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障礙兒童心理輔導——以遊戲治療個案為例的教學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01.5 KB
頁數
12
上傳者
nhp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4-12,离现在 21 19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情緒障礙兒童心理輔導以遊戲治療個案為例


指導教授:蘇國榮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91級日師資乙班學生:鍾善美


摘要

研究者首先釐清,情緒障礙的的定義、形成原因。再來考慮到個案的問題性質,嘗試著以遊戲治療情緒障礙兒童,並針對治療過程加以紀錄、分析,作為學校老師或實務工作者教學與輔導之參考。


壹、研究動機

第一次到達實習學校,馬上就面對一年級的新生,而這群新生中很特別的出現一位超出這群新生年齡的學生。他不僅較其他孩子年長二歲,其行為表現更是異於其他孩子,出現了強烈的自殘行為。經過導師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他有嚴重情緒障礙的傾向,但是他才剛上國小一年級,之前尚未有任何入學的學習經驗,必須經過至少一年的學習適應後,才能加以鑑定是否真的為情緒障礙的孩子,我們目前只能說他有情緒障礙的傾向。

如何幫助這個孩子?成了迫切的課題。情緒障礙兒童的治療方式,包含情緒障礙情境教學、生理回饋法、行為治療法、社會學習法、諮商、遊戲治療、音樂治療等。學校商討的結果,決定運用心理治療中的遊戲治療與班級中的行為改變技術,雙管齊下來輔導孩子的偏差行為。我們試著先釐清情緒疾礙的定義、形成的原因,其次,考慮到個案的問題性質,嘗試著以遊戲治療情緒障礙兒童,並針對治療過程加以紀錄、分析。筆者有幸在此名學生的班上實習,更參與了一學期的遊戲治療,方便筆者觀察孩子接受遊戲治療後在班上的互動情形。


貳、情緒障礙兒童定義

情緒指因事物或情境引發個體喜、怒、哀、樂等強烈的情感,繼而產生身體內部和生理上的變化,並以情感或行為呈現。隨著成長,情緒會產生分化、複雜,如果情緒表現與年齡、發展、社會文化有扭曲不相稱時,便疑似「情緒障礙」(emotional disturbance

如果以一條連續的量尺來看,情緒障礙可從行為表現「顯性(overt)」、「隱性(covert)」

極度隱性顯性隱性相當極度顯性

-20. –1.5 -1.0 -0.5 0 0.5 1.0


酒毒癮幫派偷竊破壞性說謊消極違抗攻擊愛現打架威脅脾氣過動

翹課縱火

逃家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教育部,民87)中所謂「嚴重情緒障礙」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反應顯著異常,嚴重影響生活適應者;其障礙並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其症狀包括精神型疾患、情感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有其他持續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美國心理衛生暨特殊教育聯盟所下定義,情緒或行為係因一種失能,主要是在學校教育中行為或情緒反應顯著異於其年齡發展、文化和種族的常態,因而對教育成交產生負面影響,其內容包括學業、社會、職業、人際交往的技巧。

參、情緒障礙兒童形成原因

情緒障礙兒童形成原因往往是錯綜複雜,每一行為的發生,並是單一因素所促成,可能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綜合各家的看法,情緒礙兒童形成原因大致可分為下列幾個因素(陳政見,1999;劉焜輝1992)

一、個人因素:

生理因素,大部分的學者都以生理學因素稱之,特別強調行為是受遺傳基因、生物化學、神經學的因素影響。其次是心理因素,個人的需求受阻,產生挫折,心理衝突隨之增加。在這種生活條件之下,伴隨情緒緊張,焦慮動搖未曾間斷,人格形成產生障礙。久而久之,於是有情緒適應障礙的反應。

二、家庭因素:

從親子關係的疏離家庭結構的疏離而言,情緒障礙的表露,嬰幼兒期以生理上的問題為中心,因此與家人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今日離婚率、單親、及隔代教養普遍,親子之間欠缺充分的接觸,幼兒時期未享有充分的母愛,對於日後的待人處事具有負面的影響。

三、學校因素:

就教師人格及期既管教而言,師資養成過程中,其偏差行為輔導訓綀及素養不足,以致處理學生問題時,往往感情用事,使兒童長期處在不安的情境中,呈現出緘默、憂鬱、暴力的情緒問題行為。加上學校預期水準影響,當成功預期高卻遭遇嚴重失敗時,低智商及低成就的學生較容易有情緒困擾及行為異常的表現。

