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离现在 4
年 2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11
K2. 節電我最棒
設計者:陳淑娟
設計理念:
電力是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然幼兒卻常渾然不覺,視其存在為理所當
然。
透過尋找電力超人、無電體驗、認識節電方法…等活動,讓幼兒覺察到電能在生
活中的諸多功能,感受缺乏電能所造成的不便,最後透過活動引導幼兒珍視電能,落
實節約用電的觀念。
主題架構說明:
學習單元
學習活動
學習概要
電力超人
活動一:甚麼東西需
要電
活動二:糟糕!沒電
了!
透過故事人物的引導,讓幼兒認識生活
中需要用到電的產品以及電的來源。
藉由實際操作、觀察、紀錄等方式,讓
幼兒體驗無電的困擾,並進一步珍惜電能所
帶來的便利。
節電達人
活動一:認識節電標
章
活動二:我是節電小
達人
透過故事人物的引導,讓幼兒認識並覺
察生活周遭的省電標章。
藉由討論與發表讓幼兒了解自己能做
到的省電方法,並透過家園共同落實「節電
學習單」的方式,鼓勵幼兒與家人共同實踐
省電的習慣。
12
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 / 科目
█認知 █語文
█社會
關鍵詞 節電
學習階段
學前
時間 120 分鐘
核心素養
覺知辨識、關懷合作
幼兒園教保活
動課程大綱
認-中-1-2-3 以圖像或符號記錄自然現象的多項訊息
社-中-3-6-2 節約資源
語-中-1-4-1 理解符號中的具象物件內容
語-中-1-4-2 知道能使用圖像紀錄與說明
議
題
融
入
實質內涵
能 E 8 於家庭、校園生活實踐節能減碳的行動。
環 E17 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一:電力超人
1.認識生活中需要用到電的產品以及電的來源
2.體驗無電可用的困擾
學習活動二:節電達人
1.認識節電標章
2.瞭解節約用電的各種方法
教學設備/資源
自製棒偶(電力超人、省電博士)、拼圖、洋娃娃、吹風機、扇子、計時
器、電腦、單槍、圖畫紙、書面紙
教學活動
學習單元一:電力超人
時間
(分鐘)
學習重點
評量
一、引起動機:
⚫ 教師介紹自製棒偶「電力超人」。電力超人出場時
聲音宏亮,活力滿滿,但自我介紹到一半卻突然聲
音消退一蹶不振。原來電力超人需要很多電才能維
持他的正常生活步調。教師詢問幼兒:「小朋友,
你們知道哪裡有電嗎?」好不容易找到插座插電之
後電力超人才又恢復活力。
5
教師觀察
二、 發展活動:
活動一:甚麼東西需要電?
⚫ 教師詢問幼兒「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跟電
力超人一樣,需要很多電才能工作嗎?」,老師發
下事先準備好的圖畫紙,幫幼兒分組,每組 3-4 人,
讓幼兒在教室或活動室內尋找各種電器用品,找到
的人就將物品的樣子畫出來,紀錄在圖畫紙上。
⚫ 各組分享找到的紀錄圖畫紙。老師詢問每組幼兒,
10
5
語-中-1-4-
2
分組操作
口頭發表
13
「你怎麼知道它需要用到電呢?有電之後它會怎
麼樣?」
⚫ 最後教師肯定各組幼兒的觀察、分析與紀錄。老師
說明這些電力是由電力公司透過發電,再從電塔、
電線傳送到學校、家裡的。
活動二:糟糕!沒電了!
