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試說明為何溫度降低時濕空氣比較容易達到飽和狀態。(10 分)
二、試寫出水汽狀態方程式、乾空氣狀態方程式及濕空氣狀態方程式,並註明各個變數
的名稱意義。(15 分)
三、請針對下列問題分別進行說明:
雪片與軟雹的形成過程有何不同?(10 分)
冰晶成長習性(crystal habit)與冰晶擴散成長的關係為何?(5分)
雲內液態水含量與水粒子碰撞成長速率的關係為何?(5分)
當一個對流系統具有亮帶(bright band)的雷達觀測特徵時,代表涵義為何?而
其地面降雨的來源可能牽涉那些雲物理過程?(10 分)
四、試說明散射(scattering)與放射(emission)的不同(10 分);當考量一波長為103 μm
的電磁波入射到一個半徑為 1 mm 的粒子時,其散射特性為何?(15 分)。
五、根據下列的大氣情況,利用圖示(曲線)來表達近地面層內(從陸地地表到約數十
公尺的高度)溫度隨高度的變化特徵,並說明其伴隨之輻射效應。
(每小題 5分,共 20 分)
晴空下的深夜
雲遮蓋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