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好癢~~好癢喔! 朴子吳錦雲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粗大動作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理解表情與動作的能力。 | 所需材料: 神秘箱、「癢」、「痛」、「冷」、「熱」的圖片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哈癢遊戲。 2.一邊哈癢一邊說「好癢~~好癢喔!」。 活動內容:
活動小評量:
| |||
活動小提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在家中家長可以和幼兒玩表情與動作的模仿遊戲,如:家長作癢、痛、冷、熱…等表情與動作,請幼兒模仿,也可以互換角色,由幼兒做動作,家長模仿。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棕色的熊 朴子吳錦雲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理解簡單生活指令的能力。 | 所需材料: 故事書、動物圖卡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活動內容: 1.和幼兒一起複述故事: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我看到一隻棕色的(引 導幼兒說出動物的名稱)。 2.將故事中的動物做成圖卡(熊、小鳥、鴨子、馬、青蛙、貓、狗、羊、魚)。 3.老師說動物名稱,請幼兒找出動物圖卡。 4.老師再說動物名稱,並加入顏色名稱(棕色的熊、紅色的小鳥、黃色的鴨子、藍色的 馬、綠色的青蛙、紫色的貓、白色的狗、黑色的羊、橘色的魚),請幼兒找出動物圖 卡。 5.動物名稱加上動作,如:棕色的熊在睡覺、紅色的小鳥在飛……等,請幼兒找出動物 圖卡並做動作。 活動小評量:
| |||
活動小提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在家中家長可以和幼兒玩〝聽指令做動作〞的遊戲,如:家長說「坐下」、「喝開水」,請幼兒做相應的動作,也可以互換角色,由幼兒說,家長做動作。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情緒指揮家 朴子陳柔穎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理解表情與動作的能力。 | 所需材料: 表情圖卡、電腦。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音圖卡,引起幼兒對各種「喜、怒、哀、樂、害羞」的好奇與興趣。 2.老師示範「喜、怒、哀、樂、害羞」的表情與動作。 活動內容: 1.老師介紹「喜、怒、哀、樂、害羞」的表情與動作,再請幼兒模仿。 2.與幼兒討論看過或聽過「喜、怒、哀、樂、害羞」的表情與動作圖卡後,請幼兒指 出或說出最喜歡哪一種?最不喜歡哪一種? 3.情緒指揮家遊戲: (1)老師當情緒指揮家將幼兒分成「開心組」、「生氣組」、「哭哭組」、「笑笑組」、「害 羞組」等五組。 (2)情緒指揮家請每一組幼兒表演該組的表情與動作(含聲音)。 (3)情緒指揮家抽圖卡點組別,請點到的組別站起來表演動作(含聲音)。 (4)情緒指揮家加快速度點組別,請點到的組別站起來表演動作(含聲音)。 (5)請一位幼兒當情緒指揮家點組別,請點到的組別站起來表演動作(含聲音)。 活動小評量: 1.能理解「喜、怒、哀、樂、害羞」等表情與動作。 2.聽老師指令會做出「喜、怒、哀、樂、害羞」等表情與動作。 | |||
活動小提醒: 1.圖卡之製作需放大,讓幼兒看清楚。 2.老師示範「喜、怒、哀、樂、害羞」的表情與動作需誇張些,加深幼兒的記憶。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1.在家中可與幼兒玩「模仿表情與動作」遊戲,如「開心的笑」、「生氣」、「哭」…… 2.請家長說出一件事(有關喜、怒、哀、樂、害羞的事),請幼兒做出該表情與動作。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熊熊上學 朴子陳柔穎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理解簡單生活指令的能力。 | 所需材料: 字圖卡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1.老師說故事:「熊熊上學去」(自編熊熊在校一天的生活)。 活動內容:
