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童年滋味:從〈吃冰的滋味〉探討懷舊與生活情趣

格式
docx
大小
31.87 KB
頁數
3
上傳者
TPSRE21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1-04,离现在 2 3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1學年武崙國中七年級上學期 國文教學 教案

領域名稱

國文

實施年級

七年級

教學時間

1節課(45分鐘)

活動名稱

吃冰的滋味

配合課程

吃冰的滋味

教材來源

南一版七上課本 第五課〈吃冰的滋味〉

設計理念

對於作者來說,童年的人情與玩樂,在簡單樸素之中,仍然充滿著不盡的甜美與溫馨,相對於今日的繽紛包裝,過去的樸實無華,似乎更令人珍惜。學生閱讀此文,在品嘗不同的冰品之餘,可以了解上一代的生活,而更為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東西。

教學目標

  1. 學習以視覺、味覺摹寫的方法描寫生活經驗

  2. 學習今昔法(今昔今)的敘述結構,並靈活運用

  3. 體會生活的趣味與感受懷舊情懷

課前準備

【教師】

  1. 課本、備課用書、記點表、提問單(自編教材)、學習單、相關補充資料。

電腦、投影機。

【學生】

  1. 預習本課課文。

  2. 課本、習作、文具。

核心素養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J-A2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J-A3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J-C3閱讀各類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IV-2 依據不同情境,分辨生情意涵及表達技巧,適切回應。

1-IV-4 靈活應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強互動學習效果。

2-IV-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5-IV-1 比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流暢朗讀各類文本,並表現情感的起伏變化。

5-IV-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IV-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IV-6 運用圖書館(室)、科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料,擴充閱讀視野。

6-IV-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學習內容】

Ab-IV-1 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與字義。

Ab-IV-2 3,5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V-4 6,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V-5 5,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V-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IV-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IV-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Ba-IV-1 順敘、倒敘、插敘與補敘法。

Ba-IV-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Ca-IV-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a-IV-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c-IV-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戶外教育

教學資源

教科用書及自編教材、數位媒材及網路資源、圖書館()及圖書設備、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la=0&powerMode=0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活動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備註

一、暖身活動: 文本內容統整


二、主題活動:

1.運用表格整理兩篇文章:

吃冰的滋味、牛背上的呀喝


2.找出兩篇文章的敘事結構及手法


3.找出兩篇文章作者如何寫感受


三、綜合活動: 統整反思


1.教師統整:敘述一件事情有哪些要素


2.學習回顧:學生思考這一堂課的收穫


5



30








10

1.課本


2.小組白板


3.學習單

1.學習單書寫


2.參與態度


3.口頭報告



【學習單:文本對比】


吃冰的滋味

牛背上的呀喝

背景



發展



結果



感受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