的異象經驗。在這樣的「喝茶」聚會中,如果不是虔誠的信徒,著實讓人興味索然而昏昏欲睡。而這興味索然、昏昏欲睡,也許正是宋七力傳教方式的奧秘之處;因為它有強烈暗示的催眠作用。相信,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信徒,述說他們「見」到異象的原因。
(二)修行理論
「自然」、「順勢」、「謙卑」乃至「以柔克剛」,是宋七力修行理論當中,幾個主要的概念。這幾個概念,固然彼此相聯、無法分割;但為了下面的討論方便,我們將其中內涵比較接近的,放置在同一組,成為下面的兩組概念:(1)「自然」與「順勢」;(2)「謙卑」與「以柔克剛」。
首先是第(1)組概念—「自然」與「順勢」:
宋七力以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本體」,都有一種「自然」的能力,可以自己「起動」、「出離」,而與「宇宙光明體」感應。因此,任何一個與「宇宙光明體」感應而獲得天眼、維摩詰境界等異象的人,都是「自然」而有。他說:「願有心上道的現代人本『本體』的「自然性」概念,將其意識「自然」起動出離,「自然而然」地超脫禁戒等儀式限制,奔向永生之路!又說:「全以自性、本體為偶像,自覺、自悟、自證、自渡、自成、自然而然成道!」151宋七力還以為,他的信徒之所以有天眼、維摩詰境界等異能,並非他個人的能力使然。他說:「我們的經驗不是刻意要發揚宗教,而是無意中跟我喝茶,大家自然就有天眼」。他認為他所扮演的角色,只是「順勢」將這種人人都有的異能,打「開」而已:「最起先我也沒幫他們開(天眼、維摩詰境界等),我不會主動去幫人家開,他們主動開的時候,我順勢幫他們開,幫他們帶動,帶動到很高很高的天界,介紹無量天界給他們看。」152
「自然」、「順勢」的修行觀,宋七力有他特有的解釋。他以為,所有的宗教,目的都在顯發「本體」;而顯發「本體」的修行方式,則有兩種:一是「下學而上達」,另一則是直接經由「宇宙光的照明」。前者必須「克制七情六慾,透過戒律,吃素、誦經、打坐、祈禱、拜偶像…等種種方式」,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乃至「天人合一」。這種修行方式「難於成道」,原因是:「違反自然之道」、「道」講求自然;自然的流露,自然地超越。違反自然超越之道,即是自求束縛,捆綁自己,陷溺於法規、禁忌、教條、儀式中,豈不是孔子所謂的「天刑」呵!」宋七力認為:「孔子與釋迦皆是『下學而上達』成道的典型例子。」「至於達摩、六祖、陸象山、王陽明…等只是成小道者。而非真正的『天人合一』者。」;因為他們的「本體」,「顯發得不完全」。這種「下學而上達」的修行方式,後學者不需學習;因為:「浪費太多的精神與時間」。153
依據媒體報導,宋七力對於酒、色、財、氣完全沒有禁忌。首先,被宋七力信徒尊為「金十方」、「普賢菩薩」的女藝人—徐佳莉,媒體指稱即為宋七力的親密女友。154而羅曉荷,〈宋七力/安慰信眾/教訓記者〉,則報導說:至於「本尊」泡舞廳的說法,宋七力不否認,他理直氣壯地說:心有邪念,就算到總統府前跳舞也是邪的…。155如果這些報導屬實,相信都和宋七力強烈批判「下學而上達」的修行方式有關,也和他強調亦凡亦聖的人格特色有關(詳下文)。
第二種顯發「本體」的修行方式,則是直接經由「宇宙光的照明」。在一篇刊登於《自立早報》〈廣告〉欄,並未署名的文章裏156,宋七力這樣表示:「宇宙光平均三千年降臨人世間一次;降臨期間,凡求道之智者遇之,必定成道。」而他本人,即採取這種修行方式相對於「違反自然」的「下學而上達」,他把這種修行方式稱為「順修」:「我是順修,亦就是由上往下,直接由宇宙光照明,不需透過苦修而顯發本體;亦就是所謂的—天命下降,非下學而上達。」在這篇廣告裏,宋七力還說:「在天外天頂上端亦即宇宙之頂;佛經密嚴經所稱天中天,全是光的世界,有很多種光的型態…我所遇的宇宙光,來自於遙遠的天中天。」
在了解「自然」、「順勢」,或「順修」(宇宙光的直接照明),乃是宋七力的基本修行理念之後,我們就不會對宋七力所說的下面這幾句話,感到意外了:「我不曾修行,我也不曾打坐過我沒有經過傳統的修行或宗教,都沒有。我就只是自然生活。」157
宋七力的修行觀,甚至整個宗教理念,顯然建立在宇宙光三千年一次的偶然照明之下。那是一種「機會主義」的宗教觀,激發了信徒「把握機會」的宗教情操。廖清信即曾引佛教「開經偈」中的句子—「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來表達他幸遇宋七力和宇宙光的「心境」。158
另外值得繼續討論的是:「順勢」往往和「靜觀」連在一起。「靜觀」是靜靜觀察「本體」的意思。159洪瀛霖說:「靜觀之後,本體(會)流露訊息給你,你自然接到,接到之後,你自然知道進跟退,我們說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包括進退之道。」160而知道進退、順其自然,「不會刻意要求」、「不會把別人打倒」。像這樣,「無求,有也好,沒有也好,順其自然」,就是「順勢」。161
而長期從事反對運動的謝長廷,則是另一個例子。他對「順勢靜觀」有這樣的詮釋:「順勢不是順社會勢,不是,是順本體、天道的勢,以本體為主。」162他認為,「順勢靜觀」的理念,和道家「無為」的思想相同。他曾描述「順勢靜觀」和道家「無為」思想,如何衝擊他的政治理念,以及後來的化解之道:
…我作立委的時候,那個道家的思想和我政治的改革,一開始有很大的矛盾…後來我認為…道家所講的無為是恢復到先天自然狀態…我認為我們社會的自然狀能是政黨、媒體、司法,它的自然狀態不是現在這樣,所以我們跟修道一樣…我們要修到先天狀態,就是把這些改革,轉到先天狀態…現在,就是我剛才講的順勢。像道家老子講的,譬如說: 去泰、去甚、去奢,或是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這些理論,其實我都有實踐。…我認為政治不是逆勢而行,把什麼都改變…它有過度的、噴射出來、亂的,修剪…163
事實上,除了以上所說實際功用之外,「順勢靜觀」有更深層的修行意涵。宋七力曾說:「『順其自然』;是人從『境界』踏入永生之地的關鍵…。」164為什麼「順其自然」或「順勢靜觀」,可以成為「踏入永生之地的關鍵」呢?那是因為「順勢靜觀」,可以使已經自然(偶然)「起動」的「本體意識」,成為「思潮中之思潮」或「無聲之聲」、「天心通」的緣故。有關這點,我們已在前文二-(三)「形上智與神通」一節(頁11-17)當中,有所說明,不再贅言。
其次,讓我們繼續討論宋七力的第二組修行理念:「謙卑」和「以柔克剛」:
宋七力曾說:「我也不自大狂妄,我很謙卑,我都以柔克剛、愚笨示現。」165又說:
老子說:「弱其小,壯其大」。小是指肉體,大指本心。…你若驕傲自大,你就把你的本心功能凍著了,你的光體功能你就採取不到…所以,我以凡夫示身,平常我都泡茶給人喝,都表達比人低好幾層的感覺,讓他也感覺說你宋七力能夠,我也能夠。166
從引文可以看出,「謙卑」、「凡夫示身」,不只是一種世俗的美德,而且可以讓「本心功能」和「光體功能」,發揮最大的效用。這是宋七力之所以特別強調「謙卑」的原因,而這一思想的來源,則是老子所說的「弱其小,壯其大」。
