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9,离现在 4 年 21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教案設計總表
課程名稱
偶來說故事
單位名稱
(教案設計
者)
大氣團
課程時間
每次 2 節課,共計 6 節課
(每節課約 50 分鐘)
授課教師與助
教
楊宗樺、李奕賢
陳志蘭、黃儷菲
實施年級
中年級
課程地點
校內
課程設計動機
及理念
以傳統布袋戲為基礎,從美術、音樂、表演元素為主題設計課程,發展兒
童布袋戲體驗活動,啟發學生對布袋戲的興趣,達到推廣布袋戲表演藝術
的目的。
議題融入
布袋戲演出融入環境保護的故事,讓學生藉由戲劇觀賞珍惜海洋資源,重
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課程簡介
詳見課程大綱
教學目標
1. 認識傳統布袋戲藉以推廣傳統戲曲藝術之美。
2. 阿喜少根筋故事內容傳達環保,建立小朋友珍惜海洋資源愛護地球的
觀念。
3. 學童體驗布袋戲戲劇與傳統音樂,引導開發學童表演藝術潛能。
布袋戲偶彩繪,培養學童對美術角色想像落實於作品。
4. 布袋戲彩繪,培養學童對美術角色想像落實於作品。
藝文領域
主要領域
□電影 □視覺藝術
█
音樂及表演藝術
□工藝設計 □文化資產 □文學閱讀
次要領域
□電影
█
視覺藝術 □音樂及表演藝術
□工藝設計
█
文化資產 □文學閱讀
學生背景/人數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劇團提供:戲臺、音響、樂器、偶、學習單、戲偶製作材料包
學生自備:筆、彩色筆、水彩
課程大綱
週次 單元名稱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1
看戲趣
啟發學生對布袋戲的興趣
【阿喜少根筋】演出,劇情講述環
保的故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2
布袋戲真
有趣
認識傳統布袋戲表演藝術
以互動方式介紹布袋戲角色及道
具,體驗操偶樂趣。
2
3
傳統音樂
好好玩
認識體驗傳統鑼鼓及工尺譜
示範及學生親自體驗傳統音樂
4
布袋戲彩
繪
啟發小朋友美術彩繪想像力
彩繪布袋戲偶
5
偶的故事
啟發學生對戲劇的創作力
小朋友用自己彩繪的布袋戲創作分
組說故事
6
敲鑼打鼓
看戲趣
體驗戲劇情境與音樂搭配的意義
學生分組小小成果展演,布袋戲與
鑼鼓配樂演出,培養學生對布袋戲
產生興趣
課程所需經費:
費用項目
單位
數量
單價
小計
編列說明
師資鐘點費
時
9
2000
18000
第 1 堂 4 位,第 2-6 堂 每堂 1 位
助教鐘點費
時
5
1000
5000
第 2-6 堂 每堂 1 位
材料費
人次
30
150
4500
偶材料包.學習單
設備租借
堂
4
1000
4000
第 1.2.3.6 堂戯台.樂器.偶.音響
旅運費
式
1
3000
3000
設備運費大台北地區以外另計
交通費
式
1
大台北地區以外另計
總計
34500 元
3
教案設計表1
課程名稱:敲鑼打鼓看戲趣 週次:第1堂
單元名稱
看戲趣
教學目標
啟發學生對布袋戲的興趣,關心地球環境的保護重要性
教學重點
【阿喜少根筋】演出,劇情講述環保的故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課前準備
演出搭台現場佈置
教學目標
課程內容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讓學童體驗手腦知
感
引起對布袋戲產生
興趣,傳達環保品
德教育
讓學生對戲劇演出
內容再次思考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1-1 老師示範手指遊戲,手與腦動作練習,
帶領由學生自己體驗動作
二、主要活動
2-1 創意布袋戲<阿喜少根筋>演出
三、學習成果
3-1 有獎問答,演員提問,學生舉手回答
5 分
40 分
5 分
觀察評量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參考資料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教學空間、
設備、人力等)
教學空間:禮堂或視聽教室
使用素材:布袋戲、戲台、後場樂器、小禮物
4
教案設計表
2
課程名稱:敲鑼打鼓看戲趣 週次:第2堂
單元名稱
布袋戲真有趣
教學目標
認識傳統布袋戲表演藝術
教學重點
以互動方式介紹布袋戲角色及道具,體驗操偶樂趣
課前準備
教學目標
課程內容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以傳統布袋戲為主
介紹布袋戲,讓學
生認識體驗布袋戲
表演藝術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1-1 傳統布袋戲操演、基本動作示範
二、主要活動
2-1 生、旦、淨、末、丑、雜角色及道具的
介紹、金光布袋戲與傳統布袋戲的不同
2-2 拍手、跑步、後空翻基本動作練習
三、學習成果
3-1 比賽布袋戲跑步動作,選出跑最久的人贈送小
禮物
5 分
25 分
15 分
5 分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參考資料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教學空間、