四、社會文化因素:

多元社會受到體系受到大眾媒體電視、電影,雜誌等大眾媒體的影響,兒童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所接受的訊息不同、有所差距,產生認知失調,若沒妥善化解其衝突,其衝突的後果,便是行為異常的伏根。加上社區環境的影響到兒童的問題行為、社交能力及情緒發展。

肆、情緒障礙兒童之心裡輔導

國外對於遊戲治療,早在Freud時就肯定遊戲的重要性,而在一九三○年代各學派陸續興起,更於一九六○年代將遊戲治療應用在國小兒童諮商中,發在改善兒童偏差行為,或促進其情緒上的穩定上有其大功效(Carmichael,1994)。雖然在國內對於遊戲治療運用在個別諮商上是近幾年的事,但有國外數十年成功的經驗及效用,可以作為國內解決兒童情障礙問題行為的參考。

遊戲治療可以界定為諮商員與兒童之間的互動諮商關係,諮商員必須接受過遊戲治療的訓練,知道如何選擇遊戲器材及發展一份安全的關係,讓孩童用自然的溝通方式遊戲,來表達及揭露自己的情感、想法、經驗和行為(高淑貞譯,1994)。其過程為建立關係、探索生型態、解釋優協助當事人重新定位,強調兒童對家庭結構; 生活型態及行為目標的主觀知覺經驗,因此需要藉助大量的投射技術,遊戲、或其他媒介來協助兒童表達,否則直接運在兒童諮商上將大受限制。

因此,本案例以遊戲為媒介,作為諮商員與兒童互動的基礎,運用結構式類型作為蒐集資料、瞭解兒童的架構,以協助兒童自我瞭解、培養面對自己及生活挑戰的勇氣,並學習新方法,以運用在家庭或學校的人際互動上。

伍、個案分析

一、基本資料:


父親

母親

A








哥哥姊姊案主妹妹

(就讀國中二年級)(男,九歲,國小一年級)

(就讀國小一年級,十歲)(三歲)

二、問題行為概述:

個案自尊心非常強烈,只要是老師、同學對其表現稍微有點不滿意,便會衝出教室在校園中遊蕩,或是不參與課堂中任何的課程,並且會伴隨著破壞校園中設施、與同學打架、說髒話、破壞教室課桌椅。但是案主也非常喜歡在課堂上做出一些如說髒話、把手放進口中摳挖發出聲響…不適當的小動作,或是爭取一些課程的發言權,來吸引老師、同學的注意。當周遭的人對其就讀隔壁班的姊姊加以讚美時,便會毆打其姊姊,破壞其姊姊書包、課本、課桌椅的行為發生,更嚴重會有自我傷害等自殘的偏差行為。之後又陸續發現其出現說謊、偷竊…等偏差行為。

三、背景資料

(一)身心發展史

案主母親因受不了父親的家庭暴力離開,因此案主從小跟隨父親,但是研究當時父親因犯刑事案件通緝在外,所以對於其母親懷孕、生產過程順利與否,以及出生時的體重資料缺乏。但是檢驗其身體,在其頭部發現不少嚴重的撞擊疤痕,在新生身體檢查時也檢驗出心臟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

(二)家庭生活

案主母親因受不了父親的家庭暴力離開,案主從小跟隨父親,研究當時父親因犯刑事案件通緝在外,案主便與奶奶、姑姑、同父異母的哥哥、姊姊、妹妹同住在一起。在入學之前(案主超齡就讀國小一年級)父親帶著案主、姊姊、妹妹,四處躲避警察的追緝,有時要幫忙餵雞、餵鴨,搬運一些粗重的物品,一同來賺取生活費用。父親則是重女輕男,對其姊姊、妹妹較疼愛,有時動不動就會虐待、毆打案主。

因為案主為父親在無婚姻關係下生下的孩子,並且還未辦理認領孩子的手續,孩子的戶籍皆在其母親名下,所以三名孩子的父親欄皆為空白,而其奶奶又年事已高,還要扶養多出來的四名孫子、孫女,其心態排斥這四名包括案主在內的孩子,多次希望案主以及其兄弟姊妹,能夠讓其母親接回,或是讓社工員帶走由國家扶養。姑姑則是採取高壓式管教,沒交功課、沒寫功課或是在學校犯了什麼錯誤,就會用用棍子加以懲戒。

