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動物共舞:臺灣動物保育教學設計

格式
pdf
大小
450.38 KB
頁數
17
作者
王瓏真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1-08,离现在 7 28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 1 - 

與動物共舞—愛護動物教學活動設計

 

壹、 內容說明 

一、 作品名稱:與動物共舞 
二、 教學主題:動物保育 
三、 設計理念 

(一) 

在台灣這個美麗的島嶼上孕育著許多動物,有些種類甚至是

全世界僅有在台灣才能看到的特有種類。但其中一些也正因

為棲地的破壞或人類的大量捕殺,面臨著生存危機。藉此教

學活動喚起學生對瀕臨絕種或生存已遭危害動物的保育,以

及對維護整個生態環境的重視。

 

(二)  透過欣賞、觀察、感性的教學;藉由親自體會、親自操作的

學習讓學生養成尊重自然,愛護生命的情操,並學習正確的

生態保育觀念。 

四、 教學目標 

(一)  認知領域 

1.  認識台灣瀕臨絕種的動物的生態習性。 

2.  從各種情境中,了解生態保育的觀念。 

3.  了解台灣生態之美,學習愛護資源。 

(二)  技能領域 

1.  學習如何做好生態保育的工作。 

2.  學習利用觀察、蒐集資料、統整的科學方法完成學習單。 

3.  學習利用網路科技,蒐集資料。 

4.  學習動物生態的故事寫作方式。 

5.  能規劃活動,統整並傳達資料收集的結果、 

(三)  情意領域 

background image

 

- 2 - 

1.  尊重生命的可貴,平等看待每一種生物。 

2.  培養保育意識,關懷瀕臨絕種動物。 

3. 

培養合作即積極參與的態度。

 

五、 適用對象:國小六年級 
六、 教學領域 

(一)  主要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 

(二)統整領域:語文、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七、 授課時數: 

(一)  語文領域:120分鐘(3節課) 

(二)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200分鐘(5節課) 

(三)  綜合活動領域:80分鐘(2節課) 

(四)  藝術與人文領域:160分鐘(4節課) 

八、 課程計畫 

單元 
名稱 

領域 
名稱 

融入 
議題 

活動內容 

教學 
資源 

教材來

源 

評量 
方式 

保 
育 
之 
歌 

自然 

與 

生活 
科技 

生命  黑面舞者之悲 

錄影帶  康 軒 自

然11(2) 

問答 

資訊  誰來救我 

單槍 
網路 

自編  學習單 

環境  小小保育家 

 

自編 

學習單 

關懷 
自然 
尊重 
生命 

語文 

生命  讓路給綠蠵龜 

錄影帶  康 軒 國


11(14) 

紙筆 

 

創意故事家 

 

自編 

實作 

好戲 
開鑼 

藝術 

與 

人文 

 

好戲開鑼 

螢幕 

康 軒 版

11( ) 
 

操作 
表演 

background image

 

- 3 - 

黑暗 
中的 
燈籠 

綜合 
活動 

 

行前準備 

錄影帶 

自編 

問答 

環境  火金姑來照路 

大坑 

觀察 

 

分享 

 

報告 

 
貳、 教學流程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單元名稱:保育之歌 

教學時間:200分鐘(5節課) 

能力指標: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2-3-2-2觀察動物形態及運動方式之特殊性及共通性觀察動物如何保持體

溫、覓食、生殖、傳遞訊息、從事社會性的行為及在棲息地調適

生活等生態。

 

活動 

說                   明 

具體目標 

時間 評量 

一 
、 
黑 
面 
舞 
者 
之 
悲 

  學生觀看錄影帶「黑面舞者」,讓學生

對黑面琵鷺這一個全球保育類動物,
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例1:黑面琵鷺的冬季棲息地在台南七

