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魚>>閱讀教案設計
書 名 | 小黑魚 | 繪畫者 |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
作 者 |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 編譯者 | 張劍鳴 |
出版日期 | 2004 年 11月 | 出版社 | 上誼文化 |
ISBN、ISSN | 957-762-312-3 | 分類號 | 859.6 |
適用年齡層 | 低年級 | 書構頁數 | 精裝/彩色/共(18)頁 |
閱讀層級 | 低年級 | 設計者 | 凌夙慧 |
類型 | 圖書印刷資料: 圖書 中文書 繁體 □簡體
| ||
呈現方式 | 圖畫書 □漫畫書 □純文字 □圖表照片 注音 | ||
摘要大意
熱鬧繽紛的海洋世界裡,有一條與眾不同的小黑魚”小游”。雖然不像其他的小魚都是紅色的,但小游游得比所有的小魚都快,而且每天都過著快樂的日子。 某天,兇惡的大鮪魚吃掉了好多小魚後,大家就不敢像以前一樣四處遊玩,小游為此想了一個很棒的方法,他教小魚們緊密的游在一起,看起來就像條大魚一樣,自己則負責當眼睛,從此,小魚們無論何時都能快樂的在海裡悠游自在了。 | |||
教學利用:
Key Words關鍵詞(教學主題相關之意義詞語) | 十大能力、共通能力 | ||||
1、合作 | 4、情緒宣洩 | 發展潛能 | □科技資訊 | □生涯實踐 | |
2、運用智慧 | 5、創作 | 獨立思考 | 組織規劃 | 團隊合作 | |
3、尊重差異 | 6、譬喻修辭 | 鑑賞表現 | 尊重關懷 | 邏輯能力 | |
新興議題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教育
| □主動研究 | 溝通分享 | □批判力 | ||
□國際暸解 | □終身學習 | 創造力 | |||
七大學習領域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 藝文 □健體 綜合 | 多元智慧(能) 語文 邏輯 □空間 □肢體 □自然 內省 □音樂 人際 | 11種大能力: 信心 動機 努力、 □責任 主動 □毅力、 關懷 團隊合作、 □常識(食衣住行育樂) 解決問題專 注 | |||
教學引導
設計理念
「與眾不同」對一個人而言,往往同時具有正面及負面的影響。歷來在許多的故事中,如最為人熟知的醜小鴨,都提到某個獨特角色在一個群體中的尷尬與危機,儘管最後安排了一個完美的結局,卻掩飾不了因為”特別”而曾遭受的種種不平待遇。”小游”是一群小紅魚中唯一的一條小黑魚,但在整本故事裡,牠可以自在的和其他小魚當好朋友,也因為足夠的智慧,讓大家願意聽從他的辦法,解決了害怕被大魚欺負的問題。小游的與眾不同不再單單只有外在的樣子,更因為他的善良與機智而被彰顯。
總是在童書裡看到的平靜祥和,偶爾也會出現一些避免不了的殘酷,又快、又兇、又餓的鮪魚遵循自然法則,吞掉了小游身邊所有的小紅魚,「小游躲在黑忽忽的深水裡逃走了,他又害怕、又寂寞、又難過。」孩子們的小小世界裡,雖然簡單卻也細膩無比,遇上傷心難過的事一樣會心情沮喪,讀了書裡的故事,偶爾也會出現心有戚戚的憂傷,學習宣洩情緒其實也是一件重要的課題。
本教學活動設計的理念,首先以繪本的閱讀為基礎,希望藉由圖文的閱讀及探討,帶領孩子認識這本書,同時學習閱讀所需注意及使用的技巧;再者,藉書中小黑魚的處境,與孩子們討論情緒宣洩的重要與方式;此外,當我們讀到小黑魚與其他小魚們的和樂融融時,不免要想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否會帶來隔閡,孩子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情形?如何學習欣賞自己也尊重別人?故事中運用的大量譬喻文字,能給予孩子們無限想像的空間,除了懂得欣賞之外,更要親自動腦試試看;最後,作者在書中所使用的繪畫技巧,與一般常見圖書相當不同,孩子們所見新鮮,更有嘗試的動力與期盼,透過動手實做與小組的通力合作,希望孩子們能從中重新體會小黑魚的創作歷程。
二、教學時間:6節(240分鐘)
三、教學年級:低年級
四、教學目標
能透過討論與分享,理解「小黑魚」的故事內容與涵義。
能學習適時表達自我,並懂得如何以適當方式宣洩情緒。
能學習尊重個別差異,並欣賞別人的長處。
