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一般而言,對於福利服務輸送,地方政府除了自行編列預算外,相當程度需要依賴
中央政府的補助款支應,因而地方與中央政府在「財務移轉(financial transfer)」
上的府際關係的良窳深刻影響福利服務方案執行的成效。而補助款可概分為「分類
補助款(categorical grants),或稱作分項補助款」與「整筆補助款(block
grants),或稱作綜合補助款」。請先說明這兩類補助款的內涵與成效的差異,再
論述府際之間在補助款的執行上受到那些條件的限制?(25 分)
二、近年來,政府一直強調並努力於建構一個「友善的托育環境」,以分擔家庭嬰幼兒
照顧的責任,並營造友善的生育與養育環境,此制度建構將有助於降低臺灣目前遭
逢的少子化衝擊。而建構友善的托育環境最常見的政策措施包括相關的津貼方案
(如生育津貼、育兒津貼、保母托育補助)、居家式保母托育服務提供的機制建立
與管理,以及政府設置公共托育中心等。請評述以上的政策措施在建構臺灣的友善
托育環境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優缺點。(25 分)
三、回顧臺灣機構式長期照顧服務的發展脈絡,老人福利法自西元 1980 年制定以來,
明文規定所有老人福利機構皆需依非營利性質之財團法人方式設立;然而,1990 年
代末期,政府允許 50 床以下的小型機構在不對外募捐、不接受補助及不享受租稅
減免的原則下得免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亦即,臺灣小型老人長期照顧機構實質上已
大量進入機構式服務領域。換言之,目前臺灣的長期照顧服務提供組織的屬性相當
程度是屬於「混合經濟(mixed economy)」的性質。請從政策發展與相關的理論
角度論述,臺灣的機構式長期照顧服務發展的樣貌,以及為何會呈現如此的樣貌?
(25 分)
四、在某一個時期的人口數據(demographic data)資料呈現,對一個國家在福利服務方
案的制定與執行過程上具有什麼意涵?以臺灣目前的老人與婦女福利服務為例,論
述人口統計特質(demography)與福利服務發展之間的關係。(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