「椅子靠進去」、「拿杯子喝水」、「拿抹布擦桌子」、「坐在位子上」等。 2.老師介紹字圖卡內容,並示範動作。 3.請幼兒抽字圖卡,如抽到「拿抹布擦桌子」,即做拿抹布擦桌子的動作。 4.同伴互抽字圖卡,如一位幼兒抽到「椅子靠進去」,另一位同伴即做椅子靠進去的動 作。 5.領袖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請一位幼兒當領袖,在台前說指令,其他幼兒做動作,如「拿杯子喝水」、「坐在位子 上」… 活動小評量: 1.能理解簡單生活指令,如「拿抹布擦桌子」……。 2.能完成老師的指令做動作,如「拿抹布擦桌子」……。 | ||||
活動小提醒: 若一開始幼兒無法理解老師的指令,老師要先示範,再請幼兒模仿。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買菜囉! 新港林岄谷千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複合句理解的能力。 | 所需材料: 各式蔬菜模型、籃子、繪本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1.透過圖卡介紹「蔬菜運動會」繪本。 活動內容: 1.與幼兒討論在故事中有看到那些蔬菜?如:紅蘿蔔、茄子。 2.請問幼兒平常有吃過那些蔬菜?如老師會吃綠色的波菜,那你們呢? 3.介紹老師所準備的蔬菜模型,之後告訴幼兒:今天老師當廚師,幼兒要當買菜員, 要幫廚師買菜唷!廚師說要買什麼菜,你們就要幫忙買什麼菜。 4.說明買菜的遊戲規則,並做示範。請幼兒拿著籃子,老師會告訴幼兒要買什麼菜, 幼兒聽完指令後,要依指令之先後順序,正確拿著蔬菜放入籃子(團體則可2~3人一 起進行)。 5.老師說:我要先買茄子再買洋蔥,幼兒拿著籃子去蔬菜攤,要依老師說的順序先拿 茄子再拿洋蔥,才算過關。再換下一位(一組幼兒)依序進行遊戲。 活動小評量: 幼兒可以依指令先後順序拿到正確蔬菜。 | |||
活動小提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家長在家中進行用餐時,可以告訴幼兒先吃飯再喝湯;在洗完澡時,告訴幼兒先穿衣服再穿褲子;有時在進行刷牙洗臉時,也可告訴幼兒先刷牙再洗臉;當要外出時穿鞋子,也可以順便告知幼兒先穿襪子再穿鞋子。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大家來表演 新港林岄谷千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社會適應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提升對故事情節內容之理解能力。 | 所需材料: 故事情境卡、繪本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與幼兒分享「小真的長頭髮」繪本。 活動內容:
活動小評量: 幼兒可以依聽到的故事內容拿出正確的故事情境卡。 | ||||
活動小提醒: 1.年紀較大的幼兒,可以由他們繪製故事情境卡。 2.特殊幼兒安排小天使與他同組。 3.進行活動時,可以針對情節重點提醒,如說話速度變慢或加重說話的語調。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家長在家中說故事時,可以在說完故事後,隨意說出故事中某一情節,請幼兒依聽到的內容將故事書翻到該頁面。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聽故事 新港吳佩蓁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語彙與語句理解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理解說話和故事內容。 | 所需材料: 故事書、故事結構卡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根據幼兒的能力挑選合適繪本,可一次準備兩本或兩本以上故事書,讓幼兒自由選擇有興趣閱讀的故事書,提高學習動機。 活動內容: 1.介紹故事書封面圖案、書名。 2.以說明配合圖片方式訴說故事,讓幼兒可以看圖試著理解內容。 3.故事說完後提問,幫助幼兒聚焦故事重點。 4.使用故事結構卡(視故事內容選擇):「誰?」「做什麼?」「什麼時間?」「什麼地方?」 「什麼東西?」「什麼感覺?」,簡化重組出故事大意。可以邊問答邊畫圖。 5.最後,將故事大意以故事臉方式呈現出來。 活動小評量: 幼兒在聽完故事後,若能正確說出或指出故事中人、事、時、地、物、感覺……等相關問題,即表示聽得懂故事內容。 | |||
活動小提醒:
a.【趕驢的人】扮演 b.【彩虹魚的新朋友】畫圖 c.【北風和太陽】文字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除了說故事給幼兒聽,家長也可分享生活事件或和孩子一起旅遊的經驗,可以帶著孩子看照片回顧。成人在分享時盡量以故事的基本結構來描述,先點出人物、做什麼、去了哪裡、有什麼東西、結果如何、有什麼感覺。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尋寶遊戲 新港吳佩蓁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聽得懂複雜句。 | 所需材料: 尋寶地圖(謎題紙)、實物圖卡、獎勵貼紙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1.教師以海盜裝扮出現,配合歌曲「金銀島」,營造尋寶氣氛。 2.說明尋寶遊戲規則: 今天海盜老師要帶大家去尋寶,有很多樣寶物藏在教室裡面,必須依照藏寶圖上的 說明去尋找寶物,若能解開謎題即可獲得獎勵。 活動內容:
「我是長方形的電器用品,有上下兩層,可以把東西冰在裡面,讓食物新鮮。」
4.老師再唸一次謎題,請幼兒跟著仿說,並在聽完題目後,說出最後確認的答案。 5.老師公布答案,若幼兒答對,可獲得獎勵貼紙一張。 活動小評量: 能依複雜句指令找到目標物,即表示能聽得懂語句。 | |||
活動小提醒: 1.教學者可針對不同能力的幼兒,設計不同難度的遊戲: 2.簡易版:教師提供選擇範圍,讓幼兒聽完謎題後,從三張答案卡中,挑出答案。 3.進階版:擴大謎題,不限定類別,教室內的所有物品都可作為謎題。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瀏覽賣場DM,讓孩子挑選想要購買的東西(用筆圈起來或是將DM剪下來),製作成購買清單。接著,實地帶孩子到賣場,依據清單選購物品。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上街買東西 興中王瓊斐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回答問句的能力。 | 所需材料: 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漢聲出版)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1.與幼兒討論有沒有買東西的經驗?去哪裡買?買過什麼東西? 活動內容:
3.教師針對本書提出問題: (1)為什麼小惠要自己上街買東西?她要買什麼?(因為…所以…)。 (2)媽媽要小惠注意哪兩件事情?(第一…,第二…)。 (3)小惠在路上遇見了哪些人?(騎車騎很快的…、好朋友…)。 (4)小惠跌倒了,她最擔心什麼事?為什麼?(錢…,因為…)。 (5)老闆娘為什麼都沒有發現小惠?(因為…所以…)。 (6)最後小惠怎麼樣才買到東西?(要大聲說…)。 4.教師統整故事重點,請幼兒發表上街買東西要注意的事項。 活動小評量: 能回答問句至少3句以上。 | |||
活動小提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建議家長可與幼兒共讀繪本,並試著從繪本中提問:「誰」、「這是什麼」、「做什麼」、「哪一個」、「怎麼了」、「為什麼」、「怎麼辦」、「什麼時候」的問句,鼓勵幼兒回答,並適時給予肯定,提升幼兒主動表達的意願。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看圖說短句 興中王瓊斐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說出短句的能力。 | 所需材料: 乒乓球、橡皮筋、動詞+名詞情境圖卡(可自編)、笑臉圖卡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吹出橡皮筋外,也可請幼兒上台吹吹看。 活動內容:
活動小評量: 會以主詞+動詞+名詞的方式說出短句至少5句。 | ||||
活動小提醒: 1.對於年齡較小或對圖片理解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可準備實物具體操作,提升幼兒學習興趣,如:讓幼兒實際吹泡泡……並練習說出:「我在吹泡泡……」。 2.教師可上網蒐集不同的動詞情境圖卡,讓幼兒練習使用不同的動詞來表達短句。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1.建議家長可引導幼兒進行歸類的練習,想想看相同的動詞還可以怎麼說,如:吹:哥哥吹蠟燭、弟弟吹氣球……;穿:爸爸穿衣服、媽媽穿鞋子、老師穿外套……。 2.建議家長可觀察幼兒對哪些動詞較不會使用,上網以關鍵字搜尋情境圖卡練習,如:夾(夾頭髮、夾麵包……)、削(削蘋果、削鉛筆……)。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 : 好玩的撲克牌 興中謝麗好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動作、社會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說出或回答問句的能力。 | 所需材料:自製撲克牌 (內有各種情境圖片)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攤開撲克牌,請幼兒找找看撲克牌有哪些喜愛的圖案,找到後詢問幼兒這是誰?在做什麼?為什麼?引發幼兒的好奇心,然後提出玩撲克牌遊戲,並說明規則。 活動內容:
活動小評量: 能提出3個問句並回答3個問句。 | |||
活動小提醒: 1.撲克牌裡的圖案可以放置幼兒喜歡卡通人物,增加幼兒的吸引力。 2.每次撲克牌每人拿3~5張為佳。 3.第一個出牌建議由成人開始,主要目的是示範提問的技巧。 4.撲克牌的情境圖卡可以由網路上找尋相關的圖案內容。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建議家長可以使用幼兒喜愛的家庭成員照片和幼兒分享,家長可以看著照片提問技巧。如:這是誰?小阿姨。小阿姨在什麼?小阿姨在吃冰淇淋。為什麼小阿姨要吃冰淇淋?因為天氣很熱。再依現有的內容增加語句的表答,協助幼兒說出完整句子:小阿姨在吃冰淇淋,因為天氣很熱。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 : 好吃好玩同樂會 興中謝麗好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動作、社會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說出短句的能力。 | 所需材料: 扮家家玩具組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請幼兒帶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和喜歡喝的飲品,準備開同樂會。請幼兒將自己帶來的食物一一介紹,如:香蕉、果汁。 活動內容:
活動小評量: 能說出5句短句。 | |||
活動小提醒: 1.吃和喝都讓需幼兒先說出再提供食物,以免幼兒因為得到滿足而不願意說。 2.食物的給於原則要少、要小、要立即,增加連結和練習機會。 3.為避免幼兒只指定熟悉的物品,可以要求須將全部的食物都說一輪吃一輪。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練習短句的幼兒,建議家長使用相同句型來練習效果較佳。如幫幼兒洗澡時,即是練習「我要洗」的最佳時機,可以請幼兒說出指令,家長執行:如幼兒說出我要洗頭,家長即幫忙洗頭,我要洗肚子,我要洗腳……。吃東西時,是練習「我要吃」的最佳時機,穿衣服褲子時,是練習「我要穿」的最佳時機,依此類推。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好朋友 大林簡淑溫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語彙與語句理解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聽得懂簡單句的能力。 | 所需材料: CD、故事繪本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1.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跳律動: 「猜拳歌」 好朋友我們行個禮, 2.教師在帶律動時,可以請小朋友二個人一組跟著音樂一起做動作。 活動內容: 1.教師和幼兒討論你的好朋友是誰?一起做什麼事? 2.教師跟幼兒介紹今天要講「不可以笑我的朋友!」故事。 3.講完故事後,詢問幼兒剛剛小海歐的新朋友為什麼不和小奇玩? 4.複習練習句子延伸(不要____,要_______;不可以____,可以____等)。 活動小評量: 藉由看圖說故事的方式,把實物圖片用簡單句描述,利用圖片來加深幼兒的印象。例如:「不要把糖果給狗吃」、「這不是小美的鞋子」等等。 | |||
活動小提醒: 先根據幼兒的年齡發展瞭解幼兒是否能聽得懂簡單句,再依幼兒的能力進行指導。(聽不懂簡單句可以配合做出表情、手勢或動作,例如皺眉、搖頭讓幼兒知道「不要____,要_______」等;若聽得懂簡單句,教師可以請幼兒依指令做動作,如「不可以張開嘴巴,可以捏住鼻子」等。)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建議家長在幼兒整理、收拾玩具的過程中,可以加強練習幼兒瞭解簡單句的能力 (如:「不要把玩具收在櫃子上面,要放在箱子裡」等) 。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我的好夥伴 大林簡淑溫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社會、溝通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1.學習幫助或服務他人。 2.培養幼兒的同理心。 | 所需材料: 眼罩、椅子、呼拉圈、積木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5分鐘,說說看眼睛看不見時的感受是如何? 活動內容:
見的感覺,另外一組當可靠的好夥伴,協助戴眼罩的幼兒依路線前進。
通過障礙物。 3.兩者角色互換。 4.遊戲結束,教師與幼兒討論「當你遇到眼睛看不見、行動不便或需要幫助的人要怎 麼幫助他們?」 活動小評量: 在遊戲中觀察幼兒能夠信任夥伴的引導,學習幫助或服務他人。 | |||
活動小提醒: 遊戲前教師先示範一次讓幼兒了解遊戲規則,並告知注意安全及避開障礙物。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可以適時請幼兒當小幫手做簡單的家事,例如跟幼兒說:「你可以幫我擦桌子嗎?我需要你的幫忙。」並且在幼兒幫忙後,向他說:「謝謝。」同時讚美他願意協助別人。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大林郭美雲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社會適應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1.提升幼兒述說簡短故事的能力。 2.增進幼兒的表達與理解能力。 | 所需材料: 繪本、表情圖卡、圖畫紙及畫筆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1.老師手拿指偶娃娃扮演蚊子隨意叮咬幼兒,請幼兒猜猜我是誰? 2.和孩子分享及討論被蚊子叮咬的經驗及感覺是什麼? 活動內容: 1.繪本共讀- (1)拿出繪本《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與幼兒共讀故事。 (2)請幼兒發表被蚊子叮咬的感覺是什麼? 2.你是蚊子我是噴火龍 聽完故事後,將幼兒分成二組,分別扮演蚊子及噴火龍,進行蚊子叮咬噴火龍 的遊戲:蚊子追叮噴火龍,噴火龍被叮到就淘汰。可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 3.生氣的火滅掉了 (1)請幼兒發表意見,書中主角阿古力是如何把火滅掉。 (2)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否有生氣的經驗以及生氣的原因,並請幼兒表演生氣時的各種 表情以及會有哪些反應,想想看生氣時是否造成家人或其他幼兒的困擾? (3)拿出表情圖卡,讓幼兒說說看這些表情所處的情緒狀態。 (4)請幼兒為阿古力畫一張不一樣的表情,讓蚊子可以不要叮他。 活動小評量: 能用自己的方式述說故事內容或能從表情圖卡辨別情緒反應。 | ||||
活動小提醒: 1.若幼兒無法獨力自己述說故事內容,老師可以問答方式來引導幼兒將故事說完。 2.沒有口語表達能力的幼兒可以先以仿說來做練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1.於日常生活自然情境中,教導孩子適當的情緒表現。 2.與孩子共讀繪本時,可以以問答方式或看圖說說看來讓孩子述說故事。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猜猜我是誰 大林郭美雲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的表達以及理解能力。 | 所需材料: 眼罩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1.播放孩子喜歡的兒歌「猜猜我是誰」或任何輕柔的音樂。 2.老師戴著眼罩,走到幼兒面前,摸摸幼兒的臉,猜出並說出幼兒是誰。 活動內容: 猜猜我是誰 1.請全班選出一個幼兒為中心,其餘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圈。 2.被選出來的幼兒戴上眼罩站中間。 3.當兒歌響起時,遊戲開始,幼兒手拉手圍著中心的幼兒轉。 4.兒歌第一遍播放完,一名幼兒出來走到中間,讓站在中間的幼兒摸摸臉,猜猜他是 誰。猜者大聲告訴大家剛被摸的同學「他是○○○」, 若答對了大家拍拍手說:「你 好棒!」 若猜錯就說:「不是!不是!我不是○○○」。 5.猜錯遊戲繼續,猜對了兩人互換。依此類推遊戲方式同上。 活動小評量: 能理解並正確說出「是」或「不是」的意思。 | |||