⚫ 老師請孩子回顧,之前電力超人沒電與沒電時表現
的差異,並問幼兒「那你們知道如果電器沒電會怎
麼樣嗎?」
,引導幼兒分享心得,包括:
「沒有電燈
晚上很暗、沒有電梯可坐、電風扇可以吹、手機也
不能看…」
。老師肯定孩子的回應,並說:
「那我們
來實驗看看沒有電會怎麼樣。」
⚫ 幼兒分組操作分為兩組,第一組體驗在沒有燈光且
陰暗的地方操作拼圖,第二組體驗無電風乾。
1. 第一組: 教師準備數組一樣的拼圖,請幼兒先在
燈光明亮的地方拼,紀錄下使用的時間。再讓幼兒
移到沒有燈光且陰暗的地方拼,紀錄下使用的時
間。兩相比較。
2. 第二組: 教師準備數個洋娃娃,並將洋娃娃的頭
髮弄濕。讓幼兒輪流以扇子將頭髮搧乾,並紀錄下
使用的時間。再讓幼兒以吹風機將頭髮吹乾,紀錄
下使用的時間。
5
20
認-中-1-2-
3
口頭發表
分組操作
三、綜合活動:
⚫ 請各組根據紀錄,發表各組的實驗結果。老師詢問
第一組幼兒:「你覺得沒亮燈操作拼圖有甚麼感
覺?」
、詢問第二組幼兒:
「你覺得沒有吹風機用手
搧乾頭髮有甚麼感覺?」幼兒可能回應:
「不好拼、
會拼錯」、
「要搧很久,手很痠。」
⚫ 老師肯定幼兒在實驗過程中的觀察與紀錄。歸納沒
有電會造成的各種困擾,說明電的功能及其對生活
的幫助。最後歸納我們從早到晚都會使用到電,只
要缺電或停電大家都會覺得很不方便,因此一定要
愛惜電能所帶來的美好與便利,平時就好好珍惜電
力,不要浪費。
《學習單元一結束》
10
社-中-3-6-
2
口頭發表
學習單元二:節電達人
學習重點
評量
一、引起動機:
5
教師觀察
14
⚫ 老師自製省電博士棒偶。介紹省電博士「省電博士
跟小朋友一樣覺得電能很珍貴,所以決定發明一個
節電的標誌,只要發現有哪些電器是節電的,就貼
上這個標誌。這個標誌長甚麼樣子呢?省電博士帶
大家一起瞧一瞧!」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認識節電標章
⚫ 老師介紹節電標章,將節電標章投影在布幕上,讓
幼兒看圖說說看,這個圖告訴我們甚麼?分享幼兒
回應:
「有火、有插頭、有藍色和橘色…」
。老師肯
定幼兒的觀察與發現。並說明節電標章的設計意
涵。
⚫ 老師引導幼兒找一找~節電標章在哪裡,想一想,
「哪些電器或產品上會貼節電標章呢?」幼兒可能
回應:
「收音機、電風扇、冰箱…」。
⚫ 老師將幼兒分為小組,每組 4-5 人,請孩子在教室、
活動室、校園中找找看,哪裡貼有節電標章。最後
回教室分享在校園那些地方看到節電標章。
活動二:我是節電小達人
⚫ 老師回顧省電博士設計的節電標章。省電博士詢
問:「小朋友,那你們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省電
嗎?」引導幼兒回應:「記得關燈、多走樓梯、少
開冷氣…等。」老師肯定幼兒想到的方法,並將這
些方法紀錄在書面紙上,說明會把這些方法做成一
張學習單,讓孩子帶回家跟家人分享,一起落實。
⚫ 省電博士覺得應該幫努力省電的小朋友設計一個
省電獎章,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忙設計。老師發下準
備好的圖畫紙,讓幼兒自由創作,畫出「省電小達
10
5
10
10
語-中-1-4-1
語-中-1-4-2
能 E 8
環 E17
認-中-1-2-3
口頭發表
個別操作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15
人」的獎章。畫好之後進行票選活動,最後選出一
個代表的圖案,由教師協助彩色影印大量製作。
三、綜合活動:
⚫ 教師設計「節電學習單」(如附件)讓幼兒帶回家
執行並每天紀錄,連續執行一週者便可以帶回學校
與同學分享,並得到教師公開頒發「節電小達人」
獎章一個。
《學習單元二結束》
5
個別操作
延伸閱讀
/補充資料
網路資源
1.環境教育資訊系統
https://eeis.epa.gov.tw/front/teaching/show/teaching_detail_show.as
px?id=136
2.吳惠琴(2011)幼兒能源教育與繪本之綠心靈饗宴研究。
「幼兒機構
與社區融合─雙向共榮‧展現幼兒教育的多元風貌」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
http://ir.nptu.edu.tw/retrieve/11985/48.pdf
3.教育大市集電子書
https://market.cloud.edu.tw/resources/ebook/
4.新北 i 環保
https://www.epd.ntpc.gov.tw/epd_kid/page04_3.html
16
附件:節電學習單
17
K3. 隨手做環保
設計者:陳淑娟
設計理念:
人一天的生活從早到晚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透過實際觀察、團體討論與與操作,我們讓孩子體驗到人類生活產生了大量且數
量眾多的垃圾,因此我們需要透過回收再利用的循環,以及最源頭的垃圾減量,減少
廢棄物的產生,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舒適,減輕地球的負擔,最後達到人類與環境
和諧的永續共存!