股的曾文溪口。 

例2:全球僅剩5百多隻黑面琵鷺,每

年會到台灣度冬的有3百多隻。 

例3:黑面琵鷺的成鳥每年春季會飛回

北方的繁殖地繁殖。 

  分享:影片中看的的資訊及想法。 

--學生自由發表 

  討論:黑面琵鷺是國際保育類動物,

身為台灣人,有幸成為與牠在冬天相
遇,我們該如何讓在更安全生活? 
--學生分組討論,上台報告。 

  學生討論:生態重要或工業重要 

引導:1.工業的存在造成舒適的生活

‧ 能 說 出 黑 面

琵 鷺 的 生
態。 

‧ 能 了 解 保 育

動 物 的 重 要
性。 

 
 
 
 
 
 
 
‧ 能 說 出 保 育

動物的方法 

 
 

25分 
 
 
 
 
 
 
 
 
5分 
10分 
 
 
30分 
 
 
 

 
 
 
 
 
 
 
 
 
 
發表 
 
 
 
 
 
 

background image

 

- 4 - 

環境,就業人口增加,交通
便利… 

       2. 發 展 工 業 難 免 影 響 某 些 生

態,如動物棲息地的破壞… 

--請學生事先蒐集資料。 

若時間許可,可進行一場辯論賽 

  一則新聞的省思--老師帶領學生閱讀 

從1997年11月1日中國時報的報導(學
習單)讓學生發表並記下心得 

‧ 關 心 週 遭 生
活 
 
 
 
 
 
 
 
 

 
10分 

 
 
 
 
 
 
學 習
單 

二 
、 
誰 
來 
救 
我 

  以 power  point  (或投影片)介紹黃

裳鳳蝶 
--說一說黃裳鳳蝶的的狀況 

  說明台灣這一片土地上的許多動物,

需要靠大家共同維持,才得以生生不
息。 

  請學生上網蒐集瀕臨絕種的動物,及

復育狀況。 

  分組展覽報告台灣瀕臨絕種動物的種

類及狀況。 

 

‧ 能 說 出 黃 裳

鳳 蝶 的 生
態。 

‧ 能 利 用 網 路

蒐 集 瀕 臨 絕
種的動物。 

‧ 能 統 整 並 傳

達 資 料 蒐 集
的結果 

 

30分 
 
10分 
 
40分 
40分 

 
學 習
單 
 
上 網
能力 

三 
、 
小 
小 
保 
育 
家 

  引導:從生態保育的角度切入。讓學

生了解大自然間環環相扣的奧秘。 

  討論從自己做起,做好生態保育的角

色。 

  反思自己做的如何? 

‧ 養 成 尊 重 自

然 , 保 育 動
物的做法。 

 

學 習
單 
發表 

 
◎語文領域 

教學時間:120分鐘(3節課) 

活動主題:關懷自然、尊重生命 

能力指標: 

E-2-4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擴充閱讀範圍。

 

F-2-4能應用各種表達方式練習寫作。

 

background image

 

- 5 - 


動 

說                   明 

具體目標 

時間  評量 

一 
、 
讓 
路 
給 
綠 
蠵 
龜 

  教師播放綠蠵龜生態的錄影帶,並介紹

綠蠵龜特殊的生活型態及瀕臨絕種的情
況。引進課文。 

  說明文章結構 

--以特寫方式,加深讀者印象 
--透過直觀描繪,使讀者感同身受。 
--以警策之語強調主題。 

  想一想--放生造成海龜的死亡 

--保育研究的情況 

  討論--為什麼對人類只是很近的距離, 

  對小綠蠵龜卻是生死關鍵? 

--如何愛護瀕臨絕種的綠蠵龜? 

