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科精讀教學活動設計:《吃冰的滋味》課程教案(706班)

格式
doc
大小
66.5 KB
頁數
11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21,离现在 3 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文科精讀教學活動設計 

課文名稱

吃冰的滋味

班級

706

人數


教材來源

國中國文南一版第一冊第五課

授課教師

黃麗羽

時間

一百五十分鐘

教材研究

`本文是一篇記敘(記事)兼抒情(懷舊)的文章

`作者以童年生活吃冰經驗,寫出臺灣社會的變化.除了極力描寫臺灣早期的各式冰品及享用時的感受之外,更寄託了

深刻的懷舊情懷.

`全文共分十段:一至四段屬順敘寫法,五至九段屬倒敘寫法,十段又屬順敘寫法.於第六段後半段及第九段全段,又屬

插敘寫法,是一篇結構完整的鏡框式,首尾雙括的記敘文.

學生學習

條件之分析

  1. 學生已熟悉記敘文的作法和種類,對之形式已不陌生。

  2. 吃冰乃每一位學生必有的經驗,但未必懂得社會變遷下的臺灣,對於借事抒發情感的文體,尚無深刻概念。

教學方法

視教學需要酌用講述`問答`討論`啟發`提示`比較`欣賞`自學輔導等方法。

參考資料

  1. 課本。

  2. 國文教師手冊(第二冊)

  3. 國文教材教法

  4. 國語活用辭典。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 知識探求(認知)

  1. 認識作者所描述的童年時代環境與生活情趣。

  2. 了解作者因社會變遷所生的感受。

  3. 了解記敘文交互應用的寫作技巧。

  1. 能力培養(技能)

  1. 能藉生活中小事物來寄託情懷練習寫作。

  2. 正確讀講課文主旨及段落大意。

  3. 能運用各種記敘文的方法作一篇文章

  4. 能分析本文今昔對照的寫作技巧。

  5. 發表讀後感。

  1. 精神陶冶(情意)

  1. 培養自生活中小事物發現樂趣。

  2. 體會樸實真誠的可貴,從而培養誠樸的生活態度。

().能說出作者古蒙仁(林日揚)這個人的生平。

.能講述作者的報導文學創作及特色。

.能講述作者,寫作本文之動機。

.能分析課文中順``插敘的段落。

.能說出本文作法的特點。

().能蒐集有關資料、查考疑難問題。

.能讀講生字、難詞之音義。

.能確認字形。

.能分析各段地位關係。

.能說出全文聯絡照應的關鍵。

.能運用本文作法於習作中。

.能寫一篇具體中肯的讀後感。

().從生活小是物,感受人與事物的深刻情意交流。

.培養簡單誠實的生活處事態度





節次

教學重點



講述題文、全文大意、作者生平、讀講課文第一、二段。



讀講課文第三、四、五、六段。



讀講課文第七、八、九、十段,全文總結,深究課文、讀講課文、詞語應用。



單元測驗。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具

時間

評鑑

備註

能蒐集補充資料,查考疑難問題




























  1. 準備活動

  1. 教師製作所需教具,並蒐集補充資料。

  2. 指導學生預習本課文教材。

  1. 導引:由個人及詢問學生吃冰經驗以引導研讀本課文之趣味。

  2. 解釋題文。

  3. 查考作者生平及本文出處。

  1. 指導學生從課文之作者、題解、解釋欄查考。

  2. 教師提出參考資料,使學生課後查考。

  3. 從報章雜誌剪一則報導文章,講解何謂報導文學。

  1. 閱讀課文。

1.指名學生誦讀,其他學生勾出生字難詞,以備查考。2.教師趁機改正。

  1. 簡述本文大意。

  2. 辨認文體。

  3. 閱讀課文後「註釋」,如有不了解者,查考辭典,無法查考者於課堂提問。

  4. 準備提出疑難問題。

  1. 發展活動

第一節

  1. 講解課文:教師板書題文,指名學生之解釋,教師補充訂正。

  2. 介紹作者生平。

  1. 講述作者生平二、三事。

  2. 介紹作者生活背景,及寫作本文之動機。

  3. 介紹台糖的相關資料。

  1. 講述全文大意。

  2. 講述文體。

  3. 分段讀講課文及處理生難詞語。

  1. 讀講第一`二段課文。

  1. 誦讀課文:指名學生誦讀本段課文,然後教師再範讀,共同指正錯誤

  2. 教師讀講:

