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化學反應:現象與變化

格式
pdf
大小
1.66 MB
頁數
16
作者
王耀輝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3-15,离现在 7 2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1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一)  化學反應常見的現象: 

化學反應常見的現象

 

物理 
變化 

A、反應前後,物質僅發生

【狀態

變化,但是物質的

本質

沒有發生改變。 

B、狀態變化:熔化、蒸發、沸騰、昇華、

凝結

凝固

凝華

等,皆為狀態變化。 

C、溶解:糖溶於水、僅

顆粒

大小發生變化,物質的本質並未改變。 

化學 
變化 

A、反應的過程中,物質內的

原子排列

發生變化,但是原子的本質並未改變。 

B、由於

分子結構

發生變化,因此形成新物質,但是組成物質內的原子則未發生變

化,因此原有原子的

質量

種類

個數

,皆未發生變化。 

C、化學變化的過程,一般會伴隨著: 

(1) 產生

沉澱

:化學反應後的

固體

物質,若不溶於水,即有沉澱產生。 

(2) 產生

氣體

:化學反應後的物質若為

難溶於水

的氣體,即會形成氣泡。 

                        有些氣體有顏色;有些氣體有難聞的氣味。 

(3) 改變

顏色

:有些反應發生顏色變化,導致反應前後的物質

顏色

明顯不同。 

(4) 

能量

變化:無論是物理變化或是化學變化,都必定伴隨

能量

的變化。 

                        有些反應屬於

吸熱

反應,有些反應屬於

放熱

反應。 

                        【化學】

變化中的能量變化,較

【物理】

變化中的能量變化大。 

                        有些反應會產生

光能

電能

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加強磨練 

 

        下圖為阿浩進行某實驗的步驟圖,最後他會觀察到甲試管內呈現何種狀況? 

     

 

 

【答】

:(C) 

 

 

加強磨練 

 

(1) 下列列何者不是鎂帶燃燒時所發生的現象? 

(A)產生強光    (B)放出熱量    (C)由銀白色變成灰白色    (D)產生氣體。 

(2) 物質發生變化時,下列何種現象較不易判斷發生了化學變化? 

(A)產生沉澱    (B)放出熱量    (C)產生氣體    (D)產生新物質。     

 
【答】

:(1)D        (2)B 

102 基測 

background image

 

 

2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二)  細說化學變化:

 

產生沉澱 

石灰水加 
二氧化碳 

A、澄清石灰水加入二氧化碳氣體,會產生

【白色】

沉澱,是由於

【碳酸鈣

CaCO

3

不溶於水。

 

B、反應式:

石灰水+二氧化碳    →  【碳酸鈣+水】 

                        Ca(OH)

2

+CO

2

  →  【CaCO

3

+H

2

O】

 

碘化鉀加

硝酸鉛 

A、碘化鉀溶液和硝酸鉛溶液混合,產生

【黃色】

【碘化鉛】

沉澱。  

B、反應式:

碘化鉀+硝酸鉛 

→  【碘化鉛+硝酸鉀】 

                 

2KI+Pb(NO

3

)

2

  →  【PbI

2

+2KNO

3

 

產生氣體 

碳酸氫鈉 

加熱

 

A、加熱前為

【白色】

粉末,加熱後分解產生

【碳酸鈉】

【白色】

粉末,及

【二

氧化碳】

氣體,加熱後的固體質量將比加熱前的固體質量

【小】

。 

(因產生的氣體 CO

2

逃逸)

 

B、將所產生的

【二氧化碳】

氣體通入澄清的

【石灰水】

中,會有

【白色】

混濁產

生,這是因為生成了

【碳酸鈣】

沉澱之故。

 

C、碳酸氫鈉(

【NaHCO

3

)俗稱

【小蘇打】

,碳酸鈉(

【Na

2

CO

3

)俗稱

【蘇

打】

 

D、反應式:

碳酸氫鈉   →  【碳酸鈉+水+二氧化碳】 

                  NaHCO

3

   →  【  Na

2

CO

3

+H

2

O+CO

2

 

鋅加 

稀鹽酸 

A、將鋅片投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當兩者接觸,產生

【氫氣(H

2

)】

氣體,以點

燃的線香靠近,會發出

【爆鳴】

聲。

 

B、活性大的金屬遇到稀酸都會產生

【氫氣(H

2

)】

氣體;此種氣體有

【可燃】

性,

比空氣

【輕】

,並且會有爆鳴聲。

 

C、反應式:

鋅+稀鹽酸(氯化氫) →  【 氯化鋅+氫】 

Zn + 2HCl  

→  【  ZnCl

2

+H

2

 

大理石加 

稀鹽酸 

A、稀鹽酸加入大理石會產生氣泡,是由於生成

【二氧化碳 CO

2

氣體。

 

B、反應式:

大理石(碳酸鈣)+稀鹽酸(氯化氫)  →  【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CaCO

3

+HCl   →  【 CaCl

2

+H

2

O+CO

2

 

碳酸氫鈉 

加熱 

A、碳酸氫鈉粉末加熱會產生

【二氧化碳 CO

2

氣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混濁。 

B、反應式:

碳酸氫鈉 

→  【 碳酸鈉+水+二氧化碳】 

                NaHCO

3

  

→  【 Na

2

CO

3

+H

2

O+CO

2

 

改變顏色 

硫酸銅 

晶體加熱 

A、硫酸銅晶體含

【結晶水】

時呈

【藍色】

,若是無水硫酸銅則為

【白色】

粉末。

 

B、硫酸銅晶體加熱(或烘乾)時成為

【白色】

粉末,此為

【吸熱】

【化學】

化,在此過程中,硫酸銅晶體的質量將

【減少】

 

C、反應式:

五水硫酸銅(硫酸銅晶體) →  【 無水硫酸銅 + 水】 

                              CuSO

4

.5H

2

O   →  【CuSO

4

 + 5H

2

O】

 

氧化銅和

碳粉 

A、 

【黑】

色氧化銅粉末和

【黑】

色碳粉混合加熱,產生

【紅色】金屬【銅】

。 

B、 反應式:

氧化銅+碳 

→  【銅+二氧化碳】 

                      CuO+C 

→  【Cu+CO

2

 

background image

 

 

3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指示劑 

顏色變化 

A、 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數滴的酚紅,結果溶液的顏色呈

【紅色】

,以吸管對著氫氧

化鈉溶液吹氣,發現溶液的顏色逐漸由

【紅色】

變成

【黃色】

,這是由於

【二氧

化碳 CO

2

氣體的作用。 

B、 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 

→  【碳酸 】 

                    CO

+ H

2

O →  【 H

2

CO

3

 

            氫氧化鈉+碳酸 

→  【碳酸鈉+水】 

        2NaOH + H

2

CO

 

→【Na

2

CO

+ 2H

2

O】

 

氯化亞鈷

的變化 

A、 乾燥的氯化亞鈷粉末(無水氯化亞鈷)滴入數滴的水,會使氯化亞鈷由

【藍色】

變成

【粉紅色】

。 

B、 反應式:

無水氯化亞鈷(無水物)+水 

→  【氯化亞鈷晶體(水合物)  】 

                                         CoCl

2

+H

2

O →  【 CoCl

2

.H

2

O】

 

能量變化 

鎂帶 
燃燒 

A、 燃燒前為

【銀白】

色的金屬,燃燒成為

【白】

色的粉末,成分為

【氧化鎂】

。 

B、 燃燒時產生強烈的

【白光】

,並且發熱,屬於

【放熱】

【化學】

變化。 

C、 鎂帶在

【純氧】

中比在

【空氣】

中燃燒更劇烈(濃度大反應激烈)。

 

D、 反應式:

鎂+氧  →  【氧化鎂】 

                2Mg+O

2  

→【 2MgO】

 

火焰顏色 
氣味變化 

A、 將

【黃色】

的硫粉在純氧中燃燒,會產生

【淡藍】

色的火焰,並且會有刺激性臭

味的氣體 (即

【二氧化硫】

)產生。 

B、 反應式:

硫+氧 

→【二氧化硫】                            S+O

2

   →  【 SO

2

】 

                二氧化硫+氧 

→【三氧化硫】            SO

2

+O

2

   →  【 SO

3

】 

                二氧化硫+水 

→  【亞硫酸】      SO

2

+H

2

O  →  【 H

2

SO

3

】 

                三氧化硫+水 

→  【硫酸】          SO

3

+H

2

O   →  【 H

2

SO

4

 

吸熱與 

放熱反應 

A、 放熱反應:

 

(1) 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後,溶液溫度升高,這是

【放】

熱的

【化學】

變化。

 

(2) 鎂帶燃燒產生大量光和熱,這是

【化學】

變化,屬於

【放】

熱反應。

 

(3) 水蒸氣在凝結的過程會

【放】

熱,因此下雨前會感覺較悶熱。

 

(4) 乾電池的內部物質產生化學變化放出

【電能】

,屬於

【放】

熱反應。

 

(5) 水凝固時會

【放】

熱,因此在下雪時,不會覺得冷。

 

(6) 市售的暖暖包內含鐵粉和食鹽,在空氣搓揉時,鐵粉與空氣中的

【氧】

用而放出熱能,這也是一種

【放】

熱的

【化學】

變化。

 

B、 吸熱反應:

 

(1) 水蒸發時會

【吸】

熱,使溶液的溫度

【降低】

,這是

【物理】

變化。

 

(2) 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製造葡萄糖,儲存成澱粉,這是

【化學】

變化,

【吸】

熱反應。

 

(3) 皮膚擦上酒精,因酒精吸收皮膚熱能蒸發。使皮膚感覺涼爽,這是

【吸】

熱反應。

 

(4) 食鹽溶於水或硝酸鉀溶於水,因溶解時需

【吸】

熱,溶液溫度

【降低】

 

(5) 冰在熔化時要

【吸】

熱,因此雪熔化的過程,反而感覺較冷。

 

background image

 

 

4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加強磨練 

 

(1)  將鹽酸溶液慢慢滴加至鎂帶上,將會發生下列何種化學現象? 

(A)產生氣泡    (B)產生藍紫色火焰    (C)產生強烈白光    (D)產生白色沉澱。 

(2)  下列何者不是鋅與稀鹽酸反應所產生的實驗結果? 

(A)溫度上升    (B)溶液中產生氣泡    (C)點燃的線香靠近產生的氣體,有爆鳴聲    (D)有刺激
性臭味的氣體。 

(3)  木材燃燒之前必須先點火,而木材燃燒的反應為何種變化? 

(A)放熱的物理變化    (B)吸熱的物理變化    (C)放熱的化學變化    (D)吸熱的化學變化。   

 

【答】

:(1)A      (2)D      (3)C 

 

 

 

加強磨練 

 

(1)  下列哪一項的變化為吸熱的化學變化? 

(A)冰塊熔化成水    (B)鎂帶燃燒產生強烈白光    (C)鋅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     
(D)藍色的硫酸銅晶體加熱變成白色粉末。 

(2)  如右圖,將稀鹽酸溶液逐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內時,以手觸摸試管

會有灼熱的感覺,有關此反應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溶液顏色呈無色    (B)為吸熱反應    (C)沒有氣泡產生    (D)為化學變化。 

(3)  螢火蟲腹部發光,其能量的轉換,何者正確? 