  說一說感想。 

‧ 能 說 出 綠 蠵
龜 的 生 態 特
性。 
‧ 能 了 解 動 物
生 態 的 寫 作
法。 
‧ 能 說 出 保 育
動 物 的 具 體 做
法。 

20分 
 
 
10分 
 
 
 
 
 
 
10分 

發表 

二 
、 
創 
意 
故 
事 
家 

  說明作文內容:由讓路給綠蠵龜的課文

中,學習動物生態的寫作方式。 
--四段式寫法;先從一特殊景寫起,再
說明這動物有的習性,及現在受到的威
脅,最後,已呼籲作結語。 

  依這樣的方式編一個故事,說明因為一

些破壞,使得動物的生存環境,及生存
條件愈來愈差。 

【叮嚀】選擇一種動物作為主角,記

得故事要有場景,加上其他配角。 

  學生習作。 

‧ 能 完 成 一 篇

與 動 物 生 態
相 關 的 故
事。 

10分 
 
 
 
 
 
 
 
 
 
70分 

作品 

 
◎藝術與人文領域 

  教學時間:160分鐘(4節課) 

  活動主題:好戲開鑼 

  能力指標: 

  1-3-1 構思表現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材技法,完成有感情、經驗

與思想的作品

 

2-3-2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1-3-8 透過藝術集體創作方式,表達對社區、自然環境尊重、關懷與愛

background image

 

- 6 - 

護。 


動 

說                   明 

具體目標 

時間  評量 

 

好 
戲 
開 
鑼 

  老師示範說明皮影戲的做法。 

--講述說明皮影戲的來源 
--分解頭部、軀幹及四肢 
-- 在 身 體 適 當 部 位 鏤 空 , 上 色 、 上
漆,。 
--貼上玻璃紙,裝飾完成。 
--以線連接。 
--加上操作裝置。 

  5~6人一組,將在語文領域中做的故

事,角色分配,一人負責一個角色,準
備製作皮影。 

  實作。 
  將製成的皮影與故事相結合,演一齣好

戲,同學共同分享。 

  觀賞各組演出。 

‧ 能 說 出 皮 影

戲 如 何 製
作。 

‧ 能 認 識 皮 影

戲的角色。 

 
 
 
‧ 能 與 人 合
作 , 積 極 參
與。 
 
‧ 能 製 作 出 皮

影戲偶。 

‧ 能 配 合 故 事

演出。 

15分 
 
 
 
 
 
 
5分 
 
 
100
分 
 
40分 

發表 
 
 
 
 
 
 
小 組
合作 
 
 
作品 
 
表演 

 
◎綜合領域 

  教學時間:40分鐘+晚上 40分鐘 

  活動主題:黑暗中的小燈籠 

能力指標 

4-3-2探討環境的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活 
動 

說                   明 

指導要點  時間 評量 

一 
、 
行 
前 
準 
備 

  錄音帶聽童謠—引起動機 

火金姑來食茶,茶燒燒,食芎蕉,

 

芎蕉冷冷,食龍眼,龍眼愛撥殼,

 

換來食那菝仔,那菝仔全全籽,

 

害阮食一下落喙齒,害阮食一下落喙齒。

 

  認識螢火蟲 

找尋螢火蟲相關錄影帶,讓學生先認識

 
 
 
 
 
 
 
 

5分 
 
 
 
 
 
 
 

 
 
 
 
 
 
 
 

background image

 

- 7 - 

螢火蟲。 

  行前說明 

1.  晚上時間,希望有家長陪同。 
2.  盡量小組行動,為安全考量,千萬

不要落單。 

3.  大坑山區,小黑蚊很多,最好有防

蚊措施。如著長褲、長袖,塗抹防蚊
液。 

 
‧能說出螢火

蟲的生態 

 
 
30分 
 
 
5分 

 
 
影 片
札記 

二 
、 
火 
金 
姑 
來 
照 
路 

 

四號步道中正露營區登山口附近,有一
處梯田形狀的沼澤地,這是「黃綠螢」
復育區。

 

 

每年四月到六月黃綠螢會陸續破蛹而
出,屆時中正露營區每到傍晚就可以看
到螢光點點處處飛的美妙景象。

 

 

引導:

 

1. 黃綠螢屬於水生螢火蟲,牠的幼蟲

以蝸牛、螺、貝為主食。 

2. 若蝸牛、螺、貝大量繁殖會吃掉水

中 的 水 草 , 破 壞 水 中 食 物 鏈 和 生
態,所以黃綠螢有保持水中食物鏈
完整的功能,是一種具生態指標性
的益蟲。 

3. 螢 火 蟲 發 光 有 兩 種 意 義 , 一 是 警

戒,當遇到危險時以快速的閃光警
告敵人;二是求偶,閃光有節奏,
吸引異性交配。 

4. 

