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90250
頁次:4
-
2
3 就精神分析觀點而言,下列何者不是其對情感轉移(transference)的描述?
情感轉移發生時,是破壞治療關係的開始
當情感轉移發生時,也可能是治療的起始點
情感轉移是案主對治療者的內在情緒投射現象
案主對治療者說:「你像我死去的父親冷酷無情的對我」,是種情感轉移的表現
4 當社工員把案主當特定的人來看待而說:「我覺得妳先生對待妳的態度和方式,跟我媽媽的遭遇很類似,
妳好可憐喔!」,這種現象我們稱為專業關係中的:
情感轉移 情感反轉移 情感依戀 情感依附錯亂
5 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社工師(員)因長期服務受婚姻暴力者,而導致自身惡夢連連且懼怕婚姻
的感同身受現象,稱之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情感反轉移 專業崩熬(burnout)
6 社工師(員)表示:「不曉得您有沒有注意到您對您父親有種愛恨交織的情結,一方面渴望父親的關懷
與愛,另一方面卻又抱怨父親對您要求嚴苛。」,此時社工(師)員正在運用何種技巧?
自我揭露 面質 同理心 真誠(authenticity)
7 當社工師(員)因服務負荷過重而產生精疲力竭、對案主失去服務熱誠或畏懼工作等現象時,稱之為:
專業崩熬(burnout) 情感反轉移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8 一位工作成就傑出的五十歲中年案主向社工師(員)抱怨說:「自從每個孩子離家獨立生活後,頓時覺
得不知人生的目標與生活的意義為何?」,請問此述句就危機介入觀點而言,是屬於那一類危機?
意外性危機 存在性危機 環境性危機 角色混淆危機
9 下列那一項說法並非焦點解決短期處遇(Solution-focused brief treatment)的基本假設?
問題症狀有時具有功能 正向思考
問題解決方法藏在原因裡 案主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10 社會個案工作實務理論中的危機介入與任務中心在對案主的工作原則有部分相同之處,下列那一項敘述
是正確的?
兩者的介入皆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兩者皆有固定的取材架構,皆不可配合不同實務理論和介入
兩者皆運用任務作為努力改變的技巧
兩者皆將問題放在過去的問題上
11 Albert Ellis 提出個人認知的「ABC 情緒理論架構」,試問其中的「A」意指下列何者?
引發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 問題解決行動(action)
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inking) 問題的答案(answer)
12 下列那一項有關個案管理的敘述是不正確的?
個案管理運用在一個案主有多重問題,需要多元的專業或機構介入服務處理,並在過程中監督服務的
輸送,才能解決案主問題的一個方法
個案管理在服務的過程中會評估並管控服務的成本與品質
個案管理是從傳統的個案工作者角色再發展出來的一種角色
個案管理者只需幫案主連結外在資源,因此完全不需要扮演諮商者角色
13 下列何者不屬於任務中心取向(task-centered approach)社會工作實施理論的描述?
個人問題產生的原因來自於解決問題的資源不足
人具意志且有問題解決能力,不受潛意識控制
處理社會生活功能問題,不意圖改變案主人格特質或探究問題的歷史根源
人會渴望徹底的解決個人問題
14 一位有外遇的男性案主因害怕太太紅杏出牆而採取嚴格控制太太日常作息的行為,試問該男性案主正在
採用何種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 m)?
替代(displacement) 認同(identification)
潛抑(repression) 投射(projection)
15 在結案的過程中,案主對社工師(員)表示「是否因其工作目標毫無進展,所以社工師(員)打算離開
自己」,請問前述現象屬於下列那一項結案時的案主情緒或行為反應?
憤怒 退化 自我貶抑 逃避
16 某一兒童福利機構為儲備寄養家庭辦理寄養服務的知識與經驗分享團體,稱之為:
成長性團體(growth groups) 治療性團體(therapy groups)
教育性團體(educational groups) 社會化團體(socialization groups)