(A)化學能→動能    (B)化學能→熱能  (C)化學能→光能    (D)電能→光能。   

 
【答】

:(1)D      (2)B      (3)C 

 

 

 

加強磨練 

 

(甲)寒流來時,用暖暖包搓揉,摸起來有熱熱的感覺;(乙)寒流來時,嘴巴呵氣會冒出白煙; 
(丙)將濃硫酸加入水中稀釋,發現水溫升高;(丁)將水電解,產生水和氧氣。 
以上四個反應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為放熱的物理變化    (B)乙為放熱的物理變化     
(C)丙為吸熱的化學變化    (D)丁為放熱的化學變化。   

 
【答】

:  B 

 

background image

 

 

5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三)  質量守恆定律:

 

提出 

俄國的羅蒙若所夫(1760)、法國的拉瓦節(1782)提出。

 

藥品 

1.  氯化鈣  (CaCl

2

)   

2.  碳酸鈉  (Na

2

CO

3

)   

裝置 

 

實驗 
步驟 

1.  取 4g 的氯化鈣晶體,加水配成 50 毫升的溶液。

 

2.  另取一隻小試管盛 5 豪升的碳酸鈉溶液。

 

3.  將小試管置於錐形瓶中,使其直立,以軟木塞塞住錐形瓶。  

 

4.  以天秤稱量錐形瓶的總質量。

 

5.  將錐形瓶倒立,使試管內外混合,則產生化學反應: 

【氯化鈣+碳酸鈉

→碳酸鈣+氯化鈉】; 

【CaCl

2

+Na

2

CO

3

 

→  【 CaCO

3

+2NaCl】

 

6.  在此反應中,會產生

【白】

色的

【碳酸鈣】

沉澱。

 

7.  若倒立前秤得錐形瓶總質量為 500 克,則當沉澱發生後,再稱錐形瓶總質量將

【等於】

500 克,可知反應前和反應後質量有何關係?

【相等】

;稱為

【質量守

恆】

定律。

 

8.  將倒立後的溶液以濾紙過濾後,可得

【無】

色濾液,留在濾紙上的為

【白】

【碳酸鈣 CaCO

3

 

9.  反應結束後,測量溶液的溫度發現,溫度

【上升】

,表示為

【放熱】

反應。

 

討論 

(1) 在

【密閉】

反應容器中,化學變化的總質量

【不變】

 

(2) 從粒子的觀點,化學反應發生時,不同物質的粒子彼此發生碰撞,造成原子重新

組合,形成新物質。

 

(3) 雖然新物質的排列與原物質排列方式不同,但原有粒子的種類、質量及個數並沒

有發生變化,因此在反應前後總質量並沒有改變。 

 

(4) 若反應完全,則

【反應物】

的總質量等於

【生成物】

的總質量。

 

(5) 若反應不完全,則 

【反應物】

的總質量=

【生成物】

的總質量+

【剩餘反應物】

的總質量。

 

(6) 木材燃燒後:

木材+氧 

→  【水蒸氣+二氧化碳

 

【木材】

質量+

【氧】

質量=

【水蒸氣】

質量+

【二氧化碳】

質量。

 

(7) 鋼絲絨生鏽:

鋼絲絨+氧+水 

→【鐵銹

 

【剛絲絨】

質量+

【氧】

質量+

【水】

質量=

【鐵銹】

質量。

 

(8) 大理石和稀鹽酸的反應,若瓶口未密閉,總質量將

【減少】

,這是因

【二氧化碳

逃逸】

。若瓶口密閉,則總質量將

【不變】

 

(9) 質量守恆定律適用於所有的化學反應,代表物質不能

【無中生有】

,也不能

【憑

空消失】

 

background image

 

 

6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加強磨練 

 

凱凱將密閉錐形瓶的化學裝置放在天平上秤量,如右圖。實驗中使碳
酸鈉溶液中與氯化鈣溶液混合,請回答下列問題: 
____1.  用橡皮塞塞住錐形瓶的主要目的為何? 

(A)避免藥品溶液濺到手    (B)保持密閉系統     
(C)操作方便    (D)避免熱量散失。 

____2.  在 400 公克的密閉容器內置入 30 公克碳酸鈉溶液及 20 公克氯化鈣溶液,反應後會生

成碳酸鈣沉澱與氯化鈉,含容器總重為 450 公克,則下列何者正確? 
(A)碳酸鈣為反應物    (B)氯化鈣為生成物    (C)為物理變化    (D)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答】

:(1)B      (2)D     

 

 

加強磨練 

 

在『甲+乙→丙+丁』的反應中,若取 12 公克的甲和 10 公克的乙可完全反應生成 14 公克的
丙時,請回答下列問題: 

____1.  生成物丁的質量應為多少公克? 

(A)3 公克    (B)5 公克    (C)8 公克    (D)10 公克。 

____2.  上述化學反應的過程符合何種定律或原理? 

(A)萬有引力定律    (B)阿基米德原理    (C)質量守恆定律    (D)原子不滅原理。 

 
【答】

:(1)C      (2)C 

 

 

加強磨練 

 

某科學家使用圖(一)的裝置,在密閉條件下加熱曲頸瓶中的汞(Hg)。加熱一段時間,他發現銀
白色的汞變成了紅色的粉末,且玻璃鐘罩內的水面也往上升,當水面不再改變時停止加熱,
冷卻至室溫後之結果如圖(二)。這種紅色的粉末是氧化汞(HgO),他認為這是汞和玻璃鐘罩內
的某種氣體結合產生的。如果把氧化汞取出加
熱,這種氣體就會跑出來,後來這種氣體被命名
為「氧」

。 

____1.  上述的實驗中,加熱曲頸瓶內的汞,可用

下列哪一項反應式來表示? 
(A)Hg+O

2

→O

2

+HgO

2

    (B)2HgO→2Hg+O

2

     

