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
六年級本國語文領域作文教學計畫
教材版本:康軒版第十一冊、第十二冊
設計者:鄧婷尹、賴創梓、張毓容、魏佳洵、黃傳盛、王怡文、彭亞綸、劉聰穎
逐年修訂者:
上學期
序號 | 題目〈或主題〉 | 文體 | 配合單元 | 教學重點 | 運用策略 (如何達成能力指標) |
1 | 大手小手愛傳承 | 記敘文 | 擷取品格的珍寶 |
引導學生參考運用【譬喻修辭】描寫「大手牽小手」活動的體驗心得。 引導學生掌握【時空場景】的變化,將活動脈絡敘述清楚,增強文章的變化性。 引導學生運用【氣氛醞釀】、【局部特寫】、【動作捕捉】、【心理刻畫】等技巧,加強文章的吸引力。
|
引導學生發表參與「大手牽小手」活動的心得,並激盪本活動的內涵。 利用「大手牽小手」活動照片引導學生掌握【時空場景】的變化。 利用教學簡報引導學生討論譬喻修辭,並分析其作用。 利用教學簡報引導學生討論【氣氛醞釀】、【局部特寫】、【動作捕捉】、【心理刻畫】等技巧的寫作手法,並應用於寫作中。
|
2 | 美景的巡禮(遊記) | 記敘文 | 品嘗美食的滋味 |
|
引導學生利用照片製作旅遊簡報,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旅遊經驗。 引導學生了解【順著地點移動描寫】的寫作要領。
引導學生使用【動靜交融】、【善用色彩】的寫作技巧,並分析其作用。 引導學生掌握【擬人化】、【譬喻】等寫作技巧。 引導學生透過查資料的方式,更深入認識旅遊記點的文化。
|
3 | 我思故我在 (一則寓言的啟示) | 議論文 | 展現思辨的智慧 |
|
教師蒐集各家報紙針對同一事件的報導,引導學生分辨報導中的差異,理解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的方法。 引導學生了解議論文的特點及寫作要領。 引導學生利用課文討論,掌握【破題法】、【引語法】、【舉例法】等寫作技巧及作用。 完成作品後,引導學生兩人一組,念讀自己的文章,互相檢核段落的連接是否流暢?並修改病句。
|
4 | 書海掬一瓣馨香 (讀書筆記一則) | 應用文 | 擁抱經典的真情 |
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小說的技巧。 引導學生練習從長篇小說中摘取故事大意。 引導學生把握【讀書報告】的要點完成一則讀書筆記。 引導學生念讀自己的作品,並練習修改。
|
引導學生討論閱讀小說的角度,如:分析書中人物性格、理解小說背景、掌握小說情節。 引導學生透過上述角度的閱讀,找出作品主題,體會小說背後的意涵。 引導學生應用【記錄章節重要訊息】、【依人事時地物整理重點】、【作摘要】的技巧,摘取小說大意。 引導學生共同討論【讀書報告】的寫作要點。 完成作品後,引導學生兩人一組,念讀自己的文章,互相檢核段落的連接是否流暢?並修改病句。
|
下學期
序號 | 題目〈或主題〉 | 文體 | 配合單元 | 教學重點 | 運用策略 (如何達成能力指標) |
5 | 關懷我所愛的故鄉 | 說明文 | 望見美麗的大地 |
|
引導學生學習摘錄課文重點、找出文章架構。 引導學生整理成長過的地點、記憶及相關照片資料。 引導學生分享與說明自己所嚮往的土地或地方。
|
6 | 美好的童年 | 記敘文 | 品味生活的點滴 |
|
引導學生收集與自己童年有關的物件、照片。 訪問父母,請父母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 引導學生理解與演唱【童年】歌曲。 統整前述資料,撰寫文章。
|
7 | 愛的禮讚 ~謝謝你給我的感動 | 詩歌 | 成長與祝福 |
|
|
8 | 寫給十年後的我 | 應用文 | 成長與祝福 |
|
引導學生分別以【現在的我】和【十年後的我】為主題畫自畫像。 引導學生以【現在的我】和【十年後的我】為主題製作分析表。 引導學生理解與分析【祝賀你,孩子】課文的主旨與架構。
|
附註:每學期習寫四篇以上結構完整的作文
六年級寫作能力指標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6-Ⅲ-4 創作童詩及故事。
6-Ⅲ-5 書寫說明事理、議論的作品。
6-Ⅲ-6 練習各種寫作技巧。
6-Ⅲ-7 修改、潤飾作品內容。
6-Ⅲ-8 建立適切的寫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