宋七力的弟子呂正秋(台電工程師),曾有「九則體認奉為圭臬」之說;其中第六是:「弱其小壯其大以為道用」,而其內容則是:「反無用為大用乃道之動、針對自心本體,肉身處柔弱、謙卑之勢,方能成就本體。」167這些說明,顯然是對宋七力「謙卑」或「凡夫示身」一詞的最佳註解。也就是說,人的「本體」是至高無上的,但人的肉體則必須「柔弱」、「謙卑」,表現出「無用」的樣子,這樣才能開發(本體的)「大用」。其中,「反無用為大用」一語,正是前引宋七力所說的「以柔克剛」和「愚笨示現」。
對宋七力來說,「愚笨示現」、「凡夫示身」的「謙卑」,可以做為他之所以私生活奢華,郤又身為宗教聖人的最佳理由。媒體報導,宋七力常上酒家吃喝玩樂;當記者追問身為宗教師何以上酒家時,他巧妙地回答說:上酒店我可以喝茶啊,上酒店不叫小姐坐檯,難道是去閉關嗎?他甚至聲稱在酒家和舞廳,都可以「無ㄞˋ」;而當記者追問是「無愛」或是「無礙」時,他則說:「都可以」。168「宋七力事件」爆發後,仍有許多信徒對他深信不疑;相信,「愚笨示現」、「凡夫示身」的「謙卑」,應該起了關鍵性的影響力。
對於宋七力這種「愚笨示現」、「凡夫示身」的「謙卑」,邱銘輝,〈宋七力迷人的語言裏有五個魔術要素〉,曾有精闢的評論:「宋七力很會利用信眾同情弱者的心理。例如,坦承自己過去錯誤和小惡,坦承自己『軟弱』,強調自己和平常百姓一樣平常有缺點,郤用『分身』和頓悟,來強調自己是『平凡中還有偉大』」。169這種「謙卑」的性格,顯然在宋七力的教團當中,引起極大的尊敬。曾經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皈依過淨心法師、跟隨過貢格老人、親近過桑桑仁波切的陳鴻仁,就曾這樣說:「像我拜那麼多的師父,那師父好像高高在上的。像本尊這樣,跟我們好像很親近,很容易跟我們這樣親近。…他不會像國父銅像一板一眼,像佛教行住坐臥威儀儀軌要很莊嚴,本尊比較能夠打成一片。」170足見宋七力「愚笨示現」、「凡夫示身」的「謙卑」,確實具有凝聚信徒向心力的作用。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謙卑」乃至「愚笨示現」、「凡夫示身」,所開發出來的本體「大用」,並不完全是抽象性的或是宗教性的;它也有世俗意義的「大用」。宋七力說:「『反』為道之『動』,大道順反而動、大道降在柔弱卑微低賤的人、事、地、物,與強權惡勢對抗。」171不過,到目前為止,宋七力似乎還沒有機會,應用他的「謙卑」,來「與強權惡劫對抗」的機會。
(三)修行方法
從以上的說明,我們知道以「謙卑」之心,「順勢靜觀」本體的重要性。然而,實際如何修行,郤必須進一步說明:
宋七力本人,以及接受筆者訪問的二十位弟子,都強調沒有特殊的修行方法。然而,經過筆者仔細考察,發現仍有修行方法的蛛絲馬跡:
首先是「學習正心」;宋七力說:
初學者學習溝通「本體」意識起動之前;必先端正其思想。心正則起動易順、下學而上達、學習「正心」,起動出離自然一竅百通。思想混濁、齷齪,「本體」不可能自然起動意識。172
從引文看來,要讓本體意識起動、出離,關鍵固然是在「順勢靜觀」,但保持內心的正直無邪,則是能否「順勢靜觀」的先決條件。
前文已經說過,宋七力極力批判傳統的道德和死守戒律的宗教。也有媒體報導,他的私生活極為奢華。但是,這並不意味他不注重傳統的倫理德目。事實上,《光經》就有數篇文章,旨在闡揚傳統的忠、孝、仁、愛、信(缺義與和平)等德目。173
除了「正心」之外,「感恩」也是修行方法之一。洪瀛霖說:「在你生活起居間,有時就感恩本體、感恩光…。」174
而所謂「感恩本體」、「感恩光」,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實際去做。如何實際去做呢?洪瀛霖說:
你用一個念頭(筆者按:指「感恩」的念頭)下去,你不必停頓你的事情不做啊什麼都放下,你不用,你只要一個思想,零點一秒你就進去了。…假設在說話在做事情,我們本來有十分的意識,你會一分意識等於掛在本體、跟光的連線上,九分還是做你的事情。…到最後會有一分的本體思想連線,九分的你自己的肉體思想在。這兩個意識非常清楚,不會亂。175
這樣看來,所謂「感恩」(本體、光),乃是時時刻刻把心放在本體和光上面,即使是在工作當中也不例外。這種修行方法,有時又叫「含光」或「含住光」、「含取光」。謝國基曾這樣解釋它的意義:「其實含住光,依一般來講,是思想裏面有一個大日光體。思想就是常與光同在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含取…。」176至於為什麼要「含光」,謝國基這樣解釋:
一般本體都會攝受本尊的能量,肉體比較不知道,可是我們有本體觀時,慢慢了解你有本體存在時,你往內觀,然後思想中就是與光同在,叫含取光。177
綜合以上所說,所謂「含光」,乃是以「感恩」的心,時刻「內觀」自己的本體和充滿宇宙的光體。「含」字,是將「本體」、將「光」包含住、把握住而不忘失的意思。
「含光」的修行方法,像極了佛教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也像極了禪宗「參公案」的法門。念佛者,時刻將「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唸」在心裏;或時刻將「念佛者是誰?」乃至「狗子為什麼無佛性?」的疑點178,擺在心裏。據說最後就會有大成就。「含光」的修行方法,只不過是把「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或「念佛者是誰?」、「狗子為什麼無佛性?」的疑點,改為「本體」,改為「光」罷了。
治佛教史者都清楚,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和禪宗的「參公案」,都是為適應喜歡簡單(所謂「易行道」)或是生活忙碌的信徒,而發展出來的修行方法。宋七力的「含光」法門,也不例外。相信,這也是宋七力之所以受到忙碌的現代人歡迎的原因之一。有關這點,可以從下面這段謝天秀的自述,得到證明。
原本是出家僧人,曾經熱衷淨土宗「念佛」法門,打過「佛七」179,還跟隨西藏密宗仁波切修密的謝天秀180,曾這樣自述他放棄原有信仰,改宗宋七力的心路歷程:
它(指「含光」)這個很簡單,又很超越,因為我工作很忙,我都希望找簡單的法門,能夠成就的,因為我沒有那麼多時間修行嘛,所以我才跟聽列諾布仁波切要求要越簡單越好,我覺得這(指「含光」)更簡單,這只是一個念頭含住而已。就是以尊敬的心,含住本體、含住光,就這樣。181
宋七力一再強調他所闡揚的,不是宗教,而是思想;他甚至以「思想鼓吹者」自居。182他一再批判宗教儀式的束縛人心、障礙本體。但是,他的信徒並不這麼以為,而把他視為等同或超越神佛上帝,並和他所批判的傳統宗教信徒一樣,以禮拜、讚誦等方式,來表達他們對宋七力的尊敬。《光經》〈幸遇宋七力〉即有這樣的讚誦詞:
光身本尊宋七力,只能說聲謝謝祢,
感激感激又感激,叩首叩首再叩首!183
另外,在家中設置「光堂」,以供禮拜之用,也是信徒常有的作為。陳進聰這樣描述他家裏的「光堂」:
我們有一個類似光堂,事實上,有空就敬,沒空就沒敬了。有空去街上買到花,就敬花。我們是認為很自然,沒有敬茶也不會覺得有罣礙。184
有一些文獻甚至顯示,宋七力的信徒,會像傳統教派的信徒那樣,唸誦「聖詩」,禮讚宋七力《光經》〈幸遇宋七力〉,即說:
現在一篇讚光篇,希望大家都能唸:
光身本尊宋七力,感激感激感激祢!