透過文字賞析及作文技巧學習,練習譬喻修辭技巧的運用。
能與小組成員合作,使用合適媒材進行圖畫創作。
五、相關領域之對應能力指標
【語文領域】
1-3-2-1 能欣賞並朗讀標注注音的優美文學作品。
A-1-4 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擴充閱讀。
A-1-6 能應用注音符號,擴充語文學習的空間,增進語文學習興趣。
B-1-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1-1-2-7 能依照文意,概略讀出聲音的節奏。
1-1-7-11 能用完整的語句,說出想要完成的事。
E-1-3 能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態度和習慣。
E-1-4 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E-1-7 能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
F-1-1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F-1-8 能分辨並欣賞作品中的修辭技巧。
【生活領域】
2-1-2 描述自己身心的變化與成長。
4-1-1 嘗試各種媒體,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以從事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樂與滿足。
5-1-2 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旋律、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6-1-1 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
7-1-3 依特徵或屬性,將事物歸類(如大小、明暗…)。
7-1-9 學習運用合適的語彙,來表達所觀察到的事物(例如水的冷熱能用燙燙的、熱熱的、溫溫的、涼涼的、冰冰的來形容)。
9-1-4 養成動手做的習慣,察覺自己也可以處理很多事。
9-1-6 學習如何分配工作,如何與人合作完成一件事。
9-1-10喜歡將自己的構想,動手實作出來,以成品來表現。
【綜合活動領域】
1-1-1 描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
3-1-2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4-1-2 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間,成為安全的環境。
六、教學研究
(一)內涵分析
「小黑魚」一書的內涵可從以下三個層次來看:
1.文本層次
(1)圖畫:作者大量使用了印染的技巧,創造出海洋世界中繽紛的生物型態,色彩雖稱不上是亮麗繽紛,但卻熱鬧非凡且多采多姿,使用眾多小魚刻印集結而成的大魚,創意十足令人驚喜。
(2)語文:文字運用大量的譬喻法,描述海中生態的點點滴滴,除了搭配圖畫閱讀之外,頗能給予讀者更豐富、更自在的視覺想像。
2.生活層次:小魚生活在大海中,本就是弱勢而無助的一群,孩子們身處在複雜的社會中,同樣也有機會碰到被大魚欺負甚至吃掉的危機,雖然不宜杞人憂天,但仍舊必須讓天性純善的孩子們了解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黑暗面,藉小黑魚的故事進而給予適當的觀念與常識,並期孩子們能因此少受威脅。
3.哲學層次:每個人皆有其獨特性,小黑魚的外在雖然與其他小魚不同,但實際的能力卻足以領導大家突破難關,孩子們總是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在規準化的生活中,漸漸不敢表現個人的獨特,或是父母師長總是矛盾,希望孩子與眾不同,卻又擔心太過引人注目,小黑魚有特別的外在,也有特別的智慧,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最獨特之處,都該好好正視並且善用。
(二)課程架構
書籍主題 | 小 黑 魚 | ||||
