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地球系統的輻射平衡方程為π
(1 − )= 4π
,由此可得地球有效
平衡溫度
=[(1 − )/4]/
。為地球半徑,=5.6710-8 W⋅m−2⋅K−4
為Stefan-Boltzmann constant 常數。
說明 S、α的意義,以及此式成立的前提。(5分)
以現今 S、α的數值來計算,
=254.6 K;此數值遠低於目前的全球地
表平均溫度(288 K),主要原因為何?(5分)
太陽表面溫度約為 5500 K,黑體電磁輻射光譜輻射度峰值波長(λ)
為527 nm;則在外太空觀察地球的 λ為何?(5分)
二、大氣粒子對電磁波的散射可分為雷利散射與米氏散射。此兩種散射的
分野為何?(5分)
說明以下過程屬於何種散射:甲. 530 nm 光達掃描氣膠;乙. 550 nm 光
達掃描雲滴;丙. C 波段(4-8 GHz)雷達掃描雨滴。(15 分)
三、如圖,根據輻射平衡(radiative equilibrium)之假設所算出的對流層溫度
遞減率明顯高於實際大氣(global average)的溫度遞減率;說明其原因。
(5分)
-1
-1

代號:
頁次:
-
四、雲的反照率 α與雲光學厚度 τ的關係可表示為 ≈
.
。= 2ℎ =
,為雲滴平均粒徑,為雲滴平均數量,ℎ為雲厚度,L為單位面積
上的雲水含量,為液態水密度。假設 L為定值,說明何謂 Twomey 效
應?此效應在薄雲與厚雲的狀況有何差異。(10 分)
五、假設空氣中雨水含量為 1 g m3,雨滴大小一致,數量濃度為 1000 m3。
雷達回波因子(單位為 mm6m-3)為多少 dBZ?(5分)
若雨滴終端速度為()=,= 4000
,則降水強度為多少 mmh1?
(5分)
六、說明雲內透過氣膠而進行「活化」(activation)與「核化」(nucleation)
過程的物理意義,以及此二過程所牽涉到的氣膠類型有何不同。(10 分)
七、試述雲內冰晶主要、次要成長習性(growth habit)的環境控制因子。
(10 分)
冰晶形狀偏離球型,對冰晶凝華成長與冰晶重力沉降有何影響?(10 分)
八、由能量守恆的觀點,如何判定冰雹收集過冷水會以乾成長或濕成長的形
式進行?(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