(C)2Hg+0

2

→2HgO    (D)2HgO

2

→2HgO+O

2

。 

____2.  若以 M

a

b

分別表示加熱前和加熱後曲頸瓶內物質的質量,

a

b

分別表示加熱

前和加熱後玻璃鐘罩內氣體的質量,則下列各關係式何者正確? 
(A)

b

a

a

M

M

W

      (B)

b

a

b

M

W

W

= +

    (C)

a

a

b

b

M

W

M

W

+ =

    (D)

a

a

b

b

M

W

M

W

 = - 。   

 
【答】

:(1)C      (2)C 

 

92 基測 

background image

 

 

7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一、選擇題: 

____1. 大理石滴了下列何種液體會冒出氣泡? 

(A)水      (B)酒精    (C)酸      (D)石灰水。 

____2. 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發生化學反應伴隨的現象是 

(A)冒出大量氣泡      (B)產生強烈白光      (C)溶液顏色改變      (D)發生白色沈澱。 

____3. 當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有何種現象發生? 

(A)產生大量氣泡      (B)溶液顏色變紅      (C)產生白色沈澱      (D)溶液溫度升高。 

____4. 硫酸鈉與硝酸鋇溶液質量和為 W

1

,假設二者恰完全反應,反應生成硝酸鈉與硫酸鋇溶液

質量和為 W

2

,則 W

1

和 W

2

的關係為   

(A)W

1

>W

2

    (B)W

1

<W

2

    (C)W

1

=W

2

    (D)二者無法比較大小。 

____5. 6 克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22 克,則 6 克木炭完全燃燒須和純氧 

(A)6 克    (B)18 克    (C)16 克    (D)24 克      化合。 

____6. 密閉容器中置入 10 克甲和 10 克乙,兩者反應後生成黃色沈澱,反應後此密閉容器內物

質總質量共有幾克? 
(A)大於 20 克    (B)等於 20 克      (C)介於 10 克與 20 克之間      (D)等於 10 克。 

____7. 右圖中的小試管內盛鋼棉與水,上方以橡皮塞塞住,靜置數天後,我們發現鋼

棉生銹了,此時小試管的總質量較未生銹前的總質量為 
(A)大    (B)小    (C)相等    (D)無法判定。 

____8. 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兩者互相混合,生成何種顏色沈澱?   

(A)紅色    (C)藍色    (C)白色    (D)黃色。 

____9. 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兩者互相混合,生成的沈澱為下列何者?   

(A)碳酸鈣    (B)氯化鈉    (C)碳酸鈣與氯化鈉    (D)未產生沈澱。 

____10. 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兩者互相混合後的生成物為下列何者? 

(A)可溶性的碳酸鈣及不溶性的氯化鈉    (B)不溶性的碳酸鈣及不溶性的氯化鈉    (D)不溶
性的碳酸鈣及可溶性的氯化鈉    (D)可溶性的碳酸鈣及氯化鈉。 

____11. 有關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兩溶液互相混合後的反應,何者錯誤? 

(A)二者產生化學反應    (B)混合後溶液的溫度上升    (C)混合後為吸熱反應    (D)產生白色
的碳酸鈣沈澱。 

____12. 所謂『質量守恆定律』是指反應前反應物的總質量 W

1

,而反應後生成物的總質量 w

2

二者成下列何種關係? 
(A)W

1

>W

2

    (B)W

1

=W

2

    (C)W

1

<W

2

    (D)W

1

≧W

2

。 

____13. 右圖中的小試管內盛鋼絲絨與水,上方以橡皮塞塞住,靜置數天後我們發

現鋼絲絨生銹了,此時小試管的總質量較未生繡前的總質量為 
(A)大    (B)小    (C)相等    (D)無法判定。 

____14. 承上題,如果橡皮塞取出數天後再塞上,則小試管的總質量較未生銹前為   

(A)大    (B)小    (C)相等    (D)無法判定。 

background image

 

 

8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____15.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化學反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才能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B)化學反應若產生氣體,則不
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C)化學反應進行中,若產生熱反應,則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D)
質量守恆定律在一般的化學反應中皆能成立。 

____16. 大理石和鹽酸在瓶口未封閉的錐形瓶中,反應後所稱得的總質量較原來總重量為小,則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化學反應時產生氣體,則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B)『質量守恆定律』不存在著   
(C)若將產生的氣體的質量也計算在生成物中,生成物的總質量恆等於反應物的總質量   
(D)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才能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____17. 下列何種情況,常會誤認『質量守恆定律』是不成立的?   

(A)未考慮外加的反應物    (B)產生氣體未完全收集    (C)測量質量不準確    (D)以上皆是。 

____18. 碳酸鈉和氯化鈣溶液質量和 W

1

,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溶液質量和 W

2

,則 W

1

與 W

2

關係為 
(A)W

1

>W

2

    (B)W

1

<W

2

    (C)W

1

=W

2

    (D)二者無法比較大小。 

____19. 設燒掉 a 公克的蠟燭,用去 b 公克的氧,生成 c 公克水及 d 公克二氧化碳,生成物重

W

1

,反應物重 W

2

,則下列何者錯誤? 