活動小提醒: 1.對於較小幼兒或能力較低者,除了摸摸臉外也可加上聲音來幫助其辨識。 2.有些孩子不敢戴眼罩,可以安排被摸的即可。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1.家長在家可以和孩子玩很多猜猜看的遊戲,例如: (1)切開的水果,請他猜猜看這是什麼水果。 (2)和孩子討論其喜歡的卡通節目內容,家長表演該卡通節目中主角的經典動作或話 語,請孩子猜猜看家長在扮演誰。也可互換角色,孩子演家長猜。 (3)猜字、猜照片或猜廣告圖案遊戲,可將圖案或字遮一半,請孩子猜猜看。 2.家長於日常生活中,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隨時都可以練習類似的活動,請孩子正確 表達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例如:我要……或我不要……,不可以……或可以……。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猜猜看 水上鄭綺瑳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語彙與語句理解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 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對物品、顏色、數量問句的理解。 | 所需材料: 常見顏色圓型氣球各5顆、布一塊、簡易樂器(木魚、鈴鼓)、幼兒熟悉景物照片、故事書。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老師拿出用布蓋著的黃色氣球,問幼兒「這是什麼?」,請幼兒猜猜看,說說看。 老師掀開布公佈答案,說:「這是氣球」 活動內容: 老師拿出一個紅色的氣球,用兩隻老虎曲調節奏。 (一)唱問幼兒: ︱這是什麼?︱這是什麼?︱猜猜看-︱猜猜看-︱ (二)引導幼兒回唱: ︱是美麗氣球︱是美麗氣球︱對不對-?︱對不對-?︱ 請一位幼兒猜猜看,回答對時,其他同學雙手扣緊舉高比○,說「答對了」;答錯時,其他同學雙手舉高打×,說「答錯了」。 請二位幼兒加入節奏樂器配合伴奏。 換「什麼顏色?」與「共有幾個?」問句進行練習。兩問句唱答節奏內容如下: 問句ㄧ唱答:︱是×色氣球︱是×色氣球︱對不對-?︱對不對-?︱ 問句二唱答:︱共有×個氣球︱共有×個氣球︱對不對-?︱對不對-?︱ 請幼兒當小老師問問題,老師來回答。 活動小評量: 幼兒能跟著節奏用手勢或動作來配合活動,並能正確以口語來回應問題。 | |||
活動小提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拿出幼兒熟悉的人、事、物、地點的照片或帶到實地或故事書,問各種不同問題,如「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小明怎麼哭了?」……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總司令 水上鄭綺瑳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語彙與語句理解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 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對連續指令的理解。 | 所需材料: 海灘球、籃子、椅子、電話筒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全體幼兒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模仿遊戲。 老師以輕快節奏加上動作的方式,讓幼兒模仿並配合節奏拍手回應。 老師說:「摸摸海灘球」,同時做出摸海灘球動作,讓幼兒模仿。 老師說:「坐坐小椅子」,同時做出坐椅子動作,讓幼兒模仿。 老師說:「拿起電話筒」,同時做出拿起電話筒動作,讓幼兒模仿。 活動內容: *請能力較好幼兒示範老師提出之口令動作,再請其他幼兒執行口令動作。 1.口令一:「請將海灘球放入籃子裡」。 2.口令二:「請將海灘球放入籃子後,走過去坐在椅子上」。 3.口令三:「請將海灘球放入籃子後,走過去坐在椅子上拿起電話筒」。 4.變換口令順序,如: (1)口令一:「請走過去坐在椅子上,拿起電話筒」。 (2)口令二:「請摸摸電話筒後,走過去拿海灘球給老師」。 (3)口令三:「請將海灘球丟給老師,再走過去坐在椅子上拿起電話筒」。 5.請幼兒輪流當總司令發號司令,讓其他幼兒執行任務。 活動小評量: 幼兒能正確而快速地依序完成二個以上(含二個)連續指令動作。 | |||