一邊還要謝自己,讓我今生遇到祢!
天天沒煩惱,整天笑嘻嘻!
光體本體加肉體,我要與祢同一體,
請祢帶我入光中,從此逍遙到極地!
雖然短短十句話,這是光身的流露,只要每天唸幾遍,三位一體都同在,自己會唸教兒孫,讓它朗朗上口唱,久而久之成習慣,從小養成本體觀…185
這樣看來,把宋七力單純地視為「思想的鼓吹者」,似乎與事實不符。
(四)宋七力信徒的性格分析
從筆者對於二十位宋七力信徒的訪談當中,可以歸納出下面幾種特質:
(一)他們是「信仰疲憊」的一群:
他們在遇到宋七力之前,大都已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少數幾位雖無宗教信仰,但郤也有豊富的修練氣功經驗。在信仰或修道的路途上,與其說他們是經驗豊富的一群,不如說是「信仰疲憊」的一群,就像遠行的旅人一樣,渴望盡速找到信仰的休息站。因此,在遇到宋七力之後,就把他視為一生信仰的終點站。
謝長廷是最明顯的例子;他參加過統一教、基督教長老教會、道教(崑崙仙宗),參訪過佛教禪師、印度瑪赫西(Maharishi),學習禪法和超覺靜坐法(TM),他自認「有道則求,有師則法」,最後郤拜在宋七力門下。他說明他之所以視宋七力為最後歸宿的原因:
包括我看過中國大陸很多書,有些其實是「述」,我不敢講他抄襲,就是他闡述以前人的東西,沒有開創一個東西,當然真理不一定要創,但是,宋七力先生他的本體的理論也好,或說他講的,我認為他有創意。186
其次,目前仍然保持出家身份的慈恩法師,也是典型的例子。他跟隨印順、演培法師學佛,也跟隨南懷瑾居士學太極拳,後來拜在性梵法師門下出家。他修習念佛法門二十年、不倒單十幾年。最後遇到宋七力,郤說:
我現在看了《維摩詰(經)》,才曉得自己錯。我現在探討天道,宋七力就是本尊、就是光,簡單一句,就是大日—宇宙的大日,他的前世比佛還要高啊…。187
(二)他們是「儀規疲憊」的一群:
他們之所以改宗宋七力,大都因為不滿原有信仰的過分重視戒規、儀式或固定的修行方法。因此,他們不但是「信仰疲憊」的一群,更是「儀規疲憊」的一群。謝天秀即是典型的例子;他原本是認真修行的出家僧人,他這樣述說他對原有信仰的失望:
佛教它太多儀軌,一般印象:「你是佛教徒哦?那你有沒有吃素?你一天唸了幾部經?你現在修的是什麼?你常到哪個寺廟去?你接受的是哪個老法師?」都是往外的,所探討的都是向外的…我接觸到本尊的時候,他是說你要探討的是內在的,不是這一些東西。蓋再大的寺廟,可是沒有道,沒有用啊。蓋再大的寺廟,那只是在作佛事…那都只是在人部裏頭、五官意識滾,還是離心嘛。188
(三)他們不滿「有廟無道」或「無心修道」:
他們改宗宋七力的另一原因是,他們不滿原有信仰過分注重「財布施」(施捨錢財)。而這種注重「財布施」,則是建立在「有廟無道」或「無心修道」的基礎上。
例如,原本信仰密宗仁波切的黃素卿,即說:「他說你沒有安太歲,你今年的運氣可能都不會很順,你內心裏會,就會產生很大的罣礙。」他的先生陳進聰,也接著批評說:「然後會幫人家治療身體 說你有什麼業障,都有這種觀念灌輸給人家,給人家有不安的感覺,來作法會、參加法會、供養,都是用這一套。」189
再如孫秀美,也這樣批評在喪葬場合替人唸經的尼姑:
他們尼姑穿的很莊嚴,看起來很舒服,可是我發覺只要他們一脫掉袈裟,講的話,我覺得他們很俗氣…我就聽到有一個人說:「今天(六合彩)開幾號?」…我認為神佛是愛人的話,不應該你有錢請道士唸經,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沒有錢人怎麼辦?190
(四)他們是熱衷靈異的一群:
陳徵榮,即是典型的例子。從小他就「感到宇宙有一個很神秘的力量不可思議的力量存在。」他雖沒有信仰任何宗教,但對靈通、練氣這方面的人,他郤「跟過幾人」,其中包括潘添盛,以及潘添盛的老師許衡山。191 宋七力以「發光」、「分身」乃至「定身法」、「拔花不動」、「舌齒相爭」等靈異現象而聞名,本質上也是「靈師」的一類。192因此,這些熱衷靈異的弟子們,之所以深信宋七力,並非沒有原因在筆者訪問過的二十位宋七力弟子當中,千篇一律地述說他們相信宋七力的最大原因,是因為他們見到了「光」、見到了「分身」。例如孫秀美,當她被問到「讓您最相信本尊的是哪些東西?」時,她回答說:「我覺得最神奇的就是…在天眼中,我看到分身,看到分身給我放光加持,藍色的光。」193
(五)他們大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中上階級:
例如,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研究所研究,目前是菲利普電子公司品質稽核及品管部經理的陳徵榮;師大美術系畢業,目前任教於高雄縣福誠國中的黃瓊霈(陳徵榮夫人);政治大學畢業、日本明治大學研究,目前是協勇國際實業公司董事長的陳鴻仁;實踐家專會計科畢業,目前是協勇國際實業公司副董事長的鄭紫玲(陳鴻仁夫人)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香港嶺南學院管理學院教授—施達郎,曾說:「…神秘主義,它在教育程度提高的社會更起作用,更能吸引知識份子的投入。因為探索神秘現象需要具備一些基本的知識能力。」194
事實上,宋七力的弟子當中,大量引用深奧的儒、釋、道三教經典,乃至基督教《聖經》,來撰寫文章讚嘆宋七力的,為數甚多。195他們研讀熊十力的《體用論》196、唐君毅的《中國哲學--原性篇》等當代新儒家學者的經典巨作,乃至高橋信次《生死的覺醒》等名著。197另外,應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質能不變定律」、粒子物理學中的「夸克」等自然科學知識,來詮釋宋七力思想的,也大有人在。198而在中國大陸,也有許多具有自然科學背景的宋七力弟子,採用他們的專長,為宋七力的「放光」、「分身」做見證。199
這些從事科學工作的弟子們,都有千篇一律的結論: 宋七力的思想雖然合乎科學,但郤超越科學。陳徵榮即以為:「宇宙光體」超越了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公式。他說:「宇宙光體…可以變化成任何物質,任何原子…任何的物質亦能瞬間轉換成能量,甚至加強能量,不像有公式能計算得出,完全違反科學家現有的物理理論。」200顯然,這些高級知識分子,一方面借用現代科學來傳教,二方面又試圖突破現代科學無所不在的罟網。這和其他新興宗教面對現代科學的態度,並無二致。
(六)他們是「追尋喜悅」的一群:
最後,還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十位接受筆者訪問的宋七力信徒當中,幾乎口徑一致地述說他們親近宋七力之後,家庭變得美滿,生活充滿了快樂和喜悅而當筆者追問宋七力在講道時,是否特別注重家庭和諧的主題時,他們則以否定的答案作答。
家庭變得美滿的例子,謝國基和孫秀美的家庭,是典型的例子。他們的兒子謝孟樵,目前就讀台北光武工專;當筆者問他:「最讓你相信本尊的是什麼?」 他回答說: 國小一、二年級時,父親常在深夜去玩柏青哥,母親則去舞廳跳舞或去酒店喝酒,回家兩人就吵架。他們「不是玩,就是吵架」,特別是母親,「好像不像家庭主婦那樣子」。他和父親的親子關係也相當不好。而當他們「接觸本尊之後,咦,他們沒常常吵,家庭變得很和樂。」因此,他在國小五、六年級時,也加入了顯相協會,而且得了天眼通。201
而快樂、喜悅的例子,則以黃素卿最為典型;她說:
當我接觸到本尊的思想,我思想超越以後,我感覺我完全沒有恐懼感…我也好像感覺到生命捉到主題,我覺得每天都很快樂,那時候我才體驗到什麼叫喜悅心,每天都充滿了高興的心境…感覺心情很開闊、很平靜的那種喜悅心,從接觸本尊思想一直到現在。202
也是充滿了喜悅的洪瀛霖,則把喜悅解釋成是「本體顯發(所)流露的第一個現象」;他說:
天人合一第一個現象:可以流露喜悅、無形中在高興,不知道在高興什麼,就一直高興。這高興就是本體顯發流露的第一個現象。203
無疑地,信徒們的家庭美滿、心情喜悅,顯然是宋七力教團,在「宋七力事件」之後,還能良好運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附錄:【受訪者小傳】204
謝天秀:廣東潮安人,1947年出生,雅禮補校肄業,目前是雙鶴企業公司董事長、微生物文教基金會董事、善愛協會理事。1964年隨仁俊法師出家,法號觀緣。除在印順法師的福嚴精舍就讀外205,也從道安法師學禪定、從煮雲法師學淨土、從常覺法師學唯識、從楊白衣居士學天台。喜歡研讀《太虛太師全集》。1972年還俗,還俗後,接觸密教(紅教)。之後由一位朋友的介紹而接觸「顯相協會」。雖然成為宋七力的信徒,但仍不時參與佛教活動或贊助佛教法會,與佛教界人士亦有來往。「宋七力事件」中,被璩美鳳議員指稱是宋七力「七人小組」和「九人分工小組」的成員之一,負責招攬信徒。但郤遭到當事人否認。206
蕭美惠:謝天秀夫人,宜蘭人,國立藝專畢業,家庭主婦。原先為一般民間信仰者,後隨先生信仰。目前一家五口都是宋七力的信徒,而其三名子女(二女一男)都有維摩詰境界。
謝和雅:謝天秀女兒。小學生,有維摩詰境界。