主題架構說明:
學習單元
學習活動
學習概要
垃圾知多少
活動一:垃圾分三類
活動二:垃圾分一分
透過觀察與討論的方式,讓幼兒認識
基礎的垃圾分類方式,並瞭解分類的原
則。
以小組計時競賽的方式,讓幼兒實際將
垃圾區分為三類,並經由團體討論,釐清
垃圾分類的概念。
資源回收
活動一:認識環保回
收標章
活動二:資源回收我
最棒
經由故事引導的方式,讓幼兒覺察並
發現生活周遭的回收標章。
透過討論、故事引導的方式,讓幼兒
瞭解資源回收能創造更優質的環境。也透
過實際操作練習資源回收與分類的方法。
18
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 / 科目 █語文 █社會
關鍵詞 垃圾分類、垃圾減量
學習階段
學前
時間 130 分鐘
核心素養
覺知辨識、關懷合作
幼兒園
教保活動
課程大綱
認-中-2-3-1 依據特徵為生活物件分類並命名
社-中-3-6-2 節約資源
語-中-1-4-1 理解符號中的具象物件內容
議
題
融
入
實質內涵
能 E 8 於家庭、校園生活實踐節能減碳的行動。
環 E16 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學習目標
學習單元一: 垃圾知多少
1.知道垃圾可以分為三大類
2.實際操作垃圾的分類
學習單元二:資源回收
1.認識垃圾回收標章
2.練習資源回收與分類的方式
教學設備/資源
垃圾桶、垃圾夾、電腦、布幕、投影機、繪本「垃圾車」、「垃圾大戰」。
學習單「垃圾分類小高手」、中型紙箱 3 個、各式不同種類的回收物品
教學活動
學習單元一:垃圾知多少
時間
(分鐘)
學習重點
評量
一、引起動機:
⚫ 教師刻意不整理教室中的垃圾桶,讓垃圾滿出來,
滿到無法再丟進垃圾,幼兒發現為止。當有幼兒來
告訴教師時,教師問幼兒:
「你們想知道我們一天製
造了哪些垃圾嗎?」
2
口頭發表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垃圾分三類
⚫ 團體活動方式進行,教師將事先收集好的垃圾桶垃
圾全部倒出來,讓幼兒看看桶中有哪些垃圾。請幼
兒發表看到了甚麼。
⚫ 幼兒發現垃圾有衛生紙、果皮、塑膠袋、紙張、色
紙、吸管等…。
⚫ 老 師 詢 問 幼兒關於垃圾桶 這些垃圾要怎麼分類
呢?,並請幼兒個別操作分類,教師個別詢問孩子
這麼分類的理由,並給予肯定。
⚫ 老師歸納時候可依據「是否可燃燒」、「是否是剩餘
食材」為依據,告訴孩子垃圾可以分為「一般垃圾」
、
15
8
能 E8
環 E16
認-中-2-
3-1
個別操作
19
「資源回收」
、「廚餘」三大類。並說明各類別的內
容。
活動二:垃圾分一分
⚫ 教師請每個幼兒以小組方式進行分類垃圾,將家中
帶來 2 樣要丟掉的物品或垃圾,並將這些物品全部
集中,均分為 3 堆。
⚫ 教師將幼兒分為三組,並拿出教師準備的三個分類
箱(分為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廚餘)
。請幼兒分組
認養紙箱,計時 5 分鐘,在全班帶來的物品中選擇
屬於自己認養紙箱類別的物品,裝進箱子裡。
⚫ 教師以團體討論方式請與幼兒一起檢視各個箱子裡
的物品類別,是否有物品放錯位置。有不同意見或
無法決定放置位置的物品,則拿出來個別討論。
⚫ 教師肯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並再次歸納我們製
造的垃圾可以大致區分為三類:一般垃圾、資源回
收、廚餘。
15
10
認-中-2-
3-1
個別操作
口頭發表
三、綜合活動:
⚫ 最後介紹學習單的完成方式,讓幼兒帶回家完成。
