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案設計評量工作坊 99.08.22作業單 組別:第五組
姓名:大理國小 蘇淑貞
羅東國小 鄭雪鈴黎明國小 張蔚瑩
光復國小 謝秉學
麵包裡的銀幣(記敘文) 南一第八冊(四下)第八課 在某個鬧飢荒的鄉村裡,有一位心地善良的麵包師傅,把村裡需要幫助的十幾個孩子聚集在一起,然後拿出一個裝著麵包的籃子,對他們說:「這個籃子裡的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家裡的環境改善之前,如果有需要,你們可以每天都來拿一個麵包回家。」 |
閱讀教學目標 | 評量指標 | 認知能力 | 試題範例 |
1. 特定訊息 | 1指出篇章內容直接說明的人事時地物(文學類) 2指出篇章內容直接說明的重點句或中心思想(知識類) 3指出篇章中字詞涵義(字詞替代) | 理解 | 1( )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1-1) (①一個貧窮的都市②在一個鬧饑荒的鄉村裡③一個科技發達的城市④一個鬧瘟疫的地區)。 答案:② 2( )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麵包師傅是心地善良的?(1-2) (①他拿錢幫助每個貧窮的孩子②他唱歌安慰孩子③他送孩子糖果④他送小孩麵包)。 答案:④ 3( )什麼是「飢荒」?(1-3) (①因某些因素導致很多人沒有糧食吃的狀況②讓人飢餓的荒野③長不出草的地方④嘴饞想吃東西的時候)。 答案:① |
2. 推論 | 1.根據文中句子的訊息,推斷聯繫性的重點(原因、論點、關係、對象) 2.根據文中句子的訊息,推斷聯想性的重點(態度、感受、動機、影響) 3.根據文中句子、段落的訊息,推斷隱藏的寓意 4.根據文中句子、段落的訊息,推斷隱藏的寫作特色(修辭、特色) 5.根據文中段落間的訊息,推斷隱藏的寫作目的(例子的作用、論證的目的、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 理解 | 1( )麵包師傅發現伊娃都是拿到怎樣的麵包?(2-1) (①最大的麵包②料最多的麵包③沒人拿的最小麵包④最醜的麵包)。 答案:③ 2( )麵包師傅為什麼把銀幣放進比前一天還小一半的麵包裡?(2-2) (①其他的小孩不會拿小小的麵包②麵包師傅惡作劇,想害人咬斷牙齒③錢太多,隨便亂塞④開發新口味)。 答案:① 3( )麵包師傅爲什麼故意要讓伊娃拿到銀幣?(2-3) (①看伊娃可憐②想害伊娃拉肚子③獎勵伊娃謙讓、感恩的行為④想增加麵包質感)。 答案:③ |
3. 組織結構 | 1.統整(比較)篇章核心概念 2.指出文章要旨 3.指出重要事件的系列順序 4.統整文章的組織架構 | 分析 | 【學習單】
|
四年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
◎小朋友,請你完成並利用下面的圖表重新說出這個故事的重點。
故事發生的地點: 在某個( )的 鄉村裡。 | 主要人物一 一位( )的 麵包師傅。 | 事件一 麵包師傅提供( )給需要幫助的小孩。 |
結果 麵包師傅是故意在小麵包裡放銀幣獎勵依娃,並希望她永遠保有( )的態度和( )的心。 | 麵包裡的銀幣 | 事件二 這些孩子們( )的擁上搶奪最大的麵包,之後沒人道謝就( )。 |
事件三 媽媽叫依娃鈀銀幣 ( ) | 重要物品 依娃的媽媽切開麵包時,發現一些嶄新、發亮的( )。 | 主要人物二 只有()不但不爭搶,還對麵包師傅表示( )。 |
◎心得分享—小朋友,想一想,你曾經有過哪些「感恩、惜福」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