謝長廷:台北市人,1946年出生,台大法律系畢業,日本京都大學法學碩士,並修畢博士課程。曾廣泛涉獵多種宗教,舉凡統一教、基督教長老教會、佛教、道教、氣功、Maharishi的超覺靜坐法—TM、崑崙仙宗,乃至其它多種新興宗教(如雷爾教派)等,都曾涉獵。此外,也親近、皈依過不少法師。1992年,經由鄭振冬介紹,認識宋七力,之後便擔任「顯相協會」的法律顧問。1998年當選第二屆民選高雄市長訖今。
游芳枝:謝長廷夫人。台北縣人,1948年出生,台大法律系畢業。1993年以前,對宗教幾乎沒有任何接觸,後來經由先生引介,與一位禪宗師父(智群法師)學習禪定,其間亦修習過「超覺靜坐」。1994年,經由先生介紹,加入「顯相協會」。由於是《宇宙光明體》一書的總編輯,因此「宋七力事件」發生後,以宋七力共犯名義被起訴,後獲判無罪。
謝維洲:謝長廷兒子。1983年出生,目前就讀於高雄正義高中。小學五年級時,於家中看到宋七力的分身,之後並有維摩詰境界。
陳進聰:高雄縣鳥松鄉人,1953年出生,台北工專電機科畢業,目前是雙鶴企業公司的常務董事、微生物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善愛協會常務理事。從小生長在一貫道家庭中,初中二年級起便不時參加一貫道的活動。1981年開始接觸密宗的紅教。其間亦曾皈依懺雲法師、慧律法師。1993年初,由於在朋友呂文生家中,看到宋七力的顯相,開始接觸宋七力的思想,之後便加入「顯相協會」。在其影響及引介下,有幾十個人加入「顯相協會」。現任「大日宗」副會長。
黃素卿:陳進聰夫人。高雄縣人,家庭主婦。曾信仰佛教,亦皈依懺雲法師與慧律法師,也曾隨先生修密,之後與先生加入「顯相協會」。一家四口都是宋七力的信徒,黃素卿與其子女都有維摩詰境界。現任「大日宗」理事。
陳進聰兒子:1981年出生,目前就讀高雄師大附中。有維摩詰境界。
陳進聰女兒:1985年出生,目前就讀高雄陽明國中。有維摩詰境界。
陳徵榮:台南縣人,1944年出生,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曾經前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研究所攻讀,目前為菲利普電子公司品質稽核及品管部經理。十幾年前開始練氣功,曾跟隨潘添盛學過「靈動拳」。1993年看到宋七力的書,便與妻子循地址找到「顯相協會」,之後便成為宋七力的信徒。現任「大日宗」常務理事。
黃瓊貞:陳徵榮夫人。高雄市人,1953年出生,師大美術系畢業,目前是高雄縣福誠國中的老師。自小便跟隨父母信奉基督教,為長老會教派。婚後與先生一起參加氣功班,1993年隨先生往「顯相協會」,見到宋七力,便直覺跟對人了,成為宋七力的信徒。現任「大日宗」理事。
黃瓊霈:高雄市人,1957年出生,是黃瓊貞的妹妹,原來信仰傾向無神論。曾經隨陳微榮夫婦參加潘添盛的氣功班,能夠病理透視,後來也因為陳微榮夫婦的介紹,成為宋七力的信徒,有維摩詰境界。
謝國基:台北縣人,1953年出生,台北喬治高工畢業,目前自營化工公司。自小便隨父親信仰恩主公,婚後求道心切,曾接觸過一貫道與靈乩。1991年從朋友處得到宋七力的雜誌,有神奇感應,之後便篤定這是其所追求的宗教。1992年1月初,「顯相協會」正式成立,隨即加入成為會員,並擔任義工。目前也是「大日宗」義工。
孫秀美:台北市人,1954年出生,松山商職畢業,目前在自營公司幫忙會計。從小即是一個無神論者,後來於泰國旅行時,買了一尊四面佛於家中禮拜。有一日在家中看到本尊宋七力的分身,對自己放光加持,從此便信仰宋七力。
謝孟樵:謝國基兒。1980年出生,目前是光武工專學生,自小便跟著父母燒香、拜四面佛,國小五、六年級時開始常去「顯相協會」,有天眼,能夠看到宋七力的分身,但沒有維摩詰境界。
陳鴻仁:南投鹿谷人,1938年出生,政治大學東方語文系畢業,曾於日本明治大學攻讀政治學,目前為協勇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自小跟隨家人信仰民間宗教,十多年前轉信佛教,並皈依多位法師。此外,亦曾修密。1994年由於其子陳昱宛在舊雜誌中看到宋七力的相關報導,遊說父母接觸「顯相協會」。之後便與妻、子成為宋七力的信徒。有維摩詰境界。
鄭紫玲:陳鴻仁夫人。台北市人,1947年出生,實踐家專會計科畢業,目前擔任協勇國際實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曾接觸過基督教信仰、民間信仰,之後跟著父母皈依淨心法師。婚後與先生學佛、修密,全家人於五年前成為宋七力的信徒。其子陳昱宛,今年二十二歲,目前在加拿大攻讀電腦資訊科學,有維摩詰境界。
慈恩法師:福建莆田人,1924年出生,未受過正式教育。1946年渡海來台經商,在台灣親近印順法師、演培法師,之後隨性梵法師出家。曾於獅頭山苦修,也曾從學於南懷瑾。念佛修持二十年,苦於無法見到阿彌陀佛。後來經由弟子引介,開始接觸宋七力的天道思想,之後成為宋七力的信徒,但並未還俗。
洪瀛霖:嘉義市人,1947年出生,台北工專工業工程科畢業,目前為環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自小跟隨家人四處刈香,為一民間宗教信仰者。後來因為看到自立報系刊登有關「天人合一協會」之報導(指劉芳民任職自立報社時,由職務之便,於1990年3月25日及4月1日的《自立早報》與4月16日的《自立晚報》中,整版刊登〈超能系列報導─宇宙光與宋七力〉、〈宇宙光降臨—宋七力大顯神功〉之系列專文),於1990年末、1991年初開始與宋七力接觸,但並沒有加入該協會成為會員。1991年底「顯相協會」成立,加入協會,1993年會員改選,成為「顯相協會」第二任會長,任期直至1996年底。1996年「顯相協會」停止活動後,於三重市重新路成立「大日宗」,並擔任會長。女兒目前就讀台北一女中,也是宋七力的信徒,有維摩詰境界。
1「宋七力事件」,指1996年10月9日,隸屬新党的臺北市議員璩美鳳,接受江正、陳江麗花等四十餘名「受害人」陳情,聯合召開記者會,指控「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主持人宋七力(本名宋乾琳),以及顯相協會第一任會長張乃仁和現任(第二任)會長洪瀛霖等人,結合攝影師羅正弘、鄭振冬,製作「放光」、「分身」等照片,騙取信衆錢財的案子。由于事件涉及有意參選1997年高雄市長的民進黨黨員謝長庭及其夫人游芳枝,因而轟動一時。
2「本尊」,指宋七力本人,宋七力本人,則由父母所生的肉身,以及「(本)心」(又稱「本體」)、「光」(全名為「宇宙光明體」)這三者所組成,稱為「三位一體」。而「分身」,則是「顯相」在山野、雲端、廟宇、石頭、花木、舍利子(骨灰)乃至照片上的宋七力影像(及其相關文字、形相之影像),為有緣的信徒所見。(參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68-202。)
3引:聯合晚報,〈宋七力事件人心生病了:連戰指示研究宗教立法〉,1996年10月7日。
4詳見:林建隆,〈詐欺可以法辦,宗教不容侵犯〉;民衆日報,1997年1月29日。
5《亞洲研究》25期,1998年1月,頁40-90。
6「妙天事件」,指「宋七力事件」發生不久之後,璩美鳳議員又舉發化名「妙天禪師」的黃明亮,以「印心禪學文教基金會」的名義,傳授「太陽神功」,高價出售「蓮花座」(靈骨塔)、五行豆粉、智慧花粉等方式斂財。最後,放置蓮花座的「天佛大道院」,以違章建築的名義,遭到取締; 而黃明亮則無罪開釋。
7「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會長(目前為「大日宗」會長)—洪瀛霖,曾說:「事件後, 我們的會員照常都沒有退,大家相同那個金剛心…」然而,事件未發生前,參加「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的會員,大約二千人事件發生後,宋七力的信徒組織了一個稱為「大日宗」的新團體,參加會員大約四、五百人,依此推算,事件發生後,宋七力的信徒大約減少了四分之三。(參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132-147。)
8「三位一體」一詞,顯然來自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354-430),所著《三位一體論(De Trinitate)》一書,所說聖父(上帝)、聖子(耶穌)、聖靈三者合一(三位一體)的說法。這一說法,後來成為基督教內的普遍主張。[參見: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4,13版),第二部第二章。至於宋七力的宗教思想,受到基督教的深重影響,我們將在下文再作討論
9引見:游芳枝編,《宇宙光明體》,台北: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1995,頁41。