螢火蟲生長條件嚴格,約只有一年
的生命,以小型貝類為食物,不能
有汙染、光害,能飛的成蟲,過不
了幾天就會死亡。

 

【提醒學生】 

  夜間行動,注意安全。 
  不要大聲喧嘩,影響動物生態。 

心中記下可愛的黃綠螢的模樣,回家畫
上。 

‧能細心觀察

螢火蟲。 

‧能說出螢火

蟲的生態環
境 

‧夜間行動能

注意自身安
全 

‧能積極關心

周圍的環境 

40分  

 
參 與
態度 
 
 
 
觀 察
紀錄 

三 
、 
分 

  討論:看了大坑美麗的螢火蟲飛舞後,

想一想:如何使台中隨時都能看見螢火
蟲 

‧能說出自己

的心得。 

‧能說出如何

30分 
 
 

發表 

background image

 

- 8 - 

享 

--分組討論發表。 

  將這一次戶外教學的心得與學習到的東

西與老師同學分享。 

  討論在台灣這一個充滿生機的環境中,

如何進行生態保育工作? 

做到保育工
作 

10分 

參、 附錄 

(一)參考書籍 

1.  康軒版第十一冊自然課本 
2.  康軒版第十一冊國語課本 
3.  康軒版第十一冊美勞 
4.  部編本第九冊自然 

(二)參考網站 

1.  保育類動物名錄 
 

http://www.tesri.gov.tw/content6/160.htm

 

2.  善平生態圖誌—黃裳鳳蝶 
http://www.tfri.gov.tw/lk-station/butterfly/spea18.htm 
3.  聯合新聞網  
http://be1.udnnews.com.tw/2002/4/21/NEWS/TRAVEL/TAIWAN/
784894.shtml 

(三)學習單 

1.  黑面琵鷺之悲 

2.  保育之歌 

3.  誰來就我 

4.  影片札記—螢火蟲生態紀錄 

5.  火金姑來照路 

 

 

 

 

 
 

background image

 

- 9 - 

 

黑面琵鷺之悲

 

臺灣地區自1985年後開始有黑 

面琵鷺出現的記錄,試就下列一篇新聞報導(1997.11.1中國時報),說說你
的看法。 

【中美關心生態保育人士昨日共同宣布成立「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中
研院院長李遠哲也發表書面聲明,支持這項運動並擔任榮譽召集人。李遠哲
說,保護黑面琵鷺是臺灣責無旁貸的責任,在臺灣完全末了解黑面琵鷺生態
習性之前,必須更謹慎的保護黑面琵鷺在臺灣的家。 

昨天的成立大會是在臺大校門口舉行,現場並透過電傳視訊與加州柏克萊大
學連線,同步宣布成立「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中研院動物研究所研究
員劉小如表示,「環保不是反開發,而是尋求一永續開發模式」。援救黑面
琵鷺是希望喚起各界以時間為尺度,不要急於興建濱南工業區,應考慮長期
永續的發展。 

由於濱南開發案,東帝士石化廠與燁隆大煉銅場可能對黑面琵鷺的棲息地七
股潟湖造成環境改變的影響,民進黨立法委員蘇煥智反對濱南工業區開發
案。他說,工業區距離黑面琵鷺每年度各的棲息地只有九公里,一旦設立工
業區將直接影響當地生態,破壞潟湖與魚塭。「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發
起單位臺大城鄉研究所師生對臺南縣沿海地區曾做過詳細調查,發覺濱南工
業區會影響南部科學園區的設立,並影響黑面琵鷺棲息。 

