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教材開發及推廣計畫
【虛擬偵探社】教案
領域/科目 | 數位素養 | 設計者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
適用年級 | 國小4至6年級 | 總節數與時間 | 7節 | ||
單元名稱 | 虛擬偵探社 | ||||
設計理念 (可包含數位工具與生成式 AI之應用及使用規範) | 本課程透過《虛擬偵探社》角色扮演APP遊戲(Role-playing game),教導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生正確的網路使用和數位素養知識。透過遊戲的劇情發展,學生可以以偵探的視角分析問題,鍛鍊自我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從而培養出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遊戲中的互動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探索環境中主動尋找線索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對數位素養知識的理解和興趣。遊戲任務劇情涉及多個網路相關議題,如網路安全、網路沉迷、網路霸凌等,讓學生在解謎任務中思考解題,培養正確的數位素養和倫理思維。 本課程之設計內容概述:
教師可針對遊戲中不同的數位素養議題,如網路安全、網路沉迷、網路霸凌、網路識讀等等內容,請學生先行在家或是在下課時間先行完成指定任務,學生將透過遊戲中的任務和挑戰來展現他們對數位素養與倫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根據指定任務議題,深入研究和探討有關資訊。教師可針對任務議題設計不同面向的討論內容,各小組成員可以針對不同的討論內容蒐集、共享資訊和觀點,互相補充和學習,從而加深對數位素養與倫理議題的理解。
透過組間共學,學生將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來看待不同的任務議題,並從其他小組的經驗和見解中獲益。跨組合作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擴展他們的視野,更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數位素養與倫理知識的理解。
教師可請學生先進行組內共學,並將討論內容使用 Padlet、Slido、Miro、Trello(或其他替代平臺)進行統整,而後於組間共學時發表,透過組內共學和組間共學的設計,學生將能夠在團隊合作中學習和應用數位素養與倫理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解決問題和溝通能力。 最後總結課程,小組自行選擇7堂課程內所學習到的其中一個議題,使用生成式AI-Mootion,設計一個關於此素養議題的繪本故事,此部分可配合語文領域與藝術領域,讓學生練習寫作的同時,不僅可帶入所學的數位素養內容,也可以學習藝術領域的創作(腳本創作、人物編排、配樂選擇等),並向同學發表,展現各組的數位創作。 | ||||
設計依據 | |||||
核心素養 | 總綱/領域/群科 (視課程性質選用) | 呼應之數位素養 |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資-E-B2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 ■ 數位溝通、合作與問題解決 運用資訊科技等數位工具進行問題的陳述、表達、解決,能了解語言、圖像的符號以進行資訊傳遞,達到資訊整合並進行有效溝通與合作、互動、分享,並能共同完成任務。 ■ 數位內容識讀與創作 能理解數位資訊及媒體的影響力,能在實作體驗中展現對媒體資訊之選擇、評估、批判與反思能力,並具備識讀能力,有效判斷資訊是否正確、存有偏見、違背基本人權等。 | ||||
領域/科目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資議 t-Ⅲ-3 運用運算思維解決問題。 資議 a-Ⅲ-3 遵守資訊倫理與資訊科技使用的相關規範。 資議 a-Ⅱ-4 體會學習資訊科技的樂趣。 資議 a-Ⅲ-4 展現學習資訊科技的正向態度。 | |||
學習內容 | 資議 H-Ⅲ-1 健康數位習慣的實踐。 資議 H-Ⅱ-2 資訊科技合理使用原則的介紹。 資議 H-Ⅱ-3 資訊安全的基本概念。 資議 H-Ⅲ-3 資訊安全與生活的關係。 | ||||
議題融入 |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 □戶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無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無 | |||
教材來源 參考資料 | 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虛擬偵探社》App | |||
教學設備/資源 | 平板電腦、電腦、投影設備或觸控螢幕、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虛擬偵探社》App、Mootionhttps://www.mootion.com/ | |||
學生數位學習背景 | 手機、平板、電腦等網際網路操作與使用經驗。 | |||
學習目標 |
| 數位教學策略 | ||
翻轉學習策略、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四學)策略 | ||||
混成學習設計 | ||||
透過以下設計讓學生能在非學校場域進行混成學習:
| ||||
情境脈絡 (生活/時事/議題/學術..) |
| |||
教學活動設計 | ||||
節 | 教學重點 | |||
學習活動設計 | 學習評量/備註 | |||
課前準備 (教師) |
| 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 https://eliteracy.edu.tw/ | ||
課前練習 (學生) | 需先提前完成教師指派《虛擬偵探社》遊戲任務。每節課需完成的任務不同,請依每節課的學習評量/備註說明處完成相關任務。 | |||
第1節 |
詢問學生是否已完成「強哥的故事-電腦中毒與網路安全」的任務,並詢問學生「艾倫電腦中毒」原因,導入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設計用意:引導學生思考電腦問題的多種可能性,並初步認識電腦病毒可能造成的影響。 可配合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強哥的故事」動畫 0:00-3:40 https://eliteracy.edu.tw/Material.aspx?id=2818&from=et 提問:在你的印象中,到底什麼是電腦病毒呢?電腦病毒會讓我們的生活有哪些麻煩呢?