10宋七力,《光經》,前言(台北: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1993),頁3,曾說:「起初, 宋七力分身在徐家(陳美娟夫家),其意教導徐媽媽(陳美娟)練字識心。依徐媽媽所懂的文字、知識,沿著生活思想推出,在徐媽媽的口中成語言…宋七力放光明徐媽媽的五官知覺意識使之流露…組句成章,合章成冊,取名—光經」,而《光經--歐巴桑寫光經(一)》頁118,則說:「光說人話稱光經,光抖出人的語言,滾出思潮在口舌,表達本尊本體觀,光體化身宋七力, 指點學道走捷徑…有的字我不會寫,只好○○又╳╳,寫好媳婦女兒抄」。引文中的「宋七力」一名,原為手寫毛筆行書,現以華康行書黑體字來代替,傳說這三個字,是宋七力的分身所化現在空中的名字。(詳見:陳美娟,《光經》,頁449-455。)
11引見:陳美娟,《光經》,顯相館(二),頁96。
12陳美娟,〈三位一體(一)〉;引見:陳美娟,《光經》,頁83。
13引自: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台北:中國天人合一境界學術研究協會,1991,頁15。
14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導言〉;引見:前書,頁7。
15皆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34。
16宋七力,〈以本體為主(3)自覺〉;引見:前書,頁15。
17宋七力,〈以本體為主(6)本體是真主〉;引見:前書,頁26。
18宋七力,〈以本體為主(3)自覺〉;引見:前書,頁16。
19同前引。
20宋七力,〈以本體為主(6)本體是真主〉;引見:前書,頁25,26。
21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6)意識與時空〉;引見:前書,頁71。
22宋七力,〈以本體為主(7)本體賜永生〉;引見:前書,頁29。
23宋七力,〈以本體為主(2)永生〉;引見:前書,頁13。
24宋七力,〈以本體為主(3)自覺〉;引見:前書,頁15。
25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3)神佛上帝在人心中〉;引見:前書,頁55。
26宋七力,〈以本體為主(2)永生〉;引見:前書,頁13。
27宋七力,〈以本體為主(5)自然之道〉;引見:前書,頁21。
28詳見:慈恩法師訪問記、謝天秀先生蕭美惠女士訪問記、陳鴻仁先生鄭紫玲女士訪問記、陳進聰先生黃素卿女士訪問記、謝長庭先生游芳枝女士訪問記、洪瀛霖先生訪問記、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陳徵榮先生黃瓊霈女士訪問記。
29引見:慈恩法師訪問記,102。
30引見:謝天秀先生蕭美惠女士訪問記,127。
31引見:陳美娟,《光經--三位一體(一)》,頁83。
32引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52。
33皆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7。
34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導言〉;引見:前書,頁8。(引文中的「本書」,指的自然是: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另外,同書還說:像這樣的照片,「已拍攝出二十萬張,預定精選七千張陸續出書, 作為提供現代有心上道者研究參考資料。凡是列在書中的任何一張境界圖片, 皆是真實攝影, 絕無任何偽造或技巧欺騙有心上道的讀者。」
35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導言〉;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7-8。
36皆見:前書。
37皆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4)出竅與分離〉;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61。
38皆見:前書,頁62。
39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7。
40詳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導言〉;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10。
41宋七力,〈以本體為主(2)永生〉;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13。
42同前引
43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導言〉;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10。
44同前書,頁9。
45同前書。
46以上皆見:前書。
47詳見:前書。
48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2)天眼〉;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48。
49引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90-92。
50皆見:前引。
51引見:前文,194-196。
52引見:前文,196。
53指游芳枝總編,《宇宙光明體》,台北: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1995。
54皆見:宋七力訪問記,222,226。
55所謂「獲得美國加州政府認證, 台灣駐美單位認同屬實,絕無人工假造」等語,指的是由一家名為「自然光(攝影)工作室(Natual Light Studio)」的店主(Head of Shop)兼影像修繕師(Retouching Artist)—安德瑞‧利‧布蘭登(Aundry Lee Brandon),所出具的一份證明書。證明書(Ⅱ)-1)寫明:送檢的底片共有四張正片(four prints)和四張底片(the original four negatives),而(Ⅲ)-3)則說:「我沒有能發現任何線索可以說這些像片有任何修繕的痕跡(I was unable to find any specific clue of such retouching in these photos.)。」
56莊勝鴻,〈謝長廷探究神秘力量/對過火與上刀山都感興趣〉,曾說:「據謝長廷的瞭解,民國八十年之前,鄭振冬或是其他人歛財情況,應該有可能發生,因為當時鄭振冬就弄了一個天人合一實證協會,沒多久, 這個協會傳出歛財的事情,因此其他信眾才成立目前的這個顯像協會」(引見:《新新聞周報》,封面故事,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1996年10月20日-10月26日,頁33。)
57引見:陳美娟,《光經》,頁147。
58引見:前書,頁150。
59謝長廷口述,莊勝鴻整理,〈謝長廷口述大公開〉。曾說:「協會裏像鄭振冬、羅正弘,過去就有人指控他們歛財,在協會的書也有報導,所以一直有糾紛、訴訟,而協會也一直沒有辦法,因為有糾紛,所以協會從八十三年後就沒有賣照片了。又說:因為羅正弘、鄭振冬他們在新竹那邊也在賣照片,說是推廣,其實協會都沒有辦法控制…」(引見:《新新聞周報》,〈封面故事〉,1996年10月20日-10月26日,頁31。)
60詳見: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85年度訴字第2329號,主文。
61高年億、張錦弘、陳金章、張榮仁,〈演神發財/宋七力/忘了他是誰〉; 引見:聯合報,話題,話題人物,1996年10月21。其實,佛典中只說到了六種神通,並無「天鼻通」。
62宋七力曾因違反票據法,而被判處三年八個月的徒刑,繫獄於台北監獄。1987年7月1日,政府廢除票據法相關刑罰規定,因而獲釋出獄。鄭振冬即是執監期間,在獄中認識的。(詳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85年度訴字第2329號,事實一。)
63詳見:瞿海源訪問,專訪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一),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新興宗教現象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主題計畫之子計畫—新興宗教團體普查計畫,1999年1月6日。值得一提的是,在筆者和高雄市長—謝長廷先生的訪談當中,謝市長坦承受到宋七力的影響,而閱讀熊十力的《體用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並受益良多。