(A)a+b=c+d    (B)a+b=W

2

    (C)c+d=W

1

    (D)a+c=W

1

+W

2

。 

____20. 下列有關吸、放熱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電解水時,需要吸收電能,所以是吸熱反應    (B)燃燒前需先點火,故燃燒是吸熱反應   
(C)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時,使溶液溫度上升,是放熱反應    (D)放熱反應時,其能量有
時以電能或光能的形式放出。 

____21. 瓦斯燃燒後可以煮飯,這是那兩種能量變換? 

(A)化學能與熱能    (B)電能與光能    (C)動能與位能    (D)熱能與光能。 

____22. 植物行光合作用時,必須吸收 

(A)熱能    (B)光能    (C)電能    (D)化學能。 

____23. 將兩種化合物的溶液,共置於試管中,反應後用手觸摸試管,手心感覺熱燙,則此反應

是為 
(A)放熱反應    (B)吸熱反應    (C)與熱量無關    (D)與能量無關。 

____24. 甲、乙兩種化合物的溶液,共置於試管中,反應後,以溫度計插入試管中,發現溫度下

降,則此種反應,是為   
(A)放熱反應    (B)吸熱反應    (C)與熱量無關    (D)與能量無關。 

____25. (甲)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    (乙)木材燃燒    (丙)水蒸氣凝結成水滴,以上三種反應,屬

於放熱反應者有那些? 
(A)僅甲    (B)僅乙    (C)僅丙    (D)甲乙丙都是。 

____26. 下列何種現象,不屬於吸熱反應? 

(A)反應時溫度上升    (B)反應時溫度降低    (C)要供給熱量才能反應     
(D)供給更多的熱能時,反應更快。 

____27. 下列何種反應屬於吸熱反應?   

(A)供給電能才能反應    (B)供給光能才能反應    (C)供給熱量才能反應    (D)以上皆是。 

background image

 

 

9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____28. 下列何種反應,屬於放熱反應? 

(A)反應時放出光能者    (B)反應時放出熱量者    (C)反應時產生光者    (D)以上皆是。 

____29. 下列何者屬於吸熱反應? 

(A)氫氧化鈉和稀鹽酸作用    (B)水蒸發為水蒸氣    (C)使用中的電器    (D)燃燒中的木柴。 

____30. 下列何者為放熱反應? 

(A)光合作用    (B)燃燒的鎂帶    (C)蒸發的水蒸氣    (D)熔化中的雪。 

____31. 太陽能計算機,不用裝電池,是利用何種能量的轉換? 

(A)光能電能    (B)電能光能    (C)熱能電能    (D)電能熱能。 

____32. 下列有關物質的變化與能量關係之敘述,何者正確? 

(A)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都伴隨能量的變化    (B)只有化學反應才會使溫度發生變化     
(C)產生化學變化時,溫度必定升高    (D)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專指『熱』能而言。 

____33. 夏天雷雨後感覺涼爽,其原因為下列何者? 

(A)下雨後雨水使土地溫度降低    (B)空氣中有水分時,溫度較低     
(C)雨水蒸發時,帶走空氣中大量的熱量    (D)是一種幻覺。 

____34. 有關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之敘述,錯誤的是 

(A)物質燃燒,一定放出熱能    (B)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產生電能     
(C)物理變化的能量比化學變化小得多    (D)水電解需要吸收光能。 

____35. 木材燃燒之前必須點火,故木材燃燒是一種   

(A)吸熱的物理變化    (B)放熱的物理變化    (C)吸熱的化學變化    (D)放熱的化學變化。 

____36.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與能量的敘述,何者錯誤? 

(A)燃燒木材須先點火,故木材燃燒是吸熱反應    (B)濃硫酸加入水中會使溶液溫度上升,
故為放熱反應    (C)電解水時需通入電能,所以是吸熱反應    (D)有些化學反應,會釋出
電能或光能。 

____37. (甲)產生沈澱  (乙)產生氣體  (丙)顏色改變,以上會伴隨著化學反應產生者有那些?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____38. 下列何種反應,伴隨著白色沈澱產生?   

(A)氯化鈣與碳酸鈉作用    (B)稀鹽酸與大理石作用     
(C)雙氧水以二氧化錳為催化劑製氧    (D)硫在純氧中燃燒。 

____39. 下列何種反應,沒有顏色的改變?   

(A)鎂在空氣中燃燒    (B)在酚紅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C)藍色的氯化亞鈷試紙上滴水    (D)被呼吸過的空氣。 

____40. 化學反應時會伴隨沈澱、產生氣體、顏色改變等現象,是指 

(A)所有的現象都在一個反應中產生    (B)化學反應時必有其中的一種現象    (C)化學反應
時,有些反應有其中一種以上的現象    (D)沒有上述之現象者不是化學反應。 

____41. 下列可判斷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後,產生化學反應的依據者為 

(A)溶液溫度升高    (B)溶液溫度降低    (C)產生白色沈澱    (D)產生顏色改變。 

____42. 甲:產生沈澱;乙:溶液溫度上升;丙:產生顏色改變,以上可做為判定碳酸鈉溶液和

氯化鈣溶液混合後,產生化學變化的依據者為何? 
(A)僅甲、乙    (B)僅甲、丙    (C)僅乙、丙    (D)甲、乙、丙皆是 

background image

 

 

10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____43. 下列何者不伴隨著碳酸鈉和氯化鈣兩溶液混合產生? 

(A)產生白色沈澱    (B)溫度上升    (C)產生氣體    (D)顏色改變。 

____44. 下列化學反應的現象何者錯誤? 

(A)鎂帶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色強光  (B)氧化銅和碳粉加熱,會產生紅色金屬   
(C)碳酸氫鈉加熱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D)碘化鉀與硝酸鉛混合,產生白色沉澱 

____45. 下列反應何者為放熱反應? 

(A)鎂帶燃燒  (B)光合作用  (C)加熱碳酸氫鈉  (D)電解水 

____46. 下列何者為吸熱反應? 

(A)碘昇華為碘蒸氣    (B)氫燃燒生成水  (C)硫酸和水反應   
(D)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產生了電流 

____47. 下列變化何者為吸熱的變化? 

(A)電池放電  (B)木材燃燒  (C)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  (D)冰的熔化 