教學活動 | 來讀小黑魚 | 小魚大智慧 | 小魚大不同 | 小魚學譬喻 | 小魚玩色彩 |
教學重點 | 1.掌握故事脈絡。 2.探討故事內涵。 | 1.瞭解情緒。 2.懂得適當的宣洩情緒。 | 1.尊重個別差異。 2.肯定自己並欣賞別人。 | 1.認識譬喻修辭技巧。 2.練習譬喻修辭技巧並運用寫詩。 | 1.小組合作創作。 2.學習用印染的方法完成圖畫。 |
七、教學活動
具體目標 | 活動流程 | 資源 | 時間 | 教學提示 |
能針對主題回答問題。 能踴躍舉手發表意見。 能專心欣賞故事。 能參與大聲閱讀。 能針對問題思考,並主動舉手回答。 能專心聆聽同儕的意見,並適當回應。 能針對問題思考,並主動舉手回答。 能專心聆聽同儕的意見,並適當回應。 能針對問題思考,並主動舉手回答。 能專心聆聽同儕的意見,並適當回應。 能透過閱讀的過程欣賞文字描述的優美 能針對問題思考,並主動舉手回答。 能專心聆聽同儕的意見,並適當回應。 能針對問題思考,並主動舉手回答。 能專心聆聽同儕的意見,並適當回應。 能針對問題思考,並主動舉手回答。 能專心聆聽同儕的意見,並適當回應。 能主動發表個人想法。 能針對問題思考,並主動舉手回答。 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並表達個人想法。 能與家人分享圖書。 | 活動一 來讀小黑魚
「有一群快樂的紅色小魚住在大海裡,其中只有一條小魚像淡菜殼那麼黑,他游得比所有的小魚都快,他的名字叫做小游。 在一個倒楣的日子裡,衝出一條又快、又兇、又餓的鮪魚,一口就吞掉了所有的小魚,只有小游逃掉了。 小游很害怕、又寂寞、又難過,可是,他游哇游,碰見了大海裡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所以他又高興起來了。 小游看見了像彩虹果凍似的水母、走起路來像怪手似的大龍蝦、像是被看不見的線牽著游的怪魚、像糖果一樣漂亮的岩石上、森林似的海草、長的幾乎不知道自己尾巴在哪裡的鰻魚、還有像在風中搖曳的粉紅色棕櫚樹的海葵。 後來,他看到一群跟他一樣小的魚,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裡,小游大家一塊兒游出去玩玩看看,小魚們卻擔心會統統被大魚吃掉,於是小游決定要想個好辦法。 小游想了又想,想到讓小魚們游在一起,就可以變成海裡最大的魚,便教小魚密密的游在一起,等到大家都熟練了,而且能由得像條大魚之後,他就自己當眼睛。 終於,他們可以在清涼的早晨游,也在充滿陽光的中午游,把大魚都趕走了。」
第一頁:讀完文字,欣賞一下滿滿的圖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小黑魚和其他小魚有什麼不同?他的特點是什麼?」「什麼是淡菜?淡菜殼應該是什麼顏色的?」 第二頁:讀完文字,欣賞一下可怕的畫面,提問「大鮪魚出現了,圖畫給你怎樣的感覺?畫面中出現了哪些顏色?你覺得這些顏色代表什麼?」「你看到小黑魚了嗎?」 第三頁:讀完文字,欣賞一下孤單的圖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大大的畫面中只有一條小小的小黑魚,給你怎樣的感覺?」 第四頁:讀完文字,提問「水母可以用什麼來形容?」欣賞一下奇妙的圖畫,提問「這樣的水母你看過嗎?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第五頁:讀完文字,提問「大龍蝦可以怎樣形容?」欣賞一下有趣的圖畫,提問「大龍蝦的身體有什麼特徵?他是什麼顏色的?圖畫中的大龍蝦都在哪裡活動呢?」「小黑魚跟龍蝦比一比」 第六頁:讀完文字,提問「什麼樣子叫做”像被看不見的線牽著游”?」欣賞一下特別的圖畫,提問「三條怪魚比一比有什麼不同?」「小黑魚在哪裡?」 第七頁:讀完文字,提問「像糖果一樣漂亮的岩石讓你想到什麼?」「海草要怎樣才能像森林一樣?」欣賞豐富的圖畫,提問「小黑魚在哪裡?」「看看岩石哪裡特別?」「海草呢?怎麼長的?有什麼特別?」「這一頁跟前幾頁給你的感覺是一樣的嗎?」 第八頁:讀完文字,欣賞好玩的圖畫,提問「小黑魚每次的出現,會不會讓你覺得其他的生物好大好大?」「這一頁如果只有小黑魚和鰻魚,沒有底下的小石頭會怎樣?」 第九頁:讀完文字,提問「在風中搖曳的棕櫚樹是什麼樣子的?」欣賞美麗的圖畫,提問「這一頁出現了哪些顏色?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為什麼?」