活動小提醒: 1.依幼兒聽懂幾個連續口令之起點能力作課程內容調整。 2.「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模仿遊戲,可以安排不同情境與不同動作做多元化練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諾亞方舟 水上陳文俊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增進理解連續指令的能力,能達成兩項連續指令的工作。 | 所需材料: 圖卡、字卡、手機、繩子(諾亞方舟)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卡通影片欣賞:諾亞方舟。 活動內容: 老師說明活動內容,萬物想登上諾亞方舟獲得生存,必須通過以下終極任務: 1.【通關密語比手畫腳】 請班上3位小朋友分別依圖卡或字卡提示通關密語「拍手」、「踏腳」、「舉起小手」等比手畫腳,讓其他小朋友猜猜答案是什麼。 2.【通關密語老師說】 老師透過手機傳達通關密語,請小朋友演出「啦啦啦」、「向前跳」等任務 3.【終極任務】 (1)全班分成3組做終極任務唱遊表演賽,每組表演內容以不同方式分別同時提示雙項 指令終極任務。甲組以圖卡提示演出「拍手、拍手、拍拍拍」、「1234,向前跳」; 乙組以字卡提示演出「踏腳、踏腳、踏踏踏」、「1234,向前跳」;丙組以手機口語 提示演出「舉起小手,啦啦啦」、「1234,向前跳」。 (2) Ending任務全班合演:「拍手、拍手、拍拍拍,踏腳、踏腳、踏踏踏,舉起小手, 啦啦啦,1234,向前跳」,通過Ending任務者,可登上諾亞方舟繞教室一周。 活動小評量: 1.欣賞完影片後,能嘗試說出故事大意。 2.能達成一項以上,以字卡或圖卡提示的連續指令。 3.能達成一項以上,以口語提示的連續指令。 | |||
活動小提醒: 通關密語可照樣造句編改,各組唱遊動作可與小朋友共同討論創作。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如準備上學、外出購物等情境練習,如孩子想跟隨外出購物時,達成簡明而具體的情境連續指令:「我先收好玩具後,才可以跟媽媽出門」。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各行各業 水上陳文俊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1.增進對各行各業的認識。 2.促進理解問句的能力。 | 所需材料: 行業圖卡、問句符號卡(○○○○,□□送到哪裡去?)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影片欣賞各種職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KltfsPeJ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7VWy__Fmg 1.藉由孩子的好奇心,從觀賞影片職業工作內容,讓孩子猜猜看職業名稱,以提昇 孩子對本教案課程的學習動機。 活動內容: 1.【我的願望】 (1)全班分成5組,各組從圖卡中分別選出1種最喜歡的行業。 (2)老師引導全班依圖示及問句符號卡照樣造各組最喜歡行業如:
活動小評量: 1.能依圖示照樣造出一句以上有關職業的直述肯定句。 2.能說出一種以上的職業名稱並做出招牌動作。 | |||||||||||||||
活動小提醒: 各行業選定亦可配合教學主題做編修,如教學主題為「溫度」,所選定的各行各業可為護士、賣冰老闆、運動員、氣象員、麵包師傅、服裝設計師……。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家長與孩子言語互動過程中,多運用「如何」、「什麼」、「何時」、「哪裡」等開放性問句來引導孩子澄清和探索答案。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我看見○○在看我? 灣內張譯文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語言理解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活動目標: 提升理解複雜句的能力。 | 所需材料: 圖畫書、與圖畫書相關的顏色、動物圖卡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故事講述-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以此書為例) 活動內容:
活動小評量:能依老師念的句子,指出正確的圖案。如活動內容三的句子,「我看見一隻紅色的鳥在看我!」幼兒要能指出紅色的鳥。 | |||