____48. 小柏取一錐形瓶裝置及溶液如附圖(一),將瓶口用軟木塞塞

緊使溶液不會漏出,再將錐形瓶倒轉使兩種溶液充分混合,
如圖(二)。下列有關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混合後會產生沉澱  (B)混合後會產生氣泡  (C)混合後溶
液變為紅色  (D)混合後總質量大於混合前。 

____49. 已知碳酸鈣與鹽酸化學反應式如右:碳酸鈣+鹽酸 

→  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若反應物中有 45 個鈣原子,則生成物中有多少個鈣原子? 
(A) 15  (B) 30  (C) 45  (D) 60 

____50. 木材燃燒之前必需點火,而木材燃燒是一種: 

(A)吸熱的物理變化  (B)放熱的物理變化  (C)吸熱的化學變化  (D)放熱的化學變化 

____51. 市面上有一種暖暖包,它的成  分是鐵粉、水及食鹽,使用時將包裝打開,用力搓揉之後

將產生熱量,握在手中或放在身上可以取暖,試問此反應為何? 
(A)化學變化的放熱反應  (B)化學變化的吸熱反應   
(C)物理變化的放熱反應  (D)物理變化的吸熱反應 

____52. 在下列化學化學反應式中:鎂+鹽酸

→氫氣分子+氯化鎂;若反應物中有 60 個氯原子,

則生成物中有多少個氯原子? 
(A) 15  (B) 30  (C) 45  (D) 60 

____53. 如圖的鐵釘一半浸在水中,則甲、乙、丙哪一點最先生銹? 

(A)甲  (B)乙  (C)丙  (D)均相同。 

____54. 有關化學反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必為吸熱反應  (B)必為放熱反應  (C)有些為吸熱反應,有些為放熱反應   
(D)必定發生質量變化 

____55. 右圖中,碳酸鈉溶液重 a 克,氯化鈣溶液重 b 克,整套裝置總重量 w

克,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種溶液混合後,將產生黃色沉澱  (B)反應後,因有沉澱生成,
故稱總重量大於 w 克  (C)將沉澱過濾後稱重,其重量小於(a+b)
克  (D)當化學變化產生沉澱時,就不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background image

 

 

11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____56. 洗過的衣服,經長時間後,由溼變乾,有關這種現象的描述,何者錯誤? 

(A)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B)與水煮開後會逐漸變少的原理相同   
(C)與洒在地上的水會逐漸變少的原理相同  (D)整個過程是吸熱反應。 

____57. 若是以對稀鹽酸的反應來對金屬來分類,以下金屬哪一種不同類? 

(A)鐵  (B)鋅  (C)鋁  (D)銅。 

____58.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化學反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才能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B)化學反應若產生氣體,則不
遵守質量守恆律  (C)化學反應進行中,若產生熱反應,則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D)質
量守恆定律在一般的化學反應中皆能成立。 

____59. 氯化鈣與硫酸鈉混合的實驗中,將氯化鈣與硫酸鈉混合後,產生之沉澱物為何種顏色? 

(A)黃色  (B)藍色  (C)粉紅色  (D)白色。 

____60. 碘化鉀溶液與硝酸鉛溶液混合反應時,產生碘化鉛的沉澱為 

(A)綠色  (B)紅色  (C)黃色  (D)藍色。 

____61. 嘉嘉以燃燒匙取少量硫粉,用酒精燈點燃後,再放入氧氣瓶中燃燒。關於硫粉的燃燒情

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燃燒的硫粉放入氧氣瓶中,火焰立即熄滅  (B)黃色的硫粉燃燒時產生黃色的火焰 
(C)硫粉燃燒產生的氣體,可使溼石蕊試紙變藍  (D)硫粉燃燒時,產生刺激性的臭味。 

____62. 鎂遇到鹽酸會產生下列何者?  (A)氫氣  (B)水蒸氣  (C)氯氣  (D)二氧化碳。 

____63. 關於化學變化發生的前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原子總數不變,但各種類原子的數目可能有所增減  (B)分子的總數可能不同,但總質
量前後保持不變  (C)原子總數與分子總數均改變,但兩者的總和保持不變  (D)原子總
數可能不同,但前後質量保持不變。 

____64. (甲)產生沉澱;(乙)溶液溫度上升;(丙)產生顏色改變。以上可做為判定碳酸鈉溶液和氯

化鈣溶液混合後,產生化學變化的依據者為何? 
(A)僅甲、乙  (B)僅甲、丙  (C)僅乙、丙  (D)甲、乙、丙皆是。 

____65. 下列化學反應,何者不是放熱反應? 

(A)蠟燭燃燒  (B)鐵釘生鏽  (C)光合作用  (D)酸鹼中和。 

____66. 用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時,所生成的白色混濁物為: 

(A)草酸鈣  (B)碳酸鈣  (C)氯化鈣  (D)硫酸鈣。 

____67. 在 0℃冰塊熔化成 0℃水的過程中: 

(A)放出能量,溫度下降,屬於化學變化  (B)放出能量,溫度不變,屬於物理變化  (C)
吸收能量,溫度上升,屬於化學變化  (D)吸收能量,溫度不變,屬於物理變化。 

____68. 在密閉容器內置入 20 公克碳酸鈉水溶液及 20 公克氯化鈣水溶液,反應後會生成碳酸鈣

沉澱與氯化鈉,此時密閉容器內物質總質量應為多少公克?   
(A) 20  (B) 30  (C) 40  (D) 50。 

____69. 如右圖,取 3 克碳酸氫鈉粉末置入試管中,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下列

何者錯誤?   
(A)本反應為吸熱反應  (B)產生的氣體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C)此
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  (D)實驗完畢時,先將橡皮管抽離石灰
水,避免石灰水逆流造成試管破裂。 

background image

 

 

12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____70. 如右圖,取 5 公分鎂帶並用鑷子夾鎂帶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A)本反應為化學變化  (B)鎂帶為銀白色,燃燒時產生白色火焰  (C)
鎂帶燃燒後產生白色灰狀的氧化鎂  (D)燃燒時伴隨光、熱和產生二
氧化碳。 

____71. 依據道耳吞的原子說,我們若將 NaHCO

3

加熱,絕對不可能產生下列哪一種生成物? 

