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當農業發展遇上生態或環境保護議題時,常引起爭執,為此西元 2010 年國際有
「里山倡議」的提出,並且認為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育是可以相互平衡的,在臺灣也
有非政府組織(NGO)團體協助地方發展如「田鱉米」、「藍鵲茶」、「石虎米」
等。就你所知,先說明「里山」及淺山生態,再說明「石虎米」的概念。(25 分)
二、「小地主大佃農」是政府近年來輔導農民的政策,試述本政策內容,再說明大佃農
的身分條件,及未來身為政府單位一員的你應如何輔導其申請。(25 分)
三、森林除了能提供生態服務、水土保持及遊憩外,請問其產出之木材能提供那些可利
用的功能?(25 分)
四、因為農業活動會污染河川,請先提出農業活動所造成的水質污染種類,再說明應如
何避免。(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