設備、人力等)
教學空間:禮堂、視聽教室或教室
使用素材:布袋戲偶、道具及配件、學習單、小禮物
5
教案設計表
3
課程名稱:敲鑼打鼓看戲趣 週次:第 3 堂
單元名稱
有趣的傳統音樂
教學目標
認識傳統布袋戲後場音樂
教學重點
示範及學生親自體驗傳統音樂
課前準備
鑼鼓樂器架設
教學目標
課程內容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引發學習興趣
認識傳統樂器聲
音,了解鑼鼓樂聲
音的不同
認識傳統樂譜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1-1 鑼鼓樂示範表演
二、主要活動
2-1 介紹傳統鑼鼓打擊樂器,學生體驗鑼鼓的聲
音、節奏的不同及鑼鼓使用的情境
2-2 鑼鼓經介紹,教唸傳統鑼鼓經
2-3 嗩吶、工尺譜介紹,教唱工尺譜
三、學習成果
3-1 學生以小蜜蜂曲為範例合唱
3-2 鑼鼓分組體驗
5 分
15 分
10 分
7 分
3 分
10 分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參考資料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教學空間、
設備、人力等)
教學空間:禮堂或視聽教室
使用素材:大海報(或投影機)、鑼鼓樂器、有趣的傳統音樂學習單
6
教案設計表
4
課程名稱:敲鑼打鼓看戲趣 週次:第 4 堂
化
單元名稱
布袋戲彩繪
教學目標
認識傳統布袋戲彩繪的色彩與應用,啟發學生應用於角色彩繪
教學重點
學童彩繪戲偶,美術創意落實於作品
課前準備
教學目標
課程內容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彩繪戲偶,啟發學
童美術創意並落實
於作品。
一、 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1-1 認識傳統布袋戲偶彩繪意涵與現代
布袋戲的彩繪與想像
二、 主要活動
2-1 發放戲偶製作材料並說明
2-2 設定角色偶的姓名、個性、年紀、嗜好
2-3 彩繪布袋戲偶
三、 學習成果
3-1 完成彩繪的布袋戲偶,分享創作戲偶
5 分
5 分
5 分
30 分
5 分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參考資料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教學空間、
設備、人力等)
教學空間:教室
使用素材:傳統布袋戲、現代偶、材料包、布袋戲彩繪學習單
學生自備:水彩、彩色筆
7
教案設計表
5
課程名稱:敲鑼打鼓看戲趣 週次:第 5 堂
單元名稱
偶的故事
教學目標
小朋友創作故事角色,用自己彩繪戲偶說故事,啟發戲劇潛能。
教學重點
由老師引導學生彩繪完成的偶,分組進行說故事,心得感想分享。
課前準備
教學目標
課程內容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小朋友創作故事角
色,用自己彩繪戲
偶說故事,啟發戲
劇潛能。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1-1 以時間、地點、人物等不同情境進行示範演出
二、主要活動
2-1 四至五人為一組,設定時間、地點、人物,以
慢走.逃跑.跳舞.生氣.快樂.打架..等不同事件為
主題,創作 3 分鐘小故事
三、學習成果
3-1 分組排演
5 分
20 分
25 分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參考資料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教學空間、
設備、人力等)
教學空間:禮堂或視聽教室
使用素材:學生彩繪布袋戲偶、攝影機、偶的故事學習單
8
教案設計表
6
課程名稱:敲鑼打鼓看戲趣 週次:第 6 堂
單元名稱
敲鑼打鼓看戲趣
教學目標
啟發學童對布袋戲的興趣,達到推廣布袋戲的目的
教學重點
體驗鑼鼓打擊與布袋戲間的關係
課前準備
教學目標
課程內容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引起學生對音樂與
戲劇之間的想像
透過各種東西打
擊,體驗不同的聲
音,啟發學童,對
布袋戲產生興趣,
未來多接觸布袋戲
表藝術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1-1 聲音聯想大考驗
1-2 各種情境鑼鼓示範復習
二、主要活動
2-1 分組排練四至五人分組,每次 2 組,分別擔任
操偶與配樂打擊,演出 3 分鐘<偶的故事>
三、學習成果
3-1 學生心得感想分享
3-2 整體課程回顧及介紹劇團
10 分
30 分
5 分
5 分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參考資料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教學空間、
設備、人力等)
教學空間:禮堂或視聽教室
使用素材:鑼鼓樂器、敲鑼打鼓看戲趣學習單
9
第 2 堂 布袋戲真有趣 學習單
第 3 堂 有趣的傳統音樂 學習單
10
第 4 堂 布袋戲彩繪 學習單
第 5 堂 偶的故事 學習單
「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