案主上學一個月後,則是在每天中午放學後到養豬場打工,賺取一些生活的費用。平常全家的洗衣、煮飯、打掃也是由案主及他的哥哥一同完成。

(三)學校生活

根據追回三姊弟就讀小學的家扶中心以及鄉公所社工員表示,由於二姊弟都是超過就學年齡才被追回就讀國民小學,因此曾經在入學之前對其基礎的課業有稍微加以補救教學,所以案主在學校的課業表現不至於落後太多,但是因為其奶奶、姑姑都要出外工作,下午放學時家中都沒有大人可以指導其課業,而案主才剛剛脫離父親嚴格的管教,便常常會貪玩忘記寫回家的功課,而其哥哥有時會不去國中上學,破壞案主的課本、習作、作業,讓其無法按時完成老師所交代的功課。

只要老師、同學對其表現稍微有點不滿意,便會衝出教室在校園中遊蕩,或是不參與課堂中任何的課程,並且會伴隨著破壞校園中設施、與同學打架、說髒話、破壞教室課桌椅。但是案主也非常喜歡在課堂上做出一些如說髒話、把手放進口中摳挖發出聲響…不適當的小動作,或是爭取一些課程的發言權,來吸引老師、同學的注意。但是,當有一些需要上場比賽或是上台在全校面前表演的機會時,既使老師、同學再三鼓勵,案主還是會臨時退縮,不敢上場比賽表演,放棄機會。

當周遭的人對其就讀隔壁班的姊姊加以讚美時,便會毆打其姊姊,破壞其姊姊書包、課本、課桌椅的行為發生,更嚴重會有自我傷害等自殘的偏差行為。

四、初次晤談時的心裡概況檢視

1.外觀:個案身材在同樣年齡孩子中較為高挑,皮膚黝黑,衣服不乾淨整潔,伴隨著汗臭味。

2.行為:個案初次與遊戲治療員晤談時,雖然正襟危坐,不敢亂動,不過不一會兒便表現出積極想玩遊戲的舉動的。

3.態度:個案初次與遊戲治療員晤談時,態度大方,積極參與佈置遊戲治療室。

4.語言:很愛表達,願意回答遊戲治療員所問的問題,回答的很詳細。

5.情緒:個案初時,顯得有些焦慮緊張,但是說明目的後,顯自然些。

6.專注:跟遊戲治療員談話時有時不十分專注,不過回答的內容能切合遊戲治療員的問題。

7.思考:擔心功課沒寫完,會被老師處罰,家人只關心姊姊、妹妹,在家裡要做所有的家事,動不動就會被處罰。

8.食慾、睡眠:食慾正常,有時深夜會在外遊蕩,沒有回家睡覺。

五、分析與診斷

諮商員對此個案所形成的假設及診斷為:個案自小未與重要成人(尤其是媽媽)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同時在生長過程中,先是面對姐姐剝奪父親與其相處時間,後又面臨妹妹的競爭,萌生不受重視的感覺,在家庭星座中自覺心理地位低,產生負向的自我概念。個案因覺得自己不被家人重視,漸生自卑,然後為了超越此自卑的感覺,選擇以「主動、破壞型」的行為方式來尋求別人的注意,認為唯有在學校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獲得父母、老師與同儕的愛與尊重。因此,若能幫助兒童在生命中找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並以現實目標代替非現實目標,進而增加兒童的社會興趣和人際關係。

六、輔導策略

有了上述的分析診斷之後,期望能夠提供下述的幫助:(1)透過遊戲治療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諮商關係,提供一安全、信任和支持的力量。(2)從正向的治療關係中,得以自由地表露內心世界,紓解壓抑的情緒。(3)從遊戲治療中,增加自我覺察能力,建立自我概念,提昇其挫折容忍力。

七、輔導結果

從個案重要的互動指標的輔變趨勢,可以看出遊戲治療員與個案關係的改變:原本需遊戲治療員到教室帶個案、等待遊戲治療員安排活動、需要遊戲治療員詢問後才會回答內心的想法、未盡情的表現高興或負向的情緒,漸漸變成個案能會主動問遊戲治療員要做什麼活動、能主動要求遊戲物不要被他人使用,能主動向遊戲治療員陳述內心的想法、能真誠地表露出負向情緒。

