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性試驗研究學習紀錄單:臨床問題形成與文獻搜尋策略

格式
doc
大小
368.5 KB
頁數
4
上傳者
Li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11-07,离现在 17 35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報告者:

單位/系所:

Tutor

山醫學大學暨附設醫院實證醫學中心

EBM-診斷類(Diagnostic Test Study)學習紀錄單

臨床情境




Step1形成一個可回答的臨床問題A 4-part Clinical Question

Patient or Problem (描述病患、疾病或病徵的型態)

Intervention (包括診斷、檢驗等)

Comparison intervention (通常用於與診斷性檢驗問題相關的問題)

Outcome (對您的病患和您有意義的臨床結果)

One-sentenced Question (用一句話寫下您的問題)


Step2搜尋策略設計表

那一種研究設計會是針對本問題最理想的型態(參見實證強度Evidence Level )




原始關鍵字Primary Term MeSH Term


同義字1


同義字2



P

(


OR


OR


)

AND

I

(


OR


OR


)

AND

C

(


OR


OR


)

AND

O

(


OR


OR


)


搜尋結果

資料庫

查詢結果

Hits

備註

Clinical Evidence




UoToDate




ACP Pier & ACP Medicine




Cochrane Library-SR



請將檢索歷史附註於背面

PubMed-Clinical Queries



請將檢索歷史附註於背面

Medline or PubMed (原始研究證據)



請將檢索歷史及Hit citation附註於背面,需標示文獻等級

其他實證醫學資料庫來源Others:




搜尋過程回饋或問題與討論



Step3-4:原始研究證據之評讀與應用(請擇一篇原始研究證據進行評讀)

主要評審文獻書目(paper appraised):【需標示Citation文獻等級



研究目的(purpose):



研究設計(the study design):【請指出文獻描述之段落頁數

A.與診斷性檢查之正確性有關的證據是有效的嗎?

  1. 測量(measurement): 是否有一個獨立的、使用盲法或客觀的檢查能與一個既定“黃金”標準(independent gold standard)比較?



2. 代表性(representative): 該檢查是否在適當的病患族群(像那些我們在臨床上會使用此一檢查的對象)中被評估過?



3. 確認(ascertainment): 無論檢查的結果為何,參考標準LR(+)LR(-)是否經過確認?



B. 這個有效的證據是否能證實:該診斷性檢查有能力區分出病患是否罹患某特殊疾病?

敏感度(sensitivity)、特異度(specificity)似比(likelihood ratios)(表格若不敷使用請自行加之)

Test 1

1. Sizes of diseased sample ( ) and not diseased” sample ( )

2. Sensitivity ( ) 95%CI ( ) specificity ( ) 95%CI ( )

3. Likelihood ratio for positive test ( )likelihood ratio for negative test ( )

4. Prevalence in target population ( pre-test probability ) ( ) per1000

Estimated prevalence from the data entered ( ) per1000



Test 2

1. Sizes of diseased sample ( ) and not diseased” sample ( )

2. Sensitivity ( ) 95%CI ( ) specificity ( ) 95%CI ( )

3. Likelihood ratio for positive test ( )likelihood ratio for negative test ( )

4. Prevalence in target population ( pre-test probability ) ( ) per1000

Estimated prevalence from the data entered ( ) per1000



概似比(LR)列線圖表(Likelihood Ratio Nomogram)

Test1

1. Post- positive test probability of disease ( )

2. Post - negative test probability of disease ( )


Test2

1. Post- positive test probability of disease ( )

2. Post - negative test probability of disease ( )


C. 是否能將這個有效且重要的診斷性檢查應用在特定病患身上?

1. 在我們的醫療條件下,這個診斷性檢查是否容易取得?經濟上是否可以負擔?檢查是否精準?



2. 臨床上,我們是否可以提出一個合理的方式,估計病人的測前機率?



3. 所獲得的測後機率是否影響我們的處置方式?是否對我們的病人有幫助?



4. 可以給病人的建議為何?(最好能整合病患的價值觀及期望值)



2. 暴露與結果之相關性的估計有多精準?



Step5自我評估

Step1:

1. 我有提出任何臨床問題嗎?

2. 我提出的是結構完整的問題?

Step 2:

1. 我知道在我的臨床領域中現有的最佳證據來源?

2. 在搜尋方面我變得更有效率?

Step 3:

1. 對我而言,應用此研究證據之評讀指引變得更簡單?

2. 我可以更正確、更有效率的使用一些審慎評估度量工具,如NNH

Step 4:

1. 我盡力將審慎評估之結果融入診療中?

2. 為了適用於我的病人,我在調整一些嚴格評讀的度量值(機率、NNH)方面越來越精準及有效率?

學習心得:(請描述您學習EBM的心得):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