64詳見:瞿海源訪問,專訪中國宋七力顯像協會(一)。
65引見:陳美娟,《光經》,頁93。引文中的「宋七力」一名,原為毛筆字; 本文一律以比較接近原形的華康行書黑體字代替。
66引見:前書,頁312。
67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1)天心通〉;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41。
68同前引。
69「人發生此深層的重疊思潮,沿此意識起動潛移默化,領受本體意識、起動自然所流露之智,謂之形上智」(同前引)。
70詳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1)天心通〉;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41。
71同前引。
72同前書,頁42。
73同前書,頁41。
74同前引。
75同前書,頁42。
76宋七力說:「天眼通凡夫可得,天眼明已是聖人之境界,超凡入聖了。又說:天眼明的境界已是成大道者的佛眼層次,非初成天眼通者所能相比。」(皆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2)天眼通〉;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47。)可見天眼明是天眼通的進一步純化。
77與徒弟們喝茶,是宋七力最重要的傳教方式;我們將在下文詳細說明。
78詳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00-104。
79引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2)天眼通〉;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47。
80引見:前書,頁47。
81詳見:前書,頁46-47。
82詳見:前書,頁49。
83皆見:前書,頁50-51
84詳見: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134,199-201。
85同前引,頁45另外,在筆者的訪談當中,宋七力也有類似的說法:「若照聖經說,上帝創造萬物,上帝創造萬物,創造亞當、夏娃,我們人也是萬物之一啊,杯子什麼種種,聖經說—字面上是上帝創造萬物,這也是對的,但內容解釋就不對了。宇宙光和萬物的關係…若是你天眼有開的話,想要看什麼就看什麼…所以它說創造萬物,包括泉水、鱷魚,什麼山河大地、森林啦,種種事物,它能演出來,演出萬物出來,所以叫作上帝創造萬物。」(引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70。)
86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2)天眼通〉;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45。
87詳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84,176。
88「演」字,在宋七力的宗教思想裏,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 我們將在下文有關「維摩詰境界」的部分,再作討論。
89引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82。
90詳見:前引,176,184。
91引見,《大正新脩大藏經--卷14》,頁539,上。
92許多報導都說到宋七力的私生活相當放浪。黃哲斌,〈本尊破相揭開未七力神祕面紗〉(《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3日),即報導說:「據指出,宋七力擁有不止一輛勞斯萊斯,其中還包括頂級的敞蓬車,另外還有保時捷九二八、賓士六○○等超豪華車,在他們的觀念中,追求物質享受與心靈昇華並無衝突。」張黎駒,〈宋七力:吃喝玩樂/花掉一千萬供養金〉(《中國時報》1996年11月12日),也報導說:「宋七力昨天借提時…供稱,信徒拿出來由收受的供養金大約一億多元,其中包括賣掉保時捷、賓士、積架和吉普車共一千多萬元,被他吃喝玩樂花掉…」而〈臺灣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85年度訴字第2329號,事實一〉,也說:「僅宋七力個人臺自信徒中詐欺所得供養之金錢,即以億元計,而其所得均供其至新加坡舞廳、大富豪、富爺酒店等場所消費,或購買名車、出國玩樂、購買鑽戒名錶贈送國外女友,花用殆盡。」但在筆者的訪問當中,宋七力郤說:那是鄭振冬「故意把我咬下去的」。(參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17-118。)
93引見:《大正新脩大藏經--卷14》,頁546,中。
94詳見:前書,頁552,上-下。
95引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86。
96引見:前文,140。
97宋七力自己也說過,具有「維摩詰境界」的二十四個徒弟當中,「大部分都孩子,他們孩子都無知嘛, 他們自然就流露出來。」(詳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54。)
98詳見:謝長廷先生游芳枝女士訪問記,192,217。
99詳見:陳進聰先生黃素卿女士訪問記,377-384。
100詳見:瞿海源訪問,專訪中國宋七力顯像協會(一)。又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53-60。
101詳見:羅曉荷,宋七力安慰信眾/教訓記者;聯合報1996年10月14日。
102引見: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320。
103詳見:瞿海源訪問,專訪中國宋七力顯像協會(一)。
104詳見:陳美娟,《光經》,頁7-8。另外,同書,頁6,引《觀佛經》「佛頂肉髻生萬億光」的經文;頁60。提到「常寂光」,乃佛教天台宗隋朝高僧智顗(538-597)的著作當中,常用的術語; 頁76,提到「華藏世界」、「一真法界」等詞,乃《華嚴經》和華嚴宗的用語;頁77,提到「密嚴佛土」,乃《大乘密嚴經》裏的用語;頁483,說到佛教「正法」、「像法」、「末法」的三期佛法,並提到「龍樹創密教」等印度佛教的歷史。這些都說明宋七力並非在宋七力事件交保後,才開始閱讀佛經。
105宋七力,〈以本體為主(3)自覺〉;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16。
106引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0)起動意識〉;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39。
107同前引。
108引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4)出竅與分離〉;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60。
109引見:前書,頁60-61。
110引見:《光經》〈突破與提昇〉,頁140。
111下面有關宋七力宗教生涯的小傳,主要依據資料來自:瞿海源教授訪問稿—專訪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一)。筆者訪問稿—宋七力先生訪問記;宏印法師訪問記;〈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85年度訴字第2329號,事實一〉;陳美娟,《光經》〈光身宋七力(七)〉,頁457-459;李維明,〈宋七力顯神通自有一套〉(《自立早報》1990年3月25日)以及宋七力事件發生後報章雜誌的相關報導,例如:林錫淵鄧長安,〈宋乾琳四年前改名/有偽造支票前科/一度賣五金/赴美後發光〉(《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2日);高年億,〈信徒與協會/引黑道抗衡〉(《聯合報》1996年10月12日);張仁豪林美玲,〈北市民政局認顯相協會非宗教〉(《聯合報》1996年10月12日):蔡碧花,〈顯相館現場沒有神像/也無法器/民政局:非關宗教〉(《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2日);李光榮,〈宋表叔指曾遭詐騙千餘萬/為此傾家蕩產痛不欲生/親友多人受騙〉(《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3日);黃哲斌,〈本尊破相/揭開宋七力神秘面紗〉(《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3日);羅吉訓,〈宋七力/八年前發跡竹東〉(《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4日);張黎駒蕭承訓,〈三位一體行騙天下/因欠貪禍爆發內訌〉(《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4日)。另外,除非直接引文,否則下文不另註明出處。