其次在導師描述個案諮商情境外的行為情形上,會發現個案內在的正向力量一次比一次強,呈現較多的正向情緒(展露較多的笑容),漸漸的能跟同學、教師正向互動和溝通,而且會主動表達對同學、教師的好感和關心(肯跟同學一起分享課程的發言權活動,主動關心生病同學的狀況)。在分組活動時亦比較能夠接納其組員不同意見。其改變之重要機轉,可以歸納為:溫暖接納關係之建立,提升其自我覺察力,從自我統整中,建立正向自我概念;能在生命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增加其社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


陸、結語

在台灣以遊戲治療來輔導情緒障礙兒童雖然較為少見,但是在遊戲治療的歷程中,遊戲治療員努力營造出溫暖、關懷、真誠以及同理心的同時,兒童最主要學習是孩子他們自己及他們的世界,學會自我溝通的的歷程。在遊戲治療中兒童所能發揮的學習潛能多寡,是與遊戲治療員能夠提供多少氣氛,讓孩子覺得自己完全被接納及足夠的安全去冒險來表達內在情緒世界有關。

當寬容感受建立了,兒童自我覺得安全了,在此歷程中學會自由的表達自己,自我控制、自我尊重,接納開放表達自我的情緒,並能自己控制情緒,為自己承擔責任,體驗自主的感覺。

孩子更有智慧能力去面對從前他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做決定時更能自我控制、自我接納,來發展正向的自我概念,學會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參考書目

連廷嘉、孫幸慈:情緒障礙兒童心理輔導—以以阿德勒取向遊戲治療個案研究為例。國教輔導,39:3=335 89.02 27-30

高淑貞譯(1994):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高淑貞(1998):親子遊戲治療。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政見(1999):情緒行為異常者的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147-209)。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焜輝(1992):慢性中毒-喝「情緒困擾奶水」長大的兒童。諮商與輔導,751-1

侯禎塘情緒與行為障礙學生的鑑定及教育特教園丁15188.09 12-17

楊坤堂情緒障礙學生的特殊教育國小特殊教育2889.02 1-8

楊坤堂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診療-1-國小特殊教育30 89.12 14-18

楊坤堂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精神疾病的認識與診療-2-國小特殊教育31 90.06 8-10

洪儷瑜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的輔導測驗與輔導166 90.06 3485-3487

溫惠君特殊教育答客問:如何輔導情緒障礙的孩子﹖測驗與輔導166 90.06 3499-3501

鄭美月情緒障礙學生的輔導--情緒教育的另一片天地學生輔導通訊75 90.07 96-121

陳偉仁走出家庭幽谷--談情緒障礙者的家族治療特殊教育82 91.03 28-33

侯禎塘情緒障礙的成因與行為處理屏師特殊教育3 91.05 25-33

林美珠: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助人歷程初探(上)。諮商與輔導,193 91.01 2-5

林美珠: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助人歷程初探(下)。諮商與輔導,194 91.02 27-31















附錄一:遊戲成長活動紀錄表

9210311次遊戲成長活動紀錄表

  1. 過程

    1. 遊戲進行之流程







    1. 遊戲內容

1-1拿一個玩偶放至面前,跪著畫(用自己的筆記本)

1-2換另一個玩,拿些來轉一圈看一下,再畫。

1-3換另酪玩偶(鯨魚)

