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原理與核融合反應解析

格式
docx
大小
1.87 MB
頁數
6
上傳者
nomoy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9-29,离现在 0 2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填寫說明:


題目為四個選項單選題


中文字型:微軟正黑體,全形

英文字型:Arial半形

大小:16

行距:1.0


使用全形標點符號如:

,、。!…;:()「」『』《》〈〉


單位後面、中英文標點之間不加空格,如:

100 m,寬20公分


以下何者錯誤?何者為非錯誤的選項,請加框



要註明圖片標題引用出處


請盡量避免六題答案多為相同選項,如:

CCCCCA

CDABDC ○


題幹敘述為問句結尾標點符號:

題幹敘述為祈使句結尾標點符號:


選項若僅為名詞,結尾可以不用標點符號。

選項為句子以句號結尾。

















學習內容編號:

PNa-SDG.1-6-4-2-2

知識節點編號:

PNa-SDG.1-6-4-2-2

影片No.


影片標題:

臺灣真的缺水嗎?()






範例:

圖示:



標題:

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後所產生的蕈狀雲

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omic_bombings_of_Hiroshima_and_Nagasaki

圖示:



標題:

氫彈試爆

來源: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a/%22Ivy_Mike%22_atmospheric_nuclear_test_-_November_1952_-_Flickr_-_The_Official_CTBTO_Photostream.jpg

題目:

氫彈威力比原子彈還強,因為氫彈主要是核融合反應(較小的原子核融合成更大的原子核),原子核融合後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太陽的光和熱亦是來自其元素的核融合反應。


氫彈的核融合反應不易發生,需要約1千億度的高溫與高壓的條件下,讓氫和同位素氘、氚先形成電漿態。在此狀態,電子因為脫離軌道,原子核才可以靠得很近。因此在氫彈作用時,會先啟動內部的小型原子彈,使溫度與壓力上升,再進行核融合反應。由於氫彈的殺傷力強大,目前尚未使用在戰爭中。


有關氫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氫彈比較乾淨,沒有放射性污染。

B

氫彈和原子彈原理不同,前者是使用核融合,後者使用核分裂。

C

氫原子是構成水的主要元素,我們從海水中提取出氫原子即可製作氫彈。

D

當原子形成電漿態後,氫、氘、氚的核子可以靠得很近,此時核子間強核力有可能大於排斥的電磁力,因融合成較大的原子核。

詳解:

A)氫彈需要先點燃核分裂反應才能引發核融合,因此會有核分裂的放射性污染。

B)原子彈:核分裂。氫彈:核分裂與核融合均有。

C)氫原子沒有中子,故無法融合成更重的原子核(元素中只有氫原子沒有中子),因此一般都使用有中子氫的同位素氘、氚來當核融合原料。

答案:

D


1.記憶題

題目:

面對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的影響,水利署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多管齊下辦理各項水資源建設及管理工作,其中為了增加供水穩定性而興建「防災備援水井」,此措施屬於四大策略中的哪一項?

A

開源。

B

節流。

C

調度。

D

備援。

詳解:

「開源」係多元水資源開發提高供水能力,針對友善環境之水庫更新改善與清淤、再生水、及可同時營造親水環境之平地人工湖等優先推動;「節流」包含推動各項節約用水及提高用水效率,包括辦理自來水減漏,已由105年底漏水率16%降至目前約14%,工業用水回收率則由105年底70.7%提升至目前約72.2%,亦與農委會合作加強農業節水、水資源競用區一期作轉旱作等;「調度」係指透過輸水管線設施提升區域水源調度支援能力;「備援」包含翡翠水庫原水管、湖山水庫第二原水管、防災備援水井及伏流水等。

答案:

D



2. 理解題

圖示:



標題:

台灣水情預警燈號

來源:

https://e-info.org.tw/node/229544

題目:

臺灣為穩定供應高科技產業用水,並降低其與民生、農業搶水的壓力,近年積極興建再生水廠推動水資源永續利用,並要求特定產業優先使用再生水。政府主要透過下列哪一項法規與措施,來落實「產業優先」的政策?

A

大幅調漲一般自來水價格,迫使所有產業主動使用再生水。

B

規定鄰近再生水廠的科學園區,其新開發案必須簽訂用水契約。

C

針對未使用再生水的工廠,依法徵收高額的「耗水費」

D

全面停止供應自來水給所有工業區,強制其只能使用再生水。

詳解:

為落實產業優先使用,政府採取的核心措施是「法規強制」與「區域媒合」,而非單純的價格機制或懲罰性收費。此政策主要應用於用水需求量大且穩定的科學園區。

A)(C)政府目前是針對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而非全面性、大幅度地調漲所有工業用水水價,開徵對象是單月總用水量超過 9,000 度的用水大戶,且使用再生水、海淡水等可以抵減費用,目的在於促進「節水」,而非強制轉換為再生水。

D)政府並未全面停止供應自來水給工業區,而是將再生水作為新增需求或替代水源的優先選項,與現有自來水系統並行,以增加供水韌性。

答案:

B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