112一般記錄都只說到宋七力原名宋乾琳,後來改名宋七力,「國燦」一名如何來?並無詳細記錄。
113詳見:李維明,〈宋七力顯神通自有一套〉,《自立早報》1990年3月25日。
114宋七力的分身,曾顯相在,位於濱江街的「中國宋七力顯相紀念館」的原址上空,張乃仁受到感動,因而捐地建造該顯相紀念館。(詳見:瞿海源,專訪中國宋七力顯相協會(一)
115詳見:宏印法師訪問記,14-16。
116詳見:陳美娟,《光經》-〈前言〉,頁3。
117詳見:澤田瑞穗,《校注破邪詳辯》,東京:道教刊行會,昭和47年。
118詳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民國)85年度偵字第22552,22666-22668,23335,23611,23837,24818,26345,27136號,犯罪事實(二)。
119詳見:〈中國天人合一境界學術研究協會第一屆第一次臨時理事會議,主要決議〉。
120詳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犯罪事實(三)〉。
121詳見:高穎璠,〈中國天人合一境界研究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主席致詞〉。
122詳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47-56。
123詳見:《光經》,頁146-151,358-361。
124台北市政府民政局長陳哲男,在事件發生後曾說:「顯相協會紀念館未供奉神祇、法器、經書,未涉及宗教活動。又依協會章程來看,是要「脫離宗教軌跡」及提倡中國固有文化思想,發揚儒學「天人合一」境界,因此,該紀念館並非違規寺廟或神壇」。另外,內政部社會司長陳武雄,也在事件發生後表示:「協會成立時,內政部以該協會具學術性質,請文建會、教育部表示意見」;又因懷疑其具宗教色彩,也曾知會內政部民政司。內政部核准該會成立時,曾指示「不宜有宗教色彩」。社會司在事件發生後,還派人民團體科科長王肇發,前往了解該協會現況。陳武雄綜合查察的結果說:「在我認知上,很難認定什麼是宗教行為。」[詳見:張仁豪林美玲,〈北市民政局認顯相協會非宗教〉(《聯合報》85年10月12日)又見:蔡碧花,〈顯相館現場沒有神像/也無法器/民政局:非關宗教〉(《中央日報》85年10月12日)]。
125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25。
126引見:前書,頁51。
127詳見:《來自北京的讚譽(錄影帶)》,1時30分-1時35分。
128同前引,8-11分,13-18分,18-25分,26-28分,30-32分,1時19分-1時21分。
129詳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164-226。又見:劉慶侯,〈宋七力/大陸信眾二萬人〉(《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7日);陳金章,〈宋七力在大陸吸收會員/接受供養〉(《聯合報》1996年10月17日);陳鳳蘭,〈北京多名大學教授/曾為宋作見證〉(《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7日);張黎駒,〈宋七力大陸信眾/也有兩百多人〉(《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7日)
130參見:張黎駒蕭承訓,〈三位一體行騙天下/因欠貪禍爆發內訌〉(《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4日)。
131有關「四大乩童」、「七人小組」、「九人分工小組」的名單,以及當事人的否認,詳見:陳永富吳明良,〈法官宋明蒼否認是七人小組成員〉(《聯合報》1996年10月15日);林美玲、劉福奎、〈余玉堂坦承向宋七力提過助選事〉(同前);包克明、〈余玉堂傳名列宋七人小組〉。(《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3日);〈余玉堂否認為七人決策小組成員〉(《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4日);洪榮志、〈宋明蒼涉入/同事訝異〉(同前);邱慧君、〈余玉堂強調絕無所謂七人小組〉(《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5日);祁止戈、張黎駒、〈宋七力共犯/璩美鳳再揭露九人分工小組〉(《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6日);〈宋七力表演神蹟/四乩童套招助陣〉(《聯合報》1996年10月18日);張黎駒,〈顯相協會七人小組名單現形〉(《中國時報》1996年10月26日)。
132詳見:劉嘉雄,〈瑜珈行者對分身的體認〉; 游芳枝編,《宇宙光明體》,頁126-134
133有關台北地方法院起訴、判決名單及其罪名、刑期等,請參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85年度偵字第22552,22666,22667,22668,23335,23611,23837,24818,26345,27136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85年度訴字第2329號,85年度易字第2867號:〈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刑案記錄簡覆表〉,1997年3月11日。
134詳見:羅曉荷,〈宋七力反控遭陷害〉(《聯合報》1996年10月11日);鍾沛東羅曉荷,〈信徒與協會/引黑道抗衡〉(《聯合報》1996年10月12日);楊天祐,〈廖正豪:落實宗教掃黑/檢察機關應主動出擊〉(《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3日)。
135詳見:周湘瑜,〈陳江麗花被控誹謗/判刑七個月〉;《自立早報》1998年5月21日。
136同註134所引。
137徐佳莉:原為動感歌星。宋七力封為「金十方普賢菩薩」,派駐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3段75巷24弄49號之「紫竹園」別墅。被稱為宋七力的「前世妻」[詳見:蕭承訓,〈徐佳莉:與宋始終是心靈上的男女朋友〉(《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4日);劉慶侯,〈神交八年/歸因前世今生有緣〉(《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3日)]。
138原名《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 唐,善無畏一行合譯。為中國密宗(唐密)的兩部基本經典之一。[另一為唐,不空譯,《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簡稱《金剛頂經》]經題中的「毘盧遮那」(Vairocana), 譯為「日光遍照」或「大日」。
139詳見:「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會員手冊」、「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年度工作計劃」,頁12。
140詳見:「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會員手冊」「入會資格與需知」,頁4-7。