目前濱南開發案尚未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蘇煥智表示,即使未來開發案
能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立法院在審查開發區土地編列時,也有能力為臺
灣的生態再度把關。 

「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由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教授夏鑄九、駱尚廉、
劉小如等人共同發起成立,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擔任榮譽召集人。聯盟已聯
合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關心黑面琵鷺的保育人士,共同為保育黑面琵鷺請
命。】 

 
 
 
 
 
 

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 10 - 

 
 
我的感想: 

                                       

年      班 姓名

:     

 

 

 

 

 

 

 

 

 

 

 

 

 

 

 

 

 
 
 
 
 
 
 
 
 
 
 
 
 
 

background image

 

- 11 - 

 
 

保育之歌          

年         班姓名: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一句話說明天下萬物存在一定有它的

功用。不管是卵生動物、胎生動物或卵胎生動物,都必須在自

然界中維持平衡。而今日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使得自然界的

平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遭遇絕種的命運。這樣的結果,

沒有人樂意見到。聰明、善良的你作何感想? 
 

以下你認為對的請打ˇ

 

□大自然應該好好保護,青山常在,綠水常流。 
□有毒的動物會傷害人類,應該加以捕殺。

 

□愛護動物,尊重生命。 

 

□響應環保,保持環境的整潔。 
□汙水直接排到河水,省事又方便。 
 

◎對於現今台灣的保育工作,你有什麼建議? 
 

 

 

 
◎你覺得你對台灣的保育工作可以盡到哪一些心力? 

 

 

 

 

 

 

 

 

 

 

 

 

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 12 - 

 

 

活動名稱:誰來救我

 

台灣有許多原生種動物,由於受到環境的變遷及人類的破壞,我們已經

逐漸看不到他們的蹤跡了,身為台灣人,應該認識他們,並進一步去保育、

復育。請你上網查一查台灣有哪些瀕臨絕種的動物: 

 

動物名稱1 

生態環境 

瀕臨絕種的原因 

 

 
 

 

寫真
圖片 

 
 
 

復育
情況 

 

動物名稱2 

生態環境 

瀕臨絕種的原因 

 

 
 

 

寫真
圖片 

 
 
 

復育
狀況 

 

 
 
 
 
 
 
 
 
 
 
 
 

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 13 - 

 
 
 

 
 

◎ 

影片名稱:

 

◎ 觀賞時間: 
◎ 精采內容 

 

 

 
 

 

 
 

 

 
 

 

 

 
 
 
 
 
 
 
 
 
 
 
 
 
 

學習單

 

影片觀賞札記

                班   號姓名 

background image

 

- 14 - 

 
 

 

 
 

※ 觀察地點: 
※ 觀察時間: 
※ 觀察生物: 

 

 
 
 
 
 
 
 
 
 
 
 
 
 
 
 

 

 
 
 

 

     
 
 
 
 
 

學習單

火金姑來照路

                 班  號姓名 

我看到了… 

我的心得是… 

小朋友你可以用畫的也可以用寫的 

小朋友寫下你今天的心情喔! 

background image

 