(A) Na

2

CO

3

  (B) CO

2

  (C) H

2

O  (D) SO

2

 

____72. 取 6 克的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22 克,則 6 克木炭完全燃燒須和純氧多少克化合?   

(A) 6  (B) 18  (C) 16  (D) 24。 

____73.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冰熔化成水、稀釋濃硫酸、酒精蒸發、乾電池釋放電能,下列反

應,哪幾項是吸熱反應? 
(A)2  (B)3  (C)4  (D)5。 

____74.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後,何者一定會改變? 

(A)原子的總個數  (B)原子的種類  (C)分子的總個數  (D)分子的種類。 

____75. 若將鑽石在高溫下與氧燃燒,依照鑽石的成分推測可以產生哪一種產物?   

(A) CO

2

  (B) SO

2

  (C) NO

2

  (D) P

4

O

10

 

____76. 將一密閉的化學裝置在天平上秤量,如右圖。當在碳酸鈉溶液中

注入氫氧化鈣水溶液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會有沉澱產生,重量增加  (B)沉澱物為 NaOH   
(C)本實驗可用以說明質量守恆定律  (D)天平的右盤會下傾。 

____77. 碘化鉀溶液與硝酸鉛溶液混合時,進行了下面的反應:碘化鉀+

硝酸鉛

→碘化鉛+硝酸鉀。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本反應為化學變化  (B)稱為複分解反應   
(C)本反應為吸熱反應  (D)本反應有黃色沉澱物。 

____78. 鎂帶燃燒是屬於: 

(A)吸熱的物理變化  (B)放熱的物理變化  (C)吸熱的化學變化  (D)放熱的化學變化。 

二、填充題: 

1.  請寫出下列各化學反應所伴隨的現象: 

(1)鹽酸加大理石:_______________。 

(2)鎂帶在氧氣瓶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 

(3)澄清石灰水加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 

2.  氯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時,會產生_________色的_________沈澱。 

3.  能放出電能、光能、熱等能量的化學反應,稱為_________反應;能吸收電能、光能、熱等能

量的化學反應,稱為_________反應。 

4.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發生化學反應時,是放熱或吸熱?_______,所以溶液溫度_______。 

5.  鎂在氧氣瓶中燃燒會生成氧化鎂;在此反應中那些為生成物?_________________。 

background image

 

 

13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6.  雙氧水加二氧化錳可製得氧,那些為反應物?_______________。 

7.  氯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生成氯化鈉溶液相碳酸鈣沈澱,在此反應中,氯化鈣溶液和碳酸鈉溶

液稱為________物,碳酸鈣沈澱和氯化鈉溶液稱為_________物。 

8.  寫出下列各溶液或沈澱的顏色: 

(1)碳酸鈉溶液:_________色。 

(2)氯化鈣溶液:_________色。 

(3)氯化鈉溶液:_________色。 

(4)碳酸鈣沈澱:_________色。 

9.  質量守恆定律是說:反應前後總質量不變,即反應物總質量=_________物總質量,例:鐵生

銹後的總質量=鐵質量+  _________質量+_________質量。 

10. 使 24.3 克鎂完全燃燒後,生成 40.3 克氧化鎂,試回答下列問題: 

(1)_________克氧參與燃燒。 

(2)作此判斷是依據科學上的什麼通則?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列那些可能是化學反應所伴隨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 

(A)冒出氣泡        (B)發生沈澱        (C)溶液的顏色改變        (D)發出臭味     

(E)產生光或能      (F)反應前後總質量減少。 

12. 鎂帶在乾淨末加蓋的坩堝加熱後生成鎂的氧化物。試回答下列問題: 

(1) 下面那一圖表示坩堝及其所盛物質的質量變化?_________。 

(2) 請問(M

2

-M

1

)表示什麼物質的質量?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13. 已知反應式為 A+

B→C+D,若 A 為 x 克、B 為 y 克、C 為 z 克,則 D 為_____________。 

14. 鎂在真空密閉容器中加熱後質量__________;硫在氧氣中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比硫

的質量_________。 

15. 把 26 克 A 物質加熱分解則產生 11 公克 B 和氣體 C,這些氣體可與其物質 x 化合而成 21 公克

產物 D,則 x 應為_________公克。 

16. 取 28 公克的氮與 16 公克的氧在高溫下,於密閉容器內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氮;若容器體積

保持 10 公升,則反應後氣體密度為_________公克/公升。 

17. 蠟燭燃燒前 a 克,燃燒後 b 克,生成二氧化碳 c 克,水蒸氣 d 克,則參與反應的氧_____克。 

18. 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產生化學反應的生成物為_________和_________。 

19. 試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碳酸鈉+氯化鈣_________+_________。 

20. 一般化學反應裡,反應前物質總質量恆等於反應後物質總質量,稱為___________定律。 

21. 宜靜將大理石與稀鹽酸置於未加瓶塞的試管中反應;結果生成物的總質量_______於反應物的

總質量,是因為生成_________氣體逸失之故。 

22. 筱娟稱得鋼絲絨生銹後的重量比未生銹前重,是因空氣中_________參與反應所致。 

background image

 

 

14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23. 稱取兩分等量的大理石和等量和同濃度的稀鹽酸,分別置於甲、

乙兩錐形瓶,如圖: 