活動小提醒: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到餐廳吃飯 灣內張譯文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語言理解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能聽得懂複雜句。 | 所需材料: 環境中或娃娃家的各式物品、圖卡或可供扮演教具皆可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帶孩子到娃娃家或扮演區,事先準備餐廳扮演情境和用具,並拍好幾種菜式的照片當作點菜單。老師先扮演店員或廚師:「今天來玩『去餐廳吃飯』的遊戲,我先當廚師,你(們)先當客人!再輪流或交換。」 活動內容: 1.在學習區扮演情境中,練習幾個常用語句。 (1)店員:「你想要吃牛排還是吃披薩?」 客人:「牛排!」回答或指出圖片上的食物。 店員:「你想要喝玉米濃湯還是海鮮湯?」 客人:「玉米濃湯!」回答或指出圖片上的食物。 店員:「甜點你想要布丁還是蛋糕?」 客人:「蛋糕!」回答或指出圖片上的食物。 (2)店員:「好!馬上來」「請先喝湯,再吃牛排,最後吃甜點!」 客人需按順序假裝喝完湯,再吃牛排,最後再吃甜點。 (3)店員:「今天優惠,只要吃完所有食物,就可以送薯條」 客人:「我吃完了,請給我薯條!」 2.可以用情境圖卡或圖畫書,引導幼兒找出符合示範者所說語句的圖片。 活動小評量:能用正確的口語、手勢或動作回應複雜句中的陳述。例如「請先喝湯,再吃牛排,最後吃甜點!」要能按順序完成動作才通過。 | ||||
活動小提醒: *幼兒若還不會跟著說,示範者要反覆的說給幼兒聽,並運用手勢、動作或表情讓幼兒了解,必要時可以請其他幼兒示範執行動作幫助了解句意。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在生活情境中運用類似的完整詞句,例如:在吃飯時,可以讓孩子練習「你想要吃麵,還是要吃飯?」的聽與答,在生活中給指令:「你只要吃完飯,就可以去看卡通」、「你先尿尿,再去洗手,最後再去睡覺!」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好餓的毛毛蟲 下潭翁淑玲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提升幼兒的仿說能力。 | 所需材料: 故事繪本、布偶娃娃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運用布偶娃娃來敘說故事--「好餓的毛毛蟲」來引起幼兒的興趣關注。 活動內容:
2.讓幼兒隨著故事內容,跟著老師進行一問一答的動作。 3.待幼兒熟悉遊戲內容過程後,增加仿說語彙內容量,如:「毛毛蟲今天吃了蘋果、香 蕉和西瓜……。」幼兒必須跟著老師仿說說出:「毛毛蟲吃了蘋果、香蕉西瓜……。」 等名稱。 活動小評量: 幼兒能仿說出老師所說的內容。 | ||||
活動小提醒: 1.幼兒要能仿說出老師指定的語彙,如:西瓜,幼兒要回答「西瓜」語彙。 2.活動進行中,孩子只要能跟隨老師說出仿說的語彙,立即給予鼓勵肯定。 3.當幼兒無法用言語說出模仿的語彙時,可以用手指指出所要表達的語彙,如老師說 出「西瓜」時,幼兒用手指去指出西瓜的圖卡(位置)。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一些空閒的時間和幼兒進行仿說的語彙,如吃早餐時,可以和幼兒討論「今天我們吃了什麼呀?」如果是「蛋餅」,幼兒就要回答「蛋餅」。 從生活周遭開始做起,慢慢增加幼兒語彙仿說的能力。 |
嘉義縣學前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在做什麼呢? 下潭翁淑玲
主領域: 語言 | 次領域: 認知 | 適用年齡: 學齡前幼兒 | 教學模式: 個別教學、團體教學 | |
活動目標: 增加幼兒描述生活經驗的能力。 | 所需材料: 人物圖卡、電腦投影片 | |||
活 動 步 驟 | ||||
引起動機: 運用電腦、投影片展示各種人物圖卡來引起幼兒的興趣與關注。 活動內容: 1.展示第一張人物圖卡──奶奶,問幼兒:「你看到了什麼?」讓幼兒回答。 2.接著展示第二張圖卡──奶奶在看報紙, 問幼兒:「奶奶在做什麼?」讓幼兒回答:「看報紙」,老師重複語句「奶奶在看報紙」讓幼兒仿說說出「奶奶在看報紙」的語句,接著老師可以適時增加圖卡的內容量,增加幼兒語彙的內容。 3.依此類推,讓孩子透過圖卡的運用說出生活經驗。 4.假日分享:讓幼兒和大家一起分享假日做了哪些活動。 活動小評量: 幼兒能依照圖卡內容說出主要活動。 | ||||
活動小提醒: 1.活動中要注意孩子是否專注於圖卡的內容。 2.讓每個孩子都有表達發言的機會。 3.老師可以多多運用多媒體教材進行教學,如投影片、電腦……等來呈現教學內容。 | ||||
給家長的居家延伸活動: 在家中可以讓幼兒參與家中的活動,如讓孩子一起收衣服、摺衣服,在過程中和幼兒一起互動,教導幼兒收拾整理衣服的概念,同時也學會摺衣服的動作,讓孩子知道他是家中的一份子,讓孩子有歸屬感,同時增加生活經驗,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