- 15 - 

(四)補充資料 
 

黃裳鳳蝶的故事 

台灣南端的恆春地區,有很多特殊的動植物,黃裳鳳蝶更是其中鼎鼎大

名的一種。 

黃裳鳳蝶又稱為「恆春金鳳蝶」

,是一種顏色鮮豔明亮的大型蝴蝶,從

前每當盛產季節,在恆春地區可以見到成千上百的黃裳鳳蝶翩然起舞。 

近幾十年來,恆春地區人口愈來愈多,許多森林都被砍伐了,黃裳鳳蝶

的幼蟲所賴以維生的食草------馬兜鈴也愈來愈少了。馬兜鈴生長不易,又

是藥用植物,所以成為人們採集的對象,它成了稀有的植物。 

馬兜鈴是爬藤類植物,黃裳鳳蝶的雌蝶會將卵產在葉子上面,等到幼蟲

孵化出來,就開始吃馬兜鈴的葉子,逐漸成長、化蛹、最後才能變成美麗的

蝴蝶。現在馬兜鈴減少了,黃裳鳳蝶產卵困難,數量也急遽減少。加上人類

的濫捕,黃裳鳳蝶也瀕臨絕種的厄運。 

目前政府及關心保育人士已經開始進行復育工作,以免這種美麗的蝴蝶

就此絕跡。 

 
 
 
 

螢火蟲的生態──環性生態指標的益蟲 

螢火蟲是屬於鞘翅目、螢科的昆蟲,具有會發光的特性,俗稱「火金姑」 

,估計在台灣產的螢火蟲約有50種左右,成蟲發生於夏秋兩季,主要集中

在4~6月,其棲息環境位於無光害,無工業廢水、農藥污染的鄉間河邊、池

塘邊是水稻田附近,這些環境可以提供螢火蟲幼蟲的主要食物來源,例如

background image

 

- 16 - 

蝸牛、螺、貝。這些以水草及水藻為食物的蝸牛、螺、貝,如大量繁殖將

破壞水中食物鏈,故螢火蟲的存在代表著環境未受污染破壞及生態食物鏈

的完整性,是一具有生態指標的益蟲。 

台中大坑地區去年開始復育螢火蟲,經一年努力,成果很可觀,現在每

晚至少有兩、三百隻成蟲在夜間閃亮飛舞附近還散落四、五萬隻幼蟲,已成

螢火蟲自然生態區。 俗稱「火金姑」的螢火蟲有許多品種,為適應大坑山

區環境,放養的螢火蟲以陸生為主,名為「黃緣螢」,這種螢火蟲生命力旺

盛,每年三月至十月,身體都放出螢光,水生品種螢火蟲,只能在四、五月

發光而已,兩相比較,大坑螢火蟲較具可看性。  

螢火蟲生長條件嚴格,約只有一年的生命,以小型貝類為食物,不能有

汙染、光害,能飛的成蟲,過不了幾天就會死亡,經一年來復育,現在每晚

約有兩、三百隻成蟲在復育的水池旁飛舞,散發出點點螢光,成為名副其實

的火金姑,附近幼蟲數量更高達三、四萬隻,構成完整螢火蟲生態。  

四號步道中正露營區登山口附近,有一處梯田形狀的沼澤地,這是「黃

綠螢」復育區。每年四月到六月黃綠螢會陸續破蛹而出,屆時中正露營區每

到傍晚就可以看到螢光點點處處飛的美妙景象。不要小看這看似死水的沼澤,

其實沼澤內生機盎然, 

 

黃綠螢屬於水生螢火蟲,牠的幼蟲以蝸牛、螺、貝為主食。若蝸牛、

螺、貝大量繁殖會吃掉水中的水草水藻,破壞水中食物鏈和生態,所以黃綠

螢有保持水中食物鏈完整的功能,是一種具有生態指標性的益蟲。螢火蟲發

光有兩種意義,一是警戒,當遇到危險時以快速的閃光警告敵人;二是求

偶,閃光有節奏,吸引異性交配。  

background image

 

- 17 - 

大坑風景區管理處為了讓黃綠螢能住得舒服,快樂地繁殖下一代,特別

將沼澤隔成七段,水面保持五公分高,水池中央堆六十公分高的土堆,供幼

蟲化蛹及成蟲棲息,同時種植蕨類、姑婆芋、四季海棠,做為螢火蟲產卵和

化蛹時的躲藏地。並在水中種植螺、貝類的食物——水草、水藻,形成一個

完整的螢火蟲生態棲息地。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