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依票據法規定,下列何種票據得為承兌?
(1)支票 (2)本票 (3)商業本票 (4)匯票
20.在正常情況下,營業循環期間愈長,則對所需營運週轉金之需求為何?
(1)愈多 (2)愈少 (3)不變 (4)不一定
21.中長期授信案之計畫評估中,下列何者屬於特約條款中的肯定條款(Affirmative Covenant)?
(1)授信期間內維持一定金額以上之淨週轉金 (2)禁止債務保證
(3)減資限制 (4)債務總額之限制
22.下列何項銀行授信業務,企業所取得之資金係來自貨幣市場而非由銀行直接撥貸?
(1)外銷貸款 (2)墊付國內票款 (3)保證發行商業本票 (4)貼現
23.銀行接受借款人委託,對其國外賣方先行墊付符合信用狀項下單據之款項,再通知借款人在約定期限內備款贖單之
融通方式,稱為下列何者?
(1)付款交單 (2)進口押匯 (3)出口押匯 (4)外銷貸款
24. BOT 專案融資,其「BOT」為 Build , Operate 及下列何項之簡稱?
(1)Transmit (2)Transfer (3)Technology (4)Technical
25.一般而言,若無特別約定,銀行辦理透支業務時之利息,以下列何者之透支餘額計算?
(1)每日最初 (2)每日最低 (3)每日最高 (4)每日最低與最終孰高
26.編製現金流量表時,通常劃分企業之活動為營業活動、投資活動及理財活動,下列何項活動屬於企業之營業活動?
(1)應收帳款收現 (2)增加銀行借款 (3)購置固定資產 (4)支付股利
27.銀行辦理國內遠期信用狀融資,對匯票付款期限與銀行墊款期限二者合計最長以不超過幾天為原則?
(1)90 天 (2)180 天 (3)360 天 (4)365 天
28.編製現金流量表宜以現金及約當現金為基礎,下列何項不應包含於約當現金?
(1)三個月內到期之應收客票 (2)三個月內到期之國庫券
(3)三個月內到期之可轉讓定期存單 (4)三個月內到期之商業本票
29.聯貸銀行團各銀行共同簽訂之聯貸銀行合約所稱之「獨立義務」條款,有關該條款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各參貸銀行承諾依參貸比例提供資金
(2)各參貸銀行係獨立判斷,並要求擔保品
(3)任一參貸銀行不依約提供本聯貸案資金時,不妨礙其他參貸銀行依約提供參貸資金之義務
(4)任一參貸銀行不依約提供本聯貸案資金時,其他參貸銀行不負任何代替該參貸銀行提供參貸資金之義務
30.一般銀行辦理企業之「機器設備貸款」時,為考量債權之安全性及擔保品處分之完整性,宜採行下列何項方式處理?
(1)徵提三成定存單 (2)要求安裝機器設備之廠房及土地一併設定抵押權予銀行
(3)徵取企業開具反面承諾 (4)徵取企業之主要負責人為連帶保證人
31.下列何者是最常為銀行使用做為衡量長期償債能力之比率公式?
(1)利息保障倍數 (2)折舊保障倍數 (3)營收保障倍數 (4)流動能力保障倍數
32.銀行辦理企業墊付國內票款融資最高額度之核定,下列何項應作為參考依據?
(1)全年營業毛利 (2)全年外銷金額 (3)全年內銷金額 (4)全年營業成本
33.銀行辦理墊付國內票款業務所徵提之統一發票,應於下列何聯加蓋「在 XX 行庫辦理融資」文義之戳記?
(1)存根聯 (2)扣抵聯 (3)收執聯 (4)通知聯
34.下列何項不屬於銀行辦理中長期授信的主要用途?
(1)票據承兌 (2)購置機器設備 (3)興建房屋出售 (4)公司債發行保證
35.下列何者係用以顯示依照投資計畫所預期未來之淨現金流入量現值,可否償付投資計畫成本現值之能力?
(1)計畫自償率 (2)投資報酬率 (3)資產獲利率 (4)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36.申請國內信用狀融資,如以申請人(即借款人)之關係人為受益人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一律不可辦理 (2)查明確有實際交易及融資必要後,可予辦理
(3)融資期間短,則可予辦理 (4)由申請人提出聲明書,聲明確有融資必要後,可予辦理
37.甲公司將銀行短期借款轉換成長期借款時,此項交易將造成下列何項之變動?
(1)營運資金增加,流動比率上升 (2)營運資金減少,流動比率上升
(3)營運資金增加,流動比率下降 (4)營運資金減少,流動比率下降
38.一般國際聯貸於簽約或第一次撥款時一次支付之手續費項目(Front-end-fees),下列何者非屬之?
(1)安排費 (2)參貸費 (3)經紀費 (4)包銷費
39.銀行承作發行公司債保證業務時,其計算公司債發行總額所考量之因素,下列何者錯誤?
(1)公司現有全部資產 (2)公司現有無形資產
(3)最近三年稅後平均淨利 (4)公司現有全部負債
40.有關輸銀提供之「國際應收帳款承購」業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承購額度最高不超過出口發票金額的 80%
(2)承購期限自裝船日起至國外買主付款日止
(3)申請人為國內依法登記的出口廠商
(4)若有商業糾紛導致承保機構不理賠時,縱然承購方式為無追索權,輸銀對廠商仍保有追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