完成之後帶至班上分享。
《學習單元一結束》
5
學習單元二:資源回收
時間
(分鐘)
學習重點
評量
一、引起動機:
⚫ 教師講述「垃圾車」的繪本。最後總結垃圾車會將
我們製造的所有垃圾載至垃圾處理廠。
10
教師觀察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認識環保回收標章
⚫ 教師拿出自製的保特瓶寶寶(貼有放大的回收標
章)、塑膠杯寶寶(貼有放大的回收標章),衛生紙
寶寶、及糖果紙寶寶。開始以擬人化的口吻說故事。
故事大意:上次主人倒垃圾時把四人忘記了,現在
要怎麼辦?在對話的過程中,四人發現保特瓶及塑
膠杯身上有特別的符號,開始討論這個標誌是甚麼
意思。教師問幼兒:
「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個標誌是甚
麼意思嗎?」我們大家一起來認識它。
⚫ 老師指導學生認識環保回收標章,將回收標章投影
在布幕上,讓幼兒看圖說說看,這個圖告訴我們甚
麼?幼兒可能回應:「綠色的、有箭頭、箭頭彎彎
5
10
語-中-1-
4-1
口頭發表
20
的…」
。老師肯定幼兒的觀察與發現。並說明回收標
章的設計意涵。
⚫ 進行小偵探活動
1. 請幼兒利用 5 分鐘找一找,教室裡哪些東西上面有
環保回收標章?
2. 請小朋友發表在哪裡看到回收標章。教師肯定幼兒
的參與與投入。
活動二:資源回收我最棒
⚫ 教師以團體討論方式進行,請幼兒想想看:
「如果大
家一直製造很多垃圾,但卻不回收,最後會變成怎
樣?」
,並歸納教室(或環境)會很髒、很多垃圾、很
臭…。
⚫ 老師也可以播放幾張網路「垃圾山成堆」的照片,
告訴孩子如果再不想想辦法,可能垃圾真的會將人
類淹沒。
⚫ 教師講述垃圾大戰,故事大意:
「有一個很棒的小鎮,
但鎮長總覺得有那麼一點不對勁。最後發現原來是
鎮上的垃圾太多了。於是邀請所有的鎮民想想辦法,
鎮民們決定一起終結垃圾。想出許多好方法大家一
起執行,最後讓小鎮變成更棒的環境。」
⚫ 教師與幼兒討論「鎮民想了很棒的方法讓垃圾變少,
我們小朋友可做哪些事呢?」,老師肯定幼兒的回
應。並鼓勵幼兒回家也要執行。
⚫ 歸納「少丟垃圾、帶環保筷、帶環保袋、垃圾袋重
複使用、做好垃圾分類…等」。
5
5
10
20
社-中-3-
6-2
個別操作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21
三、綜合活動:
⚫ 教師帶全班幼兒至學校進行資源回收的場所進行參
觀,介紹資源回收的分類標誌:「紙」
、「塑膠瓶」、
「電池」
、
「玻璃瓶」
、
「鐵鋁罐」
,簡要介紹分類的方
式。
⚫ 老師先開始每隔一周就分組帶幼兒拿班上的可回收
物品至資源回收場進行分類,一個月後改為二周一
次,並視情況調整時間。
《學習單元二 結束》
10
語-中-1-
4-1
社-中-3-
6-2
個別操作
延伸閱讀
/補充資料
相關資源:
一、書籍
1.蔣家語譯(2001)
。垃圾大戰。臺北:信誼。
2.陳雅茜譯(2006)
。垃圾車來了。臺北:小天下。
二、網路資源
1.探險綠地球-資源回收教育宣導短片
2.新北市環境教育教學補充教材,取自 新北 i 環保網站
https://www.epd.ntpc.gov.tw/epd_kid/page04_3.html
3.新北市資源回收資訊網
https://recycledstuff.ntpc.chuangjing.com.tw/dispPageBox/RR
N/RCCP.aspx?ddsPageID=RCCFSR1
22
附件一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