設計用意:讓學生了解防毒軟體和系統更新在電腦安全中的重要性,並學習基本的電腦防護方法。 可配合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強哥的故事」動畫 3:41-6:10 https://eliteracy.edu.tw/Material.aspx?id=2818&from=et 提問:電腦遭受病毒攻擊後會產生哪些狀況?電腦防護有哪些方法?
設計用意:培養學生辨識網路釣魚等詐騙手法的能力,並建立正確的網路使用習慣,明白開啟不明檔案的危險性。 提問:開啟來路不明的信件和檔案有什麼危險?什麼是網路釣魚?
老師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化重點概念、澄清迷思,並可安排相關延伸活動。 | 1.學生完成「強哥的故事-電腦中毒與網路安全」的任務。 2.學生能根據提問,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了解素養議題的重要性。 3.學生能根據提問,將問題整理與分享。 | ||
第2節 |
詢問學生是否已完成「誰用了我的帳號-帳號盜用與網路安全」的任務,並詢問學生「凱凱帳號被別人使用」的原因,以及自身有無聽過相關的事件與同學分享,導入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可配合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誰用了我的帳號」 https://eliteracy.edu.tw/Material.aspx?id=3692&from=et
將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內容:(15分鐘)
老師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化重點概念、澄清迷思,並可安排相關延伸活動。 | 1.學生完成「誰用了我的帳號-帳號盜用與網路安全」的任務。 2.學生能根據提問,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了解素養議題的重要性。 3.學生能根據提問,將問題整理與分享。 | ||
第3節 |
詢問學生是否已完成「消失的Delete-網路霸凌」的任務,並詢問學生「小華不去上學」的原因,導入網路霸凌的重要性。 可配合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消失的Delete」 https://eliteracy.edu.tw/Material.aspx?id=4015
將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內容:(15分鐘)
老師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化重點概念、澄清迷思,並可安排相關延伸活動。 | 1.學生完成「消失的Delete-網路霸凌」的任務。 2.學生能根據提問,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了解素養議題的重要性。 3.學生能根據提問,將問題整理與分享。 | ||
第4節 |
詢問學生是否已完成「我的第二人生-網路沉迷」的任務,並詢問學生「小義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與學生討論是否有在玩網路遊戲,通常都玩多久?導入網路沉迷的重要性。 可配合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我的第二人生」 https://eliteracy.edu.tw/Material.aspx?id=3452&from=et
將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內容:(15分鐘)
老師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化重點概念、澄清迷思,並可安排相關延伸活動。 | 1.學生完成「我的第二人生-網路沉迷」的任務。 2.學生能根據提問,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了解素養議題的重要性。 3.學生能根據提問,將問題整理與分享。 | ||
第5節 |
詢問學生是否已完成「艾倫的虛擬情人-網路交友」的任務,並詢問學生「艾倫在網路上發生了什麼事」,與學生討論是否有在網路上認識陌生網友?導入網路交友的重要性。
將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內容:(15分鐘)
老師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化重點概念、澄清迷思,並可安排相關延伸活動。 | 1.學生完成「艾倫的虛擬情人-網路交友」的任務。 2.學生能根據提問,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了解素養議題的重要性。 3.學生能根據提問,將問題整理與分享。 | ||
第6節 |
詢問學生是否已完成「小鎮之美徵文比賽-網路識讀與AI科技識讀」的任務,並詢問學生「小鎮之美徵文比賽」主要在討論什麼內容?導入網路AI科技識讀的重要性。 可配合中小學數位素養教育資源網「生成式AI好方便?」 https://eliteracy.edu.tw/Material.aspx?id=4653
老師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化重點概念、澄清迷思,並可安排相關延伸活動。 | 1.學生完成「小鎮之美徵文比賽-網路識讀與AI科技識讀」的任務。 2.學生能根據提問,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了解素養議題的重要性。 3.學生能根據提問,將問題整理與分享。 | ||
第7節 |
詢問學生是否已完成「小魔女的心事-網路識讀與網路安全」的任務,並詢問學生「思思害怕什麼」?導入網路識讀-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將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內容:(10分鐘)
老師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化重點概念、澄清迷思,並可安排相關延伸活動。
教師已將7個主線任務素養議題與同學進行探討,最後教師帶領學生使用Mootion,示範如何使用Mootion AI創作出一個數位素養議題的繪本,此部分可配合語文領域與藝術領域,讓學生練習寫作的同時,不僅可帶入所學的數位素養內容,也可以學習藝術領域的創作(腳本創作、人物編排、配音選擇等),並請學生小組利用學習單設計一個有關這7個素養議題內容的繪本故事,並可於午餐時間或是課間空閒時間播放給同學看。 在進行生成式AI創作時,請教師提醒學生:「使用AI創作時,請注意引用素材來源,不複製他人作品,並為所創內容負責」。 教師也可將學生的Mootion作品進行評分,評分規準可包含:腳本創意性、素養連結性、內容邏輯性、視覺美感安排、團隊合作表現。 | 1.學生完成「小魔女的心事-網路識讀與網路安全」的任務。 2.學生能根據提問,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了解素養議題的重要性。 3.學生能根據提問,將問題整理與分享。 4.學生使用Mootion創作出數位素養繪本影片,須注意AI創作倫理責任。 |
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版》修訂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