1-4換另一張圖畫紙

2-1詢問老師,他聽到的怪聲音為何

2-2告訴老師,他畫鯨魚的舌頭、上、下嘴唇

2-3為鯨魚上色,先拿黑色塗--「快要沒水」上半部,咖啡、螢光、黃、綠沒水,換了好幾支。

3-1拿起鯨魚,往上丟,並且趴在鯨魚身上。

()其他

()遊戲性質

畫圖

()遊戲主題

鯨魚

()第一次

畫圖




























92117日第2次遊戲成長活動紀錄表

  1. 過程

      1. 遊戲進行之流程


      1. 遊戲內容

1-1找娃娃屋裡的東西

1-2將人偶互敲

1-3塑膠桌放入娃娃屋,將人偶頭放回去

1-4將娃娃屋打開,把人偶放回去

1-5將人偶從前門收進去

1-6開屋外窗戶,將人偶從窗戶塞進去


      1. 其它

敲敲頭--25分:「不想玩」「不喜歡綁鞋帶」「功課沒寫玩」「不想寫」

打勾勾---回家功課要先做

      1. 遊戲性質

娃娃屋


      1. 遊戲主題

      2. 第一次

說出家庭狀況





























921121日第3次遊戲成長活動紀錄表

  1. 過程

    1. 遊戲進行之流程









    1. 遊戲內容

1-1摸著娃娃屋,敲一敲(節奏)

1-2拿出娃娃,查覺有一娃娃衣服穿顛倒

9-1拿花片出來拼


()其它

1.思考著玩什麼遊戲時,敲頭,敲地

2說其昨天玩到太晚回家,被阿媽罰站,不准寫功課


()遊戲性質

()遊戲主題

()第一次



740

756

757

758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娃娃屋

彈珠機

溜溜球

魔術方塊

刺刺兔

車子

拿球投籃

花片
























92125日第4次遊戲成長活動紀錄

  1. 過程

    1. 遊戲進行之流程










    1. 遊戲內容

2-1拿出上一次所做的花片、飛機,白色、紅色、綠觸色

2-1組好後,全部拔掉

3-1轉蓋子

4-1組積木,用積木敲敲頭

4-2拼完長方形,再拼正方形

4-3用長方形、正方形、拼成一個高樓


()其它

1邊唱歌,邊拼花片

2詢問老師「你猜猜看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的比較高?


()遊戲性質

拼積木、花片


()遊戲主題

()第一次

專心玩著一種玩具



805

812

817

818



魔術方塊

花片

桶子蓋子

積木
























921219日第5次遊戲成長活動紀錄表

  1. 過程

    1. 遊戲進行之流程










    1. 遊戲內容

1-1獅子與人偶大戰,開瓦斯燒人偶的腳

2-1手榕塞一個東西,就可以射出去,人偶拿牛槍射猩猩,這次死了

2-2射老虎「老虎不好死」使出爪子攻他最弱的

2-3子彈彈到哪裡去了。動物園的動物都抓回去,重管一次,(他是管理者,沒管好)

3-1用車把東西戴出去

    1. 其他

1有些玩具皮他玩壞去,「妳去死啦」「描準惡劣的動物」

2他有武器,他要去樣害動物「他要把所有動物都殺死,他要重新蓋遊樂園」

    1. 遊戲性質

射擊

    1. 遊戲主題

    2. 第一次

出現破壞性語言,用槍描準人偶


810

814

816

830



另一個遊戲治療學生留下來所做玩具

獅子

手槍

老虎

小獅子

恐龍

車子

























921226日第6次遊戲成長活動紀錄表

  1. 過程

    1. 遊戲進行之流程









    1. 遊戲內容

1-1修理玩具屋掉下來的屋頂紙

2-1槍射牆壁上貼的小雞、玩偶(兔子燒屋態)大玩偶,排在牆邊射擊

3-1拿一隻黃色兔子玩偶至桌上,拿彩色筆描繪。

3-2拿一般的筆,描繪玩偶彩色筆的外形

3-3「畫錯了,換畫鯨魚」

()其它

1.「射不準,因為會飄,BB彈的比較準

2「螢光綠色的筆畫外形」「這次鯨魚比較奇怪」


()遊戲性質

射擊、繪畫


()遊戲主題

()第一次



810

811

820



玩具屋

手槍

畫圖紙

玩偶

彩色筆

























9312日第7次遊戲成長活動紀錄表

一、過程

  1. 遊戲進行之流程









()遊戲內容

1-1將積木組成長條形,三角形無法拼在一起「管他的」….「怎麼會這樣」

2-1將積木全倒出來,找尋藍色、紅色依序組合、黃綠依序組合

3-1將其組合成機器人,展示給老師看,並且再組成另一個機器人,共二大,一小機器人,(做完呼了一口氣)

3-2拿一般的筆,描繪玩偶彩色筆的外形

3-3「邊錯了,換個鯨魚」

()其它

配色觀念


()遊戲性質

拼積木


()遊戲主題

機器人

()第一次




800


積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