141這20部佛典是:《大日經》、《華嚴經探玄記》、《大寶積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金剛經講義》、《維摩詰所說經》、《圓覺經》、《大涅槃經》、《金剛頂經》、《楞伽經》、《大智度論》、《六祖壇經》、《金光明經》、《解深密經》、《楞嚴經》、《法華經》、《佛經概說》、《佛光大辭典》。
142詳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140。
143詳見:《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會員手冊,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章程》,頁14-19。
144轉錄自:《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會員手冊,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組織架構圖》,頁11。
145詳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32-46。
146詳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96,100-104。
147引見:楊惠南,〈和宋七力先生喝茶記〉。
148也許這正好說明,為什麼具有「維摩詰境界」的信徒中,天真無邪、容易相信成年人的青少年居多的原因。
149〈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85年度訴字第2329號,事實一,曾判定宋七力「利用團體壓力或參與者自我暗示或自我催眠方式」,而對廖清信、劉膺恭、孫坤北、許瑞峰等人,施行「定身術」、「拔花不起」、「舌齒相爭」等「定身加持」術。而宋七力則在「刑事上訴理由(二)狀」87年度上訴字第2431號,理由(二)狀事三,(一)、(二)當中,否認他的「定身加持」術,是一種催眠術。
150引見:《來自北京的讚譽》,13-18分。
151皆見:宋七力,』本體為主(5)自然之道〉;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22。
152分別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82,70。
153以上皆見:宋七力,〈宇宙光降臨—宋七力的永生之道〉,《自立晚報超能系列報導(二)宇宙光與宋七力》,1990年4月16日。
154詳見:姜國興劉慶侯,〈鄭振冬自投羅網/徐佳莉到案偵訊〉(《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3日);劉慶侯,〈神交八年/歸因前世今生有緣〉(同前);蕭承訓,〈徐佳莉:與宋始終是心靈上的男女朋友〉(《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4日)。
155《聯合報》1996年10月14日。
156〈宇宙光降臨—宋七力大顯神通〉,《自立早報「超能系列報導(一)」宇宙光》,1990年4月1日。
157引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10。
158詳見:劉清信,〈幸遇宇宙光〉,《自立早報》,1990年4月1日。
159如何靜觀本體,我們將在下文詳細說明
160引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70。
161詳見:前引,74-76
162引見:謝長廷先生游芳枝女士訪問記,355。
163同前引,378-380。
164引見:宋七力,〈以本體為主(5)自然之道〉;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21。
165引見:宋七力先生訪問記,110。
166同前引,208。
167呂正秋,〈光體與本體〉;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165。
168邱銘輝,〈宋七力迷人的語言裏有五個魔術要素〉;引見:《新新聞》,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10月20日-10月26日,頁41。
169同前引。
170引見:陳鴻仁先生鄭紫玲女士訪問記,223。
171宋七力,〈以本體為主(8)大道之行〉;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32。
172宋七力,〈以本體為主(10)意識起動〉;引見:《劉明編,宋七力—天人合一境界實證》,頁39。
173詳見:陳美娟,《光經》,頁338-345。
174引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60。
175同前引。
176引見: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114。
177同前引。
178禪門中,這個疑點,稱為「話頭」。
179打佛七,七天七夜不做別的事,只唸「南無阿彌陀佛」的淨土宗苦修法門。
180有關謝天秀的原來信仰,請見:謝天秀先生蕭美惠女士訪問記,1-83。
181引見:謝天秀先生蕭美惠女士訪問記,97-99。
182詳見:黃哲斌,〈本尊破相/揭開宋七力神秘面紗〉,《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3日。
183引見:陳美娟,《光經》,頁47。
184引見:陳進聰先生黃素卿女士訪問記,84。
185引見:陳美娟,《光經》,頁46-47。
186引見:謝長延先生游芳枝女士訪問記,338。
187引見:慈恩法師訪問記102
188引見:謝天秀先生蕭美惠女士訪問記139
189引見:陳進聰先生黃素卿女士訪問記162-163
190引見: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177-179
191詳見:陳徵榮先生黃瓊貞女士訪問記,26-57。
192這是宏印法師給予宋七力的評價。(詳見:宏印法師訪問記,14。)
193引見: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184-185。
194施達郎,〈台灣民間宗教歛財與神通崇拜—宋七力與妙天事件分析〉,引見:《亞洲研究》25期,1998年1月,頁69-70。
195例如:游芳枝〈感恩的心〉,引《金剛經》和《六祖壇經》(詳見:游芳枝,《宇宙光明體》,頁56-57);許淑慎〈放光化舍利〉引《虎胎經》(前書,頁61-62),洪文鎮〈同源〉引《華嚴經》、《莊子》、《論語》、《老子》、《易經》、《法華經》(前書,頁66-73); 黃瓊貞〈現代啟示錄(一)〉引《聖經》(前書,頁98-102); 劉嘉雄〈宋七力分身渡化升天〉引《毘盧遮那佛灌頂光明真言》、《不空》、《索毘盧遮那佛光明真言》(前書,頁124-125); 劉嘉雄〈瑜珈分行者對分身的體認〉引《般若心經》、《盂蘭盆經》、《放光般若經》、《大乘密嚴經》、《大日經疏》、《維摩詰經》(前書,頁126-134); 許淑靖〈啟發〉引《老子》(前書,頁242)。
196詳見:謝長廷先生游芳枝女士訪問記,後記。
197詳見: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76-82。
198例如:游芳枝編,《宇宙光明體》,頁62,69,79-81,87。
199詳見:陳鳳蘭,〈北京多名大學教授/曾為宋作見證〉(《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7日)。
200陳徵榮,〈宇宙光體--本體與科學〉; 引見:游芳枝編,《宇宙光明體》,頁86-87。
201詳見:謝國基先生孫秀美女士訪問記,252-269。
202引見:陳進聰先生黃素卿女士訪問記,150。
203詳見:洪瀛霖先生訪問記,58。
204下面【受訪者小傳】,只列宋七力弟子,宋七力本人及宏印法師除外。
205依照宏印法師的說法,當時福嚴佛學院停辦中,謝天秀不太可能讀過福嚴佛學院。
206參見:陳永富吳明良,〈法官宋明蒼否認是七人小組成員〉(《聯合報》1996年10月15日):林美玲劉福奎,〈余玉堂坦承向宋七力提過助選事〉(同前):包克明,〈余玉堂傳名列宋七人小組〉(《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3日):〈余玉堂否認為七人決策小組成員〉(《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4日);洪榮志,〈宋明蒼涉入/同事訝異〉(同前);邱慧君,〈余玉堂強調絕無所謂七人小組〉(《中央日報》1996年10月15日);祁止戈張黎駒,〈宋七力共犯/璩美鳳再揭露九人分工小組〉(《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