(1)稀鹽酸和大理石作用會產生_________氣體。 

(2)______瓶在大理石和鹽酸完全反應後,仍能保有原來的質量。 

24. 將碳酸鈉溶液約 5 毫升置於小試管中,並將小試管輕輕放入裝有氯化

鈉溶液的錐形瓶中,使其直立,用軟木塞塞住錐形瓶,如圖(a),利用

天平測得總質量為 500 克,則: 

(1) 碳酸鈉溶液的顏色為________;氯化鈣溶液顏色為_________。 

(2) 將錐形瓶倒置如圖(b)後,溶液立即產生______色的________沈澱。 

(3) 在沈澱發生的同時,發現溶液的溫度_________。 

(4) 由實驗結果,可知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混合時,產生_________反應。 

(5) 若將二種溶液反應後的錐形瓶重新置於天平上,所稱取的質量將會_______於 500 公克。 

(6) 試完成該反應的方程式:碳酸鈉+氯化鈣

→_________+_________。 

25. 取稀硫酸約 2 毫升加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如圖;觀察溫度變化,並回答下列問題: 

(1) 當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時  溶液的顏色_________(是或否)產生變化。 

(2) 溶液混合後溫度_________,此用手觸摸試管,會有_________的感覺。 

(3) 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的反應是為_________反應。 

(4) 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是_________熱反應。 

26. 試回答下列有關物質的變化與熱反應的問題: 

(1) 冰熔化現象屬_________變化,其過程為_________熱反應。 

(2) 蒸氣凝結成水滴的現象屬於_________變化,其過程為_________熱反應。 

(3) 生米煮成熟飯屬於_________變化,其過程為_________熱反應。 

(4) 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為_________變化,其過程為_________熱反應。 

(5)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溶液反應為_________變化,其過程為_________熱反應。 

(6) 物質燃燒的反應為_________變化,其過程為_________熱反應。 

(7)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為_________變化,其過程為_________熱反應。 

27. 將等量的大理石與種鹽酸分別放在不如瓶塞的甲錐形瓶中與加上

瓶塞的乙錐形瓶中,使其反應,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在甲、乙兩燒杯中,都有_________產生,可知二錐形瓶中的

物質都產生化學反應,並產生_________氣體。 

(2) 經精確的測量,甲錐形瓶中物質的總質量較原先反應物的總質量_________。乙錐形瓶中

物質的總質量較原先反應物的總質量_________。 

(3) 比較甲、乙兩瓶反應物和生成物總質量,發現_____錐形瓶符合質量守恆定律,而____錐

形瓶因未考慮逸失________氣體重量,被誤認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 

28. 稱取質量為 1.00 公克的鋼絲絨,置於裝水的大試管中,並加上橡皮塞,如圖,測得

整個裝置的質量為 100 公克,經數日後,發現鋼絲絨已生銹,再稱整個裝置的總質量

仍為 100 公克,但稱得鋼絲絨重為 1.05 公克,試回答下列問題: 

(1) 鋼絲絨生銹後質量增加_________公克,是因為空氣中的_________參與反應的結果。 

(2) 本實驗在_______容器中進行,可將參與反應的物質都考慮,反應前後總質量_______。 

background image

 

 

15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29. 如圖,錐形瓶內盛氯化鈣水溶液,瓶內另置一盛碳酸鈉溶液的試管,錐

形瓶整個系統之質量為 500 公克,試問: 

(1) 將錐形瓶倒置,則錐形瓶內產生什麼現象?_______________。 

(2) 測量混合後之質量為_________公克。 

(3) 將反應後之混濁液經濾紙過濾,則在濾紙上所吸附的物質是_________。 

(4) 寫出此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某化學變化可以用甲+乙丙+丁表示之,則: 

(1) 假設反應前甲 10 公克,乙 6 公克,反應後生成丙 8 公克,甲完全消耗,乙剩 1 公克,則

生成丁_________公克。 

(2) 承(1),欲使乙完全反應,必須再加入甲_________公克。 

(3) 承(1),反應前所有物質總質量_______公克,反應後所有物質總質量_______公克,稱為

___________定律。 

31. 同恩在實驗室,將紫黑色碘晶體放入試管中,並加熱之,然後再冷卻,發現起了下列變化:紫

黑色碘晶體加熱,紫色碘蒸氣冷卻,紫黑色碘晶體;今他將碘晶體放入乾淨試管中進行下列實

驗,試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同恩的觀察,碘晶體受熱時的變化,是屬於_________變化。 

(2) 根據上面實驗,放入試管中的碘晶體為_________公克。 

(3) 最後試管內的物質重量為_________公克。 

32. 宇宙間不同類型能量______互相轉換,如太陽能電池利用______能轉換成______能的裝置。 

33. 物質反應時,需放出電能、光能或熱的反應,稱為_____熱反應;需吸收電能、光能或熱的反

應,稱為_____熱反應。 

34. 利用電鍋煮飯時,是將_________能轉換為_________能,是一種_________熱反應。 

35. 冰在熔化時,會造成附近溫度_________,屬於_________熱反應。 

36. 水蒸氣在凝結成水持,會造成附近溫度_________,屬於_________熱反應。 

37. 物質燃燒時,放出_________和_________,屬於_________熱反應。 

3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過程中,會吸收陽光的能量,屬於_________熱反應。 

39. 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時,會______熱量,使溶液溫度______,此反應為______熱反應。 

40. 試舉出化學反應發生時,常會伴隨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1. 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時,產生_________的_________色沈澱。 

42. 酚紅的氫氧化鈉溶液呈_________色,吹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後,呈_________色。 

43.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會產生_________氣體,屬於_________變化。 

 

background image

 

 

16 

 

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 

第一章  化學反應  [1-1  認識化學反應]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