「小黑魚在哪裡?」 第十頁:讀完文字,提問「”想”這個字為什麼跟別的字不一樣?」欣賞黑忽忽的圖畫,提問「小紅魚在圖畫中清楚嗎?為什麼?」「比比看圖畫的左右兩邊,給你什麼感覺?」 第十一頁:讀完文字,欣賞漸漸亮了的圖畫,提問「跟前一頁比起來,小紅魚是不是慢慢變清楚了?為什麼?」「小黑魚和小紅魚的方向代表什麼意思?」 第十二頁:讀完文字,欣賞小魚變身的圖畫,提問「小紅魚排出什麼了?」「這一頁的圖畫給你怎樣的感覺?」 第十三頁:讀完文字,欣賞合作的圖畫,提問「小黑魚為什麼可以負責當眼睛?」「把書拿遠遠的看,跟近看有什麼不同?」 第十四頁:讀完文字,欣賞快樂的圖畫,提問「組合的大紅魚表情代表什麼?」「為什麼前面的兩條魚指出現尾巴?代表什麼意思?」
1.播放提問Powerpoint,
~第一節結束~ | 故事讀本 自製繪本Powerpoint 故事繪本 提問Powerpoint | 3” 7” 1” 20” 3” 6” 3” | *針對內涵進行的探討並無正確答案,應尊重個別意見的不同,並期讓每位孩子都有發表想法的機會。 |
能根據教師提示回想並思考。 能針對主題回答問題。 能踴躍舉手發表意見 能與小組同學進行討論。 能以合理的方式進行分類。 能踴躍舉手發表意見 能踴躍舉手發表意見 能踴躍舉手發表意見 能與小組同學討論問題,並達成結論。 能與小組同學合作進行發表。 能完成作業。 能仔細聆聽,並思考問題。 能根據問題情境思考並發表個人意見。 能主動發個人意見。 能仔細聆聽。 能對故事中的人物產生敬佩並從而效法之。 能尊重別人的優點,並了解自己,完成學習單。 能根據主題找出使用譬喻法的句子 能發表個人的想法 能了解譬喻法大概的意義及使用方法 能根據提示聯想,並使用譬喻法修飾句子,完成小詩。 能知道圖畫大概的製作方式。 能與小組合作討論主題,並根據主題協力創作圖畫。 能與別組同學分享創作。 | 活動二 小魚大智慧 壹、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情緒臉譜與字卡。 2.教師製作傷心的小黑魚圖卡。 貳、發展活動 1. 教師呈現傷心的小黑魚圖卡,請學生回想故事裡,身邊的小魚剛被大魚吃掉時,小黑魚的心情。 2.教師提示:小黑魚的心情是寂寞、傷心又害怕的。 2.教師提問「什麼是心情?」「心情對人有什麼影響?」「想想看,在遇到不同狀況時,你的心情都會一樣嗎?」 3.教師舉例:「樂透中了頭獎?」「考試一百分?」「考了零鴨蛋?」「心愛的小狗死掉了?」 4.教師呈現各式各樣的情緒圖卡與字卡(快樂、興奮、驚喜、生氣、傷心、害怕), 請小朋友一起討論字卡如何搭配圖卡。 5.請小朋友討論如何將這些情緒圖卡加以分類? 6.教師提示以正面及負面兩種類別來做分類。 7.分類完成,先討論正面的情緒: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快樂?」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興奮?」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驚喜?」 「你喜歡這些感覺嗎?」 8.討論負面情緒: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生氣?」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傷心?」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害怕?」 「你喜歡這些感覺嗎?」 9.「當你碰到負面的情緒時,你該怎麼辦?」請小朋友發表平常在生氣、傷心或害怕時,曾使用過哪些處理方式?例如:傷心時睡一覺就好了… 10.教師發給各組不同情境的狀況題,請各組同學針對題目中將引發的負面情緒作處理。 「弟弟撕破我的作業,讓我很生氣…」 「爸媽大聲吵架,讓我很害怕…」 「心愛的小狗死掉了,讓我很傷心…」 「考試考了零鴨蛋,又傷心又害怕…」 「晚上一個人在家,覺得很寂寞又害怕…」 「被同學打了一下,又生氣又難過…」 11.各組發表,可用口頭報告或表演方式進行。 12.各組發表完,請同學給予鼓勵及其他建議。 13.教師提問「小黑魚後來是怎麼忘記他的傷心呢?」「因為小黑魚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海中生物,轉移了注意力,就忘記他的負面情緒了。」 