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技教育/資訊教育)教案
教案名稱:「小尖兵大出動-一起保護數位素養島」
教學設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一、雙向細目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 資E10瞭解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 資E11建立康健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 |
2-I-6 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 認識生活中的資訊科技,培養數位素養,以提升辨識網路識讀與網路安全的能力。 | 具備正確的數位科技使用態度和行為,以瞭解數位康健的重要性。 |
二、教案概述:
科目/領域別 | 資訊教育議題 | 生活課程 | 合計 |
教學節數 | 2 | 2 | |
實施年級 | 國小一至二年級。 | ||
教學設備 | 一般教室,備有投影機。 | ||
專題摘要 | 本桌遊旨在協助學生瞭解日常生活中的數位素養,藉此改善他們數位素養的認知和技能,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資訊環境。 | ||
先備知識 | 一般學生皆可,無須先備知識。 | ||
總綱之核心素養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學習領域/科技教育或資訊教育議題 | 學習重點 | ||
學習內容 | 學習表現 | ||
資訊教育議題 | 資E10瞭解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資E11建立康健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 | 2-I-6 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 |
學習目標 |
其他人。 |
三、評量方式
項次 | 以學習表現作為評量標準 | 對應之學習內容類別 | 具體評量方式 |
1 | 2-I-6 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 資E10瞭解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資E11建立康健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 | 教師透過桌遊遊戲方式,建立學生使用網路的正確習慣與行為。 |
四、課程設計架構圖
五、教學活動步驟
「小尖兵大出動-一起保護數位素養島」 | |||||
活動簡述 | 藉由遊玩桌遊的方式,認識生活中的數位素養,以提升辨識網路識讀與網路安全的能力,並培養正確的數位康健習慣。 | 時間 | 共2節,80分鐘 | ||
學習表現 | 2-I-6 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 學習目標 | 1.認識生活中的數位素養,以提升辨識網路識讀與網路安全的能力。 2.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深化數位康健之學習內容。 3.促進學生間的互動與合作關係,並能互相分享生活中的網路使用經驗。 4.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願,願意主動將學習到的數位素養內容分享給其他人。 | ||
學習內容 | 資E10瞭解資訊科技於日常生活之重要性。 資E11建立康健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 | ||||
教學活動 (名稱) | 活動內容 (含時間分配) | 評量方式 | 備註 (請附上教學示例圖) | ||
第一節課 | |||||
一、活動準備 | 教師可先準備好課堂教學投影片與一組桌遊,第一節課以合作型玩法進行遊戲。 | 搭配課堂教學投影片,一組桌遊。 | |||
二、引起動機 | 教學時間:5分鐘 教師以簡單的提問詢問學生家中使用3C產品的習慣:
| 課堂討論 | |||
三、發展活動 | 教學時間:30分鐘
教師使用課堂教學投影片(p.13-p.20),介紹桌遊的配件(含大地圖、卡牌、角色立牌、骰子)與合作型的遊戲玩法。 教師帶領全班使用一組桌遊進行合作型遊戲。 | 課堂提問 |
| ||
四、綜合活動 | 教學時間:5分鐘
| 課堂討論 學習單 |
| ||
第二節課 | |||||
一、活動準備 | 教師先將學生分成4組,並準備好課堂教學投影片與一組桌遊,第二節課以競賽型玩法進行遊戲。 | 搭配課堂教學投影片,一組桌遊。 | |||
二、引起動機 | 教學時間:5分鐘 教師搭配課堂教學投影片講解競賽型的遊戲規則(p.21-p.27),並說明角色能力卡的使用方式。 | 搭配課堂教學投影片。 | |||
三、發展活動 | 教學時間:25分鐘
|
| |||
四、綜合活動 | 教學時間:10分鐘
| 課堂討論 學習單 |
|
六、教學回饋、參考資料
教學回饋與參考資料 | |
教學成果與回饋 | 於課堂操作活動與討論中應留意學生的參與情形,相關事項可參考本教案教學活動步驟的備註中,皆有詳細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