 A指名學生略述本段大意,教師再逐句讀講。

 B處理較難之生字注音。

       C生難詞句之講解

    E說明本段大意:作者直接切入主題說:夏日

     吃冰是人生一大享受。第二段承接上一段而

     指出:每個小學到初中的孩子在童年生活裡

都離不開冰,是冰, 豐富了他們的暑假

第二節

  1. 讀講第三```六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特別注意詞語的意義。

  2. 說明本段大意。

  3. 補充說明糖廠製冰的方法。

  4. 本段課文分析:

  5. 由學生發表自己吃冰經歷的愉快經驗,和同學分享。

  1. 讀講第三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特別注意詞語的意義。

  2. 說明本段大意。

  3. 本段課文分析:寫出現代孩子吃冰的樂趣,因選擇多樣化而口福不淺。

 三、講第四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特別注意詞語的意義。

  2. 說明本段大意

  3. 本段課文分析:第四段一個轉折,造成對照的效果----即使色彩鮮艷的現代冰品,終不如臺灣早期的冰品,引出作者的回憶倒敘。

 四、讀講第五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特別注意詞語的意義。

  2. 說明本段大意。

  3. 本段課文分析:作者先介紹那個生活艱困的年代,臺糖福利社的冰水及冰棒,滋味難得。

 五、讀講第六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特別注意詞語的意義。

  2. 說明本段大意。

  3. 本段課文分析:承上,更道出它的獨特風味來自道地的砂糖,呼應了第四段所說的貨真價實,並插敘冰棒桿子也提供孩子們許多生活之樂

第三節

  1. 讀講第七`八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特別注意詞語的意義。

  2. 說明本段大意。

  3. 本段課文分析:寫刨冰,記敘它的種類,製造過程,吃的感覺,尤其在第八段中,強調出視覺的美感.滋味不全來自口中,若沒有誘人的色彩,引發人的想像,怎能達到藝術的境界 ?

  1. 讀講第九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說明本段大意。

  2. 本段課文分析:第九段加入射芋冰的遊戲,更增添不少懷舊的情感.當孩子們射個痛快,口袋的錢全被掏光為紙,賣芋冰的小販騎車遠去,惆悵之情似乎由然而生

三‘讀講第十段課文。

  1. 誦讀課文(程序如第一段)。

  2. 教師讀講(程序如第一段)。

  1. 說明本段大意。

  2. 本段課文分析:最後一段,順著這種情感變化,感慨記憶中吃冰的情景今日已不復可見,更非現代的孩子所能了解體會.撫今追昔,情感真摯.

() 全文總結。

  1. 指名學生講述本文主旨,提付討論訂正。

  2. 指名學生口頭發表讀了本文的心得啟示。

  3. 教師再加以補充、提示、說明之。

  1. 深究鑑賞

  1. 深究部份:針對課本「討論與練習」中所提之問題,口頭考查學生對課文的了解程度。(由學生自由發表)

  2. 全文以讚嘆起筆, 用感慨作結,擇取了生活中的小事物,來寄託情懷,抒發感受.在平實的記敘中,表現出對昔日美好生活的深切懷念之意.文字淺白.層次清楚,情意十分真摯感人.

  3. 單元測驗

  1. 發測驗卷,說明注意要點,然後舉行測驗。

  2. 測驗卷評分完畢,宣佈標準答案,指導學生自行訂正。

  3. 統計成績,研討錯誤之處,實施補救教學。

 四‘預習指導()































































































































































































































































































































































































































































































































































補充講義



















單元測驗卷

「預習指導」在前課文讀講結束後二十分鐘內行之,預習考查於各項教學活動後,隨機行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