參、綜合活動 1.教師發下學習單。 2.指導小朋友為各種情緒設想一種情境, ,並為自己想一個解決負面情緒的方法,完成情緒的小詩。 ~第二節結束~ 活動三 小魚大不同 壹、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黃美廉及楊恩典的故事 貳、發展活動 1.請學生觀察教室內的同學,提問「有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 2.請學生回想小黑魚故事中 (1)小黑魚和其他小魚的不同 (2)小黑魚與小魚的相處 (3)小黑魚比其他小魚更厲害的地方? 3.教師提示「在一個群體中,跟大家不同的人往往會受到不一樣的對待。」以故事醜小鴨舉例,再提問「如果班上出現一位金髮藍眼的同學,你會怎麼跟他相處?」「如果班上出現一位沒有手的同學,你會怎麼跟他相處?」 4.請學生發表故事中所看到的小黑魚和其他小魚的相處模式。 5.小黑魚雖然跟其他小魚長得不一樣,但是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優點「游得很快」「很聰明,所以大家願意相信他」 6.「社會上有許多跟我們很不一樣的人,但是他們都擁有許多很棒的特點,讓大家都非常敬佩他們。」 7.介紹黃美廉和楊恩典的故事。 8.請學生分享聽完故事的想法。 9. 教師歸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我們要學習珍惜自己的優點,也要學習稱讚別人的優點。」 參、綜合活動 1.學習了解自己的獨特,也要學習尊重別人的不同。 2.發下學習單。 3.找一個同學,列出你和他不同的地方,並找出他的優點,記得要好好的讚美他! ~第三節結束~ 活動四 小魚學譬喻 壹、準備活動 1.教師選出小黑魚故事中使用譬喻法的文字,並製作成powerpoint。 2.選幾首使用譬喻法的童詩。 貳、發展活動 1.提示學生「什麼是譬喻法?」 2.請翻開小黑魚,找找故事中使用了譬喻法的句子。 「像彩虹果凍似的水母」、「走起路來像怪手似的大龍蝦」、「像被看不見的線牽著游的怪魚」、「像糖果一樣漂亮的岩石」、「森林似的海草」、「海葵像粉紅色的棕櫚樹在風中搖曳」 3.分別討論每一句為什麼可以這樣譬喻。 4.讀讀使用譬喻法的童詩,好好的欣賞一下。 5.選個主題,一起來試試看:「我家」 「爸爸像…」、「媽媽像…」、「哥哥像…」、「姊姊像…」、「弟弟像…」、「妹妹像…」、「我像…」。 6.教師帶領學生使用譬喻法,並學習修飾成詩的句子。 7.全班的練習做完,請大家分別練習。 參、綜合活動 1.發下學習單。 2.先聯想,再寫詩。 ~第四節結束~ 活動五 小魚玩色彩 壹、準備活動 1.請學生準備水彩用具及各種可用來做印染的材料,如落葉。 2.分組坐好,發下全開圖畫紙。 貳、發展活動 1.教師提示「回想小黑魚這本書的圖畫,你認為是用什麼方式製作出來的?你有辦法模仿這樣的方法做出一張畫嗎?」 2.「故事中的小黑魚和其他小魚通力合作,嚇跑了大魚,現在就請各組合作,一起完成圖畫。」 3.請小組先訂主題,討論圖畫內容。 4.開始畫圖。 參、綜合活動 1.展示各組作品。 2.各組分享創作理念。 3.教師請同學們給予鼓勵。 | 情緒臉譜 情緒字卡 小黑魚圖卡 情緒圖卡 情緒字卡 題目紙 學習單(一) 相關資料 電腦 單槍投影機 學習單(二) 故事讀本 童詩作品 學習單(三) 圖畫紙 水彩顏料等相關用具 | 2” 2” 3” 3” 3” 4” 4” 4” 10” 2” 3” 2” 3” 5” 2” 10” 3” 3” 12” 1” 7” 6” 6” 10” 10” 2” 1” 5” 62” 10” | *應注意是否引起孩子不愉快的回憶,並適時協助正視並解決。 *孩子喜歡發表快樂的經驗,相似的情緒用詞可舉出實例做區別。 *老師可先舉出自身不愉快的例子,讓孩子覺得在此分享沒有負擔。 *教師可至各組了解討論狀況,並適時給予建議。 *表演中避免有負向回饋。 *避免學生排擠班上特定同學,舉例應謹慎。 *盡量讓每一位同學的優點都能被發現,可安排兩兩一組。 *宜選譬喻技巧使用明顯的童詩。 |
參考資源:
繪本「小黑魚」,上誼文化出版。
以修辭學童詩http://www.ypes.tpc.edu.tw/funa/poem/method.htm
大湖童詩花園http